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5161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待测物聚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压电谐振器件的系统中,该方法包括:A、设置一作用于所述溶液以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压电谐振器;B、通过控制所述压电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一位置形成所述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由上,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溶液中的质量传输限制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中的亲和力限制造成的检测不灵敏的缺陷,有利于实现对待测物的高灵敏度检测。
【专利说明】
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微观尺度的发展,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的监测在医疗诊断、药物研发、环境监测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对极低浓度下的微量样品实现高灵敏度、快速地检测已成为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因此,人们陆续研发出各种基于新颖的传感机理的微纳器件,比如纳米线传感器和微纳机电传感器等。由于这些器件体积微小,消耗样品量少,另外其表体比很高,在传感过程中具有很高的信噪比,这对低浓度及微量样本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然而尽管基于不同传感机理的传感器件层出不穷,但是在液体传感中依旧存在两个不可忽视的限制:质量传输限制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中的亲和力限制。在几乎所有的基于固液界面的传感中,待测物需要从溶液中运动到传感界面后才能与已经修饰在界面上作为探针的物质结合。在溶液中,这一过程中的动力学速度受限于待测物在溶液中的对流以及扩散能力,也就是所谓的质量传输限制;而在界面上,这一过程中的动力学速度受限于待测物与界面上探针物质的结合能力,也就是所谓的亲和力限制,由于存在上述两种限制,极大的降低了对低浓度下的待测物检测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溶液中的质量传输限制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中的亲和力限制造成的检测不灵敏的缺陷,通过设置一压电谐振器,并通过控制所述压电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一位置形成所述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有利于实现对待测物的高灵敏度检测。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方法,包括:
[0006]A、设置一作用于所述溶液以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谐振器件;
[0007]B、通过控制所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至少一位置形成所述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向该驻点聚集形成聚集区。
[0008]由上,通过设置于溶液中一谐振器件并控制该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溶液中的质量传输限制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中的亲和力限制,使得该溶液中的待测物于驻点处聚集,有利于对溶液中的低浓度的待测物进行检测。
[000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的检测方法,包括:
[0010]A、设置一作用于所述溶液以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谐振器件;
[0011]B、通过控制所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至少一位置形成所述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向该驻点聚集形成聚集区;
[0012]C、于所述聚集区位置对所述待测物进行检测。
[0013]由上,通过设置于溶液中一谐振器件并控制该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溶液中的质量传输限制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中的亲和力限制,使得该溶液中的待测物于驻点处聚集,并进一步对聚集后的待测物进行检测,提高了对低浓度的待测物的检测浓度。
[0014]优选地,步骤B和C之间还包括:通过确定出所述流体力学驻点位置来确定出聚集区位置的步骤。
[0015]由上,对驻点位置的确定有利于快速且有效的检测待测物。
[0016]优选地,所述确定出所述流体力学驻点位置的步骤包括:
[0017]对所述谐振器件周围溶液通过显微镜方法、全息摄影方法、共聚焦显微方法、粒子追踪方法、或激光-超声旋涡测量方法观测确定出所述流体力学驻点位置。
[0018]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9]预先设置对所述待测物进行检测的预期聚集区位置;
[0020]控制所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使形成的所述流体力学驻点位置匹配所述预期聚集区位置对应的预期驻点位置。
[0021]由上,通过控制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控制驻点的位置,有利于快速且有效的检测待测物。
[0022]优选地,步骤B通过至少以下参数之一控制所述形成聚集区的位置和/或大小:
[0023]所述谐振器件尺寸、所述电控参数中的谐振频率、施加功率、品质因数、所述溶液的边界、体积。
[0024]由上,通过多种参数控制,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聚集区的位置和/或大小。
[0025]优选地,步骤B通过至少以下参数之一控制所述待测物向该驻点聚集形成聚集区的聚集效率和/或浓度:
[0026]所述电控参数中的谐振频率、施加功率、品质因数。
[0027]优选地,所述溶液中待测物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以下之一:生物化学分子、蛋白、细胞组织或微纳米小球、磁珠。
[0028]本发明还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检测的装置,包括:
[0029]谐振器件,与谐振器件电连接的电控部件,所述电控部件用于通过控制所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至少一位置形成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向该驻点聚集形成聚集区;
[0030]待测物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聚集区的待测物。
[0031]由上,通过控制上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溶液中的质量传输限制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中的亲和力限制,使得该溶液中的待测物于驻点处聚集,使得该溶液中的待测物于驻点处聚集,并进一步对聚集后的待测物进行检测,提高了对低浓度的待测物的检测浓度。
