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与比对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2878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比例与比对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比例与比对测量器,特别涉及利用至少一刻度标记对应于一 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之一,以显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另二个边之一的比例与比 对测量器。
背景技术
已知技术的比例尺是具有各种不同倍率刻度的测量尺,它的形状为三角形六
个面体,六个面各有不同倍率的刻度,可分为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等等。以供使用者量取一张设计图某线段的比例长度。
一般现有长度测量工具需要具有一单位刻度的装置,以供用户读取数值;然 而,较佳的测量工具是能够让使用者直接量取所要的数值。例如先前技术的比例 尺它能够让使用者直接量取一张有比例图面的某线段长度。
本发明是针对一直角三角形的各个侧边进行单位刻度的倍率化,以便通过量 测比对一侧边即可立即获知另二个侧边之一的正确长度值或实际长度,与现有比 例尺的设计目的及欲解决的问题完全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是将至少一标准刻度标记给 予倍率化,以便不经过计算或是克服因计算所产生的多位小数,而能够直接量取 或比对一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长的长度,使得本发明具有简化量测运算步骤的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包括一个载体及至少一个刻度标记。所 述载体具有一个第一表面;所述刻度标记是供比对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之一, 以显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另二个边之一的长度值,且所述刻度标记是形成于所述 载体的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刻度标记的单位刻度大小是利用所述直角三角形 的一个锐夹角以三角函数定理计算获得。
根据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另设一个标准刻度标记,其是与所述刻度标记互相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中所述第一表面设有二个所述刻度标记, 所述二个刻度标记是分别显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另二个边的长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中所述载体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另设一个 第二表面,使所述载体呈扁平状。
根据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中所述载体的第二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所 述刻度标记。
根据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中所述载体的第二表面另设一个所述标 准刻度标记,其是与所述刻度标记互相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中所述第二表面设有二个所述刻度标记, 所述二个刻度标记是同时显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另二个边的长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中所述载体是选自一个巻尺、 一个布尺、 一个直尺、 一个三角板及一个多边形板等现有尺体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中所述载体为一个多边形柱状尺,且所 述多边形柱状尺的至少一表面设有所述刻度标记。
根据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中所述载体未设有所述刻度标记的一个 表面设有黏胶,以供黏附于一个现有尺体。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 (或对边)与斜边长度时的示意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 角线长度时的示意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 边、对边与斜边时的示意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 方式的示意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 度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量器测量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邻边 量器测量一正方体的侧边与最大对 量器测量一 30°-60°-90°三角形的邻 量器之立體圖;
量器以公制单位为刻度的具体实施 量器以非公制单位(英制尺)为刻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仅设一刻度标记的组合示意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设有二刻度标记的组合示意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设有三刻度标记的组合示意
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仅设一刻度标记时的使用示 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l-标准刻度标记;2-刻度标记;3-刻度标记;4-刻度标记;5-刻度标记;6-刻度标记;7-刻度标记;8-刻度标记;9-刻度标记;10-载体;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ll-管体;lll-管体;112-管体;113-管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是如图1至3所示,其设计是可针对
一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正方体及具有长侧边与斜边夹角为30。的一直角三角形。 如图1所示,以设有公制单位刻度的一标准刻度标记1测量所述等腰直角三
角形(45°-45°-90°三角形)的一45。夹角的邻边(或对边)与斜边,可测得所述邻
边(或对边)长度为10公分(cm )及所述斜边长度为14.1...cm。当利用本发明
