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评价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2442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气评价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用的油气评价装置,特别是一种油气评价工作站。
背景技术
石油钻探是一项耗资巨大而又是风险极高的工程,如何以最小的投资钻达目的层,即钻井系统的优化问题,始终是钻探工程的永恒主题。钻井的目的是要出油、出气,而录井的目的是发现油气层,最终评价油气层。录井是一项随钻技术,录井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列投入产出的优化问题。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作业中,必须及时对所开采出的油气进行分析评价,显示分析评价结果。目前正在使用的仪器有多种,发明专利00110726.7“岩石热解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及油气显示评价仪、残余碳分析仪等在录井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际使用中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每台仪器必须配备一个电源和一台控制计算机,分别由几个人进行操作;整套仪器体积较大,要占用较大的工作面积和空间,也给运输带来不便,使人力和设备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仪器的性能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和运输都很方便并使人力和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油气评价工作站。
按照本发明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由由一个仪器柜、设置在此仪器柜中上部的2-4个分析显示评价装置、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电源、设置在此仪器柜下部的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控制计算机、设置在此仪器柜底部的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气源以及安装在此控制计算机中的控制软件所组成。
所述的分析显示评价装置为2个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和油气显示评价仪、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和残余碳分析仪或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和残余碳分析仪。
所述的分析显示评价装置为3个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油气显示评价仪和残余碳分析仪,油气显示评价仪与和残余碳分析仪上下并及列设置,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与油气显示评价仪、残余碳分析仪左右并列设置。
所述的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为岩石热解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
所述的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为色谱柱箱结构,由柱箱、柱箱门、装在此柱箱内的炉丝及其固定架、设在此炉丝及其固定架外围的毛细管柱、装在此柱箱顶上的检测器和可开启的降温装置、设在此柱箱后侧的风机所组成。样品在加热气化后形成混合气进入柱箱内的毛细管柱中。柱箱门关闭后,柱箱内的炉丝和导向装置能使柱箱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毛细管柱分离混合气中的不同组份。由于柱箱是密封的,柱箱内能形成高压,当分析结束后,降温装置启动,这时电机转速达到最高。由于柱箱内外压力不同,能使柱箱内的温度迅速下降,缩短降温时间。毛细管柱分离出的组份信号经检测器转化为电信号,显示出来。
所述的残余碳分析仪为红外检测残余碳分析仪,由加热炉腔,用管路与此加热炉腔相连接的气体池,此气体池的排气管,分别设在此气体池内两侧的的光源和探测器,与此探测器相连接的采集板及与此采集板相连接的信号线所组成,通过信号线与显示器相连接。样品在加热炉腔内加热气化后进入气体池,随着混合气中CO2浓度的变化,采集板所接收到的光峰形的高度也随之变化,CO2浓度越高,峰值也越高,反之亦然。光峰形通过采集板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的控制软件采用window xp界面元素设计,操作简单易用。
所述的控制计算机的数据存储方案为Access存储方案和sql server存储方案。
所述的分析显示评价装置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主机的灵活监控。
按照本发明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可对烃源岩、储集岩中含油气量及油气组成进行分析评价,几台仪器共用一个电源,用一台控制计算机进行控制,可同时进行热解分析、残余碳或残余油分析以及油气组份分析,可测得烃源岩中S0含量、S1含量、S2含量及残余碳含量,从而快速地对烃源岩的产油潜量成熟度和有机质类型进行评价;可测得烃源岩中S0、S11、S21、S22、S23五个指标及残余油含量,还可对其组份进行细分,分析出单体烃的含量,可快速地对储集岩中含油气量、原油性质等进行评价。为准确找油、找气以及解决地质疑难问题提供合理依据。所以本发明解决了录井现场人员少、仪器多样且操作复杂,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额高等不足,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优点是1)减少设备投资额,将多个仪器变为一个仪器,多台电脑变为一台电脑,多个电源变为一个电源;2)减少操作员,降低生产成本;3)提高自动化水平。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色谱柱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红外检测残余碳分析仪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按照本发明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由一个仪器柜7、设置在此仪器柜7中上部的2-4分析显示评价装置、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电源4、设置在此仪器柜7下部的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控制计算机2、设置在此仪器柜7底部的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气源1以及安装在此控制计算机2中的控制软件所组成。