[0032]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观测和/或检测所产生的流体力学驻点的驻点检测部件。
[0033]由上,通过驻点检测部件检测驻点位置,从而确定待测物聚集的聚集区域,便于检测部件位置的设置。
[0034]优选地,所述待测物检测部件所检测区域预先设定;
[0035]所述电控部件还根据所述检测部件观测/检测到的驻点调整电控参数,以使所形成的驻点所对应的聚集区匹配所述待测物检测部件所检测区域。
[0036]由上,通过电控参数的调整,有利于保证检测部件与驻点所对应的聚集区匹配,有利于保证检测准确而有效。
[0037]优选地,所述待测物检测部件包括至少以下之一:
[0038]声表面波传感器、体声波传感器、晶体微天平传感器、荧光光谱传感器、生物膜干涉技术传感器、拉曼光谱传感器、红外光谱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传感器、酶联免疫传感器、场效应管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碳纳米管场效应传感器、半导体纳米线场效应传感器、石墨烯场效应传感器、二硫化钼场效应传感器、黑磷场效应传感器、阻抗传感器、电阻型传感器、悬臂梁传感器、巨磁阻传感器、等温滴定量热仪器。
[0039]由上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设置一压电谐振器,并通过控制所述压电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一位置形成所述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并进一步对待测物进行检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溶液中的质量传输限制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中的亲和力限制造成的检测不灵敏的缺陷,实现了对待测物的高灵敏度检测。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004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的检测方法结构示意图;
[004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电谐振器件对待测物浓度的影响分析的示意图;
[004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人免疫球蛋白进行聚集和检测的示意图;
[004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进行聚集和检测的示意图;
[004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压电谐振器件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压电谐振器件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压电谐振器件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压电谐振器件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压电谐振器件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压电谐振器件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电谐振器件在溶液中实现待测物聚集的结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区间。
[005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设置一压电谐振器,并通过控制所述压电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一位置形成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并进一步在该驻点处对待测物进行检测,实现了对待测物的高灵敏度检测。
[0055]实施例一
[0056]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该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0057]SlOl,设置一作用于所述溶液以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压电谐振器。
[0058]具体的,为了提高对待测物的聚集效果,首先需要根据所述溶液的体积及边界,设置一相应尺寸和\或位置的作用于所述溶液以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压电谐振器。
[0059]S102,通过控制所述压电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一位置形成所述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
[0060]通过控制所述压电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控制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的效率和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的浓度。其中,所述电控参数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其一:谐振频率、施加功率、品质因数。通过控制所述谐振器件尺寸、所述电控参数中的谐振频率、施加功率、品质因数、所述溶液的边界、体积,以控制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的聚集区域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其中,聚集区域既可以在压电谐振器件的中央,也可以在压电谐振器件的边缘或者其他位置;聚集区域的形状既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椭球形或者其他三维结构。
[0061]其中,所述待测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其一:生物化学分子、蛋白、细胞组织或微纳米小球、磁珠。
[0062]其中,所述电控参数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其一:谐振频率、施加功率、品质因数。
[0063]实施例二
[0064]基于与上述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方法同样的发明实施例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的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为所述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0065]S201,设置一作用于所述溶液以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压电谐振器。
[0066]具体的,根据所述溶液的体积及边界,设置一相应尺寸和\或位置的作用于所述溶液以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压电谐振器。
[0067]S202,通过控制所述压电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一位置形成所述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分子于该驻点处聚集。
