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表,其中表带可拆卸地安装到表壳体上。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手表中,表带两端通过连接件与设置在表壳体的对应于表盘的6点和12点位置的部位上的两个叉状的弓形腿相连接。为了该连接的目的,连接到表带末端的顶端件(连接件)具有在它的水平(宽度)方向中延伸的通孔,与此同时中间形成有用来接收该顶端件的弓形分叉的一对弓形腿分别具有一个固定孔。包括一个可伸展和可压缩的弹簧棒,其设有在它的轴向中的每个末端中的伸出方向中具有弹簧力的端轴,并且通过将该弹簧棒插入到顶端件中以及通过将弹簧棒的所有端轴都插入到弓形腿的对应的固定孔中,将表带与表壳体相连接。(例如,在JP-A-2000-33004(第0018段至0022段,图1至4)中公开了具有这种结构的手表)。
根据传统的例子,插入到弓形腿的固定孔中的弹簧棒的端轴需要相对强大的弹簧力改变方向,当需要解除表带与表壳体之间的连接时,通过将专用工具插入到位于弓形腿与在连接件中形成的凹口之间的空间中,从而将端轴从弓形腿的固定孔分开,这一点对于使用者很不方便。相反地,当组装手表或者当使用者将表带连接到表壳体上时,还要使用上述专用工具来控制弹簧棒,这同样是不方便的。另外,如上所述弹簧棒的端轴在伸展方向中具有力。因此,在通过使用者固定表带时,如果弹簧棒的端轴的顶端与表壳体的弓形腿产生摩擦,可能对表壳体造成磨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其中表带能够很容易地固定到表壳体上和从上面拆下来而不会损坏表壳体。
发明内容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装置,在本发明中具有通过连接件连接到表壳体上的表带的手表包括固定表面,每个固定表面设在相应的弓形腿的背面并且沿着与连接件相对的弓形腿的表面折叠,在弓形腿的纵向方向中以一定的倾斜方向延伸,用来可拆卸地接收该连接件的弓形分叉形成在设在表壳体上的弓形腿之间;固定螺钉,每个固定螺钉从连接件的背面螺纹旋接到其中并且具有头部,该头部形状使得当完成螺纹旋接时该头部配置成贯穿固定表面以与其紧密配合,并且当松开该旋紧时定位在连接件的宽度中;固定孔,每个固定孔在与固定表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中倾斜,并且设在面对所述弓形分叉的表壳体部分或连接件中的任一个上;和突起部分,每个突起部分设在面对所述弓形分叉的表壳体部分或连接件中的另外一个上,并且可拆卸地与固定孔相配合。
根据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能够将连接件连接到表壳体上将与表带连接的连接件安装到表壳体的弓形分叉中,与此同时使得形成在表壳体或连接件中任一个上的固定孔与形成在表壳体或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的突起部分形成配合;并且接下来拧紧已经从连接件的背后旋入到其中的固定螺钉,使得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位于弓形腿的背面上的固定表面紧密地接触。相反地,通过以下步骤能够将连接到表带上的连接件从表壳体上取下来松开固定螺钉使得固定螺钉的头部与固定表面分开并且将头部设置在连接件的宽度中;并且接下来使得连接件与弓形分叉分离与此同时使得固定孔与突起部分之间的配合松开。因此,根据本发明,表带能够固定到以及从表壳体上松开而不需要使用弹簧棒,所述弹簧棒如前面所描述的需要通过专门工具进行伸展和压缩。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二装置,在本发明中具有通过连接件连接到表壳体上的表带的手表包括固定表面,每个固定表面设在相应的弓形腿的背面并且沿着与连接件相对的弓形腿的表面折叠,在弓形腿的纵向方向中以一定的倾斜方向延伸,用来可拆卸地接收该连接件的弓形分叉形成在设在表壳体上的弓形腿之间;固定螺钉,每个固定螺钉从连接件的背面可拆卸地螺纹旋接到其中并且具有头部,该头部尺寸使得当完成螺纹旋接时该头部配置成贯穿所述固定表面中贯穿以与其紧密配合;固定孔,每个固定孔在与固定表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中倾斜,并且设在面对所述弓形分叉的表壳体部分或连接件中的任一个上;和突起部分,每个突起部分设在面对所述弓形分叉的表壳体部分或连接件中的另外一个上,并且可拆卸地与固定孔相配合。
