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钟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278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钟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指示正常时间的针外,还具有指示计时时间、温度等正常时间以外的信息的针的多功能钟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仅对数字式电子表,对模拟电子表(指针式电子表)也要求显示计时、闹铃、定时等时间信息或温度、压力、湿度等信息的多功能钟表的呼声日益强烈,各种各样的多功能模拟钟表正在逐渐商品化。
在这些多功能钟表中,除指示正常时间的时针、分针、秒针等正常时间指示用指针(基本钟表用指针)外,也设有计时或闹铃等附加功能指示用指针。
因此,在钟表的时间显示部内配置上述各个指针时需要使指针互不干涉。另外,所说时间显示部指由保持字盘周围的壳体内周面等的分离部划分并辨认所述字盘的区域。
因此,例如在具有计时功能的多功能钟表中,通常在时间显示部的中心(例如,时间显示部在平面为圆形的普通多功能钟表中是所述圆的中心位置,在平面为矩形的时间显示部中是各对角线的交点位置,通常与字盘的重心位置一致),配置指示正常时间的时针、分针的各自旋转轴,并且同轴配置计时功能的秒计时针(秒CG针)的旋转轴。
另外,作为旋转轴配置在时间显示部中心以外的针(副针),配置有指示正常时间的秒的小秒针、计时器的分计时针(分CG针)、时计时针(时CG针)(例如,参照特开昭61-83991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
另外,也有不设置将旋转轴配置在时间显示部中心的指针,而把指示正常时间的时针、分针、秒针配置在钟表显示部的中心位置下侧(通常是在钟表的6点侧),将1/10秒CG针配置在钟表显示部的中心位置左侧(通常是在钟表的9点侧),将秒CG针配置在钟表显示部的中心位置上侧(通常是在钟表的12点侧),把分CG针、时CG针配置在钟表显示部的中心位置右侧(通常是在钟表的3点侧),将正常时间显示部和计时器显示部配置成不重叠的钟表(例如,参照WO99/54792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带计时功能的电子表,指示正常时间的针和指示计时的针重叠,特别是秒CG针和指示正常时间的分针、时针呈同轴重叠状态,所以具有使用者难以判别的问题。另外,由于3个指针同轴配置,所以用于驱动各指针的轮系等也被配置成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部重叠,具有增加电子表的厚度的问题。
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带计时功能的电子表,正常时间显示部和计时显示部分别独立不重叠,所以提高了使用者的辨认性。但是,各指针的尺寸变小,具有整体上各显示部变小不易观看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限于带计时功能的钟表,是具有显示闹铃、定时等的时间信息或温度、压力、湿度等信息的指针的多功能钟表共同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指针的辨认性,抑制钟表厚度的增加的多功能钟表。
另外,由电机驱动的电子表通常利用由电池提供的电力进行驱动,但是,近年来已经公知有带发电装置的钟表,装配利用旋转锤或发条使转子旋转来发电的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等各种发电机,从而不再需要更换电池,并且考虑了操作性和环保性。
例如,已经公知在具有计时功能的模拟电子表(指针式电子表)中装配了使用旋转锤的发电机的多功能钟表(例如,参照所述专利文献2的图13)。
在这种带发电装置的钟表中,需要在运动机构内装配用于储蓄由发电机发电的电力的二次电源。
该运动机构例如具有底板;用于驱动指针的电机或轮系;支撑轮系等的电路支座;轮系支座;安装有IC等的电路基板;发电机;二次电源等。并且,在装配运动机构时,通常构成为从字盘侧的部件(通常是底板)按照后盖侧的部件顺序层叠所述各部件。
即,在底板上配置电路支座,在其上配置轮系和驱动电机、二次电源等,再顺序层叠轮系支座、电路基板等来装配运动机构。即,现有使用将构成运动机构的各部件配置在底板和轮系支座、电路基板之间的单层结构。因此,通过在电路基板的字盘侧(第1层)配置二次电源,使二次电源和电路基板的导通结构变简单。
但是,把二次电源配置在电路基板的字盘侧(第1层)时,在装配到轮系支座和电路基板时,已经配置有二次电源。
所以,在部件装配后进行电路的电气检查的情况下,必须切断来自二次电源的电气导通。因此,一般考虑到为了使二次电源在装配工序中途不导通,而设计成最后装配类似正端子等的部件。
因此,存在运动机构的设计变复杂,同时降低装配作业性,难以提高运动机构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特别是象带计时功能的多功能钟表那样具有多个指针的情况下,也必须装配用于驱动这些指针的电机和轮系等部件,设计成最后装配正端子等是非常困难的,存在降低运动机构的装配作业性的问题。
另外,在把二次电源和电机或轮系配置在同一层的情况下,可以配置二次电源的平面空间变小,必须使用平面尺寸小的二次电源。平面尺寸小的二次电源的内部电阻大,所以存在难以有效充电的问题。
在具有必须配置旋转锤或发电机等部件的旋转锤式发电机的钟表中,必须考虑这些部件的配置设计,所以这些问题非常明显,即使在具有其他发电方式的发电机的钟表中,在装配二次电源这一点上也是共同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电路的电气检查,并且能够容易进行运动机构的设计和装配,同时可以提高二次电源的充电效率的带发电装置的多功能钟表。
另外,作为多功能钟表的代表示例的具有指针的带模拟显示式计时器的钟表,具有秒计时针、分计时针等的计时针,操作设在钟表的起动按钮即开始测定时间。即,操作起动按钮后,具有计时针的计时轮接受到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并开始驱动。如果操作停止按钮,则停止测定时间,计时针停止,显示由计时针测定的时间。
在现有的带计时器钟表中,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同样是可以交替反复进行起动、停止的情况居多。并且,在现有的带计时器钟表中,除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外,另外设有复位按钮。在计时针停止的状态下,如果操作所述复位按钮,则各计时针恢复到零位置(以下称为回零)。在回零的同时,控制计时器的驱动的电子电路被复位,带计时器钟表成为可以进行下一次起动的状态。
如果是带计时器的电子表,具有分别对应秒计时轮、分计时轮的独立电机,也有利用电子电路控制该电机来进行起动、停止、回零的钟表。
但是,该结构需要对应多个计时轮的电机,部件数目多,结构也复杂。并且,利用电机进行回零,由于是以规定的节拍速度驱动电机来回零,所以有时回零所需时间因计时针的停止位置而变长。
另一方面,现有的机械式钟表中使用的机械式回零结构具有不管计时针的停止位置都能瞬时回零的优点。因此,提出了将机械式钟表中使用的机械式回零结构和电子控制进行组合的带计时器的钟表。
使计时针机械回零的机构具有压接设在保持计时针并显示经过时间的计时轮的心形凸轮来回零的结构。另外,也有为了实现使起动、停止、回零这三种状态稳定并且操作具有规律感的控制而具备动作凸轮的结构(例如,参照所述专利文献2的第3~8页)。
专利文献2的动作凸轮具有齿轮部和柱部,利用动作凸轮棘爪控制动作凸轮的旋转位置。通过按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使动作凸轮按照逐个齿距行进,把动作杆前端限制在接触动作凸轮的柱部的壁的位置和进入相邻柱部之间的位置这两个位置,形成起动、停止这两种状态。并且,在回零时,通过按动操作复位按钮使倒针传递杆联动进行回零,但在起动状态下,第2倒针传递杆前端接触动作凸轮的柱部,不能回零。在停止状态下,第2倒针传递杆前端进入动作凸轮的柱部之间,处于可以回零的位置关系。在这种结构中,利用与操作按钮联动旋转的动作凸轮的限制位置来形成起动、停止、回零这三种状态。
另外,也提出了简化回零机构的结构(例如参照实用新案登录第2605696号公报(0010~0022),以下称为专利文献3)。在该专利文献3中,按动操作复位按钮后,通过电池压板的复位弹簧部经常配合着的倒针杆、弹簧停止杆(発停レバ一)、倒针传递杆联动,倒针传递杆的按压部按压设在计时轮的心形凸轮并倒针。此处,倒针传递杆持续保持由形成于电池压板的弹簧部经常按压心形凸轮的状态。
按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后,弹簧停止杆、倒针传递杆通过设在运动机构外周部的电池压板的复位弹簧部联动,解除倒针传递杆的按压部对心形凸轮的按压状态。倒针传递杆配合在设于电池压板的弹簧部的切口部,由此来限制位置。
因此,弹簧停止杆也被限制在通过倒针传递杆从起动/停止按钮离开的位置。当再次按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时,弹簧停止杆和倒针传递杆不与按钮操作联动,在起动/停止按钮侧设于运动机构外周部的电池压板的复位弹簧部连接电路基板的接点部,并将开关接通,在松开按钮时,在复位弹簧部仅按钮返回,开关输入被切断。由此,形成反复进行起动、停止操作的结构。
在所述专利文献2中,通过限制动作凸轮的柱部的位置,限制与起动·停止按钮、复位按钮的操作联动的动作杆和倒针传递杆的位置,从而稳定形成起动、停止、回零这三种状态,可以防止错误操作。但是,部件数目多,结构复杂,也有装配性问题。
在专利文献3中,在进行起动操作时,按动起动/停止按钮后,弹簧停止杆和倒针传递杆联动,并将开关接通,但在进行停止操作时,即使按动起动/停止按钮,弹簧停止杆和倒针传递杆也不联动,仅将开关接通。
在这种结构中,虽然可以减少部件数目,简化结构,但在进行停止操作时,仅反复进行电气接通、断开,所以形成操作没有规律感,在随意按动按钮时,容易导致错误操作的结构。
这种问题不限于带计时器的钟表,具有显示闹铃或定时等时间信息或温度、压力、湿度等信息的指针的钟表,在使所述指针回零时具有相同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3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数目较少的部件实现指针的机械式回零结构,并且简化结构,提高装配性,同时具有规律感并且能够可靠操作的多功能钟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一的特征是,具有配置在由沿着字盘外周配置的分离部划分的时间显示部内且用于计时正常时间的时针和分针;配置在所述时间显示部内且用于指示所述正常时间以外的其他信息的指针,从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到指针前端的长度尺寸A长于从所述分针的旋转轴到分针前端的长度尺寸B,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和时针及分针的旋转轴配置在与所述时间显示部的中心位置不同的位置,所述时针和分针的旋转轴和所述指针的旋转轴配置在相互仅相隔比分针的所述长度尺寸B长且比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短的距离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计时正常时间的时分针和指示计时时间、闹铃时间、温度、压力等正常时间以外的信息的指针被配置成使各自的旋转轴不同,所以各指针和时分针是独立配置的,使用者容易辨认各针的指示,能够提高其辨认性。
并且,各指针和时分针分别配置在不同位置,所以能够使用于驱动各针的轮系也相互分离配置,能够把针在断面上的重叠和各轮系的重叠抑制在最小限度。所以,即使是具有许多针的多功能钟表,也能使钟表做到薄型化。
并且,所述指针的长度(从旋转轴到针前端的长度尺寸A)比分针的长度尺寸B长,所以可以表现出该指针的动态动作,也能够提高辨认性。该指针的长度把从指针的旋转轴到时间显示部的外周的长度尺寸中最短的长度限制为上限。但是,所述时针及分针的旋转轴和所述指针的旋转轴被配置在相互仅相隔比分针的所述长度尺寸B长且比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短的距离的位置,即,构成为在指针的移动轨迹内配置所述时分针的旋转轴,所以如所述专利文献2所示的指针轨迹与时分针不重叠的结构相比,可以使所述指针的长度非常长。
这样,能够加长指针的长度,所以能够在不降低正常时间的辨认性的情况下,提高所述指针的辨认性,构成容易确认各信息的钟表。即,时分针可以从两针的位置关系读取大致时间,所以未必非要确认该针指示的刻度等。因此,即使指针较小时,也能读取其时间信息。与此相对,指示计时时间或压力值等其他信息的指针需要读取对应的刻度位置来确认指示信息的情况居多,在确认其指示信息的基础上,如果使指针自身形成较长(大)尺寸,并增大刻度间隔,即可提高辨认性。
本发明之二的特征是,在本发明之一的多功能钟表中,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和所述时针及分针的旋转轴配置在隔着时间显示部的中心位置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偏心的位置。
在所述指针的旋转轴配置在时间显示部的中心位置的情况下,为了与所述旋转轴不干涉地配置时分针,时分针的针长度需要抑制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到外周的半径的一半以下。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把所述时分针的旋转轴相对时间显示部的中心位置配置在所述指针的旋转轴的相反侧,所以与指针的旋转轴配置在时间显示部的中心位置时相比,可以进一步加长时分针的针长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正常时间的辨认性。
