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55280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包括高度相等的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所述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均为平面框型结构;所述反力架一的上端设置有上通孔,下端设置有下通孔,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处于同一垂直轴线上;所述反力架二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与反力架一呈交叉设置;所述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上均设置有穿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对节点上的杆件施加压力或拉力,以验证节点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用性强的优点,可以模拟对节点多个方向上的杆件进行加载试验,特别适用于杆件较多、承受荷载较大的多杆件相交节点的试验分析。
【专利说明】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结构体系被应用于实际结构工程中,相应的建筑结构节点形式也愈加空间多样化。对于此类结构,节点的安全度往往是保证整体结构安全度的关键,因为节点的破坏往往直接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
[0003]通常结构节点强度的分析,除了必要的理论计算外还需要依靠足尺或大比例试件试验数据来进行验证,即必须有一个满足要求的加载架与加载系统来进行验证。反力架作为一种早期的施加荷载的设施由来已久,世界各国对其应用都较为普遍。
[0004]然而,对于钢结构杆件较多、承受荷载较大的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多杆件相交节点,在对其进行加载的过程中,由于空间的多样化和现有反力架结构的通用性差,所以如何对节点施工质量进行试验,一直是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特别适用于杆件较多、承受荷载较大的多杆件相交节点的试验分析。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的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具有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包括高度相等的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所述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均为平面框型结构;所述反力架一的上端设置有上通孔,下端设置有下通孔,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处于同一垂直轴线上;所述反力架二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与反力架一呈交叉设置;所述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上均设置有穿孔。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节点试验反力架,对节点上的杆件施加压力或拉力,以验证节点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试验操作中,将节点安置在反力架中,把连接杆件固定在节点上,验证压力则通过千斤顶对节点施加作用力,模拟节点的受力状态,完成节点承载压力的验证操作;验证拉力则通过张拉钢绞线对节点来施加作用力,而钢绞线是通过反力架上的穿孔来实现张拉,模拟节点的受力情况,最终完成验证。
[0010]由于反力架是呈现箱型的结构,所以可以模拟从不同的方向对节点杆件进行加载试验;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呈交叉设置,可以通过改变交叉角度,来适应不同的结构设计需要,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反力架一与反力架二相互垂直交叉设置。
[0012]上述技术方案反力架中的反力架一与反力架二相互垂直交叉设置,牢固性能好,安全可靠,实现三维加载的目的。
[0013]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反力架一包括基础下横梁一、立柱一、斜撑梁
一、上横梁一,所述立柱一垂直设置在基础下横梁一的两端上,所述斜撑梁一分别与上横梁
一和立柱一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反力架二包括基础下横梁二、立柱二、斜撑梁
二、上横梁二,所述立柱二垂直设置在基础下横梁二的两端上,所述斜撑梁二分别与上横梁
二和立柱二连接。
[0015]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的具体框型结构多样,采用有斜撑梁的框型结构,支撑效果更好,有效提高反力架的整体稳定性;而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两者本身的截面面积根据验证节点承载力的操作需要,可以进行调节。
[0016]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下通孔设置在基础下横梁一的正中间,所述上横梁一的尺寸为上通孔的大小。
[0017]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穿孔设置在立柱一或斜撑梁一上。
[001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穿孔设置在立柱二或斜撑梁二上。
[0019]穿孔是供张拉钢绞线进行拉力试验的时候所用,钢绞线穿过穿孔而固定,穿孔位置是预留的,具体预留位置是根据验证节点承载力的操作需要而定。
[00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适用性强,可以模拟对节点X,Y,Z三个方向上的杆件进行加载,有效解决了节点试验的难题。
[0021]上述内容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的试验操作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包括高度相等的反力架一I和反力架二 2,所述反力架一 I和反力架二 2均为平面框型结构;所述反力架一 I的上端设置有上通孔3,下端设置有下通孔4,所述上通孔3与下通孔4处于同一垂直轴线上;所述反力架二 2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通孔3和下通孔4,与反力架一 I呈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的反力架一 I包括基础下横梁一 11、立柱一 12、斜撑梁一 13、上横梁一 14,所述立柱一 12垂直设置在基础下横梁一 11的两端上,所述斜撑梁一 13分别与上横梁一 14和立柱一 12连接,所述上横梁一 14的尺寸为上通孔3的大小,所述下通孔4设置在基础下横梁
一11的正中间。所述的反力架二 2包括基础下横梁二 21、立柱二 22、斜撑梁二 23、上横梁
二24,所述立柱二 22垂直设置在基础下横梁二 21的两端上,所述斜撑梁二 23分别与上横梁二 24和立柱二 22连接。还在所述反力架一 I和反力架二 2上设置有穿孔5,所述穿孔5可以设置在立柱一 12或斜撑梁一 13上。[0026]本实用新型的钢构件节点试验反力架,通过固定节点6以及节点上的杆件7,通过对节点上杆件7进行加载,最终达到验证节点承载力的目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相等的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所述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均为平面框型结构;所述反力架一的上端设置有上通孔,下端设置有下通孔,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处于同一垂直轴线上;所述反力架二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与反力架一呈交叉设置;所述反力架一和反力架二上均设置有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力架一与反力架二相互垂直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力架一包括基础下横梁一、立柱一、斜撑梁一、上横梁一,所述立柱一垂直设置在基础下横梁一的两端上,所述斜撑梁一分别与上横梁一和立柱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力架二包括基础下横梁二、立柱二、斜撑梁二、上横梁二,所述立柱二垂直设置在基础下横梁二的两端上,所述斜撑梁二分别与上横梁二和立柱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通孔设置在基础下横梁一的正中间,所述上横梁一的尺寸为上通孔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设置在立柱一或斜撑梁一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构件节点承载力试验反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设置在立柱二或斜撑梁二上。
【文档编号】G01M99/00GK203811405SQ201420232350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曹世阳, 汤云辉, 魏桂顺, 王德军 申请人: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