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检测装置及捆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7941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检测装置及捆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检测装置及捆包装置,尤其是对翻倒方向的冲击进行检测的冲击 检测装置及包括该冲击检测装置的捆包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的冲击检测装置记载在专利文献1里。图16所示是现有的冲击检测装 置的模式图。该冲击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包装材料的落下和翻倒的冲击。冲击检测装置 10包括有被配置在盒体2内的锤6在受到垂直方向的冲击时向下方移动的垂直移动路径 11,和锤6在受到偏离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倾斜方向的力时移动的横向移动路径12,盒体2, 以及配置在该盒体2里的板簧3,并显示根据该锤6的移动位置检测到的冲击。在本例中是 在板簧3里形成自由端3a、凸形状部;3b、3c,以使得锤6在垂直移动路径中的移动位置因冲 击的大小而不同。根据该冲击检测装置10,当落下的冲击小的时候,锤6不能通过第一个凸形状部 3c、3c,在受到仅能冲开凸形状部3c、3c的冲击的时候,锤6虽然会推开凸形状部3c、3c向 下方移动,但不会超过第二个凸形状部:3b、3b,而在凸形状部北、北之间停住。然后,当冲 击大的时候,锤6在第二个凸形状部!3b、3b的位置处推开板簧3向下方移动后停止在盒体 内的底部,并可以从外部通过最下部的窗孔7来目视确认。另外,锤6因为第二个凸形状部 北、北而不能向上返回。更进一步地,在横向翻倒时,锤6越过板簧3的弯曲部Ia移动到横 向移动路径12里后停止在板簧3的横向侧里。因此,相对于各种情况时的外力,来检测物 品受到的垂直方向的下落或横向翻倒等,导致品质下降的多个不同方向的冲击,并留下所 受冲击的履历。但是,在上述的冲击检测装置10中,为了检测落下和横向翻倒,因各方向的外力 而移动的锤在移动后,进行对应于外力的种类的显示。但是,根据在应该检测方向上的翻倒 或落下,当外力的作用复杂,并且外加冲击的大小或扭动等的组合时,会发生锤6因为不应 该检测的力而移动到横向移动路径12里的情况,或者是即使受到横向翻倒以外的冲击也 不显示横向翻倒的履历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会存在不能留下正确的履历的问题。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9_156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检测装置及捆包装置,其能够对锤在受到应该检 测方向的翻倒以外的冲击时的移动进行限制,并允许锤在受到应该检测方向的翻倒的冲击 时的移动,在防止误显示的同时提高检测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冲击检测装置,其包括盒体;圆板状的锤,其被配置在所述盒体里;设有壁部的移动路径,其连接初始状态时所述锤被配置的初始位置,以及受到在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冲击或力时,所述锤移动后被配置的冲击检测位置,并且,所述锤 的圆周面与所述壁部接触后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径内设有限制部,在受到所述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冲击以外的冲 击或力的时候,阻止所述锤向所述冲击检测位置移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被配置在,形成所述移动路径并从厚度方向夹住所述锤的两面的壁部 部件中的至少一面里,是具有沿着所述锤的移动方向来减少移动路径在锤的厚度方向上的 长度的斜面部的爪部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是被配置在,形成所述移动路径并从厚度方向夹住所述锤的两面的壁 部部件中的至少一面里的爪部件,其允许所述锤在受到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力时的移 动,并对所述锤在受到所述检测对象以外的方向里的力时的移动进行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部件处的所述移动路径的厚度要大于所述锤的厚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被配置在,形成所述移动路径并夹住所述锤的外周的壁部中的上侧壁 部里,是减少移动路径在垂直于锤的厚度方向上的方向里的尺寸的突起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1或5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是被配置在,形成所述移动路径并夹住所述锤的外周的壁部中的上侧 壁部里的突起部,其允许所述锤在受到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力时的移动,并对所述锤 在受到所述检测对象以外的方向里的力时的移动进行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提供一种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技术方案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检测装置及捆包装置,因为对在应该检测方向里的翻倒 检测方向以外的锤的移动进行了限制,所以就能够防止误显示并提高检测精度。