本发明之三的特征是,在本发明之二的多功能钟表中,所述指针的旋转轴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12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所述时针及分针的旋转轴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6点方向偏心的位置。
此处,所说12点方向指使从指示正常时间的时分针的旋转轴朝向指示其正常时间的12点的刻度的方向与所述时间显示部的中心方向对应时的方向。6点方向也同样。
如果把指针和时分针设为上下方向(连接12点和6点的方向),可以实现各针的配置平衡度良好的外观设计性优异的钟表。
本发明之四的特征是,在本发明之一~三的任一项多功能钟表中,具有配置在所述时间显示部内的用于计时正常时间的秒针,从所述秒针的旋转轴到秒针前端的长度尺寸C短于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所述秒针的旋转轴独立配置在与其他针的旋转轴不同的位置,并且,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和所述秒针的旋转轴的间隔被设定为比秒针的所述长度尺寸C长且比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短的距离。
如果另外配置与时分针和所述指针不同的正常时间用秒针,能够容易辨认正常时间的秒,并且,可以把针在断面上的重叠和各轮系的重叠抑制在最小限度,能够使钟表做到薄型化。
本发明之五的特征是,在本发明之一~四的任一项多功能钟表中,具有指示与所述指针不同的信息的第2指针,从所述第2指针的转动轴到第2指针前端的长度尺寸D短于所述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所述第2指针的转动轴独立配置在与其他针的旋转轴不同的位置,并且,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和所述第2指针的转动轴的间隔被设定为比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短的距离。
如果具有第2指针,可以和第1指针一起指示两种信息。例如,可以利用各指针指示计时时间的秒和分,或用各指针指示压力和温度等。
本发明之六的特征是,在本发明之五的多功能钟表中,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和所述第2指针的转动轴的间隔被设定为比第2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D短的距离,并且所述第2指针构成为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被驱动转动。
在本发明中,第1指针的轨迹构成为一部分和其他针重叠,所以第1指针以外的针需要配置成与第1指针的旋转轴不干涉。此时,象所述时分针和秒针那样,与这些针的长度尺寸相比,通过使离开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即使时分针和秒针旋转时,也不与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干涉。
另一方面,如本发明那样,在构成为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的情况下,如果设定成在该驱动范围内不包括所述第1指针的旋转轴,即使接近第1指针的旋转轴配置第2指针的转动轴,也可以防止第2指针与第1指针的冲突。并且,为了把各针收容在时间显示部的范围内,在要求即使旋转时也不与第1指针的旋转轴冲突的情况下,这些针的长度不能太长,但与这些针相比,防止在转动角度范围内冲突的第2指针的长度尺寸D可以比较大,能够进一步提高辨认性。
本发明之七的特征是,在本发明之五或六的多功能钟表中,所述第2指针的转动轴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大致2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所述指针的旋转轴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12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所述时针和分针的旋转轴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6点方向偏心的位置,并且,具有旋转轴配置在从所述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大致10点方向偏心的位置的用于计时正常时间的秒针。
通过这样布置各针,各针的配置平衡良好,可以提高外观设计性,同时可以分散配置驱动各针的轮系等,容易进行运动机构的各部件的配置,能够做到节省空间。
本发明之八的特征是,在本发明之五~七的任一项多功能钟表中,所述指针是秒计时针,所述第2指针是分计时针。
根据这种结构,在多功能钟表中,可以构成最常用的带计时器的钟表。
本发明之九的特征是,在本发明之一~八的任一项多功能钟表中,具有运动机构,该运动机构包括发电装置、储蓄由该发电装置发电的电力的二次电源、由所述电力驱动的电机、把该电机的旋转传递给指针的轮系,所述运动机构在钟表的厚度方向构成为划分为字盘侧的一层部和后盖侧的二层部这两层,在所述一层部配置所述电机和轮系,在二层部配置所述二次电源。
通过将运动机构做成两层结构,在字盘侧的一层部配置电机和轮系,在后盖侧的二层部配置二次电源,所以与不将运动机构分为两层,而将电机、轮系、二次电源配置成相同高度水平的普通钟表相比,钟表的厚度尺寸变厚,但可以增大二次电源的平面尺寸。即,由于不在二层部配置轮系和电机,相应地可以确保二次电源的较大配置空间,能够配置更大的二次电源。
并且,二次电源的内部电阻随着尺寸的增大而变小,所以能够有效充电,并且,能够延长钟表的持续时间。
另外,由于在后盖侧的二层部配置二次电源,所以能够在运动机构的装配工序中最后装配二次电源。因此,与把二次电源配置一层部时相比,容易进行设计,也能够有效进行运动机构的装配作业。并且,可以在装配其他部件后、装配二次电源之前,进行电路的电气检查,所以极其容易进行电气检查。
因此,根据本发明之九可以实现所述第2目的。
本发明之十的特征是,在本发明之一~九的任一项多功能钟表中,具有保持指示除正常时间以外的其他信息的所述指针且具有心型凸轮的轮;用于向所述轮传递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的轮系;可以移动到压接所述心型凸轮的回零位置和从心型凸轮离开的位置的倒针杆;第1外部操作部件;动作杆,在所述倒针杆压接所述心型凸轮的情况下,与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使所述倒针杆移动到从所述心型凸轮离开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为非操作状态时被定位在定位位置;第2外部操作部件;以及倒针传递杆,与所述第2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把所述倒针杆限制在压接所述心型凸轮的位置。
此处,作为所述指针,例如,可以使用用于指示计时时间的计时针。并且,作为保持指针的轮,例如,可以使用保持计时针并且具有心型凸轮的计时轮。另外,作为所述轮系,例如,可以使用把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计时轮的计时轮系。
根据该发明,动作杆与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使压接心型凸轮的倒针杆移动到从心型凸轮离开的位置,在第1外部操作部件为非操作状态时,通过定位部件被定位在定位位置。即,动作杆与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动作,在进行该动作时,倒针杆压接在心型凸轮上的情况下,使倒针杆移动,但在倒针杆已经从心型凸轮离开的情况下,使倒针杆不移动。因此,在使倒针杆移动到从心型凸轮离开的位置后,解除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动作杆被定位定位位置,即返回到被第1外部操作部件按压之前的位置。所以,当再次按动操作第1外部操作部件时,由于被定位在定位位置的动作杆也被按动,可以获得操作时的规律感,能够防止由于没有规律感,即使轻轻按动时开关也被接通的错误操作。
并且,从心形凸轮离开的倒针杆与第2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返回压接心形凸轮的位置并被限制于此。因此,可以通过第2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实现回零操作。
另外,倒针杆与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从压接心形凸轮的回零位置离开,并被限制在解除压接后的位置,所以,例如在用电机驱动计时针时,如果驱动电机即可驱动计时针,如果使电机停止即可停止计时针。
所以,如果设置与第1外部操作部件或动作杆的动作联动的开关等,在每次按动操作第1外部操作部件时,交替反复进行所述电机驱动的起动和停止,可以实现计时针等指针的起动、停止操作。
因此,在实现作为计时器的普通操作方法的起动、停止、回零这三种操作时,在本发明中可以提供主要构成部件可以由倒针杆、倒针传递杆、动作杆这三个部件构成的简单结构,也能提高装配性。所以,根据本发明之十可以实现所述第3目的。
此处,在本发明之九中,优选在所述运动机构的一层部和二层部之间,配置具有所述电机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使该电路基板和所述发电装置、二次电源及电机电连接。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分别缩短配置在一层部的电机及配置在二层部的二次电源与电路基板的电气布线,能够降低外部噪声的混入等,可以防止错误动作。
并且,在本发明之九中,所述发电装置构成为包括旋转锤以及具有通过该旋转锤而旋转的发电用转子和发电用线圈的发电机,并且优选所述发电机配置在所述二层部。
在采用使用旋转锤的发电装置的情况下,在使佩戴了手表的手腕等移动时,旋转锤旋转。通过该旋转锤的旋转将运动能转换为旋转能,利用该旋转能使转子旋转,从而利用发电机进行发电。旋转锤可以形成为通过调整旋转锤的重量或旋转轴与重锤的距离等而具有较大力矩的形状,所以能够把来自外部的运动能有效转换为较大的旋转能,发电电力也增大。并且,由于旋转锤是扁平形状,所以发电装置自身能够构成薄型结构,可以使装配了发电装置的运动机构做到薄型化。
另外,在本发明之九中,优选形成以下结构,所述运动机构的一层部具有支撑所述轮系的各个轴的一方榫舌的第一层基座部件;支撑所述轮系的各个轴的另一方榫舌的第一层护罩部件,在该第一层基座部件和第一层护罩部件之间配置着所述电机,所述运动机构的二层部具有第二层基座部件和第二层护罩部件,在该第二层基座部件和第二层护罩部件之间配置着所述发电机,在第二层护罩部件的后盖侧配置着所述旋转锤。
根据这种结构,一层部和二层部分别具有基座部件和护罩部件,所以配置在各层的部件可以以各层的基座部件为基准进行配置。因此,容易进行部件的配置和装配,更容易进行各轮系的松动调整等,所以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性。
另外,把旋转锤设在第二层护罩部件的后盖侧即未配置有其他部件的一侧,所以在配置二次电源等其他部件时,不必考虑与旋转锤的干涉,相应地可以有效进行部件装配作业。
并且,在本发明之九中,优选形成以下结构,所述第一层基座部件通过层叠金属板和塑料制板材而构成,在所述塑料制板材上形成保持所述轮系的榫舌的榫眼,所述第二层基座部件由形成有保持所述轮系的榫舌的榫眼的塑料制板材构成。
如果在塑料制板材上形成榫眼,可以通过注射塑模成形等一体形成榫眼,与在金属板上加工榫眼时相比,加工作业变简单,相应地可以降低成本。特别是在齿轮数即榫眼数多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并且,由于层叠金属板,所以可以利用金属板确保机械强度。因此,可以抑制塑料制板材的厚度尺寸,抑制钟表厚度尺寸的增大。
另外,在本发明之九中,优选形成以下结构,具有指示除所述正常时间以外的其他信息的指针,该指针的旋转轴一方的榫舌由所述运动机构的第一层基座部件支撑着,另一方榫舌由所述第二层基座部件或第二层护罩部件支撑着。
根据这种结构,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可以形成得较长,能够减小因针的冲击等造成的读取误差。
并且,在本发明之九中,优选所述电机配置在相对发电机在平面位置上不重叠的位置。
具有发电用转子和发电用线圈的发电机,在发电时产生泄漏磁通,给转动的磁性材料带来影响。因此,为了使电机在发电时没有错误动作,有时需要考虑在驱动电路中加入校正脉冲来驱动电机等。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发电机和电机配置在不同的层部,并且上下之间分离配置,而且使它们的平面位置也不同,所以能够将发电机和电机分离配置。泄漏磁通的影响与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地变小,所以如果将发电机和电机分离配置,相应地可以减小泄漏磁通的影响,在电路上也不必有所担忧。
并且,在本发明之九中,优选在所述电路基板安装IC,该IC的平面位置被配置在所述二次电池的平面位置内。
如果把IC配置在二次电池的平面位置内即二次电池的下侧(玻璃侧),可以缩短连接它们之间的相关电源的布线,能够防止因外部噪声等造成的错误动作。并且,通过在IC上配置金属制二次电池,二次电池成为屏蔽,可以防止因静电造成的IC破损。
另外,在本发明之十中,优选形成以下结构,所述倒针传递杆由第1倒针传递杆和第2倒针传递杆构成,各倒针传递杆的中间部具有转动轴,各端部配置成可以转动的状态,同时一方端部连接成彼此可以相互转动并且可以滑动移动,所述第1倒针传递杆的另一方端部被配置成可以接触第2外部操作部件,第2倒针传递杆的另一方端部被配置成可以接触倒针杆。
