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体化采样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样管,特别是一种一体化采样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医学的诊断、治疗及科研实践中,在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等行业中;均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及手段进行标本的采集、收藏、转移、检验(标本采集过程)。标本收集正确与否,关系到最终结构正确与否,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安全与健康。在上述各个行业的采样过程中,标本的采样都采用无菌采样管,采样后均需马上送检,否则有许多微生物会在短时间内死亡。而现有传统的采样方法使用的无菌采样管中不含保菌液装置。在送检环节上一旦出现一些问题,如时间、温湿度等,极易造成漏检,给临床的疾病诊断、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带来隐患。
同时,现有的采样器采样分类不清,采样方式和采样用品大体相同,更重要的是无法保证采样后微生物在较长时间内具有活力。目前对于采样的要求是立即送检,否则许多细菌、病菌在干燥的试管中停留30分钟就会死亡,最终导致标本检出正确率明显下降。
而且,目前使用的采样器用品由于不是一体化采样管,采样试子与微生物保存环节相脱离,往往是先将样品采集下来后,再对采集下来的微生物进行保存,这样不但增加了操作步骤,还给采样者带来时间上的限制,为了保证微生物的存活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保存工作全部完成。对采样管采集的微生物的再处理(保菌液、厌氧液、发光液等试剂添加)均为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既无法做到标本能及时处理,更无法保证添加剂用量的正确,造成工作不便和检验结果容易失真,延误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采样管。将采样装置和标本保存液装置结合设计在一起,相配套使用。并根据检测微生物不同的要求,配以各种保存液。在采样后直接进行保存,省略了现有的采样后检测人员要进行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减少交叉感染,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微生物的存活率,提高检出率,同时大大节省了中间这些过程的时间。
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体化采样管,包括一容器,一取样杆,所述取样杆包括取样杆本体、储液杯,所述取样杆本体的前部位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取样杆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的,形成导流空腔,在所述取样杆本体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流空腔连通,所述取样杆本体的后端开有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导流空腔相连通,所述储液杯与所述凹腔活动连接,在所述凹腔内移动,所述储液杯密封的装有液体,所述取样杆上安装有用于使储液杯内密封的液体顺着导流空腔和通孔流入容器内的导流装置;本发明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导流装置为顶杆,所述顶杆设于所述凹腔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液杯相对应;所述凹腔的内壁上开有内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所述储液杯的杯体上壁开有外螺纹,所述储液杯与所述凹腔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所述凹腔的内壁上开有滑槽,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所述储液杯的杯体上设有导轨,所述储液杯上的导轨处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取样杆本体的前部;所述取样杆本体前部的端头处装有一取样棉;所述顶杆设于所述凹腔的底部,与所述储液杯的杯体相对应;所述储液杯的杯口与所述顶杆相对应,在所述杯口上密封有膜纸。
采用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取样杆和储液杯设计在一起,相配套使用,储液杯的杯口正对着取样杆凹腔上的顶杆,当旋转储液杯移动时,顶杆将位于杯口上的膜纸顶破,保菌液顺着导流空腔流入容器内实现即时、快速保存。并且,储液杯的保菌液可根据检测微生物不同的要求,配以各种保存液。在采样后直接进行保存,省略了现有的采样后检测人员要进行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减少交叉感染,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微生物的存活率,提高检出率,同时大大节省了中间这些过程的时间。
说明书附1为本发明各部件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储液杯的使用示意图,示出储液杯中保菌液的流向;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如
