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瓶温控蒸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645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化石油气瓶温控蒸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特别是50公斤的液化石油气瓶温控蒸发装置。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丙烷、丙烯、和丁烷、丁烯等的混合物,在常温(25℃)常压(一个大气压)下呈气态,当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时,容易转变为液态。正是由于液化石油气这个固有特性,所以一遇到较低的环境温度(如15℃以下),液态的液化石油气中某些组成物(如碳五等重碳的烷、烯之类),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潜热,其气化就会受到影响,尤其在瓶内的液体剩下三分之一左右时,这种困难就更加明显。当环境温度在0-6℃时,或更低一些时,甚至会造成无法使用的后果。近年来,虽然有了实用新型ZL95226293.2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10公斤和15公斤液化气瓶的残液问题,但是该技术和产品不能有效地用于工业用50公斤液化石油气瓶,尤其是在用户的用气量增大时,就更无能为力了。针对50公斤液化石油气瓶的使用现状,必须寻求一种使其在气瓶外部加热时,能定量控制其潜热能源的供给,使其温度保持在40℃,并保证钢瓶内压力不超过1.57兆帕(劳动部安全标准)的气化工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50公斤液化石油气瓶余液加热的液化石油气瓶温控蒸发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具有发热的远红外磁性辐射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控温仪表、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和热敏电阻,辐射板由主付板形成辐射板组,热敏电阻设置于主辐射板上,热敏电阻直接与控温仪表的桥路输入接线柱连接,以确定控温仪表的工作状态,控温仪表的输出接口直接与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的输入插头连接,控制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的工作,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的输出接线柱与辐射板组的输入插头连接,向辐射板组供电。辐射板组是由一块主板和两块付板构成,而辐射板的构成则是在柔磁胶片中间夹置电热丝,主辐射板上的热敏电阻嵌设于柔磁胶片内。本实用新型的液化石油气瓶温控蒸发装置,结构简单、耗能低、能安全有效地将瓶内余液大部份气化,根据本实用新型样机对同一供气单位的多次试用情况来看,在不用本装置时,液化石油气的使用率为49.88%,使用本装置后,液化石油气的使用率达到了83.06%,提高了33.18%(附表1展示了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前后的效果对比),从而节约了可贵的能源。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成方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方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线路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远红外磁性付辐射板结构图。图5是远红外磁性主辐射板外观示意图。图6是主辐射板从嵌放热敏电阻处的剖面图。图7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试验曲线图。表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前后效果对比表。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远红外磁性付辐射板1,远红外磁性主辐射板2,组成辐射板组9,并通过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市购,Nanhuang牌,36/220V,300W变压器,康华电器厂出品)输出线(截面积0.7平方,平行塑胶线)3与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4使用莲花插头插接件相连,热敏电阻(市购,热敏电阻Cu50,余姚明伟仪表厂出品)5的输出线(截面积0.5平方,平行塑胶线)6,将热敏电阻和市购的余姚明伟仪表厂出品的MXTD控温仪7的输入接线柱相连,控温仪表再通过其输出线(截面积1平方,平行塑胶线)8用两相插头与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4相连,并控制其工作。使用本装置时,先将远红外磁性辐射板组9贴在50公斤气瓶的外壁下方(有液化气的部位),然后接通控温仪表的输入电源(220V,50HZ),通过控温仪表上的温度设定钮,将温度设定到30℃即可,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2电原理方框图所示,由于辐射板吸付在钢瓶外壁上,其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所以嵌在主辐射板2上的热敏电阻5,即控温仪表线路图3电原理图中的热敏电阻R4感受的实际温度低于选定的温度,线路中的桥路不平衡,输出为“负信号”,使继电器J1开始动作,从而使继电器J2启动闭合,接通继电器J2输出接线柱,使插接在输出接口的辐射板的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4接通,同时令辐射板组9工作,给钢瓶加热;当辐射板组在不断的加热中,使得其工作面的温度上升并达到设定温度(30℃)时,嵌在主辐射板2上的热敏电阻5,即线路图中的R4感受到与控温选定的温度相同时,桥路平衡,无信号输出,继电器J1,恢复常开状态,使继电器J2也恢复常开状态,断开J2输出接线柱,插接在输出接口上的辐射板的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停止工作,辐射板组也随之停止加热,这时温度下降,当温度再度下降到设定温度之下时,J1、J2再动作,重复上述过程,达到控温目的,测量部分,则是利用测量直流电桥(由线路图中的R20、R25、R27、R21、R22、R23及R24等组成)的不平衡,在指示电表A上迅速指示精确的温度,从而使辐射板组9对钢瓶的加热温度不会超过40℃,同时也就保证了钢瓶内的压力不会超过1.57兆帕(劳动部安全标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红外磁性付辐射板的结构如图4所示,将选好的电阻值为18Ω/米的电热丝10,按图4所示穿过排列在一块0.6-0.7mm厚的柔磁胶片11上,做成电热芯片,并将电热丝10的两端,通过焊片12和输入电源线3相连,连接时采用点焊机压焊(工作电压为80V)。