[0068]通过控制所述压电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控制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的效率和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的浓度。其中,所述电控参数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其一:谐振频率、施加功率、品质因数。
[0069]预先设置对所述待测物进行检测的预期聚集区位置;控制所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使形成的所述流体力学驻点位置匹配所述预期聚集区位置对应的预期驻点位置。
[0070]其中,所述驻点聚集区域的三维外贸可通过全息摄影、共聚焦显微技术等手段可以准确测量到。
[0071]通过控制所述压电谐振器件尺寸、所述电控参数中的谐振频率、施加功率、品质因数、所述溶液的边界、体积,以控制所述待测物于该驻点处聚集的聚集区域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0072]聚集区域既可以在压电谐振器件的中央,也可以在压电谐振器件的边缘或者其他位置;聚集区域的形状既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椭球形或者其他三维结构。
[0073]其中,所述待测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其一:生物化学分子、细胞组织或微纳米小球。所述待测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其一:生物化学分子、细胞组织或微纳米小球。
[0074]S203,于所述流体力学驻点处检测所述待测物。
[0075]具体的,作为聚集器的压电谐振器件同时也可以作为传感器检测溶液中的物质间相互作用。即通过压电谐振器件对聚集后的待测物进行检测。
[0076]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检测系统的检测极限,优化检测系统的性能,可以将压电谐振器件作为聚集器,并与其它基于声、光、电、磁、热等原理的传感器结合,即通过传感器对聚集后的待测物进行检测。
[0077]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其一:声表面波传感器、体声波传感器、晶体微天平传感器、荧光光谱传感器、生物膜干涉技术传感器、拉曼光谱传感器、红外光谱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传感器、酶联免疫传感器、场效应管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碳纳米管场效应传感器、半导体纳米线场效应传感器、石墨烯场效应传感器、二硫化钼场效应传感器、黑磷场效应传感器、阻抗传感器、电阻型传感器、悬臂梁传感器、巨磁阻传感器、等温滴定量热仪器。
[0078]实施例三
[0079]基于与上述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和检测的方法同样的发明实施例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检测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0080]谐振器件,与谐振器件电连接的电控部件,所述电控部件用于通过控制所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至少一位置形成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向该驻点聚集形成聚集区;
[0081]待测物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聚集区的待测物。
[0082]驻点检测部件,用于观测和/或检测所产生的流体力学驻点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0083]其中,所述待测物检测部件所检测区域预先设定;所述电控部件还根据所述检测部件观测/检测到的驻点调整电控参数,以使所形成的驻点所对应的聚集区匹配所述待测物检测部件所检测区域。
[0084]所述待测物检测部件包括至少以下之一:
[0085]声表面波传感器、体声波传感器、晶体微天平传感器、荧光光谱传感器、生物膜干涉技术传感器、拉曼光谱传感器、红外光谱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传感器、酶联免疫传感器、场效应管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碳纳米管场效应传感器、半导体纳米线场效应传感器、石墨烯场效应传感器、二硫化钼场效应传感器、黑磷场效应传感器、阻抗传感器、电阻型传感器、悬臂梁传感器、巨磁阻传感器、等温滴定量热仪器。
[0086]其中,所述谐振器件、所述待测物检测部件、所述驻点检测部件可以各自独立设置或装配为一个整体。
[0087]其中,如图3-5所示为本发明的实验效果图。
[0088]如图3所不,为MPR(micro_fabricatedpiezoelectric resonator,压电谐振器件)对待测物浓度的影响分析。其中,由图3中的a、c可以看出使用压电谐振器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聚集区域待测物的浓度逐渐升高。由图3中的c、d可以看出使用压电谐振器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待测物聚集区域的面积和高度逐渐增大。图3中的b为测量压电谐振器件对待测物浓度的影响的装置原理图。图3中的f显示了三维流场结构。
[0089]如图4所示,为对人IgG(Immunoglobulin G,免疫球蛋白)进行聚集和检测的示意图。其中,图4中的a示出了压电谐振器件表面的功能化进程。即,压电谐振器件对待测物聚集的促进作用的示意图。图4中的(b)-(d)示出了通过设置压电谐振器件的不同的功率和品质因数,得到的液体中人免疫球蛋白聚集后的荧光图像和强度。由该图可以看出,不同的功率和品质因数对人免疫球蛋白聚集的效果的影响不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聚集的效果越好。图4中的(e)-(f)示出了液体中不同浓度的人免疫球蛋白的荧光图像和强度。图4中的(g)-(h)示出了经过缓冲液冲洗和干燥后的不同浓度的人免疫球蛋白的荧光图像和强度。[°09°] 如图5所示,为使用压电谐振器件和传感器对PSA(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测量。其中图5中的a为使用压电谐振器件驱动PSA聚集以及进一步使用传感器对聚集后的PSA测量的示意图。图5中的(b)表示对PSA的热动力学测量,由其可以看出使用压电谐振器件后明显的增强了PSA与探针的结合。图4中的(c)示出了结合增强因子对不同的浓度PSA与探针的结合的影响。图4中的(d)示出实验传感器响应显示的使用压电谐振器件后的增强结合动力学的曲线,由该图可以看出,使用压电谐振器件后1.2min左右后,结合效果趋于稳定,可以选择在此时进行测量。
[0091]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如下压电谐振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0092]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件的剖视图。此压电谐振器件具有三明治结构,其中上下两层为由电极I和电极2构成的叉指电极,中间层为压电层。电极I与电极2的个数为但不限于6对。其中作为电极I和电极2的材料可以为钼或者其他导体材料,作为压电层的材料可以为氮化铝或者其他压电材料。
[0093]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压电谐振器件的俯视图。在此具体实施方案中,电极I和电极2具有相互平行的结构,但是不限于相互平行的结构,任何能够使此压电谐振器工作并且在液体中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结构均在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0094]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压电谐振器件的剖视图。此压电谐振器件具有三明治结构,其中上下两层由电极I和电极2构成,中间层为压电层。作为电极I和电极2的材料可以为钼或者其他导体材料,作为压电层的材料可以为氮化铝或者其他压电材料。
