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91671阅读:1266来源:国知局
体重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重秤,具有承载板(1),该承载板具有一中间区域和布置在中间区域的旁边、下方和上方的一些侧区域,下底(5),承载板(1)通过称重单元支撑在该下底的内侧上。具有构造为下壳的下底的已知体重秤的缺点是,它们在地毯底或者不平坦的瓷砖形式的地基上中心放置或者称重单元负载不均匀,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导致称量不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由此改进这一点,即,下底(5)的构造,使得在露出布置在承载板(1)的中间区域(3)下方的空间的情况下,下底至少在所述侧区域(2)的部分区域的下方延伸,在所述部分区域之下设置有所述称重单元。
【专利说明】体重秤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体重秤,具有:一用于接收待称量的重量的承载板,该承载板具有中间区域和布置在中间区域的旁边、下方和上方的侧区域;一下底,承载板在该下底的内侧上通过至少三个相互间隔地布置的称重单元支撑;和一电子分析装置,该电子分析装置能够分析作用到称重单元上的负载,换算成待称量的重量并且通过显示装置输出。在这里,称重单元布置在承载板的至少两个布置在承载板的中间区域外部的侧区域内,通常布置在四个角上。
【背景技术】
[0002]这种类型的秤目前设置有作为下底的弹性下壳。这种结构由DE102010011032已知。W095/31700也展示了这种秤。
[0003]作为称重单元,在这里常常使用扁平的称重单元,所谓的平面称重单元,如它们在上述的文献中,也在EP0505493B1中,在这里尤其在图3中和所属描述中所公开的那样。该说明书意义上的平面称重单元是由冲压或者切裁的板材段组成并且与秤的一面(例如负载面)上的内部区域和具有另一面(例如负载接收面)的外部区域连接的称重单元,其中,内部区域相对于外部区域的弯曲被分析并且通过显示装置显示给使用者。在此,显示装置不必非得布置在承载板或者下底中,也可以是具有单独显示装置的远程数据传递装置。
[0004]具有下壳体的这种扁平秤的缺点是,由于力锁合(Kraftschluss)在将下底放置在地基上时可能影响测量,只要下底距离承载板不够远,但是远了又与扁平设计的需求矛盾,或者下底实施得不够坚固,但是坚固又导致制造成本提高。
[0005]另一缺点在于,下底可以不均匀地变形,尤其当由于承重偏离中心或者站立面不均匀而负载通常不均匀时。这导致下底中的弯曲力矩,该弯曲力矩又传递到称重单元上并且导致测量不准确性。
[0006]另一由W02008/009794已知的体重秤方案使用直接通过小的立脚支撑在地基上的称重单元。在这里,要么设置可通过的下底,该下底在立脚的区域中具有贯通孔,从而立脚穿过下底,要么设置小的覆盖装置,该覆盖装置覆盖称重单元的区域,但是基本上同样具有称重单元可穿过的通孔。
[0007]但是原理上,下底的这种形状与贯通的形状几乎没有区别,在所有情况下,同样可以使用如W02008/009794中所描述的平面称重单元或者由弯曲梁组成的传统称重单元,该弯曲梁通过一端部固定在承载板上并且通过对置的端部固定在立脚上。后一种称重单元比较坚固并且与平面称重单元相反不允许具有薄的总结构的轻型结构方式。但是,与称重单元所使用的类型无关,在第二种变化方案中,如果地基不平坦则存在测量错误的风险。此夕卜,称重单元必须通过附加的构件与承载板连接,或者,如上述文献中描述的那样,支承在下底上。

【发明内容】
[0008]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具有贯通的下底的、能够尽可能简单地构造的、可以价格低地制造的、具有尽可能可靠的测量结果的开头所述方案的秤。
[0009]该任务根据本发明由此解决,S卩,称重单元设置在承载板的至少两个设置在承载板中间区域旁边的侧区域上,并且下底这样构造,使得下底在绕开承载板的中间区域情况下,至少在侧区域的部分区域之下延伸,在所述部分区域之下设置了称重单元。
[0010]S卩,按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体重秤,具有:用于接收待称量的重量的承载板,该承载板具有中间区域和布置在中间区域的旁边、下方和上方的侧区域;下底,承载板在该下底的内侧上通过至少三个相互间隔距离地设置的称重单元被支撑;和电子分析装置,该电子分析装置能够分析作用到所述称重单元上的负载,将该负载换算成待称量的重量并且通过显示装置输出,其中,这些称重单元设置在承载板的至少两个布置在承载板的中间区域之外的侧区域内,其中,所述下底的构造,使得在露出布置在承载板中间区域下方的空间的情况下,该下底至少在所述侧区域的部分区域的下方延伸,在所述部分区域之下设置有所述称重单元。
