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62616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生化指标检测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是一种用于人体生化指标检测的装置,对于临床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通常根据被测物相关检测原理由生化分析仪及相应检测试剂盒控制完成,其应用已较为广泛。近年来,干化学检测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一项新型生化检验技术。干化学检测技术以其独特的性能正在为临床实验室所接受,成为临床生化检验常规和急诊检测工作的新生力量;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污染少、结果稳定准确等诸多优点;干化学检测的方式,通常是将参与反应的各化学、生物试剂按比例配成溶液,加于固相反应载体之上,经干燥后可用于临床检测。检测过程中,干化学检测方法中应用的化学试剂溶解速度快、局部浓度高、反应速度快,同时,可保证一些试剂在固体干物料状态下保持长期稳定。现有用于人体生化指标检测的技术和其缺陷如下:传统检验方法:生化分析仪本身体积较大、需要专业人员配置试剂,样本需要预处理(离心等)、样本检测时间长、操作相对复杂。干化学试纸条:检测成本较传统方法要高检测效率较低,一个试纸条(或一滴血)一次只能检测单人单个项目。干化学检测板:虽然功能较为全面,检测效率相对干化学试纸条要高,但其存在制作工艺过于复杂,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便,同时可对多个项目进行同时检测,且制作简单,相对成本降低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包括底衬卡,所述底衬卡上设置有加样过滤区、样品流动垫和多个凸块,所述加样过滤区与样品流动垫相接触,所述多个凸块中每个凸块上均设置有反应区,所述反应区包括至少一组反应膜,并且反应膜的一端固定在凸块上,所述反应膜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样品流动垫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所述加样过滤区包括扩散层、样品垫和滤血膜,所述扩散层位于样品垫的上方,所述样品垫位于滤血膜的上方;所述扩散层、样品垫和滤血膜通过粘结件粘结在一起,并且所述扩散层、样品垫和滤血膜通过粘结件粘结在底衬卡上,所述样品流动垫位于所述滤血膜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衬卡的上方,并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加样过滤区和反应区相搭配的孔。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所述盖板通过卡扣与底衬卡固定在一起。[0013]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所述底衬卡和盖板均由高硬度疏水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所述底衬卡和盖板均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或聚碳酸酯或有机玻璃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所述样品流动垫粘装在所述底衬卡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了底衬卡,底衬卡上设置有加样过滤区、样品流动垫和多个凸块,加样过滤区与样品流动垫相接触,多个凸块中每个凸块上均设置有反应区,反应区包括至少一组反应膜,并且反应膜的一端固定在凸块上,反应膜的另一端位于样品流动垫的上方。这样,可以通过加样过滤区进行血液样本的过滤,全血在加样过滤区经过滤后,血清(或血浆)中被测物随血清(或血浆)在样品流动垫上传递至各反应区下方,经特定检测仪器控制,下压反应区的反应膜,反应膜与样品流动垫上的血清(或血浆)相接触,血清(或血浆)中的被测物与反应膜上的化学试剂接触后即可发生显色反应,反应膜变色,再通过特定检测仪上的光学检测元件(光源、传感器等),检测反应膜上的颜色变化,进而计算出被测物的浓度;此过程检测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便,同时可对多个项目进行同时检测,且制作简单,相对成本降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不含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包括底衬卡1,底衬卡上设置有加样过滤区2、样品流动垫3和多个凸块4,加样过滤区与样品流动垫相接触(此处接触方式为加样过滤区和样品流动垫叠加接触),多个凸块中每个凸块上均设置有反应区5,反应区包括至少一组反应膜,并且反应膜的一端固定在凸块上,反应膜的另一端位于样品流动垫的上方;这样,可以通过加样过滤区进行血液样本的过滤,全血在加样过滤区经过滤后,血清(或血浆)中被测物随血清(或血浆)在样品流动垫上传递至各反应区下方,经特定检测仪器控制,下压反应区的反应膜,反应膜与样品流动垫上的血清(或血浆)相接触,血清(或血浆)中的被测物与反应膜上的化学试剂接触后即可发生显色反应,反应膜变色,再通过特定检测仪上的光学检测元件(光源、传感器等),检测反应膜上的颜色变化,进而计算出被测物的浓度;此过程检测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便,同时可对多个项目进行同时检测,且制作简单,相对成本降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加样过滤区包括扩散层21、样品垫22和滤血膜23,扩散层位于样品垫的上方,样品垫位于滤血膜的上方;扩散层、样品垫和滤血膜通过粘结件24粘结在一起,并且扩散层、样品垫和滤血膜通过粘结件粘结在底衬卡上,样品流动垫位于滤血膜的下方,此处加样过滤区用以对全血样本进行过滤处理,分离得到血清(或血浆),可根据需要选择市售样品承载材料、全血过滤材料,如不同孔径的玻璃纤维材料等,加样过滤区中的扩散层、样品垫和滤血膜可以根据检测需要,固化或包被与测试反应相关的化学试剂或辅助试剂;这样,可以达到优化反应体系或促进血清样本流动性的目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还包括盖板6,盖板固定安装在底衬卡的上方,并在盖板上设置有与加样过滤区和反应区相搭配的孔;盖板用以紧固加样过滤区、样品流动垫、反应区,防止脱落,在加样过滤区及各反应区中心位置均设计孔以便加样操作及仪器检测。