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段调弧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列相对位置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扇形段调弧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针对扇形段辊列相对位置的测量主要通过调弧尺进行。其中,现有的调弧尺主要采用台阶形式,将调弧尺架设在对弧台上,然后利用千分尺检查每个辊子相对位置是否合格性。
[0003]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调弧尺需要人工使用千分尺测量调弧尺的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在测量过程中测量的准确度随工作人员水平波动,导致扇形段内外弧辊子在扇形段机架上的位置与理论位置误差大。
[0004]可见,现有技术中的调弧尺存在测量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扇形段调弧尺,用于减小调弧尺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扇形段调弧尺,应用于扇形段辊列相对位置测量,所述调弧尺包括:
[0007]调弧尺本体,包含一下基准面,所述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为h,h为正数;
[0008]塞尺测量结构,包含机架固定件、机架旋转体、机架铰链连杆、第一塞尺及第二塞尺,所述第一塞尺的厚度为h,所述第二塞尺的厚度k,k为误差范围内所述下基准面与所述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
[0009]其中,所述机架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弧尺本体上;所述机架旋转体的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件转动相连;所述机架旋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铰链连杆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塞尺和所述第二塞尺设置在所述机架铰链连杆上。
[0010]可选的,所述塞尺测量结构还包括:保护扣,设置在所述机架铰链连杆上,用于将所述塞尺测量结构扣紧在所述调弧尺本体上。
[0011]可选的,所述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h具体为:1mm。
[0012]可选的,所述误差范围内所述下基准面与所述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k具体为:0.9mm。
[001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4]通过在调弧尺本体上设置包含机架固定件、机架旋转体、机架铰链连杆、第一塞尺及第二塞尺的塞尺测量结构,第一塞尺的厚度设置为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h,第二塞尺的厚度设置为误差范围内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k,使得在测量时不用实际测量出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只需要确定第一塞尺不能通过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的间隙,而第二塞尺能通过,则能判定连铸辊子的实际位置合格,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弧尺测量误差大的技术问题,减小了调弧尺测量误差,提高了调弧尺测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扇形段调弧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塞尺测量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调弧尺本体上设置固定厚度的两个塞尺,第一塞尺的厚度设置为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h,第二塞尺的厚度设置为误差范围内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k,使得在测量时确定第一塞尺不能通过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的间隙,而第二塞尺能通过,从而判定连铸辊子的实际位置是否合格,避免测量实际距离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弧尺测量误差大的技术问题,减小了调弧尺测量误差,提高了调弧尺测量的准确度。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0019]实施例一
[0020]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扇形段调弧尺,应用于扇形段辊列相对位置测量,所述调弧尺包括:
[0021]调弧尺本体10,包含一下基准面,所述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为h,h为正数;
[0022]塞尺测量结构20,包含机架固定件21、机架旋转体22、机架铰链连杆23、第一塞尺24及第二塞尺25,所述第一塞尺24的厚度为h,所述第二塞尺25的厚度k,k为误差范围内所述下基准面与所述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
[0023]其中,所述机架固定件21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弧尺本体10上;所述机架旋转体22的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件21转动相连;所述机架旋转体22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铰链连杆23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塞尺24和所述第二塞尺25设置在所述机架铰链连杆23上。
[0024]关于塞尺测量结构20的机架旋转体22,其能够以机架固定件21为中心水平旋转,即机架旋转体22的另一端能够向远离调弧尺本体10,而机架铰链连杆23能够以机架旋转体22的另一端为中心向下转动,从而便于测量时第一塞尺24和第二塞尺25能尝试插入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的间隙。其中,在测量时第一塞尺24和第二塞尺25可以串联在机架铰链连杆234上,在不用时第一塞尺24和第二塞尺25可以贴合到调弧尺本体10的侧面。
[0025]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保护塞尺测量结构20,本申请实施例还为塞尺测量结构20增设了保护扣26,该保护扣26设置在所述机架铰链连杆23上,用于将所述塞尺测量结构20扣紧在所述调弧尺本体10上。具体的,在不使用塞尺测量结构20时,机架铰链连杆23及机架旋转体22可以贴在调弧尺本体10的侧面上,并用保护扣26将机架铰链连杆23紧扣在调弧尺本体10的侧面上,由于机架旋转体22的一端随机架固定件21固定在调弧尺本体10上,所以整个三尺测量塞尺测量结构20被扣紧在调弧尺本体10上。
