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547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它包括液体恒温槽、液体恒温槽搅拌器和金属热交换管,所述金属热交换管的一端与金属测试腔的底部连通,液体恒温槽的顶部连接有液体恒温槽上盖;一内置有风机的金属盒通过下固定螺栓和上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液体恒温槽上盖的侧部,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热交换连接管与金属热交换管的另一端连通,风机的入风口通过第二热交换连接管与位于金属测试腔上部的金属外罩连通。本实用新型工作温度范围能够达到-100℃~300℃,并提高了空气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它同时解决了同样使用液体恒温槽中的液体对空气加热和恒温,但使用压缩空气流动并排空的方法所带来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计(温度传感器)检定或校准用恒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接触式温度测量仪器的检定或校准过程中,通常是将被检的温度计(温度传感器)和标准温度计一起放置在一个温度稳定和均匀的恒温源中,被检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同时测量恒温源的温度,比较被检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测量结果,就得到了被检温度计的测量误差。这样,恒温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就会对检定或校准的结果产生影响,因而恒温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越好,对检定或校准结果的影响就会越小。用于检定或校准的恒温源,其技术指标的特征就是恒温源温度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能达到的温度范围。
[0003]由于测量对象的多样性,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测量仪器,只能测量空气的温度,不能测量液体的温度。也有因为温度传感器与其它传感器结合起来,导致其只能测量空气的,比如温度传感器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湿度等气体传感器组合在一起的多参数测量传感器,由于一氧化碳等气体传感器的测量对象只能是空气,导致温度测量时也只能测量空气。当这一类传感器进行温度校准时,就需要放置在一个以空气为介质的恒温源中,不能放置在以液体为介质的恒温源中,否则就会被损坏。
[0004]目前能够满足温度计检定或校准要求的恒温源,主要是以液体为介质的恒温槽,即一般日常所说恒温油槽和恒温水槽等。以空气恒温箱为代表的空气恒温源,其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与以液体为介质的恒温槽相比相差几个数量级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空气的性质和加热方式造成的。导热性差和热容量小是空气的固有特性。目前,一般的空气恒温箱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在_70°C?300°C温度范围内,它分别只能达到±0.5°C和4°C。国外一种专门为空气型电阻器、电感器的测量而设计的精密空气恒温浴箱,采用灯管对空气加热和恒温,由于灯管加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而得到的空气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有了提高,达到了 ±0.06°C和0.4°C,但温度范围只覆盖了 5°C?50°C。而最好的液体恒温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分别达到了 ±0.0008°C和0.002°C。常用的、普通的液体恒温槽,在-100°C?300°C的温度范围内,稳定性和均匀性一般都能达到±0.02°C和0.05°C。
[0005]目前空气恒温箱和国外精密空气恒温浴箱的设计结构,如图3所示,空气恒温箱箱体I内设保温层2,它在一个工作空间的后部设置由风道隔板6和空气恒温箱箱体I侧壁构成的风道8,风道8内安装加热元件7、制冷器9。空气在风道8内经加热元件7、制冷器9的直接加热和冷却,风道8上部安装的风机5在风机驱动电机4的带动下强制将空气循环,由风向调节板3进入工作空间,空气再经工作空间底部回流到风道8内形成循环。
[0006]这种设计方法的主要缺点可归纳为:
[0007](I)加热元件7的加热面积较小,空气与加热面的热交换不充分,在风道8内流动的空气,有相当部分没有与加热元件7的加热面直接接触,这就造成了有部分空气被直接加热,有部分空气没有被直接加热;与之类似,制冷器9的制冷面积也较小,会造成相同的问题;
[0008](2)对加热元件7的控制,是一种间断式的通电控制,即加热元件不是一个温度稳定的热源,这就造成了空气时而被加热,时而没有被加热。
[0009]由于空气导热性差的固有特性,这就导致了空气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0010]与空气的性质相反,导热性好和热容量大是液体的固有特性。使用加热元件、制冷器直接对液体加热和冷却,通过搅拌使液体在测试腔内流动,这样得到的液体恒温槽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可高出空气恒温箱几个数量级。
