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及安装方法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44842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及安装方法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隧道模型试验技术,具体涉及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及安装方法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隧道工程中,实际工程和结构的原型一般是尺寸较大且较为复杂,其力学性能和受力机理通常无法通过对结构直接进行研究而获得,而必须采用模型试验。在满足一定相似原理的前提下,模型试验相对于现场测试及数学模型可以更为便捷、全面、直观、准确地反映出隧道的各项数据和性能,对探究地下工程机理,以及工程实际起到指导作用。
[0003]目前,隧道模型试验的支护结构一般都是喷涂混凝土,或者添加铁丝网、小锚杆再进行喷涂混凝土。然而这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会对后续的试验产生影响。并且,由于尺寸和结构的限制,考虑喷涂混凝土的凝固时间,隧道模型掘进速度和距离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就使得试验费时、费力,还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模拟支护结构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隧道模型试验支护结构的不足,提供的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及安装方法及制作方法。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包括若干段依次拼接的支护段,每段支护段包括若干个拼接的内衬,每个内衬均为3D打印件,在支护段的外侧设有支撑板,通过3D打印的内衬辅以支撑板作为支护结构,大大简化了隧道模型试验的支护布置,更为简单方便。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与所述支护段的形状形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多段,相邻的支撑板通过链接板用紧固装置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护段的形状由隧道的实际形状通过比例缩放得到。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护结构的两端的支护段通过压片固定在端部支撑板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设在两相邻支护段之间,支护段的内侧通过压片与支撑板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打印所述内衬的材料为聚乳酸材料。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内衬一个设有凸台,另一个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槽,通过凸台与凹槽配合,实现两个内衬的固定。
[0014]支护结构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5]1)将若干段内衬依次拼接,拼接若干段支护段;
[0016]2)将多段支撑板设在支护段的外侧,固定相邻的支撑板,构成一段支护结构,将一段支护结构的端部采用压片将端部支撑板与内衬固定;
[0017]3)将一段支护结构放置在隧道模型内,贴合挖出的内壁;
[0018]4)继续挖进隧道,将第二段支护结构中的支撑板放置在隧道内并进行拼接;
[0019]5)将若干段内衬依次拼接在支撑板内部,将内衬与支撑板固定;
[0020]6)隧道继续向前挖进,重复步骤4)到步骤5);
[0021]7)最后,将端部支撑板与末端内衬固定,完成完整的支护结构。
[0022]支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3]1)按照满足试验的相似比条件,将实际隧道模型缩小至需要程度,确定隧道模型支护结构的基本尺寸;
[0024]2)为模拟实际隧道开挖情况和保证隧道模型试验开挖时的稳定性,将内衬在隧道延伸方向分成多段,宽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0025]3)采用3D打印机打印内衬。
[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7]1)采用3D打印机打印支护内衬,大大简化了隧道模型试验的支护布置,更为方便快捷,并且可以使试验者根据实际情况为隧道试验模型量身定制支护结构,且支护结构模型用后可以回收进行多次试验,实现重复利用。
[0028]2)整个支护结构较为简单和方便,可以有效防止隧道模型内围岩变形,省去了传统的喷涂混凝土、添加锚杆等费事费力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构造图。
[0030]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图。
[0031]图中1一第一内衬;2—第二内衬;3—第二内衬;4一第四内衬;5—第五内衬;6—第六内衬;7—端部上支撑板;8—端部下支撑板;9一上支撑板;10—下支撑板;11一端部压片;12—压片;1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33]如图1所示,隧道试验模型支护结构包括若干段依次拼接的支护段,每段支护段均包括若干段内衬,具体地,为6段,即第一内衬1,第二内衬2,第三内衬3,第四内衬4,第五内衬5,第六内衬6,端部上支撑板7,端部下支撑板8,上支撑板9,下支撑板10、端部压片11和压片12、链接板13,第四内衬4,第五内衬5,第六内衬6具有一定的突起物,是因为这是个隧道模型,这就是实际隧道内的衬砌结构。
[0034]其中,内衬结构件上留有凸台和凹槽,可以使其能拼接成一个整体,如图2支护结构的正视图。整体结构的首部和尾部部分通过端部压片11将内衬部分固定到端部上支撑板7和端部下支撑板8上,其中两个支撑板则通过链接板13用内六角螺栓在外部连接在一起。中间部位内衬部分通过压片12与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固定,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部分同样是通过链接板13用内六角螺栓在内部连接在一起。
