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81996发布日期:2022-07-16 04:3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处理工作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


背景技术:

2.医院对血液样本保存已经越来越重要,现有的半自动血液工作站在操作时一般采用人工移液,但人工移液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较高,现有的全自动血液工作站功能单一,往往只针对血液中一种组分或全血进行处理保存,适用性不佳,因此需要一种多功能的全自动血液保存工作站。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包括组分识别仪、移板抓手、加热振荡器、样本载架、制冷台面和多个移液头,所述制冷台面上设置有多个冻存管,样本载架水平设置在制冷台面上,所述制冷台面上还设置有分液转盘、移板抓手和多个移液头,所述组分识别仪设置在分液转盘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头包括第一移液头、第二移液头和第三移液头,所述制冷台面上设置有制冷管。
5.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所述第一移液头、第二移液头和第三移液头设置在分液转盘一侧。
6.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所述制冷管在制冷台面的台面上成s形布置。
7.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多个所述冻存管均布设置在制冷台面上,所述加热振荡器设置在多个冻存管之间。
8.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所述冻存管与样本载架之间设置有多个吸头盒。
9.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所述分液转盘外侧设置有条码扫描仪。
10.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所述制冷台面的侧边轮廓上设置有隔热墙。
11.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所述制冷台面上方设置有多轴移动臂,移液头安装在多轴移动臂上。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通过设置多种移液头,针对生物样本库应用中血液组份分装的需求,液面探测功能自动识别血液组分,可以实现按类型自动提取血液样本中的血清、白膜层和红细胞,实现血液样本管到管、管到板转移,完美的替换了人工移液过程,降低操作人员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16.附图标记
17.组分识别仪10,隔热墙11,移板抓手12,加热振荡器13,样本载架14,冻存管15,分液转盘16,制冷管17,条码扫描仪18,吸头盒19,制冷台面20,第一移液头21,第二移液头22,第三移液头23。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参照图1-2,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包括组分识别仪10、移板抓手12、加热振荡器13、样本载架14、制冷台面20和多个移液头,制冷台面20上设置有多个冻存管15,样本载架14水平设置在制冷台面20上,制冷台面20上还设置有分液转盘16、移板抓手12和多个移液头,移液头利用空气注射泵原理,移液精度可靠又高效;移液头采用高硬度、轻质合金材料及表面耐磨涂层,长期使用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同时现场更换便捷且操作简单,确保吸排液可靠稳定、无漏液、无残留,组分识别仪10设置在分液转盘16上方,分液转盘16能自动识别白膜层,分离上层血清成分;采血管原管上样,配合不同量程的移液头,满足不同的体积分液需求满足,其特征在于:移液头包括第一移液头21、第二移液头22和第三移液头23,制冷台面20上设置有制冷管17。
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液头21、第二移液头22和第三移液头23设置在分液转盘16一侧,便于配合不同移液头起到分液作用。
22.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台面采用液冷系统。液体管路在台面上成s形布置。液体流经台面上的制冷管路后,与制冷管路衔接的挡板也随之变冷,形成一处立体制冷空间。
23.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冻存管15均布设置在制冷台面20上,加热振荡器13设置在多个冻存管15之间,加热振荡器13满足样本前处理过程中对高温的要求,同时使样本混匀。
24.在本实施例中,冻存管15与样本载架14之间设置有多个吸头盒19,便于移液头更换耗材吸头。
25.在本实施例中,分液转盘16外侧设置有条码扫描仪18,用于录入样本信息,节省时间,防止人为误差。
26.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台面20的侧边轮廓上设置有隔热墙11,用于保温,防止外界环境干扰。
27.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台面20上方设置有多轴移动臂,移液头安装在多轴移动臂上,用于驱动移液头移动,完成移液动作。
28.对于全血的回收,移液工作站将装载在采血管样品载架14上的血样通过第二移液头22转移到冻存管中,第二移液头22采用四通道移液头,采血管间距设置为18mm,冻存管间距为9mm,本实施例采用18mm固定间距4通道移液头,采用交叉填充方式快速地从采血管到冷冻管的转样操作,固定4通道在成本上和可靠性上远高于可变间距移液头。
29.实施例2
30.对于白膜层的回收,与实施例1中对血浆的回收类似,组分识别仪10识别出红细胞与血浆的分界层,本实施例使用的第一移液头21采用单道移液头,采用广口移液枪头在分界层上下一段区间吸取适量的样品,并将样品转移到深孔板中,通过几遍磁珠的纯化,样品转移到冻存管15中。
31.实施例3
32.对血浆的回收,将样品放置于组分识别仪10中,组分识别仪10判读出血浆与红细胞的分界面,本实施例通过单道的第一移液头21将分界面以上的血浆转移到血浆转移到冷冻管中。
33.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包括组分识别仪(10)、移板抓手(12)、加热振荡器(13)、样本载架(14)、制冷台面(20)和多个移液头,所述制冷台面(20)上设置有多个冻存管(15),样本载架(14)水平设置在制冷台面(20)上,所述制冷台面(20)上还设置有分液转盘(16)、移板抓手(12)和多个移液头,所述组分识别仪(10)设置在分液转盘(16)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头包括第一移液头(21)、第二移液头(22)和第三移液头(23),所述制冷台面(20)上设置有制冷管(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液头(21)、第二移液头(22)和第三移液头(23)设置在分液转盘(16)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17)在制冷台面(20)的台面上成s形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冻存管(15)均布设置在制冷台面(20)上,所述加热振荡器(13)设置在多个冻存管(1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存管(15)与样本载架(14)之间设置有多个吸头盒(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转盘(16)外侧设置有条码扫描仪(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台面(20)的侧边轮廓上设置有隔热墙(1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台面(20)上方设置有多轴移动臂,移液头安装在多轴移动臂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本库血液保存工作站,包括组分识别仪、移板抓手、加热振荡器、样本载架、制冷台面和多个移液头,所述制冷台面上设置有多个冻存管,样本载架水平设置在制冷台面上,所述制冷台面上还设置有分液转盘、移板抓手和多个移液头,所述组分识别仪设置在分液转盘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头包括第一移液头、第二移液头和第三移液头,所述制冷台面上设置有制冷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种移液头,针对生物样本库应用中血液组份分装的需求,液面探测功能自动识别血液组分,可以实现按类型自动提取血液样本中的血清、白膜层和红细胞,实现血液样本管到管、管到板转移,完美的替换了人工移液过程,降低操作人员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物安全风险。物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樊勇 胡妮 刘东 孙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奥美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8
技术公布日:2022/7/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