根据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能够将连接件连接到表壳体上将与表带连接的连接件安装到表壳体的弓形分叉中,与此同时使得形成在表壳体或连接件中任一个上的固定孔与形成在表壳体或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的突起部分形成配合;并且接下来拧紧固定螺杆,与此同时从连接件的背面将固定螺钉旋入到其中使得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位于弓形腿的背面上的固定表面紧密地接触。相反地,通过以下步骤能够将连接到表带上的连接件从表壳体上取下来松开固定螺钉使得固定螺钉的头部从固定表面分开;并且接下来使得连接件与弓形分叉分离,与此同时使得固定孔与突起部分之间的配合松开。因此,根据本发明,表带能够固定到表壳体以及从表壳体上松开而不需要使用弹簧棒,所述弹簧棒如前面所描述的需要通过专门工具进行伸展和压缩。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同时向弓形分叉和背面开口的槽口设在每个弓形腿的背面上。由槽口的内表面形成固定表面。槽口的深度大于头部的厚度。该例子希望由于避免了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使用者的手腕之间的接触从而防止佩戴舒适度的退化。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固定孔与插入到固定孔中的突起部分之间设有环形衬垫。该例子希望由于将表带固定到表壳体上而防止连接件的松开。
结合下面的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表的平面图;图2A是表示在连接件与其固定的条件下,与包含在图1中所示手表中的表壳体相连接的连接件的结构的剖面图;和图2B是表示在连接件与其固定的条件下,与包含在图1中所示手表中的表壳体相连接的连接件的结构的后视图;图3A是表示在连接件与其松开的条件下,与包含在图1中所示手表中的表壳体相连接的连接件的结构的剖面图;和图3B是表示在连接件与其松开的条件下,与包含在图1中所示手表中的表壳体相连接的连接件的结构的后视图;图4A至4C是表示在连接件固定到包含在图1的手表中的表壳体上的情况下,与来自不同方向的外力有关的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中所示的手表1具有安装到表壳体组件2上的表带3。在表壳体组件2中,通过它能看到表盘的表盖玻璃6安装到表壳体5的前面,与此同时图2B和3B中所示的表壳后盖7螺纹固定到表壳体5的背面上。表盘、图中没有示出的表机心和其他零件容纳在表壳体组件2中。
如图1中所示,表带3可拆卸地固定到表壳体组件2的表壳体5上的对应于表盘的6点和12点的部位。表带3包括多个表带片11,例如每个表带片具有凹口11a和凸起11b。通过位于相邻的凹口11a和凸起11b之间的配合将相邻的表带片11相连接。由穿过表带3在表带宽度方向中插入的小棒形状的片连接部件12将相对应的配合部分连接成能够围绕片连接部件12转动。表带3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通过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表带片11而形成的结构,而是可以通过例如形成带子形状的合成树脂和皮革的其他材料制成。
连接件15与定位在表壳体组件2的侧面上的表带3的每一端相连接。更具体地,连接件15由例如金属制成,并且具有如图1中所示的平面图中的矩形形状。通过将小棒形状的片连接部件13插入到位于表带3的宽度方向中的该配合部分中,使得连接件15的长度方向中的一端与设置在表带3的一端处的表带片11的凹口11a相配合,从而与设置在表带3的末端处的表带片11相连接。该片连接部件13是与上面所述的片连接部件12类似的结构,并且连接件15和连接到其上的表带片11能够围绕片连接部件13转动。图2A和2B和图3A和3B中的附图标记16表示穿过它能够插入片连接部件13的通孔。
如图2A和3A中所示,连接件15的端面15a和与该端面15a连接的倾斜的背面15b之间形成钝角α。连接件15的端面15a起到后面所描述的相对面的作用。连接件15在端面15a处具有最大厚度。该厚度小于后面所描述的用来作为与端面15a面对的另一个相对面的表壳体外表面5a的厚度。连接件15具有从它的背面15b形成的固定螺钉孔17。固定螺钉孔17在背面15b的法线方向中延伸。
