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隧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隧道检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隧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及时发现、诊断隧道的健康状况,隧道的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异常检查时期,是隧道运营养护管理的首要任务。当隧道内部的钢筋应变量超过最大允许值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诊治,很容易造成隧道坍塌等事故。[0003]由于隧道的许多部位不容易靠近,对于检测起来增添了许多麻烦。目前,对于隧道裂缝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人工检测办法,在隧道底搭起高架,然后由检测人员站在高架上对隧道底部进行观察检测,这种办法对于过高的隧道使用则特别麻烦;另外一种是采用专门的隧道检测车对隧道进行全面的检查,但是这种设备的价格太高,进口检测车的价格在400万人民币左右,此外,检测车的检测费用相当高,对一个稍长隧道检测需要花一到两天的时间,花费约5-8万。[0004]以上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占用一个车道,对于道路比较窄的隧道,则会影响到车辆的通行,甚至会出现交通堵塞,给行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隧道检测装置,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利用携带摄像头的飞行器模型来对隧道进行裂缝勘察,采集的图像直观可辨,投资费用小,检测灵活方便,实用性强。[0006]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飞行器模型1、蓄电池2、探照灯3、摄像头4、发射模块5,飞行器模型I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探照灯3设置在飞行器模型I的头部,摄像头4通过固定柱6安装在探照灯3上端的飞行器模型I上,飞行器模型I的内部还设置有发射模块5,且发射模块5与摄像头4连接。[0007]所述的飞行器模型I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震垫7。[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遥控控制飞行器模型I对隧道进行裂缝勘察,通过摄像头4拍摄隧道表面情况,并通过发射模块5将摄像头4所拍摄的图像发送至电脑显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飞行器模型I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然后及时对隧道进行维护管理;在飞行器模型I表面增设防震垫7,防止飞行器模型I撞到隧道表面而带来经济损失。[0009]本实用新型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利用携带摄像头的飞行器模型来对隧道进行裂缝勘察,采集的图像直观可辨,投资费用小,检测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飞行器模型1、蓄电池2、探照灯3、摄像头4、发射模块5,飞行器模型I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探照灯3设置在飞行器模型I的头部,摄像头4通过固定柱6安装在探照灯3上端的飞行器模型I上,飞行器模型I的内部还设置有发射模块5,且发射模块5与摄像头4连接。[0012]所述的飞行器模型I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震垫7。[0013]本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遥控控制飞行器模型I对隧道进行裂缝勘察,通过摄像头4拍摄隧道表面情况,并通过发射模块5将摄像头4所拍摄的图像发送至电脑显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飞行器模型I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然后及时对隧道进行维护管理;在飞行器模型I表面增设防震垫7,防止飞行器模型I撞到隧道表面而带来经济损失。[0014]本具体实施方式
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利用携带摄像头的飞行器模型来对隧道进行裂缝勘察,采集的图像直观可辨,投资费用小,检测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隧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飞行器模型(I)、蓄电池(2)、探照灯(3)、摄像头(4)、发射模块(5),飞行器模型(I)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探照灯(3)设置在飞行器模型(I)的头部,摄像头(4)通过固定柱(6)安装在探照灯(3)上端的飞行器模型(I)上,飞行器模型(I)的内部还设置有发射模块(5),且发射模块(5)与摄像头(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器模型(I)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震垫(7)。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隧道检测装置,它涉及隧道检测设备领域,它包括飞行器模型、蓄电池、探照灯、摄像头、发射模块,飞行器模型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探照灯设置在飞行器模型的头部,摄像头通过固定柱6安装在探照灯上端的飞行器模型上,飞行器模型的内部还设置有发射模块,且发射模块与摄像头连接。所述的飞行器模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震垫。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利用携带摄像头的飞行器模型来对隧道进行裂缝勘察,采集的图像直观可辨,投资费用小,检测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G01N21/88GK202928964SQ20122072344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樊友鑫 申请人: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