所述的分析显示评价装置为2个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3和油气显示评价仪5、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3和和残余碳分析仪6或油气显示评价仪5和残余碳分析仪6。
所述的分析显示评价装置为3个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3、油气显示评价仪5和残余碳分析仪6,油气显示评价仪与和残余碳分析仪上下并列设置,岩石热解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与油气显示评价仪、和残余碳分析仪左右并列设置。
所述的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为岩石热解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
所述的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3为色谱柱箱结构,由柱箱12、柱箱门8、装在此柱箱12内的炉丝及其固定架13、设在此炉丝及其固定架13外围的毛细管柱14、装在此柱箱12顶上的检测器9和可开启的降温装置10、设在此柱箱12后侧的风机11所组成。样品在加热气化后形成混合气进入柱箱12内的毛细管柱14中。柱箱门8关闭后,柱箱12内的炉丝和导向装置能使柱箱12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毛细管柱14分离混合气中的不同组份。由于柱箱12是密封的,柱箱12内能形成高压,当分析结束后,降温装置启动,这时电机转速达到最高。由于柱箱12内外压力不同,能使柱箱12内的温度迅速下降,缩短降温时间。毛细管柱14分出的组份信号经检测器转化为电信号,显示出来。
所述的残余碳分析仪6为红外检测残余碳分析仪,由加热炉腔15,用管路16与此加热炉腔15相连接的气体池18,此气体池18的排气管,分别设在此气体池18内两侧的的光源17和探测器19,与此探测器19相连接的采集板20,及与此采集板20相连接的信号线21所组成,通过信号线21与显示器相连接。样品在加热炉腔15内加热气化后进入气体池18,随着混合气了中CO2浓度的变化,探测器19所接收到的光峰形的高度也随之变化,CO2浓度越高,峰值也越高,反之亦然。光峰形通过采集板20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的控制软件采用window xp界面元素设计。
所述的控制计算机2的数据存储方案为Access存储方案和sqlserver存储方案。
所述的分析显示评价装置采用多线程技术。
本发明解决了录井现场人员少、仪器多样且操作复杂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额高等不足,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由一个仪器柜、设置在此仪器柜中上部的2-4个分析显示评价装置、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电源、设置在此仪器柜下部的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控制计算机、设置在此仪器柜底部的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气源以及安装在此控制计算机中的控制软件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析显示评价装置为2个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和油气显示评价仪、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和残余碳分析仪或油气显示评价仪和残余碳分析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析显示评价装置为3个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油气显示评价仪和残余碳分析仪,油气显示评价仪与和残余碳分析仪上下并列设置,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与油气显示评价仪、残余碳分析仪左右并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为岩石热解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为色谱柱箱结构,由柱箱、柱箱门、装在此柱箱内的炉丝及其固定架、设在此炉丝及其固定架外围的毛细管柱、装在此柱箱顶上的检测器和可开启的降温装置、设在此柱箱后侧的风机所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残余碳分析仪为红外检测残余碳分析仪,由加热炉腔,用管路与此加热炉腔相连接的气体池,此气体池的排气管,分别设在此气体池内两侧的的光源和探测器,与此探测器相连接的采集板及与此采集板相连接的信号线所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软件采用window xp界面元素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计算机的数据存储方案为Access存储方案和sql server存储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评价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析显示评价装置采用多线程技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田用的油气评价装置,特别是一种油气评价工作站,由一个仪器柜、设置在此仪器柜中上部的2-4个分析显示评价装置、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电源、气源,设置在此仪器柜下部的分别与这些分析显示评价装置相连接的控制计算机以及安装在此控制计算机中的控制软件所组成。所述的分析显示评价装置可以是两个,例如岩石热解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油气显示评价仪、残余碳分析仪中的任何两个,也可以是三个,如有必要还可以是四个。本发明的优点是1)减少设备投资额,将多个仪器变为一个仪器,多台电脑变为一台电脑,多个电源变为一个电源;2)减少操作员,降低生产成本;3)提高自动化水平。
文档编号G01N33/28GK101059523SQ20071001156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6日
发明者杨仁政 申请人:海城市石油化工仪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