[0035]内衬结构件都是3D打印件。考虑到实际试验要求精度并不高和打印费用问题,选择打印精度和费用都适中的3D打印机MakerBot R印licatorZ18打印。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机械性能及物理性能良好。PLA可以在沒有加热床情况下打印大型零件模型而边角不会翘起,具有较低的收缩率,即使打印较大尺寸的模型时也表现良好。同时,PLA具有较低的熔体强度,打印模型更容易塑形。所以,选取PLA材料作为支护结构模型的打印材料。
[0036]支撑板为钢支撑班,为冲压件。先做出合适的冲压模具,再放到压力机上对冷乳低碳钢板材进行冲压加工,得到相应形状的钢支撑板。端部压片11和压片12则是通过压力机对Q235板材折弯得到。
[0037]下面结合试验对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0038]1、首先,在隧道模型外将内衬拼接一起、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用链接板13连接到一起,使用压片12将内衬固定到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上。
[0039]2、将已组装好模型向隧道试验模型内放置,放进隧道模型内,贴合已挖出的内壁。
[0040]3、在隧道模型内向前挖进一段距离,再将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分别放进隧道,在隧道内使用链接板13拼接到一起。
[0041]4、再次将内衬1-6放到隧道内,在隧道内将其拼接到一起。
[0042]5、使用压片12将前后两次拼接起来的内衬压到钢支撑板上,并用螺栓将压片固定。
[0043]6、隧道继续向前挖进,重复之前步骤3到步骤5,直到满足试验要求。
[0044]7、最后,用端部上支撑板7,端部下支撑板8拼接固定,采用端部压片11将最后的内衬固定住,完成完整的支护结构。
[0045]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改变了传统喷涂材料的支护结构模拟方法,使得支护结构模拟更为简单和方便,可以有效防止隧道模型内围岩变形。且使用后可以快速拆卸,重复利用。
[0046]设计方法为:
[0047]—、按照满足试验的相似比条件,将实际隧道模型缩小至需要程度,确定隧道模型支护结构的基本尺寸,如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宽度、长度、路面到拱顶高度。其中,可根据3D打印时的材料、厚度及填充率调整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厚度;
[0048]二、为保证运输和向试验隧道放置的方便,将内衬部分分成六部分,并在接触部位留有凸台和凹槽。内衬六部分划分应当遵循合理的原则,可视实际情况决定;
[0049]三、为模拟实际隧道开挖情况和保证隧道模型试验开挖时的稳定性,将内衬在隧道延伸方向分成多段,长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0050]四、考虑到支护结构模型的受力情况和整体性,在首尾和中间部位将钢支撑板作为内衬的支撑骨架,钢支撑板厚度和宽度可根据实际隧道受力选择。
[005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段依次拼接的支护段,每段支护段包括若干个拼接的内衬,每个内衬均为3D打印件,在支护段的外侧设有支撑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与所述支护段的形状形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多段,相邻的支撑板通过链接板用紧固装置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段的形状由隧道的实际形状通过比例缩放得到。5.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的两端的支护段通过压片固定在端部支撑板上。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在两相邻支护段之间,支护段的内侧通过压片与支撑板连接。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打印所述内衬的材料为聚乳酸材料。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内衬一个设有凸台,另一个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槽。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护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若干段内衬依次拼接,拼接若干段支护段; 2)将多段支撑板设在支护段的外侧,固定相邻的支撑板,构成一段支护结构,将一段支护结构的端部采用压片将端部支撑板与内衬固定; 3)将一段支护结构放置在隧道模型内,贴合挖出的内壁; 4)继续挖进隧道,将第二段支护结构中的支撑板放置在隧道内并进行拼接; 5)将若干段内衬依次拼接在支撑板内部,将内衬与支撑板固定; 6)隧道继续向前挖进,重复步骤4)到步骤5); 7)最后,将端部支撑板与末端内衬固定,完成完整的支护结构。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满足试验的相似比条件,将实际隧道模型缩小至需要程度,确定隧道模型支护结构的基本尺寸; 2)为模拟实际隧道开挖情况和保证隧道模型试验开挖时的稳定性,将内衬在隧道延伸方向分成多段,宽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3)采用3D打印机打印内衬。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及安装方法及制作方法,支护结构包括若干段依次拼接的支护段,每段支护段包括若干个拼接的内衬,每个内衬均为3D打印件,在支护段的外侧设有支撑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3D打印机打印支护内衬,大大简化了隧道模型试验的支护布置,更为方便快捷,并且可以使试验者根据实际情况为隧道试验模型量身定制支护结构,且支护结构模型用后可以回收进行多次试验,实现重复利用;整个支护结构较为简单和方便,可以有效防止隧道模型内围岩变形,省去了传统的喷涂混凝土、添加锚杆等费事费力的工作。
【IPC分类】G01M99/00
【公开号】CN105403427
【申请号】CN201510980751
【发明人】张霄, 张庆松, 戚厚羿, 李术才, 李梦天, 刘振国, 李鹏, 李相辉, 左金鑫
【申请人】山东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