[0011]为了解决空气导热性差的问题,人们设计了一种空气恒温槽,其结构如图4所示,它包括无油空气压缩机10、空气干燥器11、金属空气介质测试腔12、标准温度计13、被检温度计14、测试腔空气排空孔15、搅拌器16、液体介质恒温槽17、金属热交换管18和微孔挡板空气均勻器19,它把一个金属空气介质测试腔12浸没在液体介质恒温槽17中,同时,把导热性好、足够长的金属热交换管18也浸没在液体介质恒温槽17中,金属热交换管18的一端与测试腔的底部连接,另一端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在金属热交换管18内流动,尽管空气的导热性差,但由于与液体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热交换,压缩空气到达测试腔时,空气温度也能够相当接近液体温度。这样,在测试腔内便获得了与液体温度相当接近的空气温度,稳定性也相当接近。这是一种设计空气恒温槽的方法,示意图如下图4。
[0012]这种方法虽然获得了很好稳定性的空气温度,但还是存在许多缺点,主要缺点可归纳为:
[0013](I)要额外配备无油空气压缩机10和空气干燥器11,压缩机出来的空气湿度非常大,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需要使用空气干燥器11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以防止低温时结露堵塞热交换管;
[0014](2)空气排空的设计,决定了需要较大流量的空气,且压缩空气的流速较快,所以需要很长的金属热交换管18,空气才能与液体得到充分的热交换,以便得到与液体温度相当接近的空气温度;
[0015](3)由于需要较大流量的空气和较长的金属热交换管18,常温的压缩空气会带走大量的热量,这对液体恒温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载;
[0016](4)常温的压缩空气与液体温度相差越大,空气带走的热量就越多,液体恒温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就会变得越差,这是这种设计的最大缺陷;
[0017](5)—般的空气干燥器11,也只能干燥到露点_70°C (空气开始结露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这限制了装置工作的温度范围。
[0018](6)空气和金属热交换管18负载对液体恒温槽的影响,只有保证液体恒温槽原有的液体温度场的技术性能时,才能保证空气温度场的技术性能与液体温度场的技术性能相当;
[0019](7)鉴于这些原因,目前这种设计只能达到_70°C?180°C的温度范围;
[0020](8)随着初始的空气温度与液体温度的温差逐渐增大,对液体恒温槽而言,负载也逐渐增大,这时液体恒温槽原有的技术性能逐渐变差,空气温度场的技术性能也随着逐渐变差,不能得到与液体恒温槽原有技术性能相同的技术性能(包括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温度范围等);
[0021](9)空气排空的设计,浪费了能源,不符合节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2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它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拓宽了温度范围,满足了空气型温度计检定或校准对空气恒温槽的需求。
[0023]本实用新型创造针对现有空气恒温槽的不足,即空气恒温槽的技术性能,不能达到液体恒温槽的技术水平,或者稳定性和均匀性技术性能,能达到液体恒温槽的水平时,温度范围不能达到液体恒温槽的温度范围等问题,进行重新设计,使空气恒温槽的技术性能与液体恒温槽技术性能相同。本实用新型解决目前空气恒温槽所存在的问题。由此所得到的一种空气恒温槽,相比目前的空气恒温槽,稳定性和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拓宽了温度范围,解决了空气型温度计检定或校准对空气恒温槽的需求。
[002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液体恒温槽以及位于液体恒温槽内的液体恒温槽搅拌器,所述液体恒温槽搅拌器与位于液体恒温槽外的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液体恒温槽内设有金属测试腔以及环绕在金属测试腔外周的金属热交换管,所述金属热交换管的一端与金属测试腔的底部连通,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液体恒温槽内壁设有保温棉层,液体恒温槽的侧壁还设有溢流孔,液体恒温槽的顶部连接有液体恒温槽上盖;
[0025]一内置有风机的金属盒通过下固定螺栓和上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液体恒温槽上盖的侧部,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热交换连接管与金属热交换管的另一端连通,风机的入风口通过第二热交换连接管与位于金属测试腔上部的金属外罩连通。
[0026]所述金属盒与液体恒温槽接触面之间设有胶垫,位于金属盒内的风机以及第一热交换连接管和第二热交换连接管的部分的外周均为保温棉层。这些保温棉层保证了液体恒温槽中液体以及金属盒内流通气体的温度恒定。
[0027]所述第一热交换连接管与金属热交换管相连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管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头为具有外螺纹和圆头端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头通过第一紧固螺母与金属热交换管紧固连接;
[0028]所述第二热交换连接管与金属外罩连通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管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头为具有外螺纹和圆头端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头通过第一紧固螺母第二紧固螺母与金属外罩侧壁突出的管状结构紧固连接。所述金属外罩上连接有若干个金属板,金属板的一端焊接在金属外罩的外壁上,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与焊接在液体恒温槽内壁上的固定角架固定连接。金属板作为支撑,保证了金属外罩的结构稳定性。