[0011]根据本发明,现在还为秤使用一种下底,在该下底中可以无附加支承装置地以简单的方式使用扁平的称重单元、即上述的平面称重单元,因为这种平面称重单元此外仅以一侧支撑在下底的内侧上,并且承载板可以直接支撑到负载的面上。这可以仅通过所使用的构件的造形实现。
[0012]但是,本发明不局限在使用这种特定的称重单元上。通过使用这种下底,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可以保持扁平,从而视觉效果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引人。
[0013]然而,为提高称量过程的准确性,下底现在特殊地构型。在已知的秤中,下底从下面几乎覆盖承载板的全部区域,而现在使用从下方看不覆盖秤中间区域的下底。也就是说,下底仅延伸在侧区域上或者侧区域中的部分上。中间区域必须多大以达到称量精度的根据本发明的提高,取决于地基的特性以及下底的弹性。
[0014]根据本发明的秤通常这样设计,使得秤在通常出现在家庭中的不平度的情况下取得足够的精度。这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即,不平的地基和承载板之间力锁合的可能性通过将弹性的下底向上压(Hochdruecken)直到承载板的底面来降低或者最佳的方式甚至消除。
[0015]从这些要求中得出,中间区域应被保持得尽可能的大,另一方面,剩余的下底必须足够大以便能够接收称重单元。附加地,电子分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大多布置在下底的区域中,以便这些装置可以从下面被下底一起覆盖。产生根据本发明优点的区域尺寸大小的特征例如在于,处于露出的中间区域占承载板面积的大约30%到70%。
[0016]下底的形状可以是一件式的,从而下底在横截面中例如可以具有“U”的形状或者带有中间区域中的贯通空隙的圆环的形状。此外,下底也可以多件式地构造,在这种情况下,下底的第一部分例如可以在前部的显示装置的区域中从承载板的一侧向相对的侧面、必要时在保留外部边缘的情况下延伸。在下底的这个第一部分中,则可以设置显示装置和电子分析装置以及可能必要的供能装置。在后部的区域中,即一般朝向踏上秤的使用者的区域中,下底则可以构造有一部分或者其他部分,例如在这里也可以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或者为每个布置在角上的称重单元分别以单壳体形式设置下底的一单独部分。
[0017]重要的是,下底或者下底的部分保持限制到侧区域上。此外,根据本发明坚持这种构思,即称重单元支撑在下底的内表面上。[0018]本发明的一个另外的提高测量精度的附加方案是,下底的附加加强装置作为力导入区域在称重单元下方的区域中。已经证实,通过下底的弯曲,对垂直作用的重力附加地以弯曲力矩加载称重单元。然而,这种双重负载很难被相互分开并且换算成可靠的测量结果,从而由此产生附加的测量不可靠性。
[0019]力导入区域根据本发明这样构造,使得力导入区域对由于体重产生的弯曲力矩反作用。为此,加强装置可以构造为底部的壁厚向内和/或向外指向的厚度凸起或者构造为从内部或者外部作用到底部上的单独构件。加强装置可以这样成形,使得加强装置优化到希望的弯曲力矩的方向上。
[0020]附加地,力导入区域具有这样的作用,S卩,将力聚焦到称重单元上,从而可以实现称量结果的更高的精度。出乎意料的是,秤根本不必因此在中心上接触下底,即,力导入区域的加强装置这样大,使得不再存在与软的底的接触,这正如在无贯通的下底的传统秤的情况那样,在这些传统秤中,称重单元直接支撑在底上。
[0021]秤通常通过两个脚承受负载,这两脚产生分布在称重单元内并且因此分布在弹性的下底支撑在地面上的点内的单位面积负载。由此,下底在中心被向下压,从而底板相应地变形。这意味着,力导入区域的加强装置必须能够与这种变形反作用,即例如以一个区域向内向中间区域的方向延伸。
[0022]不言而喻地,也可以使用抑制弯曲的所有其他的可能性,如引入波纹或者施加上大致径向向内延伸的加强撑件。如果加强装置从内安装到下底上,称重单元优选可以支撑在加强板上,其中,这不是一定必需的。
[0023]力导入区域的优点是,虽然并不阻止整个下底的变形,然而抑制在称重单元的区域中的变形。由此,防止在称重单元的区域中没有力,它会导致测量结果错误。用于力导入区域的可能的加强装置由下底的加厚结构构成,该加厚结构例如构造成椭圆的并且以椭圆的较长的主轴径向向内地延伸例如5毫米到50毫米,其中,该长度由下底的以及加强装置的弹性确定。替代地,也可以选择圆形的加强装置,该加强装置可以与称重单元同心或者不同心地设置在称重单元的区域中。
