专利名称:自动启闭管路系统恒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系统内恒压安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 自动启闭管路系统恒压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在输送液体、气体等物质的管路系统中,常常出现因局部
管路发生爆炸,造成整个管路系统压力骤然升高,对整个管路系统的安全运行 造成破坏,往往容易出现大面积泄漏的现象,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公开号为CN264273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先导自动启闭式防爆门 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案,但分析其结构就会发现安装在密封槽内的密封圈, 易受管路内热气的热腐蚀,影响密封效果,降低使用寿命。由导向杆和固定杆 支撑的十字盘支架在回位时,由于受力不均,易出现回位不准确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位及时准确、密封效果好的自动 启闭管路系统恒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自动启闭管路系统恒压装置由由与底座固接 的减压腔,与减压腔固接的法兰盘、压靠在法兰盘的密封平面上的门盖、与门 盖相垂直,底端固接在门盖中心位置,顶端贯穿于上盖中央通孔的门杆、套接 于门杆外壁, 一端作用于门盖上表面,另一端作用于上盖下表面的大弹簧、-端与法兰盘边缘固接,另一端与上盖边缘固接的附杆、活动套装在附杆底部的 外壁表面且与门盖边缘固接的导向套、套装在导向套与门盖之间的附杆外壁表 面的小弹簧、设置在上盖圆盘状凹腔内的磁力吸盘、及设置在法兰盘的密封槽 内的密封圈组成,外套小弹簧的三个附杆均布在法兰盘与上盖之间的立体空间 内,法兰盘的密封槽为双列凹槽结构,双列密封圈设置在双列凹槽之间的实体 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法兰盘的密封槽为双列凹槽结构,故可以将管路内
的热量,及时与外界气体进行热交换,减少热气对密封圈的腐蚀。由于密封圈 采用双列结构,起到了双层密封的作用,密封效果好,有利于保证管路内压力 恒定,防止出现启动压力设置不稳定的现象。另外采用外套小弹簧的三个附杆 均布在法兰盘与上盖之间的立体空间内结构,可以确保门盖被启动后,在小弹 簧的作用下,门盖受力均匀、复位及时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密封效果好,可有效地防止因密封圈受热失效,造 成管路系统内物质泄漏,影响使用的问题。使用中门盖启动后,回位及时准确, 实现连续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启闭管路系统恒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中法兰盘密封槽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启闭管路系统恒压装置由与底 座11固接的减压腔1,与减压腔固接的法兰盘2、压靠在法兰盘的密封平面上 的门盖5、与门盖相垂直,底端固接在门盖中心位置,顶端贯穿于上盖4中央通 孔的门杆9、套接于门杆外壁, 一端作用于门盖上表面,另一端作用于上盖下表 面的大弹簧8、 一端与法兰盘边缘固接,另一端与上盖边缘固接的附杆7、活动 套装在附杆底部的外壁表面且与门盖边缘固接的导向套12、套装在导向套与门 盖之间的附杆外壁表面的小弹簧6、设置在上盖圆盘状凹腔内的磁力吸盘10、 及设置在法兰盘的密封槽内的密封圈3组成,外套小弹簧的三个附杆均布在法 兰盘与上盖之间的立体空间内,法兰盘的密封槽为双列凹槽结构,双列丁氰氟 橡胶密封圈安装在双列凹槽之间的实体上。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启闭管路系统恒压装置,由与底座(11)固接的减压腔(1)、与减压腔固接的法兰盘(2)、压靠在法兰盘的密封平面上的门盖(5)、与门盖相垂直,底端固接在门盖中心位置,顶端贯穿于上盖(4)中央通孔的门杆(9)、套接于门杆外壁,一端作用于门盖上表面,另一端作用于上盖下表面的大弹簧(8)、一端与法兰盘边缘固接,另一端与上盖边缘固接的附杆(7)、活动套装在附杆底部的外壁表面且与门盖边缘固接的导向套(12)、套装在导向套与门盖之间的附杆外壁表面的小弹簧(6)、设置在上盖圆盘状凹腔内的磁力吸盘(10)、及设置在法兰盘的密封槽内的密封圈(3)组成,其特征是外套小弹簧的三个附杆均布在法兰盘与上盖之间的立体空间内,法兰盘的密封槽为双列凹槽结构,双列密封圈设置在双列凹槽之间的实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启闭管路系统恒压装置,它由减压腔、法兰盘、压靠在法兰盘的密封平面上的门盖、与门盖相垂直,底端固接在门盖中心位置,顶端贯穿于上盖中央通孔的门杆、套接于门杆外壁,一端作用于门盖上表面,另一端作用于上盖下表面的大弹簧、一端与法兰盘边缘固接,另一端与上盖边缘固接的附杆、活动套装在附杆底部的外壁表面且与门盖边缘固接的导向套、套装在导向套与门盖之间的附杆外壁表面的小弹簧、设置在上盖圆盘状凹腔内的磁力吸盘组成,外套小弹簧的三个附杆均布在法兰盘与上盖之间的立体空间内,法兰盘的密封槽为双列凹槽结构,双列密封圈设置在双列凹槽之间的实体上。具有使用中密封效果好、门盖回位及时准确的特点。
文档编号F17D5/00GK201057367SQ200720013488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1日
发明者旭 谭 申请人:旭 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