[0095]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压电谐振器件的俯视图。在此具体实施方案中,压电层材料和电极I以及电极2属于但不限于正五边形结构,任何能够使此压电谐振器工作并且在液体中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结构均在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0096]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压电谐振器件的剖视图。此微纳压电谐振器件具有两层结构,包括由电极I和电极2构成的叉指电极以及压电材料构成的压电层。电极I与电极2的个数为但不限于3对。作为电极I和电极2的材料可以为钼或者其他导体材料,作为压电层的材料可以为氮化铝或者其他压电材料。
[0097]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压电谐振器件的俯视图。在此具体实施方案中,电极I和电极2具有相互平行的结构,但是不限于相互平行的结构,任何能够使此压电谐振器工作并且在液体中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结构均在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0098]以上所述的三种压电谐振器,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0099]其原理为,当压电谐振器件工作在谐振频率附近时,其压电层会产生纳米级别的振动,进而在溶液中产生声流效应以及流体力学的驻点,同时,施加的功率越大,压电层的振动越明显,待测物的聚集效率也就越高。流体力学驻点的位置、大小和高度与压电层纳米振动导致的流场有关,并且通过全息摄影、共聚焦显微技术等手段可以准确测量聚集区的三维形貌。
[0100]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件在溶液中实现待测物聚集的结构剖视图。通过在电极I和电极2上施加固定频率的交流电压,压电材料会产生纳米尺度的振动。此振动在溶液中会促进流体的运动,在流体中形成涡旋,最终形成流体力学驻点,此流体力学驻点位于压电谐振器件附近的位置,而待测物则会在此流体力学驻点附近聚集,形成聚集区。流体的运动加速了待测物向位于聚集区域的传感器传感界面的对流与扩散,因而打破了质量传输限制;同时,在聚集区,待测物的浓度局部升高,促进了待测物更多地与修饰在传感器的传感界面的探针物质的结合,因而打破了物质间相互作用中的亲和力限制。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中不受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与压电谐振器件结合时的相对位置,任何将任何压电谐振器件与任何传感器或者其他器件以任何方式以及位置结合起来的,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聚集区域的位置为但不受限于压电谐振器件附近,聚集区域的空间结构为但不受限于椭球形。同时由于压电谐振器件本身可以作为传感器,因此微纳压电谐振器件本身可以同时作为聚集器和传感器使用。
[0101]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聚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设置一作用于所述溶液以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谐振器件; B、通过控制所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至少一位置形成所述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向该驻点聚集形成聚集区。2.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设置一作用于所述溶液以形成流体力学驻点的谐振器件; B、通过控制所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至少一位置形成所述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向该驻点聚集形成聚集区; C、于所述聚集区位置对所述待测物进行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C之间还包括:通过确定出所述流体力学驻点位置来确定出聚集区位置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所述流体力学驻点位置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谐振器件周围溶液通过显微镜方法、全息摄影方法、共聚焦显微方法、粒子追踪方法或激光-超声旋涡测量方法观测确定出所述流体力学驻点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设置对所述待测物进行检测的预期聚集区位置; 控制所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使形成的所述流体力学驻点位置匹配所述预期聚集区位置对应的预期驻点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通过至少以下参数之一控制所述形成聚集区的位置和/或大小: 所述谐振器件尺寸、所述电控参数中的谐振频率、施加功率、品质因数、所述溶液的边界、体积。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通过至少以下参数之一控制所述待测物向该驻点聚集形成聚集区的聚集效率和/或浓度: 所述电控参数中的谐振频率、施加功率、品质因数。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中待测物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以下之一:生物化学分子、蛋白、细胞组织或微纳米小球、磁珠。9.一种实现溶液中待测物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谐振器件,与谐振器件电连接的电控部件,所述电控部件用于通过控制所述谐振器件的电控参数,以使所述溶液于至少一位置形成流体力学驻点,所述待测物向该驻点聚集形成聚集区; 待测物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聚集区的待测物。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观测和/或检测所产生的流体力学驻点的驻点检测部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物检测部件所检测区域预先设定; 所述电控部件还根据所述检测部件观测/检测到的驻点调整电控参数,以使所形成的驻点所对应的聚集区匹配所述待测物检测部件所检测区域。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物检测部件包括至少以下之 声表面波传感器、体声波传感器、晶体微天平传感器、荧光光谱传感器、生物膜干涉技术传感器、拉曼光谱传感器、红外光谱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传感器、酶联免疫传感器、场效应管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碳纳米管场效应传感器、半导体纳米线场效应传感器、石墨烯场效应传感器、二硫化钼场效应传感器、黑磷场效应传感器、阻抗传感器、电阻型传感器、悬臂梁传感器、巨磁阻传感器、等温滴定量热仪器。
【文档编号】G01N33/00GK106018028SQ201610397607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日
【发明人】段学欣, 庞慰, 刘文朋
【申请人】段学欣, 庞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