[0026]进一步的,所述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h具体可以为:1mm。而所述误差范围内所述下基准面与所述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k具体可以为:0.9mm。需要说明的是,h和k可以由工程人员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进行不同的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其具体数值。
[0027]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扇形段调弧尺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中,调弧尺的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h为1mm,扇形段制作过程中要求辊子的圆跳动误差和“外弧接弧”数据不超过0.1mm,因此使用Imm厚的第一塞尺24和0.9mm厚的第二塞尺25。
[0028]首先,解开紧扣在调弧尺本体10上的保护扣26,转动机架旋转体22使机架铰链连杆23远离调弧尺本体10 ;然后转动机架铰链连杆23使其下垂;接着上下移动第一塞尺24和第二塞尺25,用第一塞尺24和第二塞尺25分别插入调弧尺本体10的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的间隙,若第一塞尺24不能通过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的间隙,并且第二塞尺25能通过该间隙,则可以判定连铸辊子的实际位置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0029]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至少一种技术效果:
[0030](I)、通过在调弧尺本体上设置包含机架固定件、机架旋转体、机架铰链连杆、第一塞尺及第二塞尺的塞尺测量结构,第一塞尺的厚度设置为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h,第二塞尺的厚度设置为误差范围内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k,使得在测量时不用实际测量出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只需要确定第一塞尺不能通过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的间隙,而第二塞尺能通过,则能判定连铸辊子的实际位置合格,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弧尺测量误差大的技术问题,减小了调弧尺测量误差,提高了调弧尺测量的准确度。
[0031](2)、由于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塞尺和第二塞尺对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时,一个扇形段调弧过程中每一遍只需要测量两次,而使用现有的调弧尺测量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时,一个扇形段调弧过程中每一遍需要测量21次,所以进一步提高了测量效率。
[0032]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3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扇形段调弧尺,应用于扇形段辊列相对位置测量,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弧尺包括: 调弧尺本体,包含一下基准面,所述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为h,h为正数; 塞尺测量结构,包含机架固定件、机架旋转体、机架铰链连杆、第一塞尺及第二塞尺,所述第一塞尺的厚度为h,所述第二塞尺的厚度k,k为误差范围内所述下基准面与所述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 其中,所述机架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弧尺本体上;所述机架旋转体的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件转动相连;所述机架旋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铰链连杆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塞尺和所述第二塞尺设置在所述机架铰链连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弧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尺测量结构还包括: 保护扣,设置在所述机架铰链连杆上,用于将所述塞尺测量结构扣紧在所述调弧尺本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弧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h具体为:1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弧尺,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范围内所述下基准面与所述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k具体为:0.9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扇形段调弧尺,应用于扇形段辊列相对位置测量,调弧尺包括:调弧尺本体,包含一下基准面,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理论高点之间的距离为h,h为正数;塞尺测量结构,包含机架固定件、机架旋转体、机架铰链连杆、第一塞尺及第二塞尺,第一塞尺的厚度为h,第二塞尺的厚度k,k为误差范围内下基准面与连铸辊子的实际高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其中,机架固定件固定设置在调弧尺本体上;机架旋转体的一端与机架固定件转动相连;机架旋转体的另一端与机架铰链连杆转动相连;第一塞尺和第二塞尺设置在机架铰链连杆上。上述扇形段调弧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弧尺测量误差大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调弧尺测量的准确度。
【IPC分类】G01B5-00
【公开号】CN204301634
【申请号】CN201420735460
【发明人】都胜朝, 胡长义, 刘海, 艾凯, 袁作新, 秦世民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