[0024]有利的是,所述下底由多个空间上相互分开的底元件构成,其中,每个这种底元件承载至少一个称重单元,承载板的一个侧区域完全地或者部分地支撑在该称重单元上。
[0025]有利的是,在至少一个侧区域的两个角的区域中分别设置一后部的底元件,该后部的底元件分别支撑一称重单元。
[0026]有利的是,设置有一个前部的底元件,该前部的底元件沿一个前部的侧区域延伸并且在该前部的侧区域的外角上分别支撑一称重单元。
[0027]有利的是,所述下底构造成U形的,其中,在该U形的下底的腿的端部区域中分别设置一称重单元,而在下底的对置的区域中设置两个间隔地布置的称重单元,在这两个称重单元之间设置有显示装置。
[0028]有利的是,所述下底至少以段的方式这样弹性地构造,使得该下底能够由于正常人的体重、尤其是30千克到120千克之间的体重在最大变形的区域中变形2毫米到5毫米。
[0029]有利的是,所述下底在与称重单元连接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力导入区域,该力导入区域这样构造,使得力导入区域至少在直到120千克的负载下能够减少或者防止下底在称重单元的附近区域中被压弯。[0030]有利的是,所述力导入区域由设置在下底的底侧上的承载板构成,该承载板具有厚度并且具有I毫米到5毫米的厚度以及尤其是为该底部的整体部分。
[0031]有利的是,所述力导入区域由整体的或者作为单独构件安装的加厚装置构成在下底的内侧或者外侧上,该加厚装置这样成形,使得加厚装置反作用于通过支承于承载板上的重量作用到下底上的弯曲力矩,其中,加强装置为此尤其向内、向中间区域的方向在称重单元上尤其延伸5毫米到至少50毫米的距离。
[0032]有利的是,所述力导入区域被长形地以椭圆的或者矩形的形状构成,其中,纵轴向底部的中心方向延伸并且称重单元在力导入区域的中心之外支撑在该底部上,从而力导入区域从一个具有加强装置及杠杆区域的称重单元向内向该底部的中心延伸。
[0033]有利的是,所述称重单元是平面称重单元,所述平面称重单元以外部区域固定在承载板上并且以内部区域固定在下底上,或者以内部区域固定在承载板上并且以外部区域固定在下底上,其中,在外部区域与内部区域连接的区域中设置有电阻应变片,所述电阻应变片的伸长能够为确定负载而被电子分析装置分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来自上述说明和优选实施例借助附图的以下说明。在附图中示出:
[0035]图1根据本发明的体重秤的从上方看的立体视图;
[0036]图2根据本发明的体重秤的第一构型从下方看的示意图和
[0037]图3根据本发明的体重秤的另一构型从下方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图1中示出作为体重秤的根据本发明的秤。体重秤具有承载板1,该承载板占据中间区域3以及侧区域2。构造为具有内部称重单元的壳的下底5的形状可由图2中看出,在图2中不出第一实施例。
[0039]在这里,下底5仅延伸在侧区域2上,相反地,中间区域3从下方看保持露出。为此,下底5构造成U形,从而它具有一横向区域以及两个沿承载板I的侧边延伸的纵向区域。横向区域是布置在前面还是后面,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体重秤的技术功能不重要。
[0040]在这里,在这些称重单元的区域中设置有多个构造成椭圆形的加强装置6。这些称重单元布置在外部的焦点的上方,从这里出发,椭圆形的加厚装置向内向中间区域3的方向延伸。
[0041]图3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体重秤的第二构型。在这里,侧区域2也被部分露出,因为下底5在这里由三个部分元件共同组成。显示装置4下方的一个前部区域包含两个称重单元以及所述电子分析装置。这个前部区域从左向右延伸。在后部区域中,下底5由两个具有基本上圆柱体的形状并且分别容纳一称重单元的部分元件5’构成。
[0042]在图3中所示的构型中,在下底5的下侧上分别在一个称重单元的区域中设置有一个加强装置6,该加强装置在这里具有圆盘的形状并且相对于所述称重单元同心地设置。这个加强装置6不仅可以以所示的方案那样,也可以附加地产生与体重秤放置在其上的地基的距离。[0043]参考标记列表
[0044]I承载板
[0045]2体重秤的侧区域
[0046]3体重秤的中间区域
[0047]4显示装置
[0048]5 下底
[0049]6力导入区域
【权利要求】
