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v锥流量计的锥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66099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v锥流量计的锥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V锥流量计的锥体组件。
背景技术
V锥流量计是一种差压式流量计,其测量方法主要依据流动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和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具体原理在此不再赘述;锥体组件是V锥流量计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现有技术在制作锥体组件时,大多采用将前、后锥管(一般大口端直径较大的记为前锥管,大口端直径较小的记为后锥管)直接焊接在一起的制作方式,为了使焊接处有着力点,因此需将后锥管部分套接在前锥管的大口端内(参见图1),这种结构使得在焊接过程中很难保证前、后锥管的对中性,而且焊接操作的空间狭小,不好操作;测量中,整个锥体组件的最大外径的尺寸参数是测量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现有结构的固有结构形式,现有结构一般就以前锥管的大口端的端面直径为锥体组件的最大外径,而前锥管的管壁相对较薄,再加上前锥管的大口端的端面裸露在外,容易在测量过程中与流体中的细小颗粒发生碰撞而导致磨损,影响测量精度;另外,制作锥管时,一般采用板材卷制而成,采用这种工艺制作出的锥管大口端端面的尺寸精度较低,锥体组件的最大外径尺寸难以精确控制,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背景技术 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V锥流量计的锥体组件,其改进在于:所述锥体组件由前锥管、后锥管和连接环组成;所述连接环的左端面沿连接环周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连接环的右端面沿连接环周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台阶;连接环轴向上第一定位台阶和第二定位台阶之间位置处的结构体外径最大;第一台定位台阶与前锥管的大口端端面接触,第二定位台阶与后锥管的大口端端面壁接触;前锥管与连接环在第一定位台阶处焊接固定,后锥管和连接环在第二定位台阶处焊接固定。采用前述结构后,虽然锥管仍然采用板材卷制而成,但连接环可采用车加工设备进行精加工,其圆度和直径的加工精度均可以得到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第一定位台阶和第二定位台阶之间位置处的连接环外径为整个锥体组件的外径,可以使锥体组件的最大直径的尺寸得到保证,提高测量精度,即使锥管的大口端尺寸存在误差,也可以在焊接过程中使锥管和连接环紧密接触,从而起到对锥管大口端尺寸误差进行修正的作用,最终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同时,连接环处的结构体相对厚实,其耐磨性也相对较高,可有效延缓锥体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度,延长产品寿命。为了进一步提高锥体组件表面的光滑性,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焊接位置处的结构体外表面打磨平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前、后锥体通过连接环焊接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焊接操作不便、外径尺寸和圆度不易控制、产品合格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锥体的耐磨度,保证前、后锥体的对中性。
图1、现有的锥体组件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锥体组件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连接环轴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V锥流量计的锥体组件,所述锥体组件由前锥管1、后锥管2和连接环3组成;所述连接环3的左端面沿连接环3周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4,连接环3的右端面沿连接环3周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台阶5 ;连接环3轴向上第一定位台阶4和第二定位台阶5之间位置处的结构体外径最大;第一定位台阶4与前锥管I的大口端端面接触,第二定位台阶5与后锥管2的大口端端面接触;前锥管I与连接环3在第一定位台阶4处焊接固定,后锥管2和连接环3在第二定位台阶5处焊接固定。进一步地,焊 接位置处的结构体外表面打磨平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V锥流量计的锥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组件由前锥管(I)、后锥管(2)和连接环(3)组成;所述连接环(3)的左端面沿连接环(3)周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4),连接环(3)的右端面沿连接环(3)周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台阶(5);连接环(3)轴向上第一定位台阶(4)和第二定位台阶(5)之间位置处的结构体外径最大;第一定位台阶(4)与前锥管(I)的大口端端面接触,第二定位台阶(5)与后锥管(2)的大口端端面接触;前锥管(I)与连接环(3)在第一定位台阶(4)处焊接固定,后锥管(2)和连接环(3)在第二定位台阶(5)处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V锥流量计的锥体组件,其特征在于:焊接位置处的结构体外表面打磨平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V锥流量计的锥体组件,所述锥体组件由前锥管、后锥管和连接环组成;所述连接环的左端面沿连接环周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连接环的右端面沿连接环周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台阶;连接环轴向上第一定位台阶和第二定位台阶之间位置处的结构体外径最大;第一定位台阶与前锥管的大口端端面接触,第二定位台阶与后锥管的大口端端面接触;前锥管与连接环在第一定位台阶处焊接固定,后锥管和连接环在第二定位台阶处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前、后锥体通过连接环焊接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焊接操作不便、外径尺寸和圆度不易控制、产品合格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锥体的耐磨度,保证前、后锥体的对中性。
文档编号G01F15/00GK203132602SQ20122074447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刘强, 邹明伟 申请人: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