图1所示是冲击检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所示是后盒体的主视图。图3所示是后盒体的立体图。图4所示是前盒体的表面侧的主视图。图5所示是前盒体的里面侧的主视图。图6所示是后盒体的部分放大主视图。图7所示是后盒体的突起部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8所示是前盒体的爪部件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9所示是突起部导致的锤的反射的模式图。图10(a)-图10(c)所示是图6中从D方向看到的爪部件的模式图。图11 (a)_图11 (e)所示是冲击检测装置的动作模式图。图12所示是包括冲击检测装置的捆包装置的模式图,图12(a)所示是捆包装置的立体图,图12(b)所示是安装在图12(a)所示捆包装置里的冲击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1 2(C)所示是将冲击检测装置安装在捆包装置里时的截面图。
图13所示是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冲击检测装置的模式图。
图14所示是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冲击检测装置的后盒体的主视图。
图15所示是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冲击检测装置的模式图。
图16所示是现有的冲击检测装置的模式图。
[符号说明]
100 冲击检测装置
200后盒体
210底板
220竖立设置边缘部
227水平部
2]l垂直移动路径
232 右侧移动路径
23] 左侧移动路径
234 右侧锤保持部
235 左侧锤保持部
236,237,239 筋条部件
238下侧锤保持部
240法兰部
241,242 第1支持部
241a,242a 夹持固定部
241b,242b,241c,242c 抵接固定部
241d,242d 螺丝孔
25l,252 第2支持部
26l,262垂直方向锤导向轨
263,264右侧锤导向轨
265,266左侧锤导向轨
267,268圆弧部件
267b,268b 导向面
268a倾斜面
268c导向面
27l,272,273,274,275,276,277,278返回防止突起
29 l停止板
292,29] 锤支持部件
294,295 位置限制部件
310,320板状部件
311,32l第一保持部件
312,322 第二保持部件
313,323 折返部
400前盒体
410板部件
420突起部
422,423,424 显示
431第1显示窗口
432第2显示窗口
434第3显示窗口
433第4显示窗口
451,452 垂直锤导
453右侧锤导向轨
454左侧锤导向轨
455,456,457,458
461,462 按压部件
461a, 462a 倾斜部
462b圆筒部
471,472 固定用螺
480伸出部
481,482 插入孔
490下部突出部
491,492 孔部
493,494,495,496
510第1锤
520第2锤
530第3锤
540,550 爪部件
540,550 爪部件
540a, 550a 棱部
541,551 倾斜面
542,552 平面部
540,550 爪部件
540,550 爪部件
700捆包装置
710瓦楞纸箱
720侧面部
730开口部
740贴纸部件
800冲击检测装置
810爪部件
820突起部830上端部900冲击检测装置910壁部1100冲击检测装置1110锤1111上侧壁部1120盒体1130初期凹部1140滚动路径1150检测凹部1160显示窗口1170移动路径1180爪部件1190突起部1191角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检测装置,实施例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检测装置。图1所示是冲击检测装置 的分解立体图,图2所示是后盒体的主视图,图3所示是后盒体的立体图,图4所示是前盒 体的立体图,图5所示是前盒体的内面侧的主视图,图6所示是后盒体的突起部的部分放大 主视图,图7所示是后盒体的突起部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8所示是前盒体的爪部件的部分 放大立体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冲击检测装置100如图1所示地,在由后盒体200以及覆盖该 后盒体200的前侧面的前盒体400所构成的盒体内,配置了第一锤510、第二锤520、第三锤 530等3个锤,通过第一锤510的移动来检测显示垂直方向上的落下冲击,通过第二锤520 的移动来检测显示相对于垂直方向为向右侧的倾斜,通过第三锤530的移动来检测显示相 对于垂直方向为向左侧的倾斜,从而对施加到安装有冲击检测装置100的捆包装置,例如 捆包有图像形成设备的瓦楞纸板箱里的落下、倾斜翻倒的履历进行显示。在本例中,上述第一锤510由板状弹性部件的右侧板状部件310及左侧板状部件 320来保持,可以两次落下的冲击进行检测。右侧板状部件310及左侧板状部件320将配 置在上侧里的第一保持部件311、321和配置在下侧里的第二保持部件312、322通过折返部 313,323连结后分别作为1个部件来形成。