在带计时器的钟表等的多功能钟表中,用于显示计时时间的计时轮等的轮布局、外部操作部件的布局各式各样。
因此,例如可以构成为使倒针传递杆直接接触第2外部操作部件,通过第2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使倒针传递杆直接动作。
另一方面,在第2外部操作部件和倒针杆之间,配置被第2外部操作部件按压的第1倒针传递杆、和与倒针杆配合的第2倒针传递杆,如果利用第2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并通过第1和第2倒针传递杆使倒针杆移动到压接心形凸轮的位置,即使改变第2外部操作部件的布局,也能容易获得本发明的功能。并且,即使构成的其他杆类、保持计时针的计时轮的位置发生变化,也能实现布局结构。
并且,在本发明之十中,优选形成以下结构,具有与所述动作杆配合的动作杆用定位部件;和与所述倒针传递杆配合的倒针传递杆用定位部件,所述动作杆用定位部件具有通过操作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时的按压力可以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和在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处于非操作状态时利用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力把所述动作杆定位在定位位置的限制部,所述倒针传递杆用定位部件具有通过操作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时的按压力及操作所述第2外部操作部件时的按压力中的任一按压力可以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和利用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力,所述倒针杆将所述倒针传递杆定位于从所述心形凸轮离开时的位置和压接心形凸轮时的位置的限制部。
此处,作为各定位部件,例如,可以利用通过加工板材形成的棘爪弹簧等,该棘爪弹簧具有从基部侧延伸并可以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在该弹性部的前端侧形成为凹状部,并可以配合突起设在动作杆或倒针传递杆的轴的限制部。
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动作杆用定位部件的弹性部使动作杆返回定位位置的弹性力起作用。因此,解除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力不作用于动作杆时,动作杆依靠弹性部的弹性力自动返回定位位置,并通过所述限制部被定位在操作第1外部操作部件之前的位置。
倒针传递杆用定位部件在按动操作第2外部操作部件时,通过限制部把倒针传递杆按压、限制在倒针杆压接心形凸轮的位置,在按动操作第1外部操作部件时,通过限制部限制倒针传递杆的位置以使倒针杆被保持在从心形凸轮离开的位置。倒针传递杆用定位部件在其弹性力的施力作用下把倒针传递杆维持在所述两种限制位置状态下,倒针传递杆在施加了超过所述弹性力的力时,从限制位置移动。
定位部件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力和限制部可以稳定地限制动作杆、倒针传递杆的位置,在操作外部操作部件时,在从定位部件的例如形成为凹状的限制部出来时需要规定的操作力,所以能够获得规律感,可以防止错误操作。因此,通过适当调整定位部件的限制部的形状和弹性部的弹性力,可以控制操作时的规律感,可以获得操作性良好并且有适当的规律感的操作感。
在本发明之十中,所述动作杆用定位部件和所述倒针传递杆用定位部件可以形成为不同的部件,但优选形成于相同部件的不同位置。
如果使各定位部件形成为相同部件,与形成为不同部件时相比,具有减少部件数目、简化结构、提高装配性等的效果。并且,由于用相同部件构成,也可以抑制相对位置的偏差,能够进行动作杆、倒针传递杆的相互位置精度良好且稳定的操作。另外,在各定位部件中,限制部的形状、弹性部的形状、位置根据动作杆或倒针传递杆的结构等适宜设定即可。
在本发明之十中,优选形成为以下结构,在所述倒针杆压接所述心形凸轮的情况下,按动与所述动作杆联动的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使所述倒针杆从所述心形凸轮离开,计时针等的指针即起动,在所述倒针杆从所述心形凸轮离开的情况下,按动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计时针等的指针即停止,在计时针等的指针停止的情况下,按动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计时针等的指针即起动,在所述倒针杆从所述心形凸轮离开的情况下,按动所述第2外部操作部件,计时针等的指针即回零。
在倒针杆压接心形凸轮的情况下(回零),如果按动第1外部操作部件,则动作杆被按动,倒针杆移动到从心形凸轮离开的位置,计时针等的指针即起动。继续按动第1外部操作部件,动作杆被按动,计时针等的指针即停止。在计时针等的指针停止的状态下,按动第1外部操作部件,计时针等的指针即起动。
因此,通过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连续按动操作反复进行起动、停止,可以进行计时器的累计测定,操作简单,不会出现操作错误。并且,起动用和停止用的操作部件可以兼用,所以能够减少部件数目。
在本发明之十中,优选形成为,所述动作杆具有通过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而被输入的开关输入弹簧,通过所述开关输入弹簧的输入来控制所述计时针等的指针的起动和停止动作。
在利用电子电路和作为驱动源的计时电机来驱动计时轮系的带计时器钟表等中,为了使计时器动作,需要把开关输入传递给电子电路。因此,如果设置与动作杆一体形成的开关输入弹簧,开关输入弹簧进行和动作杆相同的动作,通过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将开关输入接通,解除操作时将开关输入断开,所以能够向电子电路传递开关输入。
根据这种结构,开关输入弹簧和动作杆一起进行相同的动作,所以容易获取动作杆的动作和倒针杆从心形凸轮离开的定时及开关输入的定时。
并且,开关输入弹簧在动作杆中构成的位置可以根据电子电路或其他杆的布局来选择,所以能够设在运动机构的内侧方向,具有可以减小运动机构的外形尺寸的优点。
在本发明之十中,优选形成为,所述计时轮等的轮由具有心形凸轮的轴部、和与其他轮系(计时轮系等)啮合并相对所述轴部滑动配合的齿轮部构成。
根据这种机构,例如计时轮具有滑动机构,所以在回零时仅使计时轮的心形凸轮和轴部强制转动,而计时轮系的其他轮不转动,所以不会产生测定误差。
即,通过心形凸轮的强制旋转,并使计时电机的转子旋转时,转子的电磁相位有时会偏移,在下一次起动计时器时,有时电机在最初的脉冲不驱动,致使产生测定误差。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具有滑动机构,所以在回零时,旋转不传递到转子,不会产生测定误差。
另外,心形凸轮在回零时仅瞬间转动,所以不会向其他计时轮系施加转动负荷。因此,通过具有滑动机构,在强制转动时,不会向计时轮系施加负荷,所以在回零的中途不会产生转动停止等,能够实现稳定回零。并且,在计时轮系中可以不向强度较弱的部分施加强制转动时的负荷致使其损坏。
在本发明之十中,优选形成为具有矫正杆(计时矫正杆等),在轮(计时轮等)回零时,矫正从轮系(计时轮系等)的驱动源到轮(计时轮等)之间的任一个齿轮。
如前面所述,如果计时轮中具有与轴部滑动配合的齿轮,在回零时,该齿轮滑动,仅轴部即计时指针转动并回零。但是,滑动机构的滑动力矩大于计时轮系的负荷,在该情况下,在回零时不滑动,使得一直到计时轮系都转动,有时会产生计时器的起动误差。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设置计时矫正杆,矫正计时轮系的齿轮,所以利用计时矫正杆的按压力使滑动功能可靠地起作用,在回零时防止使一直到驱动源都转动,不会产生起动计时器时的测定误差。
在本发明之十中,优选形成为具有矫正杆(计时矫正杆等),与所述倒针传递杆配合,并且与所述第2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按压并矫正所述轮系(计时轮系等)的齿轮中的一个。
如果构成为使计时矫正杆与倒针传递杆配合,并且与第2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按压并矫正计时轮系等的齿轮中的一个,则可以根据使计时轮回零时的动作来矫正计时轮系。具体而言,优选作为在回零之前矫正有效的定时,形成通过倒针传递杆使倒针杆和计时矫正杆动作,容易获取该定时的结构。
在本发明之十中,优选形成为以下结构,所述矫正杆(计时矫正杆等)与所述动作杆配合,并且与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解除所述轮系(计时轮系等)的矫正。
例如,优选形成为,在计时器起动时,计时矫正杆在起动开关输入之前从计时轮系的齿轮解除。
因此,如本发明所述,计时矫正杆与进行起动开关输入和解除矫正的动作杆直接联动,具有容易获取其定时的效果。
在本发明之十中,优选形成以下结构,所述倒针杆具有可以压接所述心形凸轮的压接部、第1和第2孔、及转动轴,所述动作杆具有与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接触的一端部、具有与所述倒针杆的第1孔配合的动作轴的另一端部、和设在各端部之间的转动轴,所述倒针传递杆具有与所述第2外部操作部件接触的一端部、与所述倒针杆的第2孔配合的轴部件、和设在各端部之间的转动轴,所述倒针杆的所述第1孔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在所述倒针杆按压所述心形凸轮的情况下,所述动作杆与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并转动时,所述动作轴接触孔内面壁,使所述倒针杆可以移动,并且在所述倒针杆从所述心形凸轮离开的情况下,所述动作杆与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并转动时,所述动作轴不接触孔内面壁而相对倒针杆可以自由移动,所述倒针杆的所述第2孔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在所述倒针杆按压所述心形凸轮的情况下,伴随所述倒针杆的转动,在该孔的内面壁按动所述倒针传递杆的轴部件,并且在所述倒针杆从所述心形凸轮离开的情况下,所述倒针传递杆的轴部件接触该孔的内面壁,并可以限制所述倒针杆向压接所述心形凸轮的方向的移动。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适当研究倒针杆的第1和第2孔的形状,使动作杆的动作轴和倒针传递杆的轴部件配合在这些各个孔中,可以实现规定的动作。例如,第1孔大致为三角形,在倒针杆从心形凸轮离开时,即使动作杆也转动,但只要其动作轴可以在所述三角形的孔内自由移动即可。
这样,仅通过适当研究孔的形状等,即可实现所述动作,结构比较简单,而且能够可靠地动作。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计时器钟表的正面外观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1的C-C线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1的D-D线的剖面图。
图6是带计时器钟表的正面外观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运动机构的装配工序的中途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运动机构的装配工序的中途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运动机构的装配工序的中途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运动机构的装配工序的中途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运动机构的装配工序的中途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运动机构的装配工序的中途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运动机构的装配工序的中途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运动机构的装配工序的中途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运动机构的底板表面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运动机构的底板表面侧的日期轮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运动机构的底板表面侧的日期轮压板的立体图。
图18是第2实施方式的带计时器钟表的正面外观图。
图19是第2实施方式的运动机构的整体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的计时轮系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21是秒CG轮、分CG轮部的剖面图。
图22是回零时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23是图22的主要构成部分的立体图。
图24是操作复位按钮时的剖面图。
图25是从图24的按钮侧观看时的侧视图。
图26是起动·停止时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27是操作起动·停止按钮时的剖面图。
