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自动多支火机充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840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自动多支火机充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的充灌设备,特别是涉及以压縮缸内的液化气为 动力给多支火机同时充气的设备。
技术背景目前传统的火机采用立式充气,奪机壳内隔墙的阻挡,在充气时首先充 满的是气嘴下部机壳的空间,而仍有压力空气滞留在隔墙另一端的上方,需加大3MPa以上的压力才能充满机壳内的液体,并且气嘴拖开卡片时,瞬间排出 的是液体,机壳内仍有压縮空气,机壳容易爆裂。而且目前火机充气大都采用 单个火机单独充气的形式,存在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为多个火机进行充气的火机充气机,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火机充气机包括主平台和火机通道,主平台上分别设有齿轮轴、阔体、 带齿斜口滑块、齿条和充气缸,火机通道上设有火机盒,齿轮轴上设有齿轮、 离合轮和链轮,齿轮分别与带齿斜口滑块和齿条相啮合,电机通过离合轮驱动 齿轮轴,注塞压杆设在齿条的夹口中,注塞压杆的一端连接位于充气缸的注塞, 带齿斜口滑块通过推拉杆轴控制阀体前后移动,阀体上分别固定有斜口滑块和 火机定位卡板,缺口卡板的两端卡接在斜口滑块内,缺口卡板上固定有机盒定 位卡板,充气缸通过出气单向阀与阀体的后部分连通,同时气压表也与阀体的 后部分连通,阀体的前部分设有均匀分布且与火机盒内的火机位置相对应的阀 芯,固定在阀体上的阀芯弹簧以及与阀芯弹簧连接的阀芯垫片控制阀体前后部 分的连通,设在齿条上行程开关压杆控制齿条的行程,行程开关压杆通过油绳
与行程开关连接,行程开关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链轮通过挂钩连接火机盒。 脚蹬可代替电机驱动齿轮轴。充气时将火机放在充气的位置,电机或脚蹬转动带动齿轮拨动齿条,注塞 压杆和注塞上移,通过进气单向阀自动把充气液体吸入充气缸内。注塞下移时 压縮液体通过充气缸出气单向阀进入阀体,阀体内的液体经过阀芯进入机壳, 然后链轮通过挂钩把火机拉出平台。并通过行程开关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 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该火机充气机同时对多支火机充气,充气效率高,10秒充气一次,每次 充足50支,每支平均占用时间0,2秒,是传统充气机12倍的效率,是简易充 气机50倍的效率。而且采用多支平推充气,火机放在被充气的通道位置,阀 体受推力给多支机壳充气,因为不受火机隔墙阻挡,在给多支火机充气时压力 小,自动排出机壳的压縮空气,因此比传统充气机节气10%,比简易充气机 节气30%,充气后的机壳性能稳定、耐用。该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充气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充气过程 安全稳定,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折叠式主平台支架用管材连接并设有电机架,主平台21用钢板制作,脚蹬支架在主平台21下面固定,主平台21两边是折叠支板。主平台21分别装 有齿轮轴架、斜口滑块箱、齿条箱、阀体固定支架座和充气缸24,齿轮轴架 上固定齿轮轴l,斜口滑块箱内安装带齿斜口滑块5,齿条箱内装有齿条6, 阀体固定支架座上安装阀体2。火机通道27在钢板上制作,通道上设有火机 盒20,齿轮轴l上设有齿轮、离合轮4和链轮11,齿轮分别与带齿斜口滑块 5和齿条6相啮合,电机22通过离合轮4驱动齿轮轴1,注塞压杆10设在齿 条6的夹口中,注塞压杆10的一端连接位于充气缸24的注塞25,带齿斜口 滑块5通过推拉杆轴控制阀体2前后移动。设在齿条6上行程开关压杆7控制 齿条6的行程,行程开关压杆7通过油绳8与行程开关10连接,行程开关IO 控制电机22的正转和反转,链轮11通过挂钩连接火机盒20。长方形钢块阀体2上分别固定凹型阀体夹和斜口滑块12,火机定位卡板 18固定在凹型阀体夹上,缺口卡板14的两端卡接在斜口滑块12内,缺口卡 板14上固定机盒定位卡板19。被固定在阀体两头的斜口滑块12上有斜口、 直口与齿轮吻合的面带齿,齿下端有和齿轮吻合的弧形面。充气缸24通过出 气单向阀3与阀体2的后部分连通,同时气压表26也与阀体2的后部分连通, 阀体2的前部分设有均匀分布且与火机盒20内的火机位置相对应的阀芯16, 固定在阀体2上的阀芯弹簧17以及与阀芯弹簧17连接的阔芯垫片15控制阀 体2前后部分的连通。。阀体2的两头分别钻孔,插入两根固定的滑动杆上使 阀体2在杆上运动。阀体各弹簧17之间有通气孔,可使阀体2的液体流入每 个阀芯16上。斜口滑块12推拉阀体2的轴行程等于阀芯16与火机嘴吻合加阀垫的长度 等于固定在阀体两侧的斜口滑块行程。斜口延长出的直口为了缺口卡板不受反 作用力的影响,斜口滑块推出的高度,等于缺口卡片下压火机嘴的行程。以下为火机充气的整个工作过程充气前的工作将火机装入机盒20,放在通道的充气位置,后盒紧跟前 盒。将离合杆拨动离合轮4与电机22连接的齿轮吻合,离合杆推到固定的位 置。再将液化气罐高于充气缸24倒置,然后打开液化气开关,液化气自动通 过进气单向阀进入充气缸24。
