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902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品性能评价试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油、汽轮机油或系统 循环油等油品性能评定设备,是一种测试油品氧化耐久性能的评定台架。
背景技术
油品的抗氧化性能能反映油品的衰变情况,也直接影响油品的使用寿命。在液压 油配方的调配过程中,为了解配方抗氧化性能的趋势,要不断对配方进行抗氧化性能、抗铜 腐蚀性能的模拟试验,如果实验设备相关性不好,将会影响评定结果。目前,油品实验室相关仪器少,只进行旋转氧弹法的模拟实验。氧弹试验是在室温 下进行,油品温度150°C、通入620kpa压力的氧气,氧弹转速lOOr/min,当达到规定的压力 降时,停止试验,根据氧弹试验时间作为试样 的氧化安定性。这种模拟测试方法与油品在实 际应用中的工况差距较大,因此,无法客观反映油品的性能,特别是油品在不同的温度、压 力和流量等工况条件下的氧化耐久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能综合分析判断液 压油的氧化耐久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主要由电机1连接 液压泵3,液压泵3的出口有管线连接油箱9,液压泵3的进口有管线连接油箱9。其特征在 于在液压泵3的进口管线上连接有空气加载装置10,液压泵3的出口管线上串联连接有 液压加载阀4。所述的空气加载装置10是由加载电机101连接计量泵102,在计量泵102入口管 线上连接有空气过滤器103,在计量泵102的出口管线上连接有控制阀105,控制阀105另 一端有管线连接到液压泵3的进口管线上。在计量泵102与控制阀105之间的管线上连接 有旁通阀104。通过空气加载装置10的计量泵102将微量空气注入到液压泵3进口通道 内,使空气与液压油充分接触,形成有氧液压油,使台架试验条件与实际工况情况相当。计 量泵可以控制加气量,使空气按控制量连续混入液压油中再一同进入液压泵内。在液压泵3出口与油箱9进口之间的管线上串接有液压加载阀4的同时,还串联 连接有流量计5、冷却器6和过滤器8。在液压泵3出口与油箱9进口之间的管线上固定有 采样阀7、温度传感器T及压力传感器P。在液压泵3的进口管线上也固定有温度传感器T 和压力传感器P,并固定有排油阀11。为了 了解油箱9内油品情况,在油箱9外壁上固定有液位计93和温度传感器T,在 油箱9内固定有浮子报警器91。在油箱内有铜质材料的部件或在油箱内悬挂有螺旋铜丝。本实用新型在油箱液压油中设置铜部件作为液压油氧化催化介质,通过测试液压 油中铜元素的含量变化,来判断油品对铜的氧化腐蚀性能,性能良好的液压油对铜材料腐蚀较小。在液压泵的进口和出口通道上设有与计算机信息采集系统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通过增加苛刻试验条件,即在液压泵前向油液通入空气,油箱中加入铜催化介质, 进行液压油快速氧化试验,得到油品抗氧化的时间;定期对运行中的油液采样,进行样品的 粘度、酸值的理化分析,考察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分析油泥的生成情况,综合分析判断液压油 的氧化耐久性能;通过判断油液中的铜含量增加情况,了解液压油抗铜腐蚀性能。在液压油 循环回路上设置了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可对台架运 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测,可实现无人值守。液压油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的试验过程如下参阅图1。首先冲洗性能评定台架系统,防止油液交叉污染。性能评定台架系统清洗后,换上 新液压泵3和过滤器8新滤芯,将裸螺旋铜丝92悬挂于油箱9的悬挂器上。关闭油箱9排 油阀11,检查性能评定台架系统无泄漏,向油箱9注入适量试验油。启动计算机,运行操作 软件,按照屏幕提示输入参数,液压加载阀4加载压力调至最小,低载低速启动。性能评定 台架进入磨合阶段,扭矩仪2会采集扭矩信号,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了解性能评定台架运 行情况。磨合阶段结束,输入相应的压力、转速、温度、时间等试验条件,执行试验程序,进 入试验阶段。启动空气加载装置10的计量泵102,向油液连续微量加气。通过预先设定的 报警参数,计算机可监测运行参数和自保停机,便于操作人员监控。通过考察理化指标值达 到极限值时的性能评定台架运行时间判断油品氧化寿命,也可以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定期 采样,进行理化分析,包括粘度、酸值、油泥、铜元素含量等,考察采样油品的理化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在有氧、高温、 高压和液压油循环流动条件下进行液压油的氧化安定性能测试评定,液压油的试验条件与 实际工况条件相接近,评定结果准确。利用该台架,可以在油品的研制中得出配方的抗氧化 性能、抗铜腐性能趋势,以便于及时掌握配方的性能,对其进行调整,降低了试验成本,减少 研发投入。台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 和处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的液压回路示意图。