图28是操作按钮前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多功能钟表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带计时器钟表1的正面外观。
该带计时器钟表1如沿着从图1的A-A线到D-D线的各剖面线的剖面图即图2~图4所示,具有由可以通过透光性玻璃2进行辨认的字盘3部分构成的时间显示部4。即,时间显示部4被划分形成于配置在字盘3周围的玻璃保持圈5的内周面(分离面)5A的内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时间显示部4被划分形成为正面大致呈圆形,由通过所述玻璃保持圈5来划分时间显示部4而形成的分离部构成。
(1.指针的布局结构)如图1所示,带计时器钟表1具有配置在时间显示部4的正常时间显示用的时针11、分针12、秒针13,和指示除正常时间以外的其他信息即计时时间的秒计时针(秒CG针)14、分计时针(分CG针)15。因此,通过秒CG针14和分CG针构成指示除正常时间以外的其他信息的指针。
并且,在钟表1的3点方向的侧面配置用于校正正常时间的外部操作部件即表把17,在2点方向配置用于进行秒CG针14、分CG针15的起动、停止操作的起动·停止按钮18,在4点方向配置用于使秒CG针14、分CG针15回零的复位按钮19。
此处,如图6所示,时针11、分针12的旋转轴12A为同轴,该旋转轴12A设在相对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4A离开6点方向(图6中下方)的位置。秒针13配置在其旋转轴13A相对所述中心4A大致离开10点方向的位置。
另一方面,指示秒计时时间的秒CG针14配置在其旋转轴14A相对所述中心4A略微离开(偏心)12点方向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偏心量d1约为1.5mm,该偏心量d1是根据钟表1的尺寸、外观设计等设定的,不限定于约1.5mm。
并且,显示分计时时间的分CG针15配置在其旋转轴15A相对中心4A大致离开2点方向的位置。
在字盘3形成有指示正常时间的时分用刻度3A;秒用刻度3B;指示秒计时时间的刻度3C;指示分计时时间的刻度3D。各刻度3A~3D对应各指针11~15的针前端的轨迹而设计。因此,刻度3C被设计成相对时间显示部4偏心于12点侧。
各个针11~14和普通钟表相同呈顺时针旋转,但只有分CG针15在扇形刻度盘上呈扇形运针。即,分CG针15从图6所示的回零状态(复位状态)顺时针旋转。并且,在操作复位按钮19时,分CG针15逆向旋转返回初始状态(复位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计时为合计45分钟,也能进行足球、橄榄球等的比赛时间的测试等。
此处,从分针12、秒针13、秒CG针14、分CG针15的各旋转轴12A~15A到各个针12~15的前端的长度尺寸分别设为L1~L4,秒CG针14的长度尺寸L3长于其他针的长度尺寸L1、L2、L4。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作为指针的秒CG针14的旋转轴14A到秒CG针14的前端的长度尺寸A为L3,从分针12的旋转轴12A到分针12的前端的长度尺寸B为L1,从秒针13的旋转轴13A到秒针13的前端的长度尺寸C为L2,从作为第2指针的分CG针15的旋转轴15A到分CG针15的前端的长度尺寸D为L4。
分针12的旋转轴12A和秒CG针14的旋转轴14A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分针12的长度尺寸L1,以使所述分针12不与旋转轴14A冲突。另外,时针11的长度尺寸当然短于所述分针12的所述长度尺寸,并且与所述分针12呈同轴配置,所以时针11不会与旋转轴14A冲突。
此处,分针12的长度尺寸L1和旋转轴12A的位置除上述条件外,被设计成在分针12以旋转轴12A为中心旋转时,分针12的前端不接触作为分离部的玻璃保持圈5。即,旋转轴12A被配置在玻璃保持圈5的6点方向侧内面5A和旋转轴14A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根据该配置位置来设定所述分针12的长度尺寸L1。
秒针13的旋转轴13A和所述旋转轴14A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秒针13的长度尺寸L2,以使秒针13不与旋转轴14A冲突。
另外,秒针13在时间显示部4被配置在大致10点方向,与配置了时分针11、12的6点方向相比,可配置空间小,所以秒针13的长度尺寸L2也小于分针12的长度尺寸L1。该秒针13的长度尺寸L2和旋转轴13A的配置位置与分针12相同,被设定成不与旋转轴14A或时间显示部4外周的玻璃保持圈5冲突。
另一方面,分CG针15的旋转轴15A和所述旋转轴14A之间的间隔(距离)短于分CG针15的长度尺寸L4,并接近各旋转轴14A、15A配置。
因此,在分CG针15旋转一圈时,针15撞上旋转轴14A。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分CG针15构成为如前面所述,不象其他针11~14那样旋转一圈,而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被驱动着转动,即其驱动轨迹形成为扇形。
此处,时针11、分针12、秒针13、分CG针15的各旋转轴12A、13A、15A被配置在秒CG针14的移动轨迹内。因此,秒CG针14的高度位置(水平)被配置得高于各个针11~13、15的高度位置(在玻璃2侧),秒CG针14被设定成与各个针11~13、15不干涉的高度水平。
并且,由于各个针11~13、15和秒CG针14的高度位置不同,所以形成有各刻度3A~3D的字盘3也是根据各个针11~15的高度位置而设计的。
具体而言,字盘3如图2~图4所示,由上下层叠的两个字盘31、32构成。在上侧(玻璃2侧)的字盘31形成对应秒CG针14的刻度3C。并且,在字盘31中用于配置各个针11~13、15的部位加工有孔,以露出下侧的字盘32。因此,在字盘32形成有各刻度3A、3B、3D。
并且,在从字盘3的4点到5点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大致4点半方向),贯通各字盘31、32形成有用于露出日期轮并显示日期的窗口16。
带计时器钟表1如图2~图4所示,具有壳体20;通过密封圈安装在该壳体20的上部开口的玻璃保持圈5;由该玻璃保持圈5保持着的玻璃2;通过密封圈安装在该壳体20的下部开口的后盖3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钟表1的剖面方向的上下位置关系在没有特别说明时,以玻璃2侧为上侧,以后盖30侧为下侧。
在由这些壳体20、玻璃2、后盖30包围的内部空间,配置驱动各个针11~15的运动机构100。
(2.运动机构的结构)下面,说明带计时器钟表1的运动机构100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运动机构100大概分为两层结构。在第一层(一层部)配置着用于显示正常时间的基本钟表轮系;用于显示计时的CG(计时器)轮系;用于校正正常时间的时间校正机构。
并且,在第二层(二层部)配置着发电用线圈单元、定子、发电用轮系、用于充电发电能量的二次电源、计时器的回零机构。
并且,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配置着进行正常时间显示和计时显示的电气控制、发电机的控制的电路基板50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第一层指钟表1的上方侧即接近玻璃2和字盘3的一侧,第二层指钟表1的下方侧即接近后盖30的一侧。
(2-1.运动机构的第一层的结构)在钟表1的运动机构100的第一层,如图7所示,配置着基本钟表轮系和计时器轮系、时间校正机构。另外,在图7的立体图中,把后盖30侧描述为上方,把玻璃2侧描述为下方。这是因为在装配运动机构100时,通常在底板400上装配各部件。另外,该上下位置关系在表示运动机构100的装配过程的图8~图14的各立体图中也相同。
如图7所示,在底板400的上面(后盖侧)配置合成树脂制电路支座700,各轮系的齿轮等配置在该电路支座700上。
(2-1-1.基本钟表轮系)说明用于显示正常时间的基本钟表轮系的概略结构。基本钟表构成具有基本钟表用电机101和基本钟表轮系。
作为基本钟表用的驱动源的基本钟表用电机101由基本钟表用线圈102、基本钟表用定子103、基本钟表用转子104构成。并且,根据来自电子电路的驱动信号,使基本钟表用转子104按照1秒1步的定时转动,经过5号轮105,驱动被减速并传递给小秒轮106。因此,通过由所述小秒轮106保持的基本钟表秒针(小秒针)13来指示正常时间的秒。
即,基本钟表用电机101被配置在保持小秒针13的小秒轮106附近。由此,可以抑制小秒针13运针时的指示不均。
并且,转子104的旋转通过5号轮105、4号第三中间轮107、4号第二中间轮108、4号第一中间轮109、3号轮110减速传递给2号轮111。因此,如图4所示,通过由所述2号轮111保持的基本钟表的分针12来指示正常时间的分。从2号轮111经过跨轮(日の裏車),将驱动传递给筒轮113,从而指示正常时间的时。
此处,从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4A配置在大致10点方向的秒针13和配置在6点方向的时针11、分针12的距离非常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把基本钟表用电机101的旋转传递给从转子104离开的2号轮111,配置不增速减速的3个中间轮107~109。另外,由于各中间轮107~109是不增速减速的齿轮,所以用相同的齿轮构成。由此,即使增加齿轮数目,成本也不会有大幅提高。
并且,通过各齿轮105~111构成基本钟表轮系。
(2-1-2.时间校正机构)用于校正时针11、分针12的时间的时间校正机构如图7所示,具有固定安装着表把17的柄轴(巻真)130;以及由把该柄轴130的位置矫正在正常位置、时间校正位置、日历校正位置的各个状态的锁母(ぉしどり)131、锁杆132、矫正杆139、鼓轮133等构成的切换部。此处,柄轴130配置在钟表1的3点方向,切换部配置在从3点到5点方向。
并且,配置在3点方向的柄轴130和配置在6点方向的时针11、分针12相分离,本实施方式的时间校正机构具有3个中间轮135~137。
即,通过拉出固定安装着表把17的柄轴130,锁母131和锁杆132联动,鼓轮133和小铁轮134啮合。小铁轮134依次通过日期后面第三中间轮135、日期后面第二中间轮136、日期后面第一中间轮137把柄轴130的旋转传递给跨轮138,进行正常的时间校正。矫正杆139配合在锁母131上,并与柄轴130的拉出联动来矫正4号第一中间轮109。
此处,为了分离表把17和时分针11、12而设置的中间轮134~137是不增速减速的齿轮,所以用和跨轮138相同的齿轮构成。由此,即使齿轮数目增加,成本也不会大幅度提高。
(2-1-3.计时轮系)计时器钟表构成为具有计时电机201和计时轮系。
作为计时轮系的驱动源的计时电机201由线圈202、定子203、转子204构成,配置在钟表1的大致12点位置。该电机201根据来自电子电路的驱动信号驱动转子204旋转。
该转子204的旋转通过秒CG第三中间轮205、秒CG第二中间轮206、秒CG第一中间轮207传递给秒CG轮208,利用由秒CG轮208保持的秒CG针14来指示秒计时。
另一方面,传递给秒CG第一中间轮207的旋转从秒CG第一中间轮207通过分CG第二中间轮222、分CG第一中间轮221传递给分CG轮220,利用由分CG轮220保持的分CG针15来指示分计时。即,秒CG第一中间轮207具有上下两个小轮,在一方小轮啮合秒CG轮208,在另一方小轮啮合第二中间轮222。
另外,在秒CG轮208和分CG轮220上分别具有用于回零的心形凸轮210、224。并且,构成秒CG轮208和分CG轮220的针(真)和齿轮中,各轮208、220使用相同的针,仅齿轮不同。这些秒CG轮208和分CG轮220如图7所示,由于针高度不同,所以在断面上呈错开配置。
在配置于以上所述的运动机机构100的第一层的基本钟表轮系和计时轮系上(后盖侧),如图8所示配置轮系支座401,利用该轮系支座401支撑着基本钟表轮系和计时轮系的各自上榫舌(后盖侧的榫舌)自由转动。即,基本钟表轮系和计时轮系被支撑于放置在底板400上面的电路支座700和轮系支座401之间。即,除带针11~15的轮(例如,秒CG轮208、分CG轮220等)以外的轮(齿轮)由轮系支座401枢轴支撑上榫舌,由电路支座700枢轴支撑下榫舌。
(2-2.运动机构中间层的结构)在所述轮系支座401上(后盖侧)如图9所示,配置装配有IC或整流电路等的电路基板501。电路基板501从配置于钟表1的大致2点位置的起动·停止按钮18部分到复位按钮19、6点位置、配置有各电机的10点位置,沿着钟表1的壳体内周形成为平面大致呈C字状。
利用设在该电路基板501的IC等的电子电路,可以检测各电机101、201的驱动控制和各按钮18、19的操作状态。
另外,在电路基板501上设置具有用于进行与第二层电路的导通的4个导通端子的导通端子部502。
(2-3.运动机构第二层的结构)在运动机构100的第二层配置发电用线圈单元、定子、发电用轮系、用于充电发电能量的二次电源、计时器的回零机构。
运动机构第二层如图10所示,首先具有重叠配置在电路基板501上(后盖侧)的电路压板600。该电路压板600成为发电机、二次电池、回零机构的基座。
即,如图11、12所示,在电路压板600的大致4点方向配置着具有发电用线圈单元611、发电用定子612、发电用转子613的发电机610。此处,由于所述各电机101、201被配置成平面位置相对中心4A在大致8~9点方向和大致11~12点方向,所以发电机610和各电机101、201被配置成平面位置不同即在平面上不重叠。
并且,在大致8点方向形成用于配置二次电源640的大致圆筒状的凹部620,沿着其外周配置导通基板630。通过将4个导通线圈631分别配置在形成于电路压板600的4个贯通孔内,使其端部分别接触所述电路基板501和所述导通基板630的各端子。由此,通过导通线圈631,与运动机构100的第一层的电机101、201等电连接的电路基板501、和与第二层的发电机610和二次电源640电连接的导通基板630构成电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4个导通线圈631,所以配置4根电气布线。其中的两根布线用于使发电机610的输出(发电电力)流向电路基板501的整流电路,另外两根用于向二次电源640充电由整流电路整流后的电流。