表壳体组件2的表壳体5由例如金属制成。在对应于表盘的6点和12点的相应部位处与表壳体5整体形成一对弓形腿21。弓形分叉22是形成在一对弓形腿21之间的空间。更具体地,通过彼此相互平行的一对弓形腿21的侧面21a和设置在一对弓形腿21之间并且与侧面21a连接的表壳体外表面5a形成用来可拆卸地接收连接件15的弓形分叉22。侧面21a是与通过弓形分叉22接收的连接件15的侧面相对的表面。面对弓形分叉22的表壳体外表面5a是与通过弓形分叉22接收的连接件15的端面15a相对的平面,并且如图2A和3A中所示垂直或者几乎垂直地倾斜。
每个弓形腿21的背面21b是从弓形腿21的根部到顶端逐渐降低的斜面。背面21b具有沿着侧面21a直角地折叠的平面固定表面26。更具体地,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例子中,如图2A、2B、3A和3B中所示,朝向弓形分叉22和背面21b开口并且在弓形腿21的纵向方向中延伸的槽口26a设在弓形腿21的背面21b上。通过槽口26a的内表面形成固定表面26。例如,固定表面26以朝向弓形腿21的顶端降低的倾斜方向在弓形腿21的纵向方向中延伸,从而设置成基本上与连接件15的背面21b相平行。
表壳体5具有朝向面对弓形分叉22的表壳体外表面5a开口的位于底部的圆形固定孔27。固定孔27的倾斜方向与弓形腿21的背面21b的倾斜方向相反,更精确地与固定表面26的倾斜方向相反。也就是说,固定孔27倾斜成使得从它的开口向底部(内部)到达壳体背面7。因此,如图2A和3A中所示,固定表面26和固定孔27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中,使得固定孔27的轴向延伸线A与固定表面26的延伸线B在表壳体组件2中彼此相交。在表壳体外表面5a基本上垂直指向的该实施例中,不考虑沿着表壳体外表面5a的法线方向设有固定孔27,即,基本上平行于表盖玻璃6或者表壳后盖7设有固定孔27从而满足上面所述的相交关系。结果,由表壳体外表面5a与固定孔27的轴向延伸线A形成的角β是锐角,并且固定孔27在倾斜方向中朝向表壳体外表面5a开口。例如,角β优选地设在(60±20)°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将角β设在(60±5)°的范围内,用来确保通过为表壳体部分5b设置足够的壁厚,使得确保具有上述角β的锐角形的表壳体部分5b的机械强度,和用来便于后面所述的突起18插入到固定孔27中。
容纳在固定孔27中的圆柱形衬垫28通过粘结剂粘到固定孔27的内表面上。衬垫28由弹性可变形材料例如橡胶制成。
对角地向下伸出从而与固定孔27可松开地配合的突起18设在连接件15的端面15a的厚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中。突起18具有对应于固定孔27的孔形状的圆柱形形状。突起18紧紧地插入到衬垫28的内部,与此同时该衬垫28发生弹性变形。突起18和固定孔27的形状不限于圆柱形或圆形,而且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它们彼此相对应,例如盘状或其他形状以及与其相同或类似的孔的形状。
具有插入到固定孔27中的突起18的连接件15放置在位于弓形腿21之间的弓形分叉22中,并且通过从后面螺纹旋接到连接件15的固定螺钉孔17中的固定螺钉29可拆卸地连接到表壳体5上。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具有例如椭圆的形状,从而当如图2A和2B中所示完成螺纹旋接时,定位为贯穿一对弓形腿21的固定表面26与固定表面26紧密接触,以及当如图3A和3B中所示松开螺纹旋接时,定位在连接件15的宽度中。
头部29a的厚度小于槽口26a的深度,并且因此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定位在弓形腿21的背面21b之上。结果,当佩戴上手表1时头部29a不会碰到使用者的手腕,从而防止佩戴舒适性的退化。当弓形腿21的背面21b充分地定位在表壳后盖7上时,弓形腿21的背面21b本身能够起到固定表面的作用,并且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可以设置在位于背面21b与表壳后盖7之间的范围内。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头部29a引起的佩戴舒适性的退化。
头部29a具有为减号(-)或加号(+)形状的操作沟槽30。操作沟槽30具有能够接收常规类型驱动器的结构。在该实施例的具体例子中,操作沟槽30具有能够接收硬币边缘的减号(-)形状。头部29a可以具有其他结构例如菱形和具有长轴和短轴的矩形。
接下来,描述用来将与表带3的末端连接的连接件15固定到表壳体组件2上的步骤。
