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717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量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矿下开采及地下工程的施工环境非常恶劣,用于监测巷道顶壁岩层的岩层位移监测 仪(例如本人在200610113800.x号专利申请中申请的岩层位移监测仪),目前都是安装在 巷道的侧壁,岩层位移监测仪的位移测量拉线与安装岩孔在一条直线上,安装岩孔中渗 流的地下水会顺着位移测量拉线流在监测仪上并渗入监测仪内部,导致巷道顶壁岩层位 移监测仪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岩孔中渗流水对巷道顶壁 岩层位移监测仪直接侵蚀、还能提高岩层位移监测仪的测量精度的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 测仪防护机构。
本实用新型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其中固定于巷道顶壁的防护板下 侧固定有岩层位移监测仪壳体,所述防护板下侧对准所述壳体内穿出的拉力线安装有拉 力线转向装置;
拉力线转向装置包括支架台、转轴、转接轮、压紧弹簧,所述支架台固定在所述防 护板下侧,所述支架台上安装所述转轴,在所述支架台两侧的所述转轴上由内向外依次 安装所述转接轮和所述压紧弹簧,所述转接轮上分别刻有浅绕线槽和深绕线槽;
在所述防护板上离开壳体的位置设有漏水孔,所述防护板上面对应漏水孔位置安装 一垂直于防护板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侧连接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顶端固定有带 棘爪的上塞,从所述壳体内穿出的平行于所述防护板的所述拉力线在所述浅绕线槽内绕 数圈后固定在所述浅绕线槽内;安装在岩孔中的拉力线一端固定在所述深绕线槽内,并 在深绕线槽内绕数圈,另一端穿过所述漏水孔和所述上塞后固定在岩体孔壁上。
本实用新型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其中所述转接轮外侧的所述转轴 上套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连接有张紧装置。本实用新型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其中所述张紧装置是套在所述摩 擦轮上的收线扭簧,所述收线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擦轮的轮毂上,另一端固定在防 护板或岩层位移监测仪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防护板上安装转向机构使位移测量 拉力线在岩孔外实现90度转向,同时防护板上的漏水孔将岩孔内的渗流水引流,避免 了岩孔中渗流水对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的直接侵蚀。
本实用新型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通过防护板上安装轮两个直径不同 的绕线槽,由于浅绕线槽的直径大于深绕线槽的直径,拉力线经过转接轮转接后,使位 移测量拉力线上的位移进一步放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的测量 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增加张紧装置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l、图2、图3,本实用新型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固定于巷道 顶壁的防护板43下侧固定有岩层位移监测仪壳体2,防护板43下侧对准壳体2内穿出 的拉力线1A, 1B安装有拉力线转向装置;
拉力线转向装置包括支架台44、转轴49、转接轮45A, 45B、压紧弹簧48A, 48B, 支架台44固定在防护板43下侧,支架台44上安装转轴49,在支架台44两侧的转轴49 上由内向外依次安装转接轮45A, 45B和压紧弹簧48A, 48B,转接轮45A, 45B上分别刻 有浅绕线槽46A, 46B和深绕线槽47A, 47B;浅绕线槽46A,站B和深绕线槽47A, 47B之间 用隔板隔开;在防护板43上离开壳体2的位置设有漏水孔52,漏水孔52使岩体孔内的 水由此孔流出,避免壳体2内进水。防护板43上面对应漏水孔52位置安装一连接管36,连接管36上侧通过螺栓361 连接有延长管35,延长管35的顶端用螺栓固定有带棘爪的上塞37,连接管36、延长管 35、上塞37可以减少岩体孔侧壁向孔内的渗水,带棘爪的上塞37可以将延长管35固 定在岩孔中。