该右侧板状部件310及左侧板状部件320具体 来说是将不锈钢构成的1片弹性薄板弯折成大致槽型后来形成的。上述第一锤510在垂直移动路径231的初始位置中,通过右侧板状部件310及左 侧板状部件320的第一保持部件311、321,从两侧得到保持,受到最初的落下冲击时,第一 锤510推开第一保持部件311、321而落下,并由第二保持部件312、322来保持。另外,在受到第二次落下冲击后,第一锤510就推开第二保持部件312、322而落下。另外,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根据冲击检测装置100的左右方向的倾斜,在上述 第一保持部件311、321的上侧滚动后移动。由此,本冲击检测装置100通过第一锤510的移 动来检测落下,并通过第二锤520、第三锤530的移动来检测左右的倾斜。这里,各锤510、 520、530被构成为具有圆周面和两个侧面的圆板状的金属部件。以下对各部件进行说明。后盒体200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部件,其构成包括底板 210和竖立设置在该底板210周边里的竖立设置边缘部220。另外,在后盒体200里,除了 在与前盒体400之间设置上述第一锤510因落下冲击而移动的垂直方向的上述垂直移动路 径231之外,在该垂直移动路径231的两侧里还设置了上述第二锤520所移动的弯曲的右 侧移动路径232以及上述第三锤530所移动的弯曲的左侧移动路径233(参照图2)。在右侧移动路径232及左侧移动路径233的下端部里,形成有右侧锤保持部234 及左侧锤保持部235,另外,在上述垂直移动路径231的下端部里形成有下侧锤保持部238。 这些锤保持部234、235由竖立设置在底板210里的筋条部件236、237、239等形成。在上述垂直移动路径231的左右两侧里,具有规定的形状尺寸的右侧第一支持部 Ml、左侧第一支持部242竖立设置在底板210上,以嵌入并保持上述的右侧板状部件310 及左侧板状部件320的折返部313、323。另外,在底板210里靠右侧第一支持部241和左侧 第一支持部M2的外侧上部里,竖立设置了用于固定上述右侧板状部件310及左侧板状部 件320的圆弧部件沈7、沈8。该圆弧部件沈7、268还是右侧移动路径232及左侧移动路径 233的内侧的导向(guide)。另外,在上述右侧第一支持部241和左侧第一支持部242的下方里,分别竖立设置 了右侧第二支持部251和左侧第二支持部252。该右侧第二支持部251及左侧第二支持部 252的构成是,其直径尺寸要小于上述右侧第一支持部241和左侧第一支持部M2。右侧第 二支持部251和左侧第二支持部252在阻止上述右侧板状部件310及左侧板状部件320滚 动的同时,还作为构成各板状部件310、320的下侧的第二保持部件312、322的弹性变形的 支点。另外,在底板210里,沿着上述垂直移动路径231形成有2根垂直方向锤导向轨 沈1、沈2,其沿着上述垂直移动路径231与上述第一锤510接触,以使第一锤510可以沿着 垂直移动路径231顺利平滑地移动。更进一步地,在底板210里,沿着上述右侧移动路径 232及左侧移动路径233,还形成了右侧锤导向轨沈3、沈4以及左侧锤导向轨沈5、沈6。这 些锤导向轨与底板210—体地形成,为了降低与锤之间的接触阻力,将接触锤的一侧的截 面形成为弧状。更进一步地,在底板210上的右侧锤导向轨沈3 J64以及左侧锤导向轨沈5 J66 里,分别形成有两处防止锤返回的返回防止突起271、272,273、274,275、276、277、278。另 外,在底板210里还竖立设置了防止第一锤510跳起的停止板四1,和对第二锤520及第三 锤530的下侧进行支持的锤支持部件四2、四3,以及对第二保持部件312、322的向上方向的 位置进行限制的位置限制部件四4、四5。另外,作为竖立设置边缘部220的一部分,在配置 于停止板的上部的部分里,还形成有邻近于停止板的水平部227。更进一步地,在竖立设置边缘部220中,向下面临右侧移动路径232及左侧移动路 径233的上侧部里,形成有防止因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的弹跳而移动的作为限制部的突起部 221、222、223、224、225、226。所述突起部 221、222、223、224、225、226 使得左侧第一 支持部242及左侧移动路径233的宽度尺寸W2,即相当于夹住所述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 的圆周面的直径方向的尺寸减小。在本例中,为了使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被配置在右侧移动 路径232及左侧移动路径233中的圆弧部件沈7、268的外周里的部分要大于入口部处的宽 度尺寸W1。还有,在本例中,突起部221、222、223、224、225、226的形状大致相同,对于突起 部2 来说是具有角部226a、2^b的形状,而其他突起部221、222、223、224、225也具有同 样的角部。另外,这些突起部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只要是能够减小右侧移动路径232及左侧 移动路径233的宽度尺寸W2,可以采用其他如半圆、凹凸等的形状。图9所示是突起部导致的锤的反射的模式图。该例所示是冲击检测装置100的第 三锤530在跳起方向里施加有冲击时的情况。这时,因弹跳而移动的第三锤530由于经过 突起部226、突起部225的反射而向本来的方向里移动(箭头A、B所示),所以就能够防止 由在应该检测方向的翻倒以外的冲击或翻倒而引起的误动作。这种事态是在以下的情况下发生的。在本例所涉及的冲击检测装置100中,当瓦 楞纸箱垂直落下时,锤510向下方移动并显示冲击的检测结果。