固定螺钉29已经从背面螺纹旋接到连接件15中。通过分别将头部29a的长轴和短轴设成沿着连接件15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定位在连接件15的宽度之内而不会在它的宽度方向中从连接件15的两端伸出。
通过将连接件15对角地向下移动,与此同时将连接件15的突起18从上面对角地插入到表壳体5的固定孔27中,在这种条件下的连接件15装配到位于相对的弓形腿21之间的弓形分叉22之间。在这种条件下的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不会阻碍该装配。当突起18充分地插入到固定孔27中时,通过连接件15的端面15a与表壳体外表面5a以它们之间的非常短的距离相接触或者正相对的条件,来限制连接件15进入到弓形分叉22中的装配深度。因此,端面15a与表壳体外表面5a起到彼此面对的表面的作用。将连接件15定位成能够在宽度方向中夹在弓形腿21的所有侧面之间,从而处于使得倾斜的背面15b轻微地设置在类似的倾斜固定面26上的状态。在图3A和3B中显示出了该状态。
接下来,螺纹旋接到连接件15的背面的固定螺钉29在拧紧的方向中转动。通过例如其边缘插入到头部29a的操作沟槽30中的硬币或者通过常规类型的驱动器等进行该转动操作。换句话说,可以不使用专用工具就能够进行该转动操作。
当通过在螺旋拧紧方向中的转动操作的固定螺钉29的螺纹旋接完成时,在该阶段头部29a的长轴变成与连接件15的宽度方向一致与此同时头部29a长度方向中的两端从连接件15伸出。该突起部分允许头部29a定位为贯穿形成槽口26a的底部的固定表面26,并且与固定表面26紧密接触从而将连接件15固定到表壳体5上。图2A和2B中显示出了该固定状态。
通过上面所述步骤固定到表壳体5上的连接件15通过表带3等接收来自各个方向的外表面的外力。但是,连接件15与表壳体5不分开。
更具体地,当如图4A中所示,基本上与表盖玻璃6和表壳后盖7相平行的拉力F作用在连接件15上时,拉力F提供在位于突起18与固定孔27之间的配合部分上的力F1和在位于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与固定表面26之间的紧密接触部分上的力F2。力F1能够分成如图4A中所示沿着突起18的轴向方向对角地向上指向左侧的分力F1a,和如图4A中所示垂直于分力F1a并且对角地向下指向左侧的分力F1b。另一方面,力F2能够分成如图4A中所示沿着固定螺钉29的轴向方向几乎直接向上指的分力F2a和如图4A中所示对角地向下指向左侧的分力F2b,即,沿着固定表面26朝向弓形腿21的顶部。
分力F1b和F2b与推动突起18使得其与固定孔27分离的分力F1a相反。另外,通过固定表面26与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之间的配合防止在如图4A中所示的连接件15对角向上地朝向左侧的移动。另外,在固定表面26上产生的与分力F2b相反的摩擦力,以及在突起18与通过表壳体外表面5a形成的锐角形表壳体部分5b与固定孔27之间形成的配合与力F1和F2相反,从而防止连接件15通过拉力F在拉出方向中的运动。通过位于突起18的根部下面的连接件15的端面15a的底部与表壳体外表面5a之间的接触以及通过突起18与固定孔27之间的配合,避免由于如图4A中所示的分力F2a而引起的连接件15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连接件15不会由于通过拉力F引起的突起18从固定孔27中的移出而与表壳体5分离。
当固定孔27和突起18设置为基本上与表盖玻璃6或者表壳后盖7平行或者与固定表面26平行时,通过作用在固定表面26上与分力F2b相反的摩擦力主要与拉力F相反。结果,通过在拉出方向中拉出连接件15能够使得突起18从固定孔27中取出,并由此与连接件15相分离。
另外,当如图4B中所示向下的压力F作用到连接件15上(即向下的拉力作用到连接件15上)时,向下的压力F提供一个作用在位于突起18与固定孔27之间的配合部分上的力F3(F3=向下的压力)而没有来自固定螺钉29相对于向下的压力F的阻力。力F3能够分成如图4B中所示沿着突起18的轴向方向对角地向下指向右侧的分力F3a和如图4B中所示垂直于分力F3a并且对角地向下指向左侧的分力F4b。
由于分力F3a推动突起18插入到固定孔27中,由于该分力F3a突起18不会与固定孔27分开。如图4B中所示,该分力F3b推动连接件15逆时针方向转动。但是,通过连接件15的端面15a的底部与表壳体5a之间的接触以及突起18与固定孔27之间的配合防止该转动。因此,连接件15不会由于通过向下的压力(向下的拉力)F引起的突起18从固定孔27中的移出而与表壳体5分离。