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进行比对测量时,其测量方式较佳为 一刻度标
记2具有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V^倍(即所述45。锐夹角的余割值)的刻度大小,
故直接以所述刻度标记2测量所述斜边可得知所述邻边(或对边〕长度为10cm ;
一刻度标记3具有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I倍(即所述45。锐夹角的正弦值)的
刻度大小,故直接以所述刻度标记3测量所述邻边(或对边)可知所述斜边长度 为14丄,.cm。更详言之,当测量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时,所测得的长度是 明确的指向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刻度值14丄..及所述刻度标记2的刻度值10 的位置,藉此所述刻度标记2即显示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邻边(或对边)的长 度为10cm;反之,当测量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邻边(或对边)时,所测得的长 度是明确的指向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刻度值10及所述刻度标记3的刻度值"丄..的位置,藉此所述刻度标记3即显示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为 14.1…cm。
如图2所示,以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测量所述正方体的侧边与最大对角线, 可测得所述侧边长度为10cm及所述最大对角线长度为17.3…cm。当利用本发明 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进行比对测量时,其测量方式较佳为 一刻度标 记4具有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V^倍(通过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侧边及斜边, 再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得此一倍率值)的刻度大小,以所述刻度标记4测量所述 最大对角线可得知所述侧边长度为10cm ; —刻度标记5具有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
的、f倍(即所述V^倍率值的倒数)的刻度大小,以所述刻度标记5测量所述侧
边可知所述最大对角线长度为17.3...cm。更详言之,当测量所述正方体的最大对 角线时,所测得的长度是明确的指向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刻度值17.3…及所述 刻度标记4的刻度值10的位置,藉此所述刻度标记4即直接显示所述正方体的侧 边的长度为10cm;反之,当测量所述正方体的侧边时,所测得的长度是明确的指 向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刻度值IO及所述刻度标记5的刻度值17.3...的位置,藉 此所述刻度标记5即直接显示所述正方体的最大对角线的长度为17.3…cm。
如图3所示,以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测量所述直角三角形(30°-60°-90°三角 形)的30。夹角的邻边、对边与斜边,可分别测得所述邻边、对边与斜边的长度 为10、 5.7...及11.5...cm。另设一刻度标记6、 一刻度标记7、 一刻度标记8及一
刻度标记9,且所述刻度标记6具有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倍(即所述30°锐
2
夹角的余弦值)的刻度大小;所述刻度标记7具有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0.5倍 的刻度大小;所述刻度标记8具有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J 倍(即所述30°锐夹
角的正割值)的刻度大小;而所述刻度标记9具有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2倍( 即所述30。锐夹角的余割值)的刻度大小。
利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进行比对测量,其测量方式较佳 为利用所述刻度标记4测量比对所述邻边可得知所述对边长度为5.7…cm,而 所述刻度标记6测量比对所述邻边可得知所述斜边长度为11.5...cm;利用所述刻度标记5测量比对所述对边可知所述邻边长度为10cm,而所述刻度标记7测量比 对所述对边可知所述斜边长度为11.5...cm;利用所述刻度标记8测量比对所述斜 边可知所述邻边长度为10cm,而所述刻度标记9测量比对所述斜边可知所述对边 长度为5.7…cm。
更详言之,当测量比对所述30°-60°-90°三角形的邻边时,所测得的长度是明 确的分别指向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刻度值10、所述刻度标记4的刻度值5.7... 及所述刻度标记6的刻度值11.5…的位置,藉此所述刻度标记4即直接显示所述 直角三角形的对边的长度为5.7…cm,且所述刻度标记6即直接显示所述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的长度为11.5...cm;当测量比对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对边时,所测得的 长度是明确的分别指向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刻度值5.7...、所述刻度标记5的刻 度值10及所述刻度标记7的刻度值11.5…的位置,藉此所述刻度标记5即直接显 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邻边的长度为10cm,且刻度标记7即直接显示所述直角三角 形的斜边的长度为11.5...cm;同理,当测量比对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时,所测 得的长度是明确的分别指向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的刻度值11.5...、所述刻度标记 8的刻度值10及所述刻度标记9的刻度值5.7...的位置,藉此所述刻度标记8即 直接显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邻边的长度为10cm,且刻度标记9即直接显示所述直 角三角形的对边的长度为5.7...cm。