[0029]所述金属热交换管与第一连接管连接头连接处为喇叭状结构;所述金属外罩上与第二连接管连接头配合连接的管状结构也具有喇叭状结构。在使用时,连接头的圆头卡在喇叭状结构内,然后通过连接头的外螺纹与固定螺栓的内螺纹紧固固定,这种结构方便拆卸,气密性也非常好。
[0030]所述液体恒温槽上盖通过位于两侧的第一固定扣锁和第二固定扣锁固定连接在液体恒温槽的顶部,液体恒温槽上盖与液体恒温槽接触面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这种结构使得液体恒温槽上盖与液体恒温槽是可拆卸连接的,使用时采用固定扣锁固定即可,并且密封胶也保证了金属测试腔内的气体不外泄。[0031 ] 所述液体恒温槽上盖的中部连接有用于固定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的橡胶塞,所述液体恒温槽上盖和标准温度计的接触面设有密封胶,液体恒温槽上盖和被检温度计的接触面也设有密封胶,所述橡胶塞的上表面高于液体恒温槽上盖的上表面,橡胶塞与液体恒温槽上盖的接触面设有密封胶。这里的橡胶塞是可拆卸的,它取出后便于更换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
[0032]所述金属测试腔的顶部连接在橡胶塞的下表面上,金属测试腔被金属外罩封闭的部分设有用于排气的小孔,金属测试腔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金属测试腔底部的漏斗状结构内为具有微孔结构的金属填充物。
[0033]所述金属外罩的顶部连接在橡胶塞的下表面上,金属外罩外壁与液体恒温槽上盖的接触面设有密封胶;这保证了金属测试腔内的气体不外泄。上述橡胶塞、胶垫和密封胶均要能够耐受相应的工况温度。
[003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空气恒温槽的技术性能,与液体恒温槽的技术性能相同。即,如果使用的液体恒温槽的温度范围能够达到-100°C?300°C,则通过本方法和装置,也能转换为温度范围能够达到-100°c?300°C的空气恒温槽。同时,得到的空气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也能够达到与原液体恒温槽相同的水平。解决了同样使用液体恒温槽中的液体对空气加热和恒温,但使用压缩空气流动并排空的方法所带来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0036]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去液体恒温槽上盖后的结构俯视图。
[0037]图3目前空气恒温箱和国外精密空气恒温浴箱普遍采用的设计结构示意图。
[0038]图4目前空气恒温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9]在图中,1、空气恒温箱箱体2、保温层3、风向调节板4、风机驱动电机5、风机6、风道隔板7、加热元件8、风道9、制冷器;
[0040]10、无油空气压缩机11、空气干燥器12、金属空气介质测试腔13、标准温度计14、被检温度计15、测试腔空气排空孔16、搅拌器17、液体介质恒温槽18、金属热交换管19、微孔挡板空气均匀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4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空气恒温箱采用加热元件直接对空气加热,不能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问题,或者目前空气恒温槽需要空气压缩机、空气干燥器、空气排空不节能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使用液体恒温槽101中温度稳定的液体对空气加热和恒温,解决了加热元件直接对空气加热不能获得更好的温度稳定性问题;使用空气循环的方法,解决需要空气压缩机、空气干燥器、空气排空不节能、空气温度的技术性能与液体温度的技术性能不一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个循环装置,由液体恒温槽转换为空气恒温槽。
[004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原理是,它把一个金属测试腔135浸在液体恒温槽101中,同时,把一条导热性好、足够长、绕成圈状的金属热交换管134也浸没在液体恒温槽101中,热交换管134的一端与测试腔的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热交换连接管109与一个风机107的出气口连接。第二热交换连接管(110)则连通测试腔上部和风机107的入气口。风机107驱动空气在热交换管和测试腔内流动,从而在金属测试腔内获得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温度源,即由液体恒温槽转换为空气恒温槽;其中,所述风机107的风压只要能够达到驱动空气循环所需的压力即可;风机107耐受的温度只要能够覆盖液体恒温槽所能达到的温度即可。
[004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液体恒温槽101以及位于液体恒温槽101内的液体恒温槽搅拌器133,所述液体恒温槽搅拌器133与位于液体恒温槽101外的第二驱动电机125传动连接,所述液体恒温槽101内设有金属测试腔135以及环绕在金属测试腔135外周的金属热交换管134,所述金属热交换管134的一端与金属测试腔135的底部连通,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液体恒温槽101内壁设有保温棉层102,液体恒温槽101的侧壁还设有溢流孔128,液体恒温槽101的顶部连接有液体恒温槽上盖118 ;