电机正向运转的过程电机22转动带动齿轮轴1,随之拨动齿轮和链轮ll同时转动。这时注塞压杆10在齿条.6的夹口中,齿条6下移。齿轮拨动带 齿斜口滑块5上移,使推拉杆轴推动阀体2前移,固定在阀体2左右两端的斜 口滑块12同时前移,使斜口滑块12内的缺口卡板14下移,缺口卡片14插入 机嘴槽内。固定在缺口卡板14上的机盒定位卡板19同时下移夹住火机盒20。 阀体2上固定的火机定位卡板18同时前移给火机定位。滑块斜口 12运动完毕进入直口时阀芯16与机嘴吻合,注塞压杆10已与 齿条6上的压轮吻合,使充气缸24内的注塞25下移,进气单向阀自动封闭, 气缸的液化气从出气单向阀3进入阀体2内的阀芯弹簧17各处部位。这时是 阀体拉杆轴在滑块立式直口内的推力,滑块上的拨齿不受影响,这时滑块上的 拨齿运行完毕齿轮转动与滑块接触弧形无齿面吻合,斜口滑块5不再上移。阀 芯16受缺口卡片夹住机嘴阻挡阀芯前移。阀芯弹簧17受力縮短阀芯出气孔与 阀芯垫片15拖开。阀芯孔在阀体内与液化气接触。受注塞压缩液体压力的推 动,瞬间液化气经过阀芯16和机嘴进入机壳。链轮11使机盒倒挂钩已在下一 个火机盒20的底部。当行程开关压杆7上固定的行程到位时,气压表26上显示的是充气阀体 和火机壳内的压力。齿条6的行程由齿条上的行程开关压杆7控制,当压到行 程开关杆7时,瞬间电机倒转。电机倒转运行的过程电机22倒转使正转运行的各部位回位。齿条6受 自体重量下滑力与齿轮吻合,首先使斜口滑块5下移,阀体2后移使阀芯16 脱离机嘴,同时阀芯弹簧17使阀芯16回位、垫片15把阀芯出气孔堵住,固 定在阀体2上的斜口滑块12随着阀体2后移。缺口卡板14上移,使缺口卡板 14瞬间拖开机嘴,同时齿条6上移使注塞压杆10拉动注塞25上移,自动把 液化气罐内的液化气吸入充气缸24内。
电机倒转,使机盒定位卡板18上移松开充完气的火机盒20时,倒挂钩向 左移动下个机盒,把前盒火机推出充气平台,下盒火机等待充气,齿条6上移 由拉动行程开关9的油绳8定位,拉动.行程开关9,再转向正转。单个品种充气时,按单个火机的尺寸制作缺口卡片和阀体,充气效率高。 当多型号打火机充气时,可先按最大型号火机的体积制作缺口卡片和阀体,并 调整进火机的通道。如充小于最大体积的火机时,用线把垫片连在一起,在火 机之间的空间塞加,充完气后垫片取出可反复使用。
权利要求1. 一种高效自动多支火机充气机,包括主平台(21)和火机通道(27),主平台(21)上分别设有齿轮轴(1)、阀体(2)、带齿斜口滑块(5)、齿条(6)和充气缸(24),火机通道(27)上设有火机盒(20),其特征在于,齿轮轴(1)上设有齿轮、离合轮(4)和链轮(11),齿轮分别与带齿斜口滑块(5)和齿条(6)相啮合,电机(22)通过离合轮(4)驱动齿轮轴(1),注塞压杆(10)设在齿条(6)的夹口中,注塞压杆(10)的一端连接位于充气缸(24)的注塞(25),带齿斜口滑块(5)通过推拉杆轴控制阀体(2)前后移动,阀体(2)上分别固定有斜口滑块(12)和火机定位卡板(18),缺口卡板(14)的两端卡接在斜口滑块(12)内,缺口卡板(14)上固定有机盒定位卡板(19),充气缸(24)通过出气单向阀(3)与阀体(2)的后部分连通,同时气压表(26)也与阀体(2)的后部分连通,阀体(2)的前部分设有均匀分布且与火机盒(20)内的火机位置相对应的阀芯(16),固定在阀体(2)上的阀芯弹簧(17)以及与阀芯弹簧(17)连接的阀芯垫片(15)控制阀体(2)前后部分的连通,设在齿条(6)上行程开关压杆(7)控制齿条(6)的行程,行程开关压杆(7)通过油绳(8)与行程开关(10)连接,行程开关(10)控制电机(22)的正转和反转,链轮(11)通过挂钩连接火机盒(20)。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效自动多支火机充气机,其特征在于,脚蹬 (23)可代替电机(22)驱动齿轮轴(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自动多支火机充气机,齿轮分别与带齿斜口滑块和齿条相啮合,电机通过离合轮驱动齿轮轴,注塞压杆设在齿条的夹口中,带齿斜口滑块通过推拉杆轴控制阀体前后移动,阀体上分别固定有斜口滑块和火机定位卡板,缺口卡板的两端卡接在斜口滑块内,充气缸通过出气单向阀与阀体的后部分连通,阀体的前部分设有阀芯,固定在阀体上的阀芯弹簧以及与阀芯弹簧连接的阀芯垫片控制阀体前后部分的连通,设在齿条上行程开关压杆控制齿条的行程,行程开关压杆通过油绳与行程开关连接,行程开关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该实用新型充气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充气过程安全稳定,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F17C5/00GK201081085SQ20072002617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8日
发明者李运良 申请人:李运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