将做好的芯片,放在两块相同尺寸(四周均大于芯片1-2mm)的作为外层用的柔磁胶片13之间,然后放入模具内,在15公斤/厘米2的压力和加热到120℃的平板压力机中,保温保压5分钟后取出,平放在工作台上,冷至室温后,在平面充磁机上充磁,其磁能级不应小于1.3(BH)max,以形成远红外磁性付辐射板1。为适应气瓶的使用,远红外磁性辐射板,可做成圆形、方形或长方形等任意尺寸。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红外磁性主辐射板2的外观如图5所示,其结构如图6所示(即从图5所嵌放热敏电阻5之处进行剖面而绘成的图6),就是将图4所述的一块远红外磁性付辐射板1的外层面板13上,在另一模具中预压出一个凹形槽,其大小刚好能嵌放上一个热敏电阻5,然后在上面再用一小块充过磁的柔磁胶片14盖上,周围再用市购的洪家勤丰化工厂生产的801强力胶和塑料铆钉15封住,热敏电阻5的两端用导线6连接并伸出,以形成远红外磁性主辐射板2。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一种直径为0.32mm为恒阻金属电热丝(市购,软态2080丝,上海合金材料厂产)做为电热转换材料(还可为金属型电阻丝,也可是非金属远红外热源线),用低电压(36V,小功率(每块辐射板功率不大于80W)。本实用新型是利用钢瓶的铁磁特性,采用了将恒磁材料(永磁或铁氧体80-60%)磨成粉状,掺入到橡胶和高分子塑料材料中(20-40%)并另外加1-5%的氧化锆远红外材料,在练胶机中制成一种柔磁材料(即柔磁胶片),做为发热体的载体,将与电热丝做成的芯片,两面再附上一层柔磁胶片,使其热熔为一体,以实现能与钢瓶的外壁相吸付的作用。这种柔磁胶片,既有永磁的吸付作用,又能最大限度的和钢瓶表面相结合,由于其发热芯片是和柔磁胶片热熔为一体,中间不存在任何间隙,绝缘强度高于500MΩ,故而保证了其安全性能。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试验情况,可从图7所示的各曲线中看出,其中A曲线是远红外磁性辐射板组工作面,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其温度变化的情况。从曲线图形可以看出,一直没有超过40℃,这条曲线和坐标的时间轴线,基本上是平行趋势,因此温度是稳定的。B曲线是远红外磁性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的情况。从曲线图形可以看出,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这条曲线是和A曲线呈平行走势,因此可以肯定,远红外磁性辐射板的表面温度也是稳定的。C曲线是液化石油气瓶裸露在空气中,上半部瓶壁的温度变化曲线,从图形可以看现出,它是随着远红外磁性辐射板组工作的时间的延长,基本上和室温达到了平衡状态,从而说明了整个气瓶是在与室温平衡的稳定状态,说明了它是安全可靠的。D曲线是室温的变化曲线。E曲线是液化石油气瓶中,因远红外磁性辐射板组工作,而造成的瓶内总压力变化的情况。从图形来看,远红外磁性辐射板组一开始工作,气瓶中的压力就开始增大,但其增加值最高也没有超过0.28兆帕,并且随着远红外磁性辐射板组工作时间的延长,是呈现在一个稳定的压力值上,这个压力值也没有超过0.28兆帕,因而证明了液化石油气瓶内的压力,不会因为有了远红磁性辐射板组的工作,而无止境地增长,从其数值来看,离劳动部1989-12号文件规定的不超过1.57兆帕的安全极限,差着一个很大的数量级,因此可得出结论本装置是稳定的,安全的和可靠的。</tables>表权利要求1.一种液化石油气瓶温控蒸发装置,具有发热的远红外磁性辐射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控温仪表、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和热敏电阻,所述辐射板由主付板形成辐射板组,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主辐射板上,所述热敏电阻直接与控温仪表的桥路输入接线柱连接,以确定所述控温仪表工作状态,所述控温仪表的输出接口直接与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的输入插头连接,控制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的工作,所述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的输出接线柱与辐射板组的输入插头连接,向所述辐射板组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石油气瓶温控蒸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辐射板组包括一块主板和两块付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石油气瓶温控蒸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辐射板的构成是在柔磁胶片中间夹置电热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化石油气瓶温控蒸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辐射板上的热敏电阻嵌设于柔磁胶片内。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化石油气瓶温控蒸发装置,具有发热的远红外磁性辐射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控温仪表,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和热敏电阻,辐射板由主副板形成辐射板组,热敏电阻设置于主辐射板上,热敏电阻直接与控温仪表连接,以确定控温仪表工作状态,控温仪表控制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的工作,交直流低压工作电源直接向辐射板组供电。本装置有效地解决了50公斤液化石油气瓶内液化石油气的气化问题。文档编号F17C7/02GK2295903SQ9721441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申请日期1997年4月22日优先权日1997年4月22日发明者王乃光,余双廷,马正懿申请人:王乃光,余双廷,马正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