并且,电路压板600支撑着秒CG轮208、秒CG第一中间轮207的各自旋转轴的上榫舌自由旋转。
另外,构成接触心形凸轮210、224的倒针杆330、伴随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而转动并使所述倒针杆330从心形凸轮210、224离开的动作杆340、伴随复位按钮19的按动操作而转动并使所述倒针杆330接触心形凸轮210、224的传递杆310及倒针传递杆320等的回零机构的杆类,被配置在从钟表1的大致4点到10点的位置,以使CG轮系和CG电机201在上下方向重叠。
并且,构成这些回零机构的杆类被配置成使发电机610和二次电源640在平面上不重叠。
在动作杆340一体形成开关输入端子341,如果按动所述起动·停止按钮18,则开关输入端子341接触电路基板501的端子,可以检测按钮18的按动操作即开关的输入。
在回零机构的各杆310、320、330、340上(后盖侧),如图12所示配置回零压板360,各杆310、320、330、340被支撑于该回零压板360和电路压板600之间。在该回零压板360一体形成与突起设在动作杆340的销配合的棘爪弹簧361、和与突起设在倒针传递杆320的销配合的棘爪弹簧362。
并且,如图12所示,在回零压板360形成接触复位按钮19的弹簧部363。因此,按动复位弹簧19时,通过弹簧部363按动传递杆310并使其转动。并且,弹簧部363弹性保持着从回零压板的相对侧形成的输入端子部364,按动复位弹簧19时,弹簧部363将形成于回零压板360的输入端子部364释放,输入端子部364接触设在电路基板501的复位端子。由此,可以检测复位按钮19的按动操作。
在回零压板360上侧配置啮合在发电用转子613的转子传递轮614。
另外,在回零压板360上如图13所示,配置旋转锤座460。利用该旋转锤座460支撑所述发电用转子613、转子传递轮614、分CG轮220、分CG第一中间轮221的各旋转轴的各自上榫舌自由旋转。
并且,在所述凹部620配置二次电源640。该二次电源640由通过焊接二次电池和负端子而形成为一体的二次电源单元构成。该二次电源640利用作为金属部件的二次电池压板641,通过绝缘板,并利用两个螺钉固定在运动机构100上,是运动机构部件中最后被装配的部件。另外,在二次电池640安装二次电池的负导线板642。此处,二次电源640被配置在平面位置与电路基板501的IC和辅助电容大致相同的位置。
在旋转锤座460上如图14所示,配置旋转锤轮470和旋转锤480。旋转锤轮470啮合在从旋转锤座460突出的转子传递轮614的小轮中。因此,伴随旋转锤480的转动,旋转锤轮470转动,通过转子传递轮614使发电用转子613旋转,利用发电机610进行发电。所以,通过旋转锤480、旋转锤轮470、发电机610构成发电装置。
(2-4.日期轮部分的结构)在底板400的字盘3侧如图15所示,一体形成在电路支座700上的引导管701从底板400的孔中突出。在该引导管701内插入字盘3的字盘支腿并予以引导,形成可以将字盘3定位的结构。
并且,引导管701如图16所示插通到形成为环状的日期轮引导座710的孔中,用于进行对日期轮引导座710的定位。在该日期轮引导座710的内侧配置环状的日期轮720,利用日期轮引导座710引导该日期轮720。
在日期轮720的内周侧配置驱动日期轮720的日期旋转轮721和日期旋转中间轮722、进行日期轮720的定位的日期跨接片723、校正日期轮720的日历校正轮724等。
在日期旋转轮721等上如图17所示,配置日期轮压板730,用于保持日期轮720和日期旋转轮721。
在如上构成的钟表1中,通过底板400和电路支座700构成第一层基座部件,通过轮系支座401构成第一层护罩部件,通过电路压板600构成第二层基座部件,通过旋转锤座460构成第二层护罩部件。此时,底板400、旋转锤座460是金属制品,电路支座700、轮系支座401、电路压板600是塑料制品。
(3-1.基本钟表的动作)在这种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钟表1佩戴于手臂上等并运动时,旋转锤480旋转。伴随旋转锤480的旋转,通过旋转锤轮470、转子传递轮614,发电用转子613旋转并发电。
由发电机610发电的电力经由通过导通基板630和导通线圈631电连接的整流电路整流后,供给二次电源640进行充电。
充电给二次电源640的电力通过所述导通基板630、导通线圈631供给电路基板501。由此,驱动配置在电路基板501的石英振荡器和IC等控制装置,利用从该控制装置输出的驱动脉冲驱动基本钟表用电机101。
基本钟表用电机101被驱动,转子104旋转,该旋转如前面所述,通过五号轮105传递给小秒轮106,小秒针13动作。
同时,转子104的旋转通过五号轮105、各中间轮107~109、三号轮110、二号轮111、跨轮138等的基本钟表轮系进行传递,使时针11和分针12也动作。
(3-2.计时钟表的动作)另一方面,在使用计时钟表功能时,首先,按动起动·停止按钮18。然后,通过动作杆340,倒针杆330动作,倒针杆330从心形凸轮210、224离开,解除对秒CG轮208、分CG轮220的矫正。
同时,通过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开关输入端子341接触电路基板501,开关被输入,从控制电路向CG电机201传递驱动脉冲来驱动电机201。
CG电机201的转子204的旋转通过所述CG轮系传递给秒CG轮208和分CG轮220,秒CG针14、分CG针15分别动作。
另外,解除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时,动作杆340通过棘爪弹簧361的弹性力返回原来位置,开关输入端子341也从电路基板501离开。但是,CG电机201的驱动在继续进行,计时钟表的计时在持续。
在驱动CG电机201时,再次按动起动·停止按钮18,动作杆340再次转动,所述开关被输入。由此,CG电机201停止,各秒CG针14、分CG针15也停止。
然后,再次按动起动·停止按钮18,CG电机201的驱动再次开始,秒CG针14、分CG针15再次开始动作。以后,每次按动起动·停止按钮18时,交替反复进行CG电机201的停止、驱动,从而进行计时时间的累计测定。
另一方面,在按动复位按钮19时,通过传递杆310和倒针传递杆320,倒针杆330移动,该倒针杆330压接秒CG轮208和分CG轮220的心形凸轮210、224,使各针14、15回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在按动复位按钮19时压接秒CG第二中间轮206进行矫正的计时矫正杆,伴随秒CG轮208、分CG轮220的回零动作,使CG电机201的转子204不旋转。并且,通过复位按钮19的按动操作,弹簧部363将输入端子部364释放,由此,输入端子部364接触复位端子,复位开关被输入,控制CG电机201的电子电路被复位。
(3-3.基本钟表的时间校正操作)
为了校正基本钟表的指示时间,将表把17拉出到时间校正位置,拉出柄轴130。由此,锁母131和锁杆132联动,鼓轮133和小铁轮134啮合,使柄轴130旋转,通过小铁轮134、各中间轮135~137、跨轮138,将旋转传递给二号轮111,进行正常的时间校正。此时,与柄轴130的拉出联动,矫正杆139动作,矫正四号第一中间轮109,柄轴130的旋转不会传递给基本钟表用电机101侧。
在这种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以下效果。
(1)单独设置秒CG针14,其旋转轴14A与其他针的旋转轴不一致,在进行正常时间显示时也使时分针11、12和秒针13独立,所以使用者容易辨认各针的指示。并且,分CG针15也是单独设置,所以更容易辨认其指示。因此,即使是具有计时钟表功能的具备多个指针的多功能钟表1,也能可靠辨认各指针的指示,实现辨认性良好的钟表。
并且,除时分针11、12以外,各针11~15也是分别独立设置,所以能够使用于驱动各针11~15的轮系也相互分离配置,可以把针在断面上的重叠和各轮系的重叠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即使是具有多个指针的多功能钟表1,也能使钟表1做到薄型化。
(2)使秒CG针14的旋转轴14A从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4A略微偏心配置,所以能够加长必须配置成与该旋转轴14A不干涉的时针11、分针12的长度尺寸,加长的量是与所述偏心部分相应的尺寸。因此,在将正常时间显示用的时分针11、12与秒CG针14独立配置在时间显示部4的6点位置时,能够把各针11、12的长度设定得较长,可以提高正常时间的辨认性。
另外,使秒CG针14的旋转轴14A从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4A略微偏心配置,并与其他针11~13、15相比设定为最长尺寸,所以能够表现机械回零时的针14的动态动作,并且提高辨认性。
(3)使分CG针15进行扇形运针,所以可以使其旋转轴15A接近秒CG针14的轴14A配置。即,可以使各旋转轴14A、15A之间的距离短于分CG针15的长度尺寸L4。因此,可以将分CG针15的旋转轴15A配置在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4A附近,相应地可以将分CG针15的长度尺寸L4设定得较长,容易辨认分CG针15的指示。
并且,在利用机械回零方式使各计时针14、15回零时,各轴14A、15A接近,所以可以使接触各轴的心形凸轮210、224的倒针杆330的各凸轮接触部也接近,容易使接触各心形凸轮210、224的倒针杆330形成为一体,并且能够做到小型化。
(4)在安装有时分针11、12的轮(二号轮111、筒轮)和基本钟表用电机101的转子104之间,配置至少两个以上不增速减速的齿轮107~109,利用相同轮构成这些齿轮107~109,所以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因此,即使在时分针11、12和秒针13的距离长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成本。
(5)在普通钟表中,二次电源和电路基板的导通结构优先,把二次电源配置在电路基板的下层(第一层),但如果二次电源配置在下层,在装配各部件后进行电路的电气检查时,必须切断来自二次电源的电气导通。因此,一般需要考虑设计成最后装配象正端子那样的部件,使二次电源在装配工序途中不导通。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把二次电源640配置在后盖30侧的第二层(上层),所以能够在运动机构100的装配工序中最后装配二次电源640。因此,与把二次电源640配置在第一层时相比,不需要考虑设计成最后装配象正端子那样的部件,使设计变容易,可以有效进行运动机构100的装配作业。并且,可以在装配其他部件后、装配二次电源640之前进行电路的电气检查,所以能够极其容易地进行电气检查,可以提高装配作业性和生产效率。
(6)由于把回零机构配置在CG轮系的上层,所以有效配置敲击心形凸轮210、224的倒针杆330和动作杆340等。因此,即使是具有多个部件的带发电装置的钟表1,也能控制为普通的手表尺寸。
(7)利用导通线圈631使电路基板501和第二层的二次电源640等电连接,所以即使在高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各个电路,也能用简单的结构可靠连接。
(8)把秒CG针14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4A向12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把时针11、分针12配置在从中心4A向6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把秒针13配置在从中心4A向大致10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把分CG针15配置在从中心4A向大致2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所以各针的配置平衡良好,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
并且,由于把进行扇形运针的分CG针15配置在大致2点方向,所以分CG针15也能从回零位置顺时针、即在与其他针相同的方向转动,因此,可以把握各针的动作且没有不谐调感。
(9)把运动机构100做成双层结构,把电机101、201和轮系配置在第一层,把二次电源640配置在第二层,所以与把这些部件配置在同一层的普通钟表相比,可以使二次电源640的平面尺寸较大。因此,能够利用内部电阻更小的二次电源640有效进行发电机610的充电,同时也可以使钟表1的持续时间维持得比较长。
(10)把电路基板501配置在运动机构100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所以能够缩短配置在第一层的各电机101、201和配置在第二层的二次电源640与电路基板501的电气布线。因此,能够降低电气布线中的外部噪声的混入,可以防止因外部噪声造成的电机101、201的错误动作等。
(11)由于设有具有旋转锤480、旋转锤轮470、发电机610的发电装置,所以能够输出较大的发电电力,可以更加有效进行二次电源640的充电。
并且,由于旋转锤480为扁平形状,所以即使重叠配置在形成为双层结构的运动机构100上时,也能够抑制钟表1的厚度尺寸的增加。
(12)利用由底板400和电路支座700构成的第一层基座部件和由轮系支座401构成的第一层护罩部件枢轴支撑各轮系的齿轮,所以能够用同一基座部件、护罩部件枢轴支撑各齿轮等部件。因此,能够统一在断面上重叠的部件等的高度并进行引导,可以减小中心距离的偏差等。并且,利用分别成一体的电路支座700、轮系支座401枢轴支撑各轮的各榫舌,所以能够提高各轮彼此间的位置精度,从这一点讲也能更加减小各轮的中心距离间的偏差。
(13)利用金属制底板400和塑料制电路支座700构成枢轴支撑多个齿轮的第一层基座部件,所以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同时减小第一层基座部件的厚度尺寸。并且,金属制底板400成为屏蔽,可以减轻、防止外部磁场等对电机101、201的影响或静电对IC等的影响。