在这种垂直落下的情况下, 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也会因冲击而受到锤支持部件四2、四3的反弹力,而导致第二锤 520及第三锤530向上方弹跳。这时,第三锤530碰到所述水平部227的内壁280后被推 回(箭头C所示),而当设置有冲击检测装置100的瓦楞纸箱以向图中右方向里倾斜的状态 落下,或者从角部(以小角度)开始落下时,就有可能沿着与检测到翻倒时的相同的移动路 径里发生移动,于是,就通过突起部221、222、223、224、225、2洸将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 反射后,使其返回到本来的位置里。在本例中,是如上所述地来防止因第二锤520及第三锤 530而引起的检测对象以外的异常检测(误检测)。另外,后盒体200向下方延伸设置了用于安装到货物里的法兰部M0。该法兰部 240形成于将上述底板210延伸设置的位置里。如上所述,该后盒体200的构成是相对于上 述垂直移动路径231是线对称的。接下来对前盒体400进行说明。前盒体400是透明的合成树脂性的部件,如图4及 图5所示,除了在覆盖上述后盒体200的跟前侧全面的板部件410的周边里形成有用于确 定位置的突起部420以外,还在4个部位里形成有用于确认锤的显示窗口,即显示第一次落 下检测的第一显示窗口 431、显示第二次落下检测的第二显示窗口 432、显示向右翻倒检测 的第三显示窗口 434、显示向左翻倒检测的第四显示窗口 433。这里,第一显示窗口 431对 应于通过第二保持部件312、322对第一锤510的保持位置、第二显示窗口 432对应于下侧 锤保持部238、第三显示窗口 434对应于右侧锤保持部234、第四显示窗口 433对应于左侧 锤保持部235而分别形成。另外,第一显示窗口 431开设形成有三角形形状的孔部,而其他 显示窗口 422、423、似4在形成有同样的三角形形状,且厚度比其他部分薄的同时,还对表 面进行研磨以能够对内部进行目视确认。更进一步地,在板部件410靠后盒体200—侧里,对应于上述垂直移动路径231形 成有两列垂直锤导向轨451、452,以及对应于右侧移动路径232和左侧移动路径233的各 一列的右侧锤导向轨453、左侧锤导向轨454。这些锤导向轨与板部件410形成为一体,为 了降低与锤之间的接触阻力,与锤的接触一侧形成为弧状的截面。另外,在锤导向轨453、454里形成有锤的返回防止突起455、456以及457、458。这些返回防止突起455、456、457、 458被配置为对应于形成在上述后盒体200里的返回防止突起271、272,273,274, 275、276、 277、278的设置位置。另外,在本例中的锤导向轨453、454中靠近所述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的配置 位置里,形成有作为限制部的爪部件540、550 (参照图1、图幻。这些爪部件540、550从厚度 方向夹住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后,配置在形成右侧移动路径232及左侧移动路径233的 后盒体200及前盒体400中的某一方里,在本例中是配置在前盒体400里的。爪部件M0、 550在所述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被施加朝向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力时,允许锤的移 动,并在所述锤被施加所述检测对象以外的方向里的力时,对锤的移动进行限制。亦即,所述爪部件540、550在锤被施加朝向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力时,允许 第二锤及第三锤520、530的移动,并在所述第二锤及第三锤520、530被施加所述检测对象 以外的方向里的力时,对其移动进行限制。还有,也可以在后盒体200 —侧里形成爪部件。 另外,由于爪部件540、550是左右对称来形成的,所以在图8里仅将显示爪部件540的部分 来放大显示。该爪部件540、550形成在锤导向轨453、妨4上的第二锤及第三锤520、530处于初 始位置的移动路径上。这里所说的初始位置是指图6所示的,在冲击检测前的状态下,第二 锤530与锤支持部件293及停止板291接触的位置。另外,在图6中虽然没有显示,但是, 对于第三锤530来说,也同样地是指与锤支持部件292及停止板291接触的位置。在本例中,爪部件M0、550包括有朝着行进方向,在移动路径上突出的量增大的 倾斜面Ml、551,和形成在倾斜面Ml、551的上端里的平面部M2、552。这里,倾斜面Ml、 551是为了作为检测对象的瓦楞纸箱在翻倒时便于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的移动而形成 的。另外,爪部件M0、550的突出量在锤移动方向下游端的顶点附近形成如下,即,右侧移 动路径232及左侧移动路径233的厚度方向的尺寸d(参照图10(a))要大于第二锤520及 第三锤530的厚度D。另外,爪部件540、550在其倾斜面541、551及平面部M2、552的两端 里形成有棱部M0a、550a。图10所示是图6中从D方向看到的爪部件的模式图。在本例中,即使第二锤520 及第三锤530因为瓦楞纸箱向前盒体400 —侧翻倒而趋于移动,如图10(b)、图10(c)所示 地,由于在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里作用有垂直于移动路径的方向里的力而发生乱动那 样的移动,但因接触到爪部件M0、550的倾斜面541、551及平面部542、552而停止,从而使 得在移动路径上的进一步的行进被抑制,因而就能够防止异常的检测(误检测)。