图中,1.电机,2.扭矩仪,3.液压泵,4.液压加载阀,5.流量计,6.冷却器,7.采样 阀,8.过滤器,9.油箱,10.空气加载装置,11.排油阀;加载电机101、计量泵102、空气滤清 器103,旁通阀104,浮子报警器91、螺旋铜丝92、液位计93,温度传感器T,压力传感器P。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一台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 说明。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主要由电机1连接一个液压 泵3,液压泵3的出口有管线连接油箱9,液压泵3的进口有管线连接油箱9。电机1通过 联轴节与扭矩仪2相连接,扭矩仪2通过联轴节与液压泵3相连接。在电机与液压泵之间设置扭矩仪2,能采集、输出电机1运行的扭矩值,参数传输、显示在计算机操作界面上,可 随时监测台架电机运转情况。液压泵3采用小排量叶片泵,型号为Vickers 20VQ5,排量为 18. 9ml/r,压力可达21MPa。在液压泵3的进口管线上连接有一个空气加载装置10,液压泵 3的出口管线上串联连接有一个液压加载阀4。空气加载装置10是由加载电机101连接计量泵102,在计量泵102入口管线上连接有空气过滤器103,在计量泵102的出口管线上连接有控制阀105,控制阀105另一端有 管线连接到液压泵3的进口管线上。在计量泵102与控制阀105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旁通 阀104。通过空气加载装置10的计量泵102将微量空气注入到液压泵3进口通道内,使空 气与液压油充分接触,形成有氧液压油,使台架试验条件与实际工况情况相当。在液压泵3出口与油箱9进口之间的管线上串接有液压加载阀4的同时,还串联 连接有流量计5、冷却器6和过滤器8。在液压泵3出口与油箱9进口之间的管线上固定有 采样阀7、温度传感器T及压力传感器P。在液压泵3的进口管线上也固定有温度传感器T 和压力传感器P,并固定有排油阀11。采用高精度过滤器8对台架系统中的试验油进行过 滤,保证油液的清洁,避免杂质对试验泵造成异常磨损。冷却器6对循环油液进行冷却控 制,保证液压泵入口油温达到试验条件。在液压循环回路上设置的不锈钢采样阀7,用于对 试验过程的油样采集。在油箱9外壁上固定有一个液位计93和一个温度传感器T,在油箱9内固定有一 个浮子报警器91。在油箱内悬挂有一个螺旋铜丝92。
权利要求一种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主要由电机(1)连接液压泵(3),液压泵(3)的出口有管线连接油箱(9),液压泵(3)的进口有管线连接油箱(9),其特征在于在液压泵(3)的进口管线上连接有空气加载装置(10),液压泵(3)的出口管线上串联连接有液压加载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加载装 置(10)是由加载电机(101)连接计量泵(102),在计量泵(102)入口管线上连接有空气过 滤器(103),在计量泵(102)的出口管线上连接有控制阀(105),控制阀(105)另一端有管 线连接到液压泵(3)的进口管线上,在计量泵(102)与控制阀(105)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 旁通阀(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其特征是在液压泵(3)出口 与油箱(9)进口之间的管线上串接有液压加载阀(4)的同时,还串联连接有流量计(5)、冷 却器(6)和过滤器(8),在液压泵(3)出口与油箱(9)进口之间的管线上固定有采样阀(7)、 温度传感器(T)及压力传感器(P),在液压泵(3)的进口管线上也固定有温度传感器(T)和 压力传感器(P),并固定有排油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其特征是在油箱(9)外壁上 固定有液位计(93)和温度传感器(T),在油箱(9)内固定有浮子报警器(91)。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其特征是在油箱(9) 内有铜质材料的部件或在油箱(9)内悬挂有螺旋铜丝(92)。
专利摘要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定台架,应用于油品氧化耐久性能评价试验。主要由电机连接液压泵,液压泵的出口有管线连接油箱,液压泵的进口有管线连接油箱,在液压泵的进口管线上连接有空气加载装置,液压泵的出口管线上串联连接有液压加载阀。在有氧、高温、高压和液压油循环流动条件下进行液压油的氧化安定性能测试评定,测试条件与液压油实际工况条件相当,评定结果准确。利用该台架,可以在油品的研制中得出配方的抗氧化性能、抗铜腐性能趋势,以便于及时掌握配方的性能,对其进行调整,能降低试验成本,减少研发投入。另外,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
文档编号G01N3/56GK201561905SQ200920247200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5日
发明者王泽恩, 黄胜军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