(14)由于电路支座700、轮系支座401、电路压板600为塑料制品,所以枢轴支撑各轮系的轮的榫眼可以在注射塑模成形时等一体成形。因此,与通过在金属板上加工孔来形成榫眼的情况相比,加工作业变简单,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在塑料部件上形成榫眼时,可以使该榫眼形成为不贯通部件而将一方堵塞的孔。如果使用这种榫眼,可以防止尘埃进入榫眼内,能够使各轮顺畅旋转。
(15)秒CG轮208、分CG轮220的各自榫舌由电路支座700、电路压板600、旋转锤座460枢轴支撑着,所以能够使各轮208、220的轴形成得较长。因此,能够减小因针的冲击等造成的读取误差。
(16)将秒CG轮208、分CG轮220在断面上即钟表1的厚度方向错位配置,所以各个齿轮没有必要彼此避让。因此,能够缩短各秒CG轮208、分CG轮220之间的中心距离,减小平面配置空间。
并且,各秒CG轮208、分CG轮220构成为仅变更同一齿轮即可,所以能够削减部件种类,降低成本。
(17)秒CG第一中间轮207具有两个小轮,所以能够利用上下两个小轮把来自齿轮206的旋转力传递给减速比不同的两个轮系(秒CG轮208、分CG第二中间轮222)。因此,与齿轮·小轮均各使用一个普通轮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齿轮数量,减少必要的配置空间。
并且,秒CG轮208与心形凸轮210配合,在回零时被施加瞬间的较大的力。因此,秒CG第一中间轮207也被施加较大的力,必须考虑该齿轮强度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两个小轮,可以提高轴部分的强度,不必顾虑上述担忧。
(18)将发电机610和两个电机101、201在厚度方向和平面方向分离配置,所以能够减轻发电机610的泄漏磁通对电机101、201的影响,不必在电路上考虑校正脉冲等。
(19)把IC·辅助电容配置在二次电源640的平面位置内,所以能够缩短有关电源的布线,可以防止因外部噪声等造成的错误动作。并且,通过在IC上配置金属制二次电池,二次电池成为屏蔽,可以防止因静电造成的IC损坏。
(20)将引导字盘支腿的引导管701置于日期轮引导座710的引导中,所以能够抑制字盘3和日期轮720的位置错开。
(第2实施方式)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对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图1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正面外观图。
在该带计时器钟表1中,和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同轴配置的正常时间显示用时针11和分针12相对钟表体的壳体20的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配置在6点方向,正常时间显示用的基本钟表秒针13配置在大致10点方向。指示秒计时时间的计时秒针14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向12点方向稍微偏心的位置。并且,指示分计时时间的计时分针15配置在大致2点方向,在扇形刻度上进行扇形运针。该计时为合计45分钟。
另外,各针的刻度和表把17、起动·停止按钮18、复位按钮19的结构和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图19是钟表的整个运动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和第1实施方式的图7相同。即,图19是拆除运动机构上面的轮系支座、电路压板、回零压板等后的状态图,表示用于指示正常时间的基本钟表轮系、指示计时时间的计时轮系的主要部分。
首先,说明用于指示正常时间的基本钟表轮系的大概结构。
在底板400的上面配置合成树脂制电路支座700。作为基本钟表用的驱动源的基本钟表用电机101由基本钟表用线圈102、基本钟表用定子103、基本钟表用转子104构成,根据来自电子电路的驱动信号,使基本钟表用转子104按照1秒1步的定时转动,经过五号轮105,驱动被减速传递给小秒轮106,通过由所述小秒轮106保持的基本钟表秒针13(图18所示)来指示正常时间的秒。并且,通过5号轮105、4号第三中间轮107、4号第二中间轮108、4号第一中间轮109、3号轮110减速传递给2号轮111,通过由所述2号轮111保持的基本钟表分针12(图18所示)来指示正常时间的分。从2号轮111经过跨轮,将驱动传递给筒轮,从而指示正常时间的时(省略图示)。这些和普通电子表相同,所以省略详细说明,但正常时间的时·分·秒,按图18所示布局进行显示。
固定安装着表把17(图18所示)的柄轴130被支撑于底板400和电路支座700之间,通过拉出柄轴130,锁母131和锁杆132联动,鼓轮133和小铁轮134啮合。小铁轮134把柄轴130的旋转依次传递给日期后面第三中间轮135、日期后面第二中间轮136、日期后面第一中间轮137、跨轮138,进行正常的时间校正。矫正杆139配合在锁母131上,并与柄轴130的拉出联动来矫正4号第一中间轮109。这些构成上述基本钟表轮系的轮、杆类被支撑于电路支座700、轮系支座401(图21所示,但省略了基本钟表轮系的图)之间。
下面利用图20说明计时轮系。图20是将图19的计时轮系的主要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作为计时轮系的驱动源的计时电机201由计时线圈202、计时定子203、计时转子204构成。根据来自电子电路的驱动信号驱动计时转子204旋转,并通过秒CG第三中间轮205、秒CG第二中间轮206、秒CG第一中间轮207传递给秒CG轮208,利用由秒CG轮208保持的计时秒针14(图18所示)来指示秒计时。在秒CG轮208具有回零用的心形凸轮210。
另一方面,作为分计时轮的分CG轮220从秒CG第一中间轮207经过分CG第二中间轮222、分CG第一中间轮221被传递来自计时电机201的步进驱动,利用由分CG轮220保持的计时分针15(图18)来指示分计时。即,分CG轮220具有回零用心形凸轮224。秒CG第一中间轮207具有与分CG轮220啮合的小轮,和与分CG第二中间轮222啮合的小轮(省略图示)。
计时轮系如图21所示,被支撑于放置在底板400上面的电路支座700、电路压板600、旋转锤座460(省略图示)之间。
图21是表示秒CG轮208和分CG轮220的结构的剖面图。
秒CG轮208和分CG轮220的结构相同,所以以秒CG轮208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秒CG轮208由秒CG轮轴211、心形凸轮210、秒CG齿轮209构成,该结构和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秒CG齿轮209可以转动地与形成于秒CG轮轴211的心形凸轮210的下部211a转动配合,通过滑动弹簧212的弹性力被按压在心形凸轮210的下面阶梯部211b。滑动弹簧212通过把滑动弹簧压座213压入并固定在秒CG轮轴211上,以一定量的挠度来按压秒CG齿轮209。心形凸轮210和秒CG齿轮209的接触部依靠通过滑动弹簧212的按压而形成的摩擦力在计时测定中联动。另一方面,在回零时,心形凸轮210由倒针杆330按压着侧面强制转动,秒CG齿轮209和心形凸轮210滑动,与心形凸轮210成一体的秒CG轮轴211转动,使计时秒针14回零到0秒位置。秒CG齿轮209和其他的计时轮系不转动,保持正常的啮合状态。关于回零操作将在图22以后详细说明。此处,秒CG轮208通过轴承被支撑于电路支座700和电路压板600之间。
另外,分CG轮220的结构和秒CG轮208相同,所以省略详细说明,但是由分CG轮轴225、分CG齿轮223、心形凸轮224构成。分CG齿轮223的结构是通过滑动弹簧226的弹性力被按压在心形凸轮的下面阶梯部225b。分CG轮220通过轴承被支撑于电路支座700和旋转锤座460之间。
在回零时,心形凸轮224通过倒针杆330强制转动,并与分CG齿轮223滑动,和心形凸轮224形成为一体的分CG轮轴225转动,使计时分针15回零。分CG齿轮223和其他的计时轮系不转动,保持正常的啮合状态。
在本发明中,滑动弹簧212、226与秒CG齿轮209、分CG齿轮223是分别构成的,即使在两CG齿轮内设置滑动部,其功能也不改变。并且,心形凸轮和CG轮轴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分别形成再固定。
使用图22、图23说明计时器的结构。图22是表示按动操作复位按钮时的计时器回零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23是表示抽取图22的回零机构的主要构成部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在图22和图23中,作为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起动·停止按钮18位于按钮被按动操作前的初始位置。作为第2外部操作部件的复位按钮19表示按动操作时的状态。回零压板360形成有将其一部分向底板方向折弯形成的回零压簧部360a,接触传递杆310的前端部310a。在传递杆310中与设在由树脂成形的电路压板600的传递杆轴600a对应的位置设置孔310b,并与传递杆轴600a转动配合。在传递杆310的另一方前端部,动作轴310c与传递杆310一体形成,并与倒针传递杆320的长圆形状孔(长圆孔)320b配合着。
在倒针传递杆320的大致中央设置孔320a,用于与电路压板600一体形成的转动轴600b转动配合。在与传递杆310相反侧的方向前端设置两个具有不同直径的阶梯部的动作轴321。动作轴321的大径侧阶梯部321a部配合在倒针杆330的大致长方形孔332中。动作轴321的小径侧阶梯部321b(参照图23)配合在棘爪弹簧361上。该棘爪弹簧361是用于定位倒针传递杆320的定位部件,与回零压板360一体形成。
与倒针传递杆320联动的倒针杆330开有与形成于电路压板600的转动轴600c对应的孔330a,用于与转动轴600c转动配合。在倒针杆330的钟表中心方向设有接触分CG轮220的心形凸轮224的面330b、和接触秒CG轮208的心形凸轮210的面330c。倒针杆330的接触面330c侧相对接触面330b侧被切槽330d切断,具有弹簧部330e。在动作杆340侧开有大致三角形的孔331,与形成于动作杆340的动作轴340a相配合。
动作杆340在与形成于电路压板600的转动轴600d对应的位置开有孔340b,用于与转动轴600d转动配合。并且,在作为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起动·停止按钮18附近,形成在按动操作按钮时接触按钮的断面被折弯的面340c。在按钮接触面340c和孔340b之间一体形成开关输入端子340d,在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时,与设在电路基板501(参照图27)侧面的起动·停止输入图形502电连接。并且,在动作杆340的相同面上形成轴340e和动作轴340a,轴340e与形成于回零压板360、作为定位动作杆340的定位部件的棘爪部362配合,动作轴340a与倒针杆330的大致三角形孔331配合。
计时矫正杆350在与形成于轮系支座401的转动轴401a对应的位置设有孔350a,并可以转动配合。
计时矫正杆350形成有与轮系支座401中形成为长圆形状的突起部401b的侧面接触的弹簧部350c;在秒CG第二中间轮206的附近,被折弯到断面与秒CG第二中间轮206配合的位置的矫正部350b;与动作杆340的前端部340f配合的喙状前端部350d。并且,与倒针传递杆320的半岛状突出部320d配合。
下面,使用图22~图28说明计时器的操作。
利用图22和图23说明回零操作。
按动复位按钮19时,复位按钮19通过回零压板360的弹簧部360a向逆时针方向按动传递杆310的前端部310a部。传递杆310以传递杆轴600a为中心转动,位于另一方前端的动作轴310c也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倒针传递杆320以转动轴600b为中心通过传递杆310的动作轴310c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位于另一端的动作轴321也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通过动作轴321的大径侧阶梯部321a按压设在倒针杆330的大致长方形孔332的内面壁332a,倒针杆330以转动轴600c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倒针杆330的转动,与分CG轮220的心形凸轮224的端面相对的面330b和与秒CG轮208的心形凸轮210的端面相对的面330c分别压接心形凸轮210、224,被各心形凸轮210、224、即秒CG轮轴211、分CG轮轴225停止的计时秒针14、计时分针15倒针到所设定的位置,一般为零位置,即回零。
此时,倒针杆330的秒CG轮208侧被切槽330d切断,通过弹簧部330e的弹性力压接心形凸轮210,所以能够利用弹簧部330e吸收构成部件的尺寸偏差,使两个心形凸轮210、224的压接可靠回零。
秒CG轮208、分CG轮220回零时,秒CG齿轮209和分CG齿轮223相对秒CG轮轴211和分CG轮轴225形成为滑动结构,所以即使心形凸轮回零,其他计时轮系也不转动。
因此,计时轮系、计时转子204不转动,相互不会产生相位偏移,能够准确起动计时器。
在回零操作结束时,倒针传递杆320的动作轴321位于和回零压板360一体形成的棘爪弹簧361的前端的斜面部361a,通过棘爪弹簧361的弹性力被施力,并接触倒针杆330的大致长方形孔332的内面壁332a。因此,倒针传递杆320能够保持稳定的位置。
在解除复位按钮19的操作时,复位按钮19和回零压板360的弹簧部360a恢复到操作前的位置。复位按钮19、倒针传递杆320、倒针杆330保持回零操作结束时的状态,所以即使反复按动操作复位按钮19,与传递杆310配合的其他杆的状态也不变。
