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砂测试样条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熔锆刚玉耐火材料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树脂砂测试样条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电熔锆刚玉耐火砖生产是将按料方配制好的原料在电熔炉中高温熔化后,将炉内料液倒入预先制作好的砂型模具中,冷却凝固后成型。树脂砂型由于其可以自硬干燥、整体制作成型、型模精度高、浇铸后可自动溃散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熔锆刚玉耐火砖的生产。
[0003]树脂砂型制作有严格的工艺要求,尤其是抗压强度,如果抗压强度达不到,浇铸过程很容易发生损坏,漏出高温溶液,造成产品损坏和安全危害。因此,在制作用于生产电熔锆刚玉产品的树脂砂型时,往往需要制作测试样条,进行强度检验。现有的方法通常是在制作好的砂型中切下部分进行抗压强度测试,这种方式破坏砂型就无法再使用,而且切测试样条也费时费力,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树脂砂测试样条的模具,可有效解决砂型测试样条的制作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脂砂测试样条的模具,该模具是由多个模具体并排放置在一起构成的拼装式的一体结构,两两模具体相接触的端面上开有相对应缺口,缺口正对,构成上下贯通的测试样条的成型空间。
[0006]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成本低,可批量生产树脂砂型的测试样条,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向剖视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组件的俯视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间组件的俯视图。
[0011]图5为本实用新型右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由图1-5给出,本实用新型是由多个模具体并排放置在一起构成的拼装式的一体结构,两两模具体相接触的端面上开有相对应缺口,缺口正对,构成上下贯通的测试样条的成型空间4。
[0014]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成型空间4是由相邻的两模具体侧面上正对的两个半圆形缺口构成的截面为圆形的通孔,通孔的接截面直径为50_ ;
[0015]所述的模具体包括左组件1、中间组件2和右组件3,左组件1的右侧面上开有均布的第一半圆形缺口 4a,右组件3的左侧面上开有均布的第二半圆形缺口 4b,中间组件2的两侧面上分别开有与第一半圆形缺口 4a相对应的第三半圆形缺口 4c和与第二半圆形缺口 4b相对应的第四半圆形缺口 4c ;
[0016]所述的第一半圆形缺口 4a设置有均布的3个,第二半圆形缺口 4b设置有均布的3个。
[001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同批次的砂型原料填充到成型空间4内,成型后,将各模具体拆开。即可得到同批次的树脂砂型测试样条,便可对测试样条进行抗压试验,从而保证树脂砂型的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成本低,可批量生产树脂砂型的测试样条,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主权项】
1.一种树脂砂测试样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是由多个模具体并排放置在一起构成的拼装式的一体结构,两两模具体相接触的端面上开有相对应缺口,缺口正对,构成上下贯通的测试样条的成型空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砂测试样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空间(4)是由相邻的两模具体侧面上正对的两个半圆形缺口构成的截面为圆形的通孔,通孔的接截面直径为50_。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砂测试样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体包括左组件(1)、中间组件(2)和右组件(3),左组件(I)的右侧面上开有均布的第一半圆形缺口(4a),右组件(3)的左侧面上开有均布的第二半圆形缺口(4b),中间组件(2)的两侧面上分别开有与第一半圆形缺口(4a)相对应的第三半圆形缺口(4c)和与第二半圆形缺口(4b)相对应的第四半圆形缺口(4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砂测试样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圆形缺口(4a)设置有均布的3个,第二半圆形缺口(4b)设置有均布的3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脂砂测试样条的模具,可有效解决砂型测试样条的制作问题,技术方案是,该模具是由多个模具体并排放置在一起构成的拼装式的一体结构,两两模具体相接触的端面上开有相对应缺口,缺口正对,构成上下贯通的测试样条的成型空间,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成本低,可批量生产树脂砂型的测试样条,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效果好。
【IPC分类】G01N1/28
【公开号】CN204988823
【申请号】CN201520588726
【发明人】龙沾卫
【申请人】郑州远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