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66284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包括:能够固定在车辆的车轮所对应的位置,在车辆转弯时向车轮上洒水,以使得车轮在转弯时在地面上形成车轮运动轨迹的洒水单元;以及,能够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用于向所述洒水单元供水的供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洒水单元连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利用水在地面上形成车轮运动轨迹,从而快速有效的测量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且对地面无污染。
【专利说明】
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背景技术】
[0002]通常,汽车的转弯直径是指外转向轮的轨迹圆直径,它是指汽车的外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的轨迹圆直径,即汽车前轮处于最大转角状态行驶时,汽车前轴离转向中心最远车轮胎面中心在地面上形成的轨迹圆直径。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是表明汽车转弯性能灵活与否的一项很重要的参数。通常,大多数车辆下线后,均需要做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试验,目前试验人员测量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时操作复杂。【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方便试验人员测量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
[000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包括:
[0006]能够固定在车辆的车轮所对应的位置,在车辆转弯时向车轮上洒水,以使得车轮在转弯时在地面上形成车轮运动轨迹的洒水单元;
[0007]以及,能够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用于向所述洒水单元供水的供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洒水单元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供水单元包括:
[0009]—水箱;
[0010]以及,一用于将所述水箱固定在车身上的水箱支架,所述水箱支架与所述水箱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水箱支架包括:连接在所述水箱的一侧,能够将所述水箱挂在车门上的、呈挂钩状的支架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上设置有用于向水箱内加注水的加注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量的水阀,所述洒水单元与所述水阀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洒水单元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轮的中心上方的出水排管。
[0015]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排管上设有沿车轮轴向排列的多个出水孔。
[0016]进一步的,多个出水孔均匀排列。
[0017]进一步的,所述洒水单元与所述供水单元之间通过橡胶水管连通。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利用水在地面上形成车轮运动轨迹,从而快速有效的测量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且对地面无污染。【附图说明】
[0020]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〇21]图2表不图1中A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的工作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包括:
[0025]能够固定在车辆的车轮10所对应的位置,在车辆转弯时向车轮10上洒水,以使得车轮10在转弯时在地面上形成车轮运动轨迹的洒水单元100;[〇〇26]以及,能够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用于向所述洒水单元100供水的供水单元200,所述供水单元200与所述洒水单元100连通。
[002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可以将洒水单元100安装在车轮10对应位置,在测量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时,将车辆行驶到平整的混凝土或沥青地面,车辆挂最低前进档,以较低车速匀速行驶,方向盘转到极限位置并保持不变,稳定后,利用所述洒水单元100将水洒在车轮10上,车辆行驶一周,车轮10上的水会在地面上形成封闭的运动轨迹,然后将车开出轨迹外,用钢卷尺测量水迹在地面上形成的轨迹圆直径,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测量时就向左向右移动,读取最大值,从而测量出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
[0028]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利用水在地面上形成车轮10运动轨迹,从而快速有效的测量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 且对地面无污染。
[0029]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003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供水单元200包括:[〇〇31] 一水箱201;以及,一用于将所述水箱201固定在车身上的水箱支架202,所述水箱支架202与所述水箱201连接。[〇〇32]采用上述方案,所述供水单元200采用一水箱201和水箱支架202即可,所述水箱支架202用于固定水箱201,结构简单。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供水单元200可以不仅局限于此。
[003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水箱支架202包括:连接在所述水箱201的一侧,能够将所述水箱201挂在车门上的、呈挂钩状的支架结构。
[0034]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水箱支架202采用挂钩状的支架结构,在进行测量时,其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将水箱201挂靠在车门上,在测量结束之后,将水箱201从车门上去下即可,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水箱支架202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结构,在此不再列举。
[003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水箱201上设置有用于向水箱 201内加注水的加注口 20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水箱201上设置加注口 203,用于向水箱201内加注水。
[0036]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水箱20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量的水阀204,所述洒水单元100与所述水阀204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水阀204可以控制向所述洒水单元1 〇〇的供水通断状态以及供水量。
[003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洒水单元100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轮10的中心上方的出水排管101。
[003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洒水单元100采用出水排管101即可,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洒水单元100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结构,采用出水排管101相较于其他结构来说,结构更为简单。
[0039]优选的,所述出水排管101上设有沿车轮10轴向排列的多个出水孔。且多个出水孔均匀排列。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保证出水排管101向车轮10上均匀洒水。所述出水排管101可以有一排水管或者多排水管,对此不进行局限。
[0040]优选的,所述出水排管101安装在车轮10的中心上部,其内部包括14个出水孔。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所述出水排管101上的出水孔数量并不进行限定。[004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洒水单元100与所述供水单元200之间通过橡胶水管300连通,橡胶水管300的两端分别连接水箱201水阀204和出水排管101。
[0042]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在进行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测量时的工作过程:
[0043]在进行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测量时,首先,将出水排管101安装在车轮10的中心上部,将水箱201挂靠在车门上;然后,将车辆行驶到平整的混凝土或沥青地面,汽车挂最低前进档,以较低车速匀速行驶,方向盘转到极限位置并保持不变,稳定后,打开阀门,使水箱 201中水均匀洒在车轮10上,汽车行驶一周,车轮10上的水迹会在地面上形成封闭的运动轨迹,然后将车开出轨迹外用钢卷尺测量水迹在地面上形成的轨迹圆直径,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测量时就向左向右移动,读取最大值,从而测量出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
[0044]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固定在车辆的车轮所对应的位置,在车辆转弯时向车轮上洒水,以使得车轮在转 弯时在地面上形成车轮运动轨迹的洒水单元;以及,能够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用于向所述洒水单元供水的供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 与所述洒水单元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包括:一水箱;以及,一用于将所述水箱固定在车身上的水箱支架,所述水箱支架与所述水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支架包括:连接在所述水箱的一侧,能够将所述水箱挂在车门上的、呈挂钩状 的支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设置有用于向水箱内加注水的加注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量的水阀,所述洒水单元与所述水阀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单元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轮的中心上方的出水排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排管上设有沿车轮轴向排列的多个出水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出水孔均匀排列。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最小转弯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单元与所述供水单元之间通过橡胶水管连通。
【文档编号】G01M17/06GK205656016SQ201620328788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8日 公开号201620328788.3, CN 201620328788, CN 205656016 U, CN 205656016U, CN-U-205656016, CN201620328788, CN201620328788.3, CN205656016 U, CN205656016U
【发明人】李佳佳, 郑又瑜, 李俊龙, 赵德虎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