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

文档序号:31156859发布日期:2022-08-17 07:1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测量材料气体吸收量的装置,尤其适用于测量式样对于不同浓度气体以及不同气体的吸收量。


背景技术: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试验室通常采用吸收塔、喷淋装置等进行气体吸收处理,但这些气体吸收处理装置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难以移动,使用成本较高,消耗能源较多,各组件连接繁杂,不便拆卸、安装和清洗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拆卸和安装,便于清洗,成本低廉,适用性广,通过实验主体装置内的气体浓度减少量可以初步测量大部分气体吸收量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可以作为大型气体吸收装置的核心组件使用。
3.以co2为例,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凸显,其中co2的作用约占77%,因此,发展co2捕集与封存利用技术是现阶段较可行的一种方法,作为该技术的第一环,优选高效低能的 co2吸收剂显得尤为重要,本装置可以对吸收材料提供一种初步筛选。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气体吸收量装置存在造价高、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以及不便拆卸、安装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气体吸收量装备,从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吸收量装置:包括压力控制装置、实验主体装置、废气回收装置;其中,
6.所述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进气速度;
7.所述实验主体结构内置有样品与气体浓度测量仪;
8.所述废气回收装置用于处理尾气,避免造成污染;
9.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旋钮缓慢调节压力,达到缓慢进气的效果,压力控制装置通过承压管连接气瓶以及实验主体装置;
10.进一步的,所述实验主体装置包括可视可承压的长方体密闭箱以及气体浓度测量仪;
11.进一步的,所述可视可承压长方体密封箱下部是可拆卸钢制底座,四周与可拆卸上盖材质为有机玻璃;
12.进一步的,所述可视可承压长方体密封箱一侧上部开有一个进气口,外侧加装阀门,另一侧上下分别开有一个出气孔,外侧加装阀门;
13.进一步的,所述可视可承压长方体密闭箱上盖开口装有压力计测定箱体内实时压力;
14.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浓度测量仪选择对应测量仪置于长方体密封箱内;
15.进一步的,所述尾气吸收装置选择相对应的装置。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吸收量装置,可以初步筛选某一气体对应的吸收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7.(1)相较于以往的缓冲罐装置,本装置采用旋钮式压强控制装置更有利于精细化控制进气量,并且可以节省气瓶中的气体,减少气体溢出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或使实验人员受到伤害。
18.(2)相较于以前气体吸收量测量装置,本装置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清洗。
19.(3)本实验装置操作简单,实验方便,可以对实验材料种类进行初步筛选,可以降低试验成本。
20.(4)本装置可以作为大型实验装置的一部分,连接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密封箱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密封箱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实验主体结构的长方体密封箱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体吸收量测定装置的实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装置提供了一种初步测量样品对于气体吸收量的装置,该系统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压力调节装置、实验主体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28.气瓶1中的气体通过承压导气管10与旋钮压力控制装置2相连接,通过导气管经过进气口阀门4进入实验主体装置,经过实验吸收后由出气口排入尾气处理装置中,如果实验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选择下出气口8排出,反之则选择上出气口8。
29.实验主体装置由透明可承压长方体密封箱5以及浓度测量仪6构成,其中,长方体密封箱四周用材质是厚度为5mm的有机玻璃无缝无上下盖的长方体,上盖为厚度5mm的带有宽5mm深3mm的长方体环形槽,内部装有密封胶圈,边缘对称开有6个直径5mm的圆形螺栓孔,中间开孔装有压力计。密封箱的下部为钢制支座,内部开有宽5mm深 3mm的长方体环形槽,内部装有密封胶圈,边缘对称开有6个直径5mm 的圆形螺栓孔。
30.密封箱内部气体浓度测试装置可由工厂定制相应的浓度监测装置,尾气处理装置选择相应的气体处理系统。
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气体吸收量的方法,具体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32.将装置组装完毕并将样品放入,在检查气密性后,首先打开进气口3与出气口8的
阀门,再打开气瓶1的阀门,调节压力控制装置2 旋钮,让气体缓慢进入装置,待气体浓度测试装置6读数到达实验浓度后,先关闭气瓶阀门,然后关闭进气口3与出气口8的阀门,最后将压力控制装置2旋钮关闭,等到试验设计的吸收时间,记录浓度装置读数,然后将进气口3与出气口8的阀门打开,打开阀门13,用空压机12将装置内的多余气体全部赶入气体吸收装置9中,实验全程开窗通风。
33.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控制装置、实验主体装置、废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实验主体装置连接于压力控制装置和废气回收装置之间;所述压力控制装置控制整个实验装置的压强;所述废气回收装置作用是吸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进气速度控制整个实验装置的压强,并且通过中空可承压软管连接于气瓶和实验主体装置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主体装置是一个可承受一定压强的四周透明的长方体气密箱,下有支座,四周用箍加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气密箱材质为透明可承压的有机玻璃,厚度5mm左右,上部是可拆卸的玻璃盖,外边缘对称开有6个直径5mm的螺栓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座开有深3mm,宽5mm左右的长方体槽,内有密封胶圈,外边缘对称开有6个直径5mm的螺栓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主体装置内部设有气体浓度检测仪,以控制气体浓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主体装置上方装有压力计用以监测实时压强,一侧开有进气口,另一侧开有一上一下两个出气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主体装置通过进气口用承压气管与压力控制装置相连,通过出气口用承压气管与废气吸收装置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吸收装置连接实验主体装置时,实验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废气吸收装置通过下出气孔连接实验主体装置,实验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废气吸收装置通过上出气孔连接实验主体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瓶(1)内的实验气体通过承压导气管(10),经过压力控制装置(2)、阀门(4)、进气口(3)进入实验主体装置(5),实验后从阀门(4)经过出气口(8)进入到尾气吸收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吸收量的测定装置,是可以测定样品对于不同气体以浓度下的气体吸收量的简易装置,通过将样品在预设时间段内暴露在一定浓度的特定气体环境中实现样品对气体的固定吸收。本发明提供的装置主要包括气瓶、控制台、气密箱组成。气瓶中的气体通过软管连接控制器最后进入气密箱;气密箱的进气孔以及出气孔均设有阀门,内部放有气体浓度检测仪以及待测样品,上部设有压力计;尾部连接废气处理装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吸收效果佳、节能环保、便于观察等优点。便于观察等优点。便于观察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问 李康宁 刘承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12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