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630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涉及一种承载力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室内试验检测的岩土承载力检测装置存在检测误差大、检测装置结构复杂、笨重、占地面积大且不便于拆卸问题。压力机的输出端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压头,滑轨安装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垫板安装在滑轨上,垫板上安装有多个导向柱,导向柱上端悬置,导向柱上滑动安装有一个导向套,导向套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开设的安装孔内;水平调节器布置在压头的下方,下调整板固定安装在垫板上,上调整板和下调整板通过调节螺栓连接,上调整板上还设置有顶丝,顶丝的下端顶靠在下调整板的上端面上;待测试样品设置在上调整板上。本实用新型用于岩土承载力测试。
【专利说明】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载力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岩土工程中地基岩土层的合理使用与建造离不开地基岩土层的试验检测。地基岩土层的试验检测分为现场试验检测和室内试验检测两种。现场试验检测,在现场直接测定天然状态岩土层的力学性能,确定其力学参数,现场检测基本测试方法是载荷试验,模拟建筑物地基的受力状态,测试结果比较直观,但是测试方法比较费时费力,只能选作一些代表性地层。室内试验检测,根据试验检测的项目将样品经过加工成型,模拟和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测试结果相对较为准确,不足的方面是室内试验检测不如现场试验检测直观。
[0003]另外,现有的用于室内试验检测的岩土承载力检测装置,检测误差大、检测装置结构复杂、笨重、占地面积大且不便于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室内试验检测的岩土承载力检测装置存在检测误差大、检测装置结构复杂、笨重、占地面积大且不便于拆卸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实用新型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包括压力机、安装板、压头、多个导向柱、多个导向套、垫板、滑轨和水平调节器;
[0007]所述压力机的输出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压头,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垫板滑动安装在滑轨上,且垫板通过压脚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
[0008]垫板上环形安装有多个导向柱,每个导向柱上端悬置,每个导向柱上滑动安装有一个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开设的安装孔内;
[0009]水平调节器布置在压头的下方,水平调节器包括上调整板、下调整板、多个顶丝和多个调节螺栓,所述下调整板固定安装在垫板上,所述上调整板和下调整板通过多个调节螺栓连接,所述上调整板上还设置有多个顶丝,顶丝的下端顶靠在下调整板的上端面上;
[0010]待测试样品设置在上调整板上。
[0011]优选的:所述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压力机的输出端上。如此设置,用于测量压头移动距离。
[0012]优选的:所述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上调整板上设有安装槽,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槽内。如此设置,用于测量压力值。
[0013]优选的:所述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器,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数据的传输。
[0014]优选的:所述上调整板和下调整板通过12?18个均匀设置的调节螺栓连接。如此设置,可获得更为理想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平行度。
[0015]优选的:所述上调整板上均匀设有12?18个顶丝。如此设置,可获得更为理想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平行度。
[0016]优选的:所述压力机的输出端、安装板、压头、待测试样品和水平调节器同轴设置。如此设置,更加有效的减小检测误差。
[0017]优选的:所述压头的下端面为弧面。如此设置,压头与待测试样品点接触,检测更灵敏。
[00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上调整板和下调整板通过螺栓和顶丝相互协调连接,压头在导向柱与导向套的协调作用下运动,使得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检测误差小,而且检测装置结构简单、轻便、占地面积小且便于拆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0020]图2是水平调节器的结构图;
[0021]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22]图中:1_压力机;2_输出端;3_安装板;4-压头;5_导向柱;6_导向套;7-垫板;8-滑轨;9-工作台;10_待测试样品;11_水平调节器;12-压力传感器;13-位移传感器;14-上调整板;15_下调整板;16_顶丝;17-调节螺栓;18_压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包括压力机1、安装板3、压头4、多个导向柱5、多个导向套6、垫板7、滑轨8和水平调节器11 ;
[0024]所述压力机I的输出端2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安装板3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压头4,所述滑轨8固定安装在压力机I的工作台9上,垫板7滑动安装在滑轨8上,且垫板7通过压脚螺栓18固定在工作台9上;
[0025]垫板7上环形安装有多个导向柱5,每个导向柱5上端悬置,每个导向柱5上滑动安装有一个导向套6,所述导向套6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上开设的安装孔内;
[0026]水平调节器11布置在压头4的下方,水平调节器11包括上调整板14、下调整板15、多个顶丝16和多个调节螺栓17,所述下调整板15固定安装在垫板7上,所述上调整板14和下调整板15通过多个调节螺栓17连接,所述上调整板14上还设置有多个顶丝16,顶丝16的下端顶靠在下调整板15的上端面上;
[0027]待测试样品10设置在上调整板14上。
[0028]进一步:所述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13,所述位移传感器13安装在压力机I的输出端2上。如此设置,用于测量压头移动距离。
[0029]进一步:所述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2,上调整板14上设有安装槽,压力传感器12设置在安装槽内。如此设置,用于测量压力值。
[0030]进一步:所述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器,位移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2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数据的传输。
[0031]进一步:所述上调整板14和下调整板15通过12?18个均匀设置的调节螺栓17连接。如此设置,可获得更为理想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平行度。
[0032]进一步:所述上调整板14上均匀设有12?18个顶丝16。如此设置,可获得更为理想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平行度。
[0033]进一步:所述压力机I的输出端2、安装板3、压头4、待测试样品10和水平调节器11同轴设置。如此设置,更加有效的减小检测误差。
[0034]进一步:所述压头4的下端面为弧面。如此设置,压头4与待测试样品10点接触,检测更灵敏。
[0035]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机(I)、安装板(3)、压头(4)、多个导向柱(5)、多个导向套(6)、垫板(7)、滑轨(8)和水平调节器(11); 所述压力机(I)的输出端(2)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安装板(3)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压头(4),所述滑轨(8)固定安装在压力机(I)的工作台(9)上,垫板(7)滑动安装在滑轨(8)上,且垫板(7)通过压脚螺栓(18)固定在工作台(9)上; 垫板(7)上环形安装有多个导向柱(5),每个导向柱(5)上端悬置,每个导向柱(5)上滑动安装有一个导向套(6),所述导向套(6)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上开设的安装孔内; 水平调节器(11)布置在压头(4)的下方,水平调节器(11)包括上调整板(14)、下调整板(15)、多个顶丝(16)和多个调节螺栓(17),所述下调整板(15)固定安装在垫板(7)上,所述上调整板(14)和下调整板(15)通过多个调节螺栓(17)连接,所述上调整板(14)上还设置有多个顶丝(16),顶丝(16)的下端顶靠在下调整板(15)的上端面上; 待测试样品(10)设置在上调整板(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13),所述位移传感器(13)安装在压力机(I)的输出端(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2),上调整板(14)上设有安装槽,压力传感器(12)设置在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器,位移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2)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整板(14)和下调整板(15)通过12?18个均匀设置的调节螺栓(1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整板(14)上均匀设有12?18个顶丝(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I)的输出端(2)、安装板(3)、压头(4)、待测试样品(10)和水平调节器(11)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岩土承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4)的下端面为弧面。
【文档编号】G01N3/00GK204027913SQ201420454201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杨晓丰, 李剑 申请人:黑龙江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