[0045]一内置有风机107的金属盒104通过下固定螺栓106和上固定螺栓111固定连接在液体恒温槽上盖118的侧部,风机107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热交换连接管109与金属热交换管134的另一端连通,风机107的入风口通过第二热交换连接管110与位于金属测试腔135上部的金属外罩131连通。
[0046]所述金属盒104与液体恒温槽101接触面之间设有胶垫103,位于金属盒104内的风机107以及第一热交换连接管109和第二热交换连接管110的部分的外周均为保温棉层102。这些保温棉层102保证了液体恒温槽101中液体以及金属盒104内流通气体的温度恒定。
[0047]所述第一热交换连接管109与金属热交换管134相连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管连接头113,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头113为具有外螺纹和圆头端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头113通过第一紧固螺母114与金属热交换管134紧固连接;
[0048]所述第二热交换连接管110与金属外罩131连通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管连接头115,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头115为具有外螺纹和圆头端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头115通过第一紧固螺母第二紧固螺母116与金属外罩131侧壁突出的管状结构紧固连接。所述金属外罩131上连接有若干个金属板126,金属板126的一端焊接在金属外罩131的外壁上,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127与焊接在液体恒温槽101内壁上的固定角架130固定连接。金属板126作为支撑,保证了金属外罩131的结构稳定性。
[0049]所述金属热交换管134与第一连接管连接头113连接处为喇叭状结构;所述金属外罩131上与第二连接管连接头115配合连接的管状结构也具有喇叭状结构。在使用时,连接头的圆头卡在喇叭状结构内,然后通过连接头的外螺纹与固定螺栓的内螺纹紧固固定,这种结构方便拆卸,气密性也非常好。
[0050]所述液体恒温槽上盖118通过位于两侧的第一固定扣锁112和第二固定扣锁129固定连接在液体恒温槽101的顶部,液体恒温槽上盖118与液体恒温槽101接触面通过密封胶117密封连接。这种结构使得液体恒温槽上盖118与液体恒温槽101是可拆卸连接的,使用时采用固定扣锁固定即可,并且密封胶117也保证了金属测试腔135内的气体不外泄。
[0051]所述液体恒温槽上盖118的中部连接有用于固定标准温度计122和被检温度计123的橡胶塞120,所述液体恒温槽上盖118和标准温度计122的接触面设有密封胶121,液体恒温槽上盖118和被检温度计123的接触面也设有密封胶124,所述橡胶塞120的上表面高于液体恒温槽上盖118的上表面,橡胶塞120与液体恒温槽上盖118的接触面设有密封胶119。这里的橡胶塞120是可拆卸的,它取出后便于更换标准温度计122和被检温度计123。
[0052]所述金属测试腔135的顶部连接在橡胶塞120的下表面上,金属测试腔135被金属外罩131封闭的部分设有用于排气的小孔132,金属测试腔135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金属测试腔135底部的漏斗状结构内为具有微孔结构的金属填充物136。
[0053]所述金属外罩131的顶部连接在橡胶塞120的下表面上,金属外罩131外壁与液体恒温槽上盖118的接触面设有密封胶119 ;这保证了金属测试腔135内的气体不外泄。
[0054]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与使用时的技术关键是,金属测试腔135和金属外罩31高于液面,其上端约在液体恒温槽上盖118下部的1/3处。橡胶塞120塞紧测试腔口,且有密封胶119密封,标准温度计122和被检温度计123也有密封胶121和124密封,所以液体和外部的空气不会进入测试腔内。液体热膨胀时由溢流孔128溢出收集。
[0055]金属测试腔135浸在液体中,则金属测试腔135的内外表面温度与液体温度相同。经风机107驱动,空气在测试腔内和热交换管内循环流动。为保证空气能够与液体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热交换管的孔径不宜太大,太大的热交换管也不适宜在液体恒温槽腔体内安装。一般情况下,金属热交换管134的孔径约为Φ 1mm为宜,而金属测试腔135的直径可以达到Φ 10mm以上。金属热交换管134的孔径约只有测试腔直径的1/10,空气经风机107驱动后,进入金属测试腔135底部时,将会成为一股气柱,这样这股气流便不能均匀分布在金属测试腔135内。金属测试腔135底部设计成漏斗状并安装具有微孔的金属填充物136后,气流就会被金属填充物136导流,从而使气流均勻分布在金属测试腔135内。
[0056]金属测试腔135被金属外罩131封闭的部分设有用于排气的小孔132,它使金属测试腔135内的空气均匀进入套在测试腔外周的金属外罩131内,然后进入第二热交换连接管110回流到风机107的入风口。测试腔上部设置金属外罩131的作用,一是阻隔液体进入金属测试腔135,二是收集金属测试腔135内回流的空气。如同2所示,金属外罩131外周共4块金属板126,它的一端焊接在金属外罩131上。移去液体恒温槽上盖118后,可以看到共4个角架130分别焊接在液体恒温槽腔体的内侧壁上。金属板126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127固定在角架130上。这样金属外罩131便可以固定安装在液体恒温槽的腔体中。
[0057]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公开的现有技术相比,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0058](I)不需要额外的空气压缩机和空气干燥器;