图1、图2、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一体化采样管,包括一容器1,一取样杆2,所述取样杆2包括取样杆本体21、储液杯22,所述取样杆本体21的前部位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取样杆本体21的内部为中空的,形成导流空腔213,在所述取样杆本体21上开有通孔212,所述通孔212位于所述取样杆本体21的前部,在所述取样杆本体21前部的端头处装有一取样棉211。所述通孔21与所述导流空腔213是相连通的。所述取样杆本体21的后端开有凹腔215,所述凹腔215与所述导流空腔213相连通,所述凹腔215的底部设有顶杆214,所述凹腔215的内壁上开有内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所述储液杯22的杯体壁上开有外螺纹,所述储液杯22与所述凹腔215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在所述凹腔215内移动,所述储液杯22的杯口与所述顶杆214相对应,在所述杯口上密封有膜纸221。
在使用时,取样杆21进行取样后,置入容器1内。然后旋转位于取样杆本体21后端的储液杯22。由于储液杯22的杯口正对着凹腔215底部的顶杆214,当旋转储液杯22向下移动时,顶杆214将位于储液杯22杯口上的膜纸221顶破,储液杯22里的保菌液就顺着导流空腔213从通孔212流入容器1内,将位于容器1内的取样杆21前端的取样棉211完全浸泡起来,实现即时、快速保存。此外,储液杯22的保菌液可根据检测微生物的不同,配以各种相应的保菌液。在采样后直接进行保存,省略了现有的采样后检测人员要进行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减少交叉感染,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微生物的存活率,提高检出率,同时大大节省了中间这些过程的时间。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凹腔215的内壁上开有滑槽,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所述储液杯22的杯体壁上设有导轨,所述储液杯22上的导轨处于所述滑槽内,使得储液杯22可在滑槽内滑动,当采样后,滑动储液杯向下移动,使得顶杆214将膜纸221顶破,保菌液顺着导流凹腔213和通孔212流入容器1内,将取样棉211完全浸泡。
权利要求
1.一体化采样管,包括一容器(1),一取样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杆(2)包括取样杆本体(21)、储液杯(22),所述取样杆本体(21)的前部位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取样杆本体(21)的内部为中空的,形成导流空腔(213),在所述取样杆本体(21)上开有通孔(212),所述通孔(212)与所述导流空腔(213)连通,所述取样杆本体(21)的后端开有凹腔(215),所述凹腔(215)与所述导流空腔(213)相连通,所述储液杯(22)与所述凹腔(215)活动连接,在所述凹腔(215)内移动,所述储液杯(22)密封的装有液体,所述取样杆(2)上安装有用于使储液杯(22)内密封的液体顺着导流空腔(213)和通孔(212)流入容器(1)内的导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为顶杆(214),所述顶杆(214)设于所述凹腔(215)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液杯(22)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215)的内壁上开有内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所述储液杯(22)的杯体壁上开有外螺纹,所述储液杯(22)与所述凹腔(215)通过螺纹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215)的内壁上开有滑槽,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所述储液杯(22)的杯体上设有导轨,所述储液杯(22)上的导轨处于所述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2)位于所述取样杆本体(21)的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杆本体(21)前部的端头处装有一取样棉(211)。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14)设于所述凹腔(215)的底部,与所述储液杯(22)的杯体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杯(22)的杯口与所述顶杆(214)相对应,在所述杯口上密封有膜纸(221)。
全文摘要
一体化采样管,包括容器,取样杆,取样杆包括取样杆本体、储液杯,取样杆本体的前部位于容器内,取样杆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的,形成导流空腔,在取样杆本体上开有通孔,通孔与导流空腔连通,取样杆本体的后端开有凹腔,凹腔与导流空腔相连通,储液杯与凹腔活动连接,在凹腔内移动,凹腔上设有与储液杯对应的顶杆。本发明将取样杆和储液杯设计在一起,相配套使用,在采样后能即时、快速进行保存,省略了现有的采样后检测人员要进行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减少交叉感染,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微生物的存活率,提高检出率,同时大大节省了中间这些过程的时间。此外,储液杯的保菌液可根据检测微生物的不同,配以各种相应的保菌液。
文档编号G01N1/02GK1887234SQ20061010353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1日
发明者谢红军, 顾国宝 申请人:谢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