当如图4C中所示向上推的力F作用到连接件15上(即向上拉的力作用到连接件15上)时,向上推的力F提供一个作用在位于突起18与固定孔27之间的配合部分上的力F4和作用在位于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与固定表面26之间的紧密接触部分上的力F5。力F4能够分成如图4C中所示沿着突起18的轴向方向对角地向上指向左侧的分力F4a和如图4C中所示垂直于分力F4a并且对角地向上指向右侧的分力F4b。另一方面,力F5能够分成如图4C中所示沿着固定螺钉29的轴向方向基本上直接向上的分力F5a和如图4C中所示对角地向上指向右侧的分力F5b,即,沿着固定表面26朝向表壳体外表面5a。
分力F4b没有作用在使得突起18从固定孔27中移出的方向中。因为分力F5b以将连接件15推向表壳体外表面5a的方式作用,由于该分力F5b,突起18不会与固定孔27分离。另一方面,分力F4a和分力F5a都以使得突起18与固定孔27分开的方向作用。但是,通过固定表面26与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之间的配合防止连接件15在如图4A中所示的在对角地向上朝向左侧的方向中移动。因此,不存在由于向上推的力(向上拉的力)F而使得突起18从固定孔27中移出以及由此连接件15与表壳体5相分离的可能性。
连接件15在与外力相反的除了上面所述的方向以外的方向中受到表壳体外表面5a或者弓形腿21的支承。因此,连接件15不会由于突起18从固定孔27中移出而与表壳体5分离。
通过上面所述的步骤固定到表壳体5上的连接件15不会由于上面所述的外力而意外地离开。另外,由于在这种固定状态中衬垫28设在突起18与固定孔27之间,还可以避免连接件15的松开。衬垫28可以通过粘结或其他方式固定到突起18的边缘上而不是固定孔27的内表面上。
接下来,解释由于更换表带3或者其他原因而从表壳体5上拆卸连接件15的步骤。首先,在拧松的方向中转动固定螺钉29从而将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如图3A和3B中所示设在连接件15的宽度中。在这种条件下,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与固定表面26分开,从而解除通过固定螺钉29带来的连接件15的固定状态,接着连接件15对角地向上升起从而使得连接件15的端面15a与表壳体外表面5a分开,并且突起18从固定孔27中移出,与此同时使得连接件15与弓形分叉22分开。因此连接件15能够与表壳体5分开。
在如上所述的手表1中,不是通过弹簧棒而是通过在倾斜的突起18与固定孔27之间的配合以及在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与弓形腿21的固定表面26之间的紧密接触提供连接件15与表壳体5之间的连接。因此,通过如上所述的步骤,能够将表带3的连接件15固定到表壳体5以及从其上取下来,不需要使用如果使用弹簧棒时进行控制所需要的专用工具。结果,提高了用来生产手表1的装配效率,并且还便于由使用者将表带3固定到表壳体5上以及从其上取下来而不会损坏表壳体5。因此,当使用者准备多种类型的表带时,通过在适当的时机以所希望的一个来替换该表带能够为所使用的手表1提供设计变化。
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固定螺钉29的头部29a的尺寸设计成设置在连接件15的宽度之内。因此,利用固定到连接件15上的固定螺钉29,连接件15能够固定到表壳体5上以及从其上取下来。因此,不需要将固定螺钉29与连接件15分开,防止固定螺钉的丢失。另外,固定螺钉29所需要的转动量仅仅是例如90度,这改善了可操作性。
本发明不限于前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例如,可以采用具有大于连接件15的宽度的圆形头部29a的平螺钉或其他螺钉作为固定螺钉29。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从它的背面15b将固定螺钉29螺纹旋接到连接件15中,从而当固定螺钉29的螺纹旋接完成时,头部29a贯穿一对弓形腿21的固定表面26a与其形成紧密接触,能够将连接件15固定到表壳体5上。相反地,通过旋松固定螺钉29将固定螺钉29从连接件15中取出,连接件15能够插入到弓形分叉22中以及从其中拆卸下来。
另外,在本发明中,突起18可以从表壳体外表面5a对角地向上伸出。在这种情况下,其中插入有突起18的固定孔27设在连接件15上,使得固定孔27在端面15a的中间部分上开口,并且该孔的内部在开口之上对角地定位。