在按动复位按钮19进行回零操作时,计时矫正杆350与倒针传递杆320的半岛状突出部320d的配合被解除,通过弹簧部350c的弹性力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矫正部350b压接秒CG第二中间轮,矫正计时轮系。
在使心形凸轮210、224转动回零时,形成为使秒CG齿轮209、分CG齿轮223具有滑动结构,其他计时轮系不转动的结构,但滑动力矩大于计时轮系的负荷时,在回零时有时会使得其他计时轮系转动。通过设置计时矫正杆350,可以使滑动结构完全发挥作用,在回零操作时使计时轮系转动,可以使计时转子204的磁极相位不偏移地准确进行计时起动。
另外,计时矫正杆350矫正秒CG第二中间轮206,但也可以矫正其他计时轮系。并且,即使解除复位按钮19的操作,倒针传递杆320的位置也不变,所以计时矫正杆350也持续保持该位置。
在回零操作时,起动·停止按钮18位于按动操作前的位置,动作杆340由轴340e和回零压板360的棘爪弹簧362进行定位,开关输入端子340d被保持在离开起动·停止输入结构502的位置。
此处,作为回零操作时的定时,复位开关输入、计时矫正、回零的顺序是不产生错误动作的顺序,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可以获取最适合于计时矫正杆350与倒针传递杆320联动的结构的定时。
参照图24和图25说明复位按钮19的按动操作时的开关输入。图24是回零操作时的复位按钮部的剖面图,图25是从复位按钮方向观看时的侧视图。
按动操作复位按钮19时(箭头方向),复位按钮19的动作通过回零压板360的弹簧部360a进行传递,把传递杆310从(A)按压到(B)位置。因此,如前面所述,倒针传递杆320和倒针杆330联动,压接心形凸轮210、224,使计时秒针14、计时分针15回零。
在图25中,在电路支座700设置复位端子701,复位端子701的一方端面连接设在电路基板501的复位输入结构501a。
利用由回零压板360的一部分构成的复位端子压簧360b牢靠按压与电路基板501的复位输入结构501a相反的侧面,提高复位端子701和复位输入结构501a的连接的可靠性。
通过复位按钮19的按动操作,回零压簧部360a的前端部移动到钟表中心侧,与该移动联动,与回零压板360一体形成的输入端子360c接触复位端子701,复位输入接通。复位输入接通时,电子电路被复位,计时器被设定为初始状态,形成可以进行最初起动的状态。在解除复位按钮19的操作时,复位按钮19通过设在壳体的按钮复位弹簧(未图示)返回原来位置,回零压簧部360a、输入端子360c依靠自身的弹性力返回原来位置,与复位端子701的连接成为断开状态,但计时器的状态不变。
并且,电子电路的结构形成为即使再次按动操作复位按钮19时,只要未输入起动、停止信号,就不接受复位输入。
下面,参照图26、图27说明计时测定起动操作。图26表示按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27是起动开关输入时的剖面图。
按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18时,动作杆340按压与起动·停止按钮18接触的面340c,并以转动轴600e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形成于动作杆的动作轴340a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倒针杆330的大致三角形孔331的内面壁331a被按压,倒针杆330以转动轴600c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倒针杆330的与心形凸轮224、210的接触面330b、330c移动到从心形凸轮224、210的转动轨迹范围离开的位置。同时,动作杆340的半岛状前端部340f按压计时矫正杆350的喙状前端部350d,所以计时矫正杆350以转动轴401a为中心转动,矫正部350b移动到离开秒CG第二中间轮206的位置。因此,计时轮系成为所有矫正被解除的状态。
形成于动作杆340的开关输入端子340d被配置在电路基板501的侧面,并且将其前端弯曲,伴随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与设在电路基板501的端面的起动·停止输入结构502电连接。由此,开关输入接通,起动计时测定。
此处,作为起动的最佳定时是,回零解除或矫正解除、起动开关输入的顺序是消除起动误差的顺序,可以获得利用一个动作杆进行倒针杆330的回零状态的解除和计时轮系的矫正解除的最佳定时。
与动作杆340联动的倒针杆330在大致长方形孔332的内面壁332a按压倒针传递杆320的动作轴321,使其从棘爪弹簧361前端的斜面部361a移动到凹部361b。在该状态下确定并保持倒针传递杆320的位置。传递杆310返回到复位按钮19可以按动的位置。
在按动起动·停止按钮18时,与棘爪弹簧362配合的动作杆340的轴340e越过棘爪弹簧前端的凹部362a的斜面,但解除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时,通过棘爪弹簧362的弹性力和凹部362a的外侧的较长方向的壁的斜面返回到原来位置(箭头方向),并被控制定位在凹部362a。因此,动作杆340在操作以外的情况下通过棘爪弹簧362被定位在定位位置。并且,在动作杆340返回到定位位置时,动作轴340a在倒针杆330的大致三角形孔331内移动,不与孔内的壁配合,所以倒针杆330不动作,保持该位置。
开关输入端子340d从起动·停止输入结构502离开,开关输入断开,但电子电路的状态不变,持续计时测定。
下面说明停止操作。在起动计时测定后,按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18。动作杆340通过起动·停止按钮18被按动并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动作轴340a在倒针杆330的大致三角形孔331内移动,但不与孔内的壁配合。
与棘爪弹簧362配合的轴340e从棘爪弹簧前端的凹部362a越过凹部斜面并停止。此时,开关输入端子340d连接起动·停止输入结构502,停止输入接通,输出给计时电机201的信号停止,计时测定停止。动作杆340在解除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时,通过棘爪弹簧362的弹性力和斜面部的复原力返回到棘爪弹簧前端的凹部362a(箭头方向),并停止保持在按钮操作前的位置。
如上所述,计时器的起动和停止可以通过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反复进行,可以进行累计测定。
在按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18时,与动作杆340的棘爪弹簧362配合的轴340e越过棘爪弹簧前端的凹部362a的斜面的瞬间阻力传递给起动·停止按钮18,所以能够获得按动操作的规律感。
在复位按钮19的按动操作时,倒针传递杆320的动作轴321从棘爪弹簧前端的凹部361b移动到斜面部361a时的、越过两个凹部间的顶部的瞬间阻力传递给按钮19,所以能够获得按动操作的规律感。
在图27中,说明开关输入端子340d的开关输入状态。在按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18时(箭头方向),与动作杆340的接触面340c被按压,如前面所述,使处于回零状态的倒针杆330移动到回零解除状态。此时,一体形成于动作杆340的开关输入端子340d从(A)移动到(B),并接触设在电路基板501的起动·停止输入结构502,起动输入接通,向计时电机201输出驱动信号,计时测定起动。在解除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时,起动·停止按钮18通过设在钟表的壳体20内的按钮复位弹簧(未图示)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动作杆输入端子340d也从(B)返回到(A)位置,开关输入断开。但是,继续输出驱动信号,继续进行计时测定。
在进行计时测定时,再次按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18时,如前面所述,动作杆340与按钮联动,动作杆输入端子340d接触起动·停止输入结构502,处于输入接通状态。此时,从电子电路输出给计时电机201的驱动信号切断,计时测定停止。然后,解除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时,起动·停止按钮18、动作杆340、开关输入端子340d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但计时器的状态不变。这样,通过反复进行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来反复计时器的起动、停止。
图28表示复位按钮19、起动·停止按钮18双方未进行按动操作时的状态。
复位按钮19、传递杆310、倒针传递杆320、倒针杆330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图26相同。
动作杆340从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位置返回到棘爪弹簧362前端的凹部362a,处于稳定状态。开关输入端子340d处于从起动·停止输入结构502离开的位置,动作轴340a从倒针杆330的大致三角形孔331的一方内面壁部331a移动到相反侧的壁侧。在解除计时矫正杆350的矫正时,曾配合着的动作杆340的半岛状前端部340f停止在离开计时矫正杆350的位置。计时矫正杆350通过倒针传递杆320的半岛状突出部320d被限制在不接触秒CG第二中间轮206的位置。
因此,在通过按钮按动操作处于开关输入状态以外的情况下,在起动、停止、复位的各状态下开关断开,所以可以降低因开关接通/断开形成的消耗电流。
总结以上的动作,在进行起动操作时,通过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按压动作杆340,使倒针杆330移动到从心形凸轮210和224离开的位置。同时,解除计时矫正杆350的秒CG第二中间轮206的矫正,使开关输入端子340d连接起动·停止输入结构502,将起动开关输入接通,起动计时测定。倒针传递杆320移动到棘爪弹簧前端的凹部361b的起动时的位置并保持该位置。倒针传递杆320使传递杆310移动到复位按钮19的可操作位置。在解除起动·停止按钮18的操作时,动作杆340通过棘爪弹簧362使其位置返回并保持在定位位置,其他杆保持原来位置。
并且,在进行停止操作时,通过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把动作杆340按压到越过棘爪弹簧前端的凹部362a的斜面的位置,使开关输入端子340d连接起动·停止输入结构502,将停止输入接通,停止计时测定,可以读取计时时间。此时,其他杆不动作。动作杆340在解除起动·停止按钮18的操作时,通过棘爪弹簧362返回并保持在与起动操作时相同的定位位置。
在进行回零操作时,在计时停止状态下,通过复位按钮19的按动操作,按压传递杆310,使倒针传递杆320从棘爪弹簧361的停止操作时的定位位置移动到下一次回零时定位位置的斜面部361a,使倒针杆330联动,压接秒CG轮208和分CG轮220的心形凸轮210、224并使其回零。同时按压计时矫正杆350,压接秒CG第二中间轮206进行矫正。此时,复位开关接通,将电子电路复位。
根据这种本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还可获得以下效果。
一般计时器的操作方法具有起动、停止、回零操作这三种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应该操作的主要构成部件,由倒针杆330、倒针传递杆320、动作杆340这三个部件构成,可以减少部件数目,提供结构简单的带计时器钟表。
并且,在起动、停止、回零各个状态下,动作杆340、倒针传递杆320、倒针杆330的位置被限制保持着,所以能够可靠进行计时操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倒针传递杆320和复位按钮19之间配置传递杆310,在按动操作复位按钮19时,使传递杆310、倒针传递杆320、倒针杆330联动并进行回零。复位按钮19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大致4点方向,即使因设计方面等因素将该位置移动到其他位置时,具有不改变倒针传递杆320以后的结构,通过改变传递杆310的位置和形状即可对应的优点。即,把倒针传递杆分为接触复位按钮19的部件(传递杆310)和与倒针杆330配合的部件(倒针传递杆320),即可容易对应各种布局,可以扩大有关布局的对应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18以外的情况下,具有把动作杆340定位在按钮操作前的定位位置的棘爪弹簧362;以及棘爪弹簧361,其在按动操作复位按钮19时,把倒针传递杆320限制在回零状态时的位置,在操作起动·停止按钮18时,把倒针传递杆320限制在回零解除状态时的位置。
由于设有这种棘爪弹簧362、361,可以利用前端的凹部稳定地限制动作杆340、倒针传递杆320的位置。并且,在通过按钮操作越过棘爪弹簧的前端部的顶部时,为了越过其周边斜面而使操作力增加,在越过的瞬间瞬时移动到下一限制位置,所以能够获得按钮操作的规律感,根据接触按钮的程度,按钮不动作,所以能够防止错误操作。
并且,各棘爪弹簧361、362的前端凹部形状、弹簧部的形状不同,但由于是与回零压板360一体形成的,所以具有减少部件数目、简化结构、提高装配性等效果。并且,各棘爪弹簧361、362与回零压板360一体形成,所以能够抑制相对位置的偏差,不仅直接限制位置的动作杆340和倒针传递杆320,也能准确保持与动作杆340、倒针传递杆320联动的倒针杆330、计时矫正杆350的位置,具有防止计时操作的错误动作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秒CG轮208、分CG轮220装配有滑动结构,所以在把倒针杆330压接在心形凸轮上进行回零时,被心形凸轮即秒CG轮208、分CG轮220停止的计时秒针14、计时分针15回零,其他的计时轮系不转动。因此,可以抑制起动时因起动延迟造成的计时测定误差,并且计时电机201的计时转子204的磁气相位不会偏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与按照起动、停止的顺序动作的动作杆340一体构成的开关输入端子340d,形成电子电路的开关输入,所以容易获取动作杆340的动作和开关输入的定时。