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盖板通过卡扣与底衬卡固定在一起,这样,更便于卡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底衬卡和盖板均由高硬度疏水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底衬卡和盖板均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或聚碳酸酯或有机玻璃制成,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要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样品流动垫粘装在底衬卡上。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反应区包括多组反应膜,并且多组反应膜叠加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在反应区和反应膜的设计上,反应膜的数量根据检测项目需要进行设计选择,而每个凸块上均设置反应区,这样,形成多个反应区中的每个反应区检测一项血液指标,故一个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可以同时对一滴血进行多项指标检测,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反应膜是一种高分子膜材料,用以固定承载测试反应所需的主要化学试剂。其材料可以但不局限于市售的硝酸纤维素膜、聚砜膜、聚酯膜、聚碳酸酯膜、玻璃纤维纸等。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扩散层、样品垫和滤血膜分别使用了不同孔径和厚度的玻璃纤维材料,其中样品垫上预先包被了表面活性剂等辅助试剂,本实施例中样品流动垫为一种很薄的玻璃纤维材料,裁成丁字型,一端与加样区叠加接触,吸附全血样本经过滤后得到的血清(或血浆),先经纵向传递后再横向传递至各反应区。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衬卡,所述底衬卡上设置有加样过滤区、样品流动垫和多个凸块,所述加样过滤区与样品流动垫相接触,所述多个凸块中每个凸块上均设置有反应区,所述反应区包括至少一组反应膜,并且反应膜的一端固定在凸块上,所述反应膜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样品流动垫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过滤区包括扩散层、样品垫和滤血膜,所述扩散层位于样品垫的上方,所述样品垫位于滤血膜的上方;所述扩散层、样品垫和滤血膜通过粘结件粘结在一起,并且所述扩散层、样品垫和滤血膜通过粘结件粘结在底衬卡上,所述样品流动垫位于所述滤血膜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衬卡的上方,并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加样过滤区和反应区相搭配的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通过卡扣与底衬卡固定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衬卡和盖板均由高硬度疏水高分子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衬卡和盖板均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或聚碳酸酯或有机玻璃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流动垫粘装在所述底衬卡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包括多组反应膜,并且多组反应膜叠加固定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生化指标检测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学多项检测装置检测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便,同时可对多个项目进行同时检测,且制作简单,相对成本降低;其中,包括底衬卡,底衬卡上设置有加样过滤区、样品流动垫和多个凸块,加样过滤区与样品流动垫相接触,多个凸块中每个凸块上均设置有反应区,反应区包括至少一组反应膜,并且反应膜的一端固定在凸块上,反应膜的另一端位于样品流动垫的上方。
文档编号G01N33/52GK203053976SQ2012207363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闫志文, 于义玲, 孙开花 申请人:闫志文, 于义玲, 孙开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