另外,在本发明中,除了基本上垂直延伸的表面,表壳体外表面5a可以是在它的厚度方向中朝向表壳体5的前面逐渐到达表壳体5的中心的倾斜表面。在这种情况中,沿着倾斜的表壳体外表面5a的法线方向设有朝向表壳体外表面5a开口的固定孔27或者从表壳体外表面5a伸出的突起18。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手表,其中表带能够很容易地由使用者固定到表壳体上以及从其上取下而不会损坏表壳体,因为不需要使用通过专用工具进行伸展和压缩的弹簧棒来控制表带固定到表壳体上以及从其上取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手表,其中表带通过连接件连接到表壳体上,包括固定表面,每个固定表面设在相应的弓形腿的背面并且沿着与所述连接件相对的所述弓形腿的表面折叠,在所述弓形腿的纵向方向中以一定的倾斜方向延伸,用来可拆卸地接收该连接件的弓形分叉形成在设在所述表壳体上的弓形腿之间;固定螺钉,每个固定螺钉从连接件的背面螺纹旋接到其中并且具有头部,其形状使得当完成螺纹旋接时该头部配置成贯穿所述固定表面以与其紧密配合,并且当松开该旋紧时定位在所述连接件的宽度中;固定孔,每个固定孔在与所述固定表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中倾斜,并且设在面对所述弓形分叉的表壳体部分或连接件中的任一个上;和突起部分,每个突起部分设在面对所述弓形分叉的表壳体部分或连接件中的另外一个上,并且可拆卸地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
2.一种手表,其中表带通过连接件连接到表壳体上,包括固定表面,每个固定表面设在相应的弓形腿的背面并且沿着与所述连接件相对的所述弓形腿的表面折叠,在弓形腿的纵向方向中以一定的倾斜方向延伸,用来可拆卸地接收该连接件的弓形分叉形成在设在所述表壳体上的弓形腿之间;固定螺钉,每个固定螺钉从连接件的背面可拆卸地螺纹旋接到其中并且具有头部,其尺寸使得当完成螺纹旋接时该头部配置成贯穿所述固定表面以与其紧密配合;固定孔,每个固定孔在与所述固定表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中倾斜,并且设在面对所述弓形分叉的表壳体部分或连接件中的任一个上;和突起部分,每个突起部分设在面对所述弓形分叉的表壳体部分或连接件中的另外一个上,并且可拆卸地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中向所述弓形分叉和背面开口的槽口设在每个弓形腿的背面上,通过所述槽口的内表面形成所述固定表面,并且所述槽口的深度大于所述头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其中向所述弓形分叉和背面开口的槽口设在每个弓形腿的背面上,通过所述槽口的内表面形成所述固定表面,并且所述槽口的深度大于所述头部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中在所述固定孔与插入到所述固定孔中的所述突起部分之间设有环形衬垫。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其中在所述固定孔与插入到所述固定孔中的所述突起部分之间设有环形衬垫。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表带能够很容易地固定到表壳体上并且从其上取下而不会损坏表壳体的手表。一种手表,其中表带通过包括固定表面、固定螺钉、固定孔和突出的连接件固定到表壳体上。用来可松开地接受该连接件的弓形分叉形成在表壳体的弓形腿之间。设在相应的弓形腿的背面上的固定表面沿着与该连接件面对的弓形腿的侧面直角地折叠并且以一定倾斜方向延伸。固定螺钉从它的背面螺纹旋接到连接件中。固定螺钉的头部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当完成螺纹旋接时其设置成贯穿固定表面以与其紧密接触,并且当松开螺纹旋接时定位在连接件的宽度之内。在与固定表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中倾斜的固定孔形成在面对所述弓形分叉的表壳体部分上。与固定孔可松开配合的突起设在连接件的面对所述弓形分叉的端面上。
文档编号G04B37/16GK1637664SQ20041010484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
发明者加藤辉雄 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