1.体重秤,具有 ?用于接收待称量的重量的承载板(1),该承载板具有中间区域和布置在中间区域的旁边、下方和上方的侧区域, ?下底(5),承载板(I)在该下底的内侧上通过至少三个相互间隔距离地设置的称重单元被支撑,和 ?电子分析装置,该电子分析装置能够分析作用到所述称重单元上的负载,将该负载换算成待称量的重量并且通过显示装置(4)输出, 其中,这些称重单元设置在承载板(I)的至少两个布置在承载板(I)的中间区域(3 )之外的侧区域(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5)的构造,使得在露出布置在承载板(I)中间区域(3)下方的空间的情况下,该下底至少在所述侧区域(2)的部分区域的下方延伸,在所述部分区域之下设置有所述称重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5)由多个空间上相互分开的底元件构成,其中,每个这种底元件承载至少一个称重单元,承载板(I)的一个侧区域(2)完全地或者部分地支撑在该称重单元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侧区域(2)的两个角的区域中分别设置一后部的底元件,该后部的底元件分别支撑一称重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个前部的底元件,该前部的底元件沿一个前部的侧区域(2)延伸并且在该前部的侧区域的外角上分别支撑一称重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构造成U形的,其中,在该U形的下底(5)的腿的端部区域中分 别设置一称重单元,而在下底(5)的对置的区域中设置两个间隔地布置的称重单元,在这两个称重单元之间设置有显示装置(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5)至少以段的方式这样弹性地构造,使得该下底能够由于正常人的体重在最大变形的区域中变形2毫米到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5)在与称重单元连接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力导入区域(6),该力导入区域这样构造,使得力导入区域至少在直到120千克的负载下能够减少或者防止下底(5)在称重单元的附近区域中被压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导入区域(6)由设置在下底的底侧上的承载板(I)构成,该承载板具有厚度并且具有I毫米到5毫米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导入区域(6)由整体的或者作为单独构件安装的加厚装置构成在下底(5)的内侧或者外侧上,该加厚装置这样成形,使得加厚装置反作用于通过支承于承载板上的重量作用到下底上的弯曲力矩,其中,加厚装置为此向中间区域的方向在称重单元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导入区域(6)被长形地以椭圆的或者矩形的形状构成,其中,纵轴向底部的中心方向延伸并且称重单元在力导入区域(6)的中心之外支撑在该底部上,从而力导入区域(6)从一个具有加强装置及杠杆区域的称重单元向内向该底部的中心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单元是平面称重单元,所述平面称重单元以外部区域固定在承载板(I)上并且以内部区域固定在下底(5)上,或者以内部区域固定在承载板(I)上并且以外部区域固定在下底(5)上,其中,在外部区域与内部区域连接的区域中设置有电阻应变片,所述电阻应变片的伸长能够为确定负载而被电子分析装置分析。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能够由于30千克到120千克之间的体重在最大变形的区域中变形2毫米到5毫米。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为该下底的整体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装置向内在称重单元上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装置在称重单元上延伸5毫米到至少50毫米的距离。
【文档编号】G01G19/44GK203502099SQ20132022913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A·登克, J·亨策 申请人:利快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