请参照图4所示, 一载体IO具有一第一表面101及一第二表面102,该第一 表面101可供至少一该刻度标记设置(如图4所示的刻度标记4 〕,或同时设有 该标准刻度标记1与该刻度标记互相平行,甚至同时设有不同比例的该刻度标记 互相平行;该第二表面102可选择设置黏胶,或者至少设置一该刻度标记,或同 时设有该标准刻度标记1与该刻度标记互相平行,甚至同时设有不同比例之该刻 度标记互相平行。此外,亦可选择该载体IO为一多边形柱状体,并于该多边形柱 状体的至少一表面设置该标准刻度标记1或各该刻度标记,或同时于该表面设置 该标准刻度标记1及至少一该刻度标记,甚至于该多边形柱状体的各表面分别设 有该标准刻度标记1或不同比例的该刻度标记。因此,可选择该载体10由一可挠 性材料构成,使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为一巻尺或一布尺等扁平状的现有尺 类;亦可选择该载体10由硬质材料构成,使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为一直尺、 一三角板或一多边形板等扁平状的现有尺类;或可选择该载体IO呈薄片状,并以 该第二表面102所设置之黏胶黏固于一现有尺类的表面。请参照图5所示,当欲将一长直状的管体11 (其是可选择为一铁条、 一铁管、
一塑料条或一塑料管)弯折成相互连接的三段管体111、 112、 113,其中所述管 体111及管体113沿相距10cm的二并行线延伸,而所述管体112是连接于所述 二管体lll、 113之间,且与所述二并行线具有45。的夹角,则可使用本发明的比 例与比对测量器,由所述刻度标记3得知所述管体112的长度为H丄..cm,而利 用所述刻度标记2的刻度值10的位置可以明确的指出所述管体112的实际长度 14丄.,cm的位置,藉此即可将所述管体11依所需长度进行弯折。如图6所示, 其是绘示选择所述标准刻度标记选择为一非公制单位的英制尺时,本发明较佳实 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的实施方式。
如图7至9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可选择针对所述等 腰直角三角形至少设置一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可为所述刻度标记2、刻度标 记3、刻度标记4或刻度标记5。亦即,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可 选择仅具有所述刻度标记2 (如图7所示);亦可选择其同时具有所述标准刻度 标记1及刻度标记4 (如图8所示),或同时具有所述标准刻度标记1、刻度标记 2及刻度标记3(如图9所示)。
举例而言,如图10所示,针对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选择使用仅设有所述刻 度标记2的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即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进行测量比对 时,可以直接以所述比例与比对测量器沿所述管体112进行比对量测,并由所述 刻度标记2直接显示所述邻边(或对边)的长度值。换句话说,可以直接将所述 管体112依所述刻度标记2所标示的长度值弯折,而无需再重复三角函数换算。
值得一提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各工程所需使用的角度(即直角三角 形中的锐夹角)并不相同,举例来说,亦可设计一个刻度标记,其单位刻度大小 是依锐夹角为25。的三角函数定理所计算获得,在欲量测所述25。锐夹角的斜边, 而直接获得其邻边的长度值的情况下,所述锐夹角为25。的刻度标记将为所述标 准刻度标记1的0.906...倍的刻度大小。因此,本发明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的应用 不以上述实施例的角度为限。
权利要求
1、一种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载体,其具有一个第一表面;至少一个刻度标记,其是供比对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之一,以显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另二个边之一的长度值,且所述刻度标记是形成于所述载体的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刻度标记的单位刻度大小是利用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夹角以三角函数定理计算获得。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另 设一个标准刻度标记,其是与所述刻度标记互相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 有二个所述刻度标记,所述二个刻度标记是分别显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另二个边 的长度值。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相对所 述第一表面另设一个第二表面,使所述载体呈扁平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第二 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刻度标记。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第二 表面另设一个所述标准刻度标记,其是与所述刻度标记互相平行。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设 有二个所述刻度标记,所述二个刻度标记是同时显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另二个边 的长度值。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一个 巻尺、 一个布尺、 一个直尺、 一个三角板或一个多边形板。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一个 多边形柱状尺,且所述多边形柱状尺的至少一表面设有所述刻度标记。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未设 有所述刻度标记的一个表面设有黏胶,以供黏附于一个现有尺体。
全文摘要
一种比例与比对测量器,其包括一个载体及至少一个刻度标记。所述载体具有一个第一表面;所述刻度标记是供比对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之一,以显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另二个边之一的长度值,且所述刻度标记是形成于所述载体的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刻度标记的单位刻度大小是利用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夹角以三角函数定理计算获得。
文档编号G01B3/02GK101308008SQ20071010792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5日
发明者李裕隆 申请人:李裕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