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液力自动变速器试验台诊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变速器试验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液力自动变速器磨合试验台及受试对象故障诊断的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液力自动变速器磨合试验台是液力自动变速器设计、生产必需的试验设备之一,为了检测生产的变速器各项性能,如变速器运行是否存在异响,换挡是否顺利,是否漏油等,在变速器出厂前均需对其进行磨合试验。目前大功率液力自动变速器在我国还未有成熟的工程化产品应用,其台架磨合试验技术还属探索过程中。磨合台架试验是液力自动变速器出厂前必不可少的环节,这要求试验台不仅运行可靠、故障率低,而且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准确定位。目前国内设计生产大功率液力自动变速器厂家甚少,大功率液力自动变速器试验台技术更是在摸索过程中,当前变速器试验台多是针对中小功率的机械式变速器,其设计关注点主要在系统配置、结构连接、多功能、高效率等方面,对试验台诊断方面内容仅涉及到过电压、过电流等状态监测,因此试验台在功能效用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和不足。液力自动变速器磨合试验台故障诊断功能很重要,但已知的试验台对其关注甚少。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576437A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的“汽车变速器磨合试验台”,其关注点在高效率的磨合试验台设计;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322686Y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的“发动机台架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其设计主要诊断发动机;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59056U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的“自动变速器试验台”,其重点在变速器试验、开发、匹配及标定功能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力自动变速器试验台诊断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力自动变速器磨合试验台故障诊断系统,包括现场信息检测装置、信息转换装置以及上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信息检测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转速传感器;所述信息转换装置包括模拟量转换模块、开关量转换模块、扭矩仪和变速器控制器;所述模拟量转换模块、开关量转换模块和变速器控制器分别与上位机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扭矩仪与上位机通过RS232通信线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连接所述扭矩仪,所述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模拟量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试验台的驱动电机变频器一方面与上位机通过RS232通信线连接,另一方面与所述开关量转换模块电连接,开关量转换模块还分别连接油温自动控制装置、报警装置和制动座;所述转速传感器与变速器控制器连接。[0008]其中,所述油压传感器包括变速器前油泵油压传感器、主油压传感器、润滑油压传感器、变矩器入口油压传感器、变矩器出口油压传感器、变速器本体离合器油压传感器及制动器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包括变矩器出油口温度、油底壳温度、试验台油箱油温、冷却系统管路油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为变矩器出口油流量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全程对液力变速器试验台提供给受试变速器输入量进行诊断,确保受试变速器输入量在允许范围内;能够全程对试验台本身的各种参数变化进行诊断,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及原因;同时还能够对受试变速器关键油路点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系列积极意义:为大功率液力变速器安全试验提供了一种保证;能够在试验台出现故障时快速定位,节约了维修时间;为大功率液力变速器台架试验技术发展提供了一种积极的设计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系统的基本结构图。图2为模拟量转换模块与各传感器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液力自动变速器磨合试验台故障诊断系统包括现场信息检测装置、信息转换装置以及上位机,试验台通过现场信息检测装置检测试验台及受试变速器工作时的油压、油温、油流量、转速、扭矩等参数,检测装置输出信号经信息转换装置调理、整合后通过CAN总线传输到上位机,安装在上位机上的诊断软件模块对接收到的总线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设定的诊断参数界限给出当前诊断信息:当有参数超限时,试验台通过声光报警,标红显示具体超限的参数。如图1所示,现场信息检测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转速传感器;信息转换装置包括模拟量转换模块、开关量转换模块、扭矩仪和变速器控制器;其中,扭矩仪结合扭矩传感器对试验台电机输出扭矩、转速及功率进行检测,扭矩仪通过RS232总线与上位机连接,并通过RS232总线将测量参数传输到上位机。模拟量转换模块分别连接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模拟量转换模块、开关量转换模块和变速器控制器分别与上位机通过CAN总线连接;模拟量转换模块对油压、油温、油流量等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调理、整合,模拟量转换模拟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连接,并通过CAN总线将上述现场参数传输到上位机。