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每个车道设置的至少两个平行放置且间距为设定值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车道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车辆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同时对道路通行车辆的轴重、轴数、轴距和轮组类型进行检测;而且操作快捷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现行设计工作中的累计标重车当量轴次是利用折算为小客车交通流量资料来假定车型换算的缺乏科学依据的换算方法,而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便携式的结构设计,可以在路线上的任意节点进行检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专门设置有固定式地磅路线的路面才能进行车辆检测的条件限制。
【专利说明】
一种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规定,在进行路面设计时,需要以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并验算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整体性材料基层的拉应力,要求结构层的最大拉应力不大于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而这些指标的计算都需要用到累计为设计标准轴重的当量轴次的概念,即在设计年限内,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设计标准轴重的当量轴次总和。但是,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类型很多,不同类型的车辆其轴载不同,因此需要统一的标准轴载,把不同类型的轴载换算成该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从而计算出路面设计需要用到的累计当量轴次。
[0003]在对不同的车辆类型进行标准轴载次数换算时,需要对道路的通行车辆的诸多技术数据进行实时检测收集,主要包括车辆的轴重、轴数、轴距及轮组类型等。但对于同时检测道路通行车辆的轴重、轴数、轴距和轮组类型的装置或方法来计算累计当量轴次的方案尚未见报道,现有技术中一般都利用折算为小客车的交通流量观测资料记录进行人工假定,再换算为标准轴重的累计当量轴次,因此,设计计算工作存在一定人为因数,缺乏科学依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在专门设置有固定式地镑路线的路面才能进行车辆检测的条件限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包括在每个车道设置的至少两个平行放置且间距为设定值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车道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O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采集所述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车道为多个并行的车道,所述传感器端部具有接口,各个车道的传感器之间串行连接,以便于检测多个车道。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铝合金的板状结构,高为1-2厘米,宽为50-80厘米,长为3-5米,中间埋设线状压电薄膜传感器。
[0010]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的高为2厘米,宽为60厘米,长为3.5米。
[0011]进一步的,所述每个车道的平行放置的传感器之间的间距设定值为3-5米。
[0012]优选的,所述每个车道的平行放置的传感器之间的间距设定值为5米。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车辆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同时对道路通行车辆的轴重、轴数、轴距和轮组类型进行检测;而且操作快捷简单,使用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设置地镑路线的路面才能进行车辆检测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的车辆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的车辆检测系统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的车辆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包括在每个车道上设置的至少两个平行放置且间距为设定值的传感器1,用于采集车辆通过各传感器的时刻、车辆的轴重以及轮胎通过所述传感器I时的信号,所述传感器I与车道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O度且大于等于90度。
[0019]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传感器I通过导线连接,采集所述传感器I得到的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
[0020]进一步的,所述车道为多个并行的车道,所述传感器I的端部具有接口,各个车道的传感器I之间串行连接,以便于检测多个车道。
[0021]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I为铝合金的板状结构,高为1-2厘米,宽为50-80厘米,长为3-5米,中间埋设线状压电薄膜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轴重。
[0022]优选的,所述传感器I的高为2厘米,宽为60厘米,长为3.5米。
[0023]进一步的,所述每个车道的平行放置的传感器I之间的间距设定值为3-5米。
[0024]优选的,所述每个车道的平行放置的传感器I之间的间距设定值为3-5米。
[0025]利用上述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对车辆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步骤一:在车道上布设至少两组平行间隔设置的传感器I,传感器I之间的距离为设定值,传感器I与车道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O度;
[0027]步骤二:当车辆通过前组传感器I时,传感器I会检测车辆的轴重、车轮信号、通过传感器I的时刻等信息,数据采集单元会通过与传感器I连接的导线将这些信息收集。
[0028]步骤三: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无线网络(wifi)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经过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的处理后,得到车辆的轴重、轴数、轴距和轮组类型。
[0029]如图3所示,当双轴车辆依次通过前后两组传感器时,前组传感器会在STl时刻获得车辆前轴的轴重SWl,ST2时刻获得后轴轴重SW2,同样,后组传感器在ETl时刻获得前轴的轴重EWl,ET2时刻获得后轴轴重EW2。因此,可以如下计算:
[0030]①前轴轴重Wl = (SWl+EWl)/2;
[0031]②后轴轴重W2 = (SW2+EW2)/2;
[0032]③由于前后两组传感器I之间的间距为设定值S,我们可以根据前轴通过传感器I的时间,获得该车速度为V1 = S/(ET1-ST1);同理,根据后轴可获得该车速度V2 = 3/(ET2-ST2),取Vl和V2的平均,我们可以获得该车的时速V= (Vl+V2)/2;
[0033]④根据前传感器的数据,可以计算车辆前轴与后轴的轴距L1=V*(ST2_ST1)。根据后传感器的数据,轴距L2 = V*(ET2-ET1),取LI和L2的平均,我们可以获得车辆的轴距L =(Ll+L2)/2;
[0034]⑤如图3所示,由于传感器与车轴方向有一定夹角,因此,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每个轮通过时的信号,从而辨别出车辆的轮组类型。
[00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当车辆轴数超过双轴时,同样可以根据上述检测方法,根据现有技术规范中标准轴载次数换算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车辆的轴重、轴数、轴距和轮组类型。
[0036]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编制计算软件,不需进行人工计算,对路面实时通行的不同类型车辆的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并自动计算出路面设计时所需的各技术指标,为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对路面的使用寿命进行估算。
[0037]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每根车道上沿车道延伸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平行放置且间距为设定值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车道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O度; 所述传感器为铝合金的板状结构,高为1-2厘米,宽为50-80厘米,长为3-5米,中间埋设线状压电薄膜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传感器电信连接,采集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为多个并行的车道,所述传感器端部具有接口,各个车道的传感器之间串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高为2厘米,宽为60厘米,长为3.5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车道的平行放置的传感器之间的间距设定值为3-5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车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车道的平行放置的传感器之间的间距设定值为5米。
【文档编号】G01B7/14GK205642578SQ20162004914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发明人】马广德, 屠伟新, 许钰, 林萧, 斐磊, 谢鑫, 宁哲思
【申请人】马广德, 屠伟新, 陈海生, 上海兰德公路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