另一方 面,当瓦楞纸箱在应该检测的方向里翻倒时,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在保持部件321、322 里接触并滚动,由爪部件M0、550的倾斜面Ml、551引导后没有障碍地沿着右侧移动路径 232及左侧移动路径233移动。本例中,由于在爪部件540、550里形成有棱部M0a、550a,除了第二锤520及第三 锤530接触后容易被卡止之外,还因为形成有平面部M2、552,当平面部542、552与第二锤 520及第三锤530接触后,通过摩擦就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的移动。然后,在应该检测的方向里施加冲击时,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就能够在被倾斜 面Ml、551引导的同时,从前盒体400的锤导向轨453、妨4和后盒体200的右侧锤导向轨 263,264以及左侧锤导向轨沈5、266之间顺利地通过。10
在本例中,是将爪部件540、550配置在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的初始位置的附 近。如果将爪部件M0、550的位置配置在远离第二锤520及第三锤530的初始位置的位置 里,就有可能发生垂直于移动路径方向里的锤的振幅变小,而少有地通过爪部件的倾斜面 后引起异常的检测(误检测),这对于检测精度是不利的。表1所示是将包括类型1 (下爪)和类型2 (上爪)等的两种冲击检测装置安装在 瓦楞纸箱里,使其在垂直于应该检测的翻倒方向的方向里翻倒后,验证是否发生误检测的 实验结果。其中类型1是将爪部件形成在第二锤及第三锤520、530的初始位置附近的例 子,类型2是将爪部件形成在离开第二锤及第三锤520、530的上方里的例子。实验进行了 12次,以“〇”代表没有发生误检测,以“ X ”代表发生了误检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击检测装置,其包括盒体;圆板状的锤,其被配置在所述盒体里;设有壁部的移动路径,其连接初始状态时所述锤被配置的初始位置,以及受到在检测 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冲击或力时,所述锤移动后被配置的冲击检测位置,并且,所述锤的圆 周面与所述壁部接触后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径内设有限制部,在受到所述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冲击以外的冲击或 力的时候,阻止所述锤向所述冲击检测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被配置在,形成所述移动路径并从厚度方向夹住所述锤的两面的壁部部件 中的至少一面里,是具有沿着所述锤的移动方向来减少移动路径在锤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 的斜面部的爪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是被配置在,形成所述移动路径并从厚度方向夹住所述锤的两面的壁部部 件中的至少一面里的爪部件,其允许所述锤在受到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力时的移动, 并对所述锤在受到所述检测对象以外的方向里的力时的移动进行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部件处的所述移动路径的厚度要大于所述锤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被配置在,形成所述移动路径并夹住所述锤的外周的壁部中的上侧壁部 里,是减少移动路径在垂直于锤的厚度方向上的方向里的尺寸的突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是被配置在,形成所述移动路径并夹住所述锤的外周的壁部中的上侧壁部 里的突起部,其允许所述锤在受到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力时的移动,并对所述锤在受 到所述检测对象以外的方向里的力时的移动进行限制。
7.—种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冲击检测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检测装置及捆包装置,其通过对应该检测方向的翻倒以外的冲击而导致的锤的移动进行限制,并允许在应该检测方向的翻倒的冲击下的锤的移动,来防止误显示并提高检测精度。该冲击检测装置(100)包括圆板状的锤(520)、(530),和设有壁部的移动路径(232)、(233),其连接初始状态时锤(520)、(530)所被配置的初始位置,以及受到在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冲击或力时,锤(520)、(530)移动后被配置的锤保持部(234)、(235),并且,锤的圆周面与所述壁部接触后移动,移动路径(232)、(233)内设有突起部(221)、(222)、(223)、(224)、(225)、(226)和爪部件(540)、(550),在受到检测对象的翻倒方向里的冲击以外的冲击或力的时候,阻止锤(520)、(530)向冲击检测位置移动。
文档编号G01P15/03GK102043067SQ201010508648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成石木, 石川荣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