[0059](2)风机由保温层保温,空气经热交换管流入风机后,几乎以不变的温度回流到热交换管,所以不需要太长的金属热交换管;
[0060](3)与使用压缩空气并排空的方法不同,循环的空气几乎不会给液体恒温槽带来额外的负载,液体恒温槽原有的性能不会被破坏;
[0061](4)测试腔内空气温度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温度范围,与液体恒温槽相同;
[0062](5)空气始终在热交换管和测试腔内循环,解决空气排空不节能等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它包括液体恒温槽(101)以及位于液体恒温槽(101)内的液体恒温槽搅拌器(133),所述液体恒温槽搅拌器(133)与位于液体恒温槽(101)外的第二驱动电机(125)传动连接,所述液体恒温槽(101)内设有金属测试腔(135)以及环绕在金属测试腔(135)外周的金属热交换管(134),所述金属热交换管(134)的一端与金属测试腔(135)的底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恒温槽(101)内壁设有保温棉层(102),液体恒温槽(101)的侧壁还设有溢流孔(128),液体恒温槽(101)的顶部连接有液体恒温槽上盖(118); 一内置有风机(107)的金属盒(104)通过下固定螺栓(106)和上固定螺栓(111)固定连接在液体恒温槽上盖(118)的侧部,风机(107)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热交换连接管(109)与金属热交换管(134)的另一端连通,风机(107)的入风口通过第二热交换连接管(110)与位于金属测试腔(135)上部的金属外罩(13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盒(104)与液体恒温槽(101)接触面之间设有胶垫(103),位于金属盒(104)内的风机(107)以及第一热交换连接管(109)和第二热交换连接管(110)的部分的外周均为保温棉层(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连接管(109)与金属热交换管(134)相连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管连接头(113),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头(113)为具有外螺纹和圆头端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头(113)通过第一紧固螺母(114)与金属热交换管(134)紧固连接; 所述第二热交换连接管(110)与金属外罩(131)连通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管连接头(115),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头(115)为具有外螺纹和圆头端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头(115)通过第一紧固螺母第二紧固螺母(116)与金属外罩(131)侧壁突出的管状结构紧固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恒温槽上盖(118)通过位于两侧的第一固定扣锁(112)和第二固定扣锁(129)固定连接在液体恒温槽(101)的顶部,液体恒温槽上盖(118)与液体恒温槽(101)接触面通过密封胶(117)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恒温槽上盖(118)的中部连接有用于固定标准温度计(122)和被检温度计(123)的橡胶塞(120),所述液体恒温槽上盖(118)和标准温度计(122)的接触面设有密封胶(121),液体恒温槽上盖(118)和被检温度计(123)的接触面也设有密封胶(124),所述橡胶塞(120)的上表面高于液体恒温槽上盖(118)的上表面,橡胶塞(120)与液体恒温槽上盖(118)的接触面设有密封胶(11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测试腔(135)的顶部连接在橡胶塞(120)的下表面上,金属测试腔(135)被金属外罩(131)封闭的部分设有用于排气的小孔(132),金属测试腔(135)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金属测试腔(135)底部的漏斗状结构内为具有微孔结构的金属填充物(13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罩(131)的顶部连接在橡胶塞(120)的下表面上,金属外罩(131)外壁与液体恒温槽上盖(118)的接触面设有密封胶(119); 所述金属外罩(131)上连接有若干个金属板(126),金属板(126)的一端焊接在金属外罩(131)的外壁上,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127)与焊接在液体恒温槽(101)内壁上的固定角架(130)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热交换管(134)与第一连接管连接头(113)连接处为喇叭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将液体恒温转换为空气恒温的温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罩(131)上与第二连接管连接头(115)配合连接的管状结构也具有喇叭状结构。
【文档编号】G01K15/00GK204128714SQ20142043592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发明者】伍伟雄 申请人: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