从所述壳体2内穿出的平行于所述防护板43的所述拉力线1A,1B在浅绕线槽 46A, 46B内绕数圈后固定在浅绕线槽46A, 46B内;安装在岩孔中的两根拉力线一端固定 在深绕线槽47A,47B内,并在深绕线槽47A,47B内绕数圈,另一端穿过漏水孔52和连 接管36后通过固定棘爪38固定在岩体孔壁上。由于浅绕线槽的直径大于深绕线槽的直 径,拉力线经过转接轮转接后,使岩层位移放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图2、图3中还示出了岩层位移监测仪的拉线收紧机构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在拉力线转向装置上增加张紧 装置后的主视图,转接轮45A,45B外侧的转轴49上套有摩擦轮12A, 12B;摩擦轮12A, 12B 连接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是套在摩擦轮12A, 12B上的收线扭簧9A, 9B,收线扭簧9A, 9B 的一端固定在摩擦轮12A, 12B的轮毂上,另一端固定在防护板43上。
当岩层位移监测仪壳体2内的位移轮转动时,通过拉力线1A, 1B带动转接轮45A, 45B同步转动,在摩擦力作用下,摩擦轮12A, 12B和扭簧9A, 9B的一个簧臂将随转接轮 45A,45B—起转动,扭簧9A,9B产生与拉力线1A, 1B拉力相等的回复力,当拉力线1A, 1B 拉力大于转接轮45A, 45B和摩擦轮12A, 12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转接轮45A, 45B 将克服摩擦力继续转动,而扭簧9A, 9B的回复力始终与拉力线1A, 1B拉力相平衡,使拉 力线1A,1B始终处于拉紧状态。这里采用扭簧9A,9B做为摩擦轮的张紧装置,另外,摩
擦轮的张紧装置还可根据需要选用巻簧、拉簧或压簧等任何具备弹力的形式。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 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于巷道顶壁的防护板(43)下侧固定有岩层位移监测仪壳体(2),所述防护板(43)下侧对准所述壳体(2)内穿出的拉力线(1A,1B)安装有拉力线转向装置;拉力线转向装置包括支架台(44)、转轴(49)、转接轮(45A,45B)、压紧弹簧(48A,48B),所述支架台(44)固定在所述防护板(43)下侧,所述支架台(44)上安装所述转轴(49),在所述支架台(44)两侧的所述转轴(49)上由内向外依次安装所述转接轮(45A,45B)和所述压紧弹簧(48A,48B),所述转接轮(45A,45B)上分别刻有浅绕线槽(46A,46B)和深绕线槽(47A,47B);在所述防护板(43)上离开壳体(2)的位置设有漏水孔(52),所述防护板(43)上面对应漏水孔(52)位置安装一垂直于防护板(43)的连接管(36),所述连接管(36)上侧连接有延长管(35),所述延长管(35)的顶端固定有带棘爪的上塞(37),从所述壳体(2)内穿出的平行于所述防护板(43)的所述拉力线(1A,1B)在所述浅绕线槽(46A,46B)内绕数圈后固定在所述浅绕线槽(46A,46B)内;安装在岩孔中的拉力线一端固定在所述深绕线槽(47A,47B)内,并在深绕线槽(47A,47B)内绕数圈,另一端穿过所述漏水孔(52)和所述上塞(37)后固定在岩体孔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转接轮(45A, 45B)外侧的所述转轴(49)上套有摩擦轮(12A,12B);所述摩擦轮(12A, 12B)连接有张紧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张紧装置是套在所述摩擦轮(12A, 12B)上的收线扭簧(9A, 9B),所述收线扭簧(9A, 9B) 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擦轮(12A, 12B)的轮毂上,另一端固定在防护板(43)或岩层位移 监测仪壳体(2)上。
专利摘要一种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防护机构,其中防护板下侧固定有岩层位移监测仪壳体,所述防护板下侧对准所述壳体内穿出的拉力线安装支架台,在支架台两侧的转轴上由内向外依次安装转接轮和压紧弹簧,转接轮上分别刻有浅绕线槽和深绕线槽;在防护板上设有漏水孔,防护板上面对应漏水孔位置安装一连接管,从壳体内穿出的拉力线绕数圈后固定在浅绕线槽内;安装在岩孔中的拉力线一端固定在深绕线槽内,并在深绕线槽内绕数圈,另一端穿过漏水孔和连接管后固定在岩体孔壁上。防护板上安装转向机构使位移测量拉力线在岩孔外实现90度转向,同时防护板上的漏水孔将岩孔内的渗流水引流,避免了岩孔中渗流水对巷道顶壁岩层位移监测仪的直接侵蚀。
文档编号G01C7/02GK201307008SQ20082012325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
发明者庆 刘, 安里千, 毛灵涛 申请人:安里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