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角料位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1383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倾角料位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适用于各类颗粒状物料存储、输送等场合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物料的储运更趋向于集中化、立体化,偏于封闭。用户需要及时知道储料要料和满料情况。以往的视频监控工作强度大,其他料位计可靠性存在问题,并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储料检测不便的缺点,提供一种低功耗、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的料位检测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倾角料位检测装置,包括悬挂的管、微处理器和角度传感器芯片,角度传感器芯片位于管内,角度传感器芯片连接微处理器。角度传感器芯片检测到管的倾斜角度后将其发送给微处理器,颗粒状物料堆积时会产生堆积角特性,微处理器计算得出储料的某个接触高度,从而得出储料的高度情况。
[0006]作为优选,还包括螺杆,螺杆上设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上设有第一 U形环,管上设有第二U形环,第一U形环与第二U形环相扣。管通过相扣的U形环悬挂起来。螺杆固定在工作现场。
[0007]作为优选,还包括下端开口的圆柱形防护罩,螺杆穿过防护罩的上盖,螺杆上还设有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分别位于上盖的上方和下方。防护罩由两个螺母固定在螺杆上,并且防护罩上下位置可调节。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盒,微处理器位于盒内,盒固定在防护罩外壁上。盒起到保护微处理器的作用。
[0009]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耗低,工作状态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0012]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 一螺杆、2—第二螺母、3—第三螺母、4一防护罩、41 一防护罩上盖、5—第一螺母、6—第一 U形环、7—第二 U形环、8—管、9一盒、10—储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4]实施例1
[0015]倾角料位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螺杆1、盒9,螺杆I焊接在工作现场,螺杆I上设有第一螺母5,第一螺母5上设有第一 U形环6,管8上设有第二 U形环7,第一 U形环6与第二 U形环7相扣。盒9内设有微处理器,盒9焊接在防护罩4的外壁上。管8通过相扣的U形环悬挂在储料上方,角度传感器芯片位于管8内,角度传感器芯片连接微处理器。根据存料仓形状大小以及工作位置的高度,确定本装置的安装位置,根据工作位置来确定管8的长度。
[0016]还包括下端开口的圆柱形防护罩4,螺杆I穿过防护罩4的上盖41,螺杆I上还设有第二螺母2和第三螺母3,第二螺母2和第三螺母3分别位于上盖41的上方和下方。防护罩4不仅起到防止螺杆I与储料接触的作用,同时,通过调节定位防护罩4的第二螺母2和第三螺母3,上升或者下降防护罩4的位置,还可以限定管8的最大倾斜范围。
[0017]如图2、图3、图4所示,本检测装置位于颗粒状储料10上方,颗粒状物料堆积时会产生堆积角特性,角度传感器芯片检测到管8的倾斜角度后发送给微处理器。根据管8的倾斜角度,微处理器计算得出储料的料位情况。
[0018]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倾角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的管(8)、微处理器和角度传感器芯片,角度传感器芯片位于管(8)内,角度传感器芯片连接微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角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工作现场的螺杆(1),螺杆(I)上设有第一螺母(5),第一螺母(5)上设有第一 U形环(6),管(8)上设有第二 U形环(7),第一 U形环(6)与第二 U形环(7)相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角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端开口的圆柱形防护罩(4),螺杆(I)穿过防护罩(4)的上盖(41),螺杆(I)上还设有第二螺母(2)和第三螺母(3),第二螺母(2)和第三螺母(3)分别位于上盖(41)的上方和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倾角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9),微处理器位于盒(9)内,盒(9)固定在防护罩(4)的外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适用于各类颗粒状物料存储、输送等场合的检测装置,公开了一种倾角料位检测装置,包括悬挂的管(8)、微处理器和角度传感器芯片,角度传感器芯片位于管(8)内,角度传感器芯片连接微处理器。还包括固定在工作现场的螺杆(1),螺杆(1)上设有第一螺母(5),第一螺母(5)上设有第一U形环(6),管(8)上设有第二U形环(7),第一U形环(6)与第二U形环(7)相扣。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耗低,工作状态稳定可靠。
【IPC分类】G01F23-04
【公开号】CN204422011
【申请号】CN201520106630
【发明人】黄光旭, 黄国亨, 杨国杨
【申请人】杭州崇峻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