试验台的驱动电机变频器一方面与上位机通过RS232通信线连接,另一方面与开关量转换模块电连接。开关量转换模块还分别连接油温自动控制装置、报警装置和制动座。转速传感器与变速器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试验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开关量转换模块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连接,并通过CAN总线接收上位机报警、紧急停机、制动指令,同时该模块将检测到的试验台电源状态、电机工作状态等状态量通过CAN总线传输到上位机。[0020]变速器控制器对受试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变速器油温、润滑压力、离合器压力、制动器压力进行检测,结合诊断策略输出当前变速器运行故障信息,变速器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连接,并通过CAN总线将受试变速器运行时故障信息传输到上位机。如图2所示,油压传感器包括变速器前油泵油压、主油压、润滑油压、变矩器入口油压、变矩器出口油压、变速器本体离合器油压传感器和制动器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包括变矩器出油口温度、油底壳温度、试验台油箱油温、冷却系统管路油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为变矩器出口油流量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变矩器出口油流量。上位机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RS232通信接口卡、CAN通信接口卡、键盘、鼠标、显示屏及诊断软件模块。诊断软件模块包括底层驱动、数据分析、故障处理。底层软件驱动RS232接口卡、CAN接口卡,诊断软件模块能够接收到来自RS232、CAN总线的现场数据;数据分析模块结合诊断软件接收到的现场参数与设置的诊断条件进行分析,诊断当前的现场参数是否工作正常;故障处理一方面将接收到的现场参数及受试变速器故障信息通过显示界面显示出来,当前参数经诊断分析确定异常时,故障参数标红显示,发送报警信号,并记录当前故障参数;另一方面通过显示界面可修改各现场参数故障界限。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下述功能:1.可以对液力变速器试验台供电状态、驱动电机工作状态、供油流量、油箱温度等关键试验台参量进行诊断;2.可以对液力变速器试验台提供给试验变速器的油压、输入转速、输入扭矩等输入量进行诊断;3.可以对变速器工作时的润滑压力、离合器压力、制动器压力、变矩器出口流量、变矩器出口温度变矩器出口油压等参数进行诊断;4.可以监测试验变速器故障信息;5.诊断参数出现异常时,可以标红显示、声光报警、记录当前故障信息,同时具有紧急停机、制动功能;6.具备一定的通用性、扩展性,可以满足多种挡位的变速器试验参数诊断需求。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液力自动变速器磨合试验台故障诊断系统,包括现场信息检测装置、信息转换装置以及上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现场信息检测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转速传感器;所述信息转换装置包括模拟量转换模块、开关量转换模块、扭矩仪和变速器控制器;所述模拟量转换模块、开关量转换模块和变速器控制器分别与上位机通过CAN总线连接; 所述扭矩仪与上位机通过RS232通信线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连接所述扭矩仪,所述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模拟量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试验台的驱动电机变频器一方面与上位机通过RS232通信线连接,另一方面与所述开关量转换模块电连接,开关量转换模块还分别连接油温自动控制装置、报警装置和制动座;所述转速传感器与变速器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自动变速器磨合试验台故障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传感器包括变速器前油泵油压传感器、主油压传感器、润滑油压传感器、变矩器入口油压传感器、变矩器出口油压传感器、变速器本体离合器油压传感器和制动器油压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自动变速器磨合试验台故障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温传感器包括变矩器出油口温度、油底壳温度、试验台油箱油温、冷却系统管路油温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自动变速器磨合试验台故障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传感器为变矩器出口油流量检测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自动变速器磨合试验台故障诊断系统,包括现场信息检测装置、信息转换装置以及上位机,现场信息检测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转速传感器;信息转换装置包括模拟量转换模块、开关量转换模块、扭矩仪和变速器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全程对液力变速器试验台提供给受试变速器输入量进行诊断,确保受试变速器输入量在允许范围内;能够全程对试验台本身的各种参数变化进行诊断,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及原因;同时还能够对受试变速器关键油路点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文档编号G01M13/02GK203011689SQ20132000395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6日
发明者陈小学, 李兴龙, 汪兴国, 周谊 申请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