并且,动作杆340在起动、停止操作后通过定位部件返回定位位置,开关输入端子340d在向电子电路传递开关输入后,保持在从电子电路的起动·停止输入结构502离开的位置。因此,不产生因开关输入形成的常时电流,可以削减消耗电力。并且,开关输入端子340d形成于动作杆340的哪个位置具有选择自由度,可以收容在运动机构内,也有助于构成结构紧凑的钟表。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计时矫正杆350,所以即使秒CG轮208、分CG轮220的滑动力矩大于计时轮系的负荷时,也能使滑动功能可靠地起作用,防止在回零时使计时轮系转动,可以消除起动计时时的测定误差。并且,作为回零时的定时,可以按照复位开关输入、矫正、回零的顺序进行,但如果利用倒针传递杆320使计时矫正杆350和倒针杆330动作,则使矫正、回零操作联动,所以也具有容易设定最佳定时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起动·停止按钮18的按动操作,计时矫正杆350与动作杆340配合,并通过起动·停止按钮18的操作,解除计时轮系的矫正。
在计时起动时,需要在起动开关输入之前从计时轮系的齿轮解除计时矫正杆350。计时起动的最佳定时是回零解除或矫正解除、起动开关输入的顺序。进行起动开关输入和矫正解除的动作杆340和计时矫正杆350直接联动是容易获取该定时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包括在本发明之内。
例如,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是以电子表为例,但作为各指针的驱动方式不限于电机驱动,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发条驱动的机械式钟表。
并且,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设有秒CG针14和分CG针15这两个指针,但还可以追加时CG针,也可以仅设置秒CG针14。
另外,作为除指示正常时间的指针以外而设置的指针指示的信息,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的计时时间,也可以是闹铃或定时的设定时间等其他时间信息。并且,不限于时间信息,也可以装配压力计、温度计、湿度计等,使用所述指针指示它们的测定值。并且,除测定信息以外,例如,也可以使用所述指针指示二次电池的充电电压等。总之,作为用指针指示的信息,只要是正常时间以外的内容即可,可以根据钟表1所要求的功能适当设定。
并且,指示正常时间以外的信息的指针数目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只要从至少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4A略微偏心设置,设置一个长度尺寸大于其他指针的指针即可。
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具有指示正常时间的秒针13,但该秒针13未必非设置不可,也可以仅利用时分针11、12来指示正常时间。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分CG针15呈扇形运针,但也可以构成为和秒针13等相同的旋转运针。该情况时,和秒针13等相同,只要将分CG针15的配置位置及其长度尺寸设定成使分CG针15不干涉旋转轴14A即可。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秒CG针14和时针11、分针12分别配置在相对中心4A向12点方向和6点方向偏心的位置,但不限于该方向,例如,也可以向3点方向和9点方向等其他方向相互偏心。
另外,秒CG针14和时针11、分针12相对中心4A在相互相反的方向(彼此相对的方向)偏心,但也可以在相对中心4A彼此不相对的方向偏心。例如,也可以使秒CG针14相对中心4A向12点方向偏心,使时针11、分针12向大致8点方向偏心。并且,也可以使秒CG针14和时针11、分针12相对中心4A向相同方向例如12点方向偏心。
总之,各针的配置位置可以根据配置的指针的数目等适当设定,特别是只要考虑各针的平衡和轮系配置等来设定即可。
作为时间显示部4的平面形状,可以选择圆形、椭圆形、矩形等。只要在这些形状中,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4A通常是各形状的时间显示部4的中心位置即可。
并且,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把安装在电路基板501的IC配置在二次电源640的平面位置内,但也可以把IC配置在与二次电源640在平面上不重叠的位置。即使在平面上不重叠时,只要与二次电源640的距离较短,就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屏蔽效果。并且,通过强化IC自身或设置其他屏蔽部件,也可以使IC和二次电源640在平面上离开。
并且,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电机101、201配置在相对发电机610的在平面位置上不重叠的位置,但是,例如在采取通过在上下配置的电机101、201和发电机610之间配置可以切断磁通的屏蔽部件等对策的情况下,也可以配置在平面上重叠的位置。但是,前述实施方式具有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减轻发电机610的磁通的影响的优点。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秒CG轮208、分CG轮220跨越运动机构100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来配置,并且其轴较长,但也可以和其他轮相同,由运动机构100的第一层的电路支座700和轮系支座401枢轴支撑。但是,由于在各轮208、220安装有较大的针14、15,所以前述实施方式那样的结构可以减轻针的冲击等的影响,是优选方式。
利用底板400和电路支座700这两个部件构成第一层基座部件,例如也可以仅用底板400等一个部件构成。但是,利用金属部件和塑料部件这两个部件构成的方式在榫眼加工和强度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第一层具有第一层基座部件和第一层护罩部件,使第二层具有第二层基座部件和第二层护罩部件,但也可以用一个部件兼作第一层基座部件和第二层基座部件。
但是,在各层分别设置基座部件的方式容易调整配置在各层的部件的高度水平,具有能够高精度地配置各部件的优点。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各层之间配置电路基板501,但也可以在任一层配置电路基板501。但是,在各层之间进行配置的方式可以缩短电源布线,具有容易进行各层的布线的优点。
作为装配到钟表1的发电装置,不限于具有旋转锤480和发电机610的方式。例如,也可以装配发条,利用发条驱动发电机610的转子,还可使用利用电波、热、光等各种能量进行发电的发电机。
具有发电装置的多功能钟表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也可以是两针或三针式普通电子表等。总之,只要是至少具有电机和轮系、二次电源、发电装置的钟表即可。
并且,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复位按钮19和倒针传递杆320之间设置传递杆310,但根据复位按钮19的布局,也可以利用复位按钮19直接按压倒针传递杆320。并且,可以不是一个传递杆310,而是在接触复位按钮19的杆和与倒针杆330配合的杆之间设有其他杆的多个杆的组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秒CG轮208、分CG轮220的滑动结构是利用滑动弹簧按压齿轮来获得滑动力矩,但如果在齿轮自身设置弹性部也能获得相同效果。并且,滑动机构设在秒和分CG轮上,但也可以设在其他计时轮系的一部分上。
并且,未必非设置所述滑动机构不可。在未设置滑动结构的情况下,在通过操作使计时电机204转动并且产生磁气相位偏移时,电子电路的负荷变大,但在电子电路中也有利用最初的驱动信号检测磁气相位并输出最佳驱动信号的方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计时测定的显示,安装有秒CG轮208和分CG轮220这两个CG轮,但也可以追加时CG轮等显示计时时间的其他CG轮,即使只有一个秒CG轮也能获得相同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动作杆用定位部件和倒针传递杆用定位部件是具有弹性部和限制部的棘爪弹簧,但如果组合多个杆等的部件和弹簧也能获得相同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定位部件是与回零压板360一体形成的,但也可以是定位用的独立部件或形成于除回零压板以外的其他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动·停止按钮是兼用按钮,但也可以分别设置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
并且,开关输入弹簧340d不限于与动作杆340一体形成的方式。例如,如果设定成与起动·停止按钮的操作联动,开关输入弹簧也可以和动作杆另外分开设置。
本实施方式的计时矫正杆是矫正秒CG第二中间轮206,但也可以是计时轮系中的其他齿轮。但是,计时轮系是来自计时电机的减速轮系,为了减小矫正力矩,优选是接近计时转子204的齿轮。
并且,计时矫正杆和倒针传递杆配合进行矫正,与动作杆配合进行矫正解除,但也可以利用与起动·停止按钮的操作联动的其他部件来解除矫正,利用与复位按钮的操作联动的其他部件进行矫正。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电子表为例,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用于发条驱动的机械式钟表的计时机构。
本发明可以用于具有除显示正常时间的针以外的显示计时时间、温度等的正常时间以外的信息的针的多功能钟表,例如带计时器钟表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钟表,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由沿着字盘外周配置的分离部划分的时间显示部内且用于计时正常时间的时针和分针;以及配置在所述时间显示部内且用于指示所述正常时间以外的其他信息的指针,从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到指针前端的长度尺寸A长于从所述分针的旋转轴到分针前端的长度尺寸B,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和时针及分针的旋转轴配置在与所述时间显示部的中心位置不同的位置,所述时针和分针的旋转轴和所述指针的旋转轴配置在相互仅离开比分针的所述长度尺寸B长且比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短的距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和所述时针及分针的旋转轴配置在隔着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相互相反方向偏心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的旋转轴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12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所述时针及分针的旋转轴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6点方向偏心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钟表,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所述时间显示部内的用于计时正常时间的秒针,从所述秒针的旋转轴到秒针前端的长度尺寸C短于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所述秒针的旋转轴独立配置在与其他针的旋转轴不同的位置,并且,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和所述秒针的旋转轴的间隔被设定为比秒针的所述长度尺寸C长且比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短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钟表,其特征在于,具有指示与所述指针不同的信息的第2指针,从所述第2指针的转动轴到第2指针前端的长度尺寸D短于所述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所述第2指针的转动轴独立配置在与其他针的旋转轴不同的位置,并且,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和所述第2指针的转动轴的间隔被设定为比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A短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的旋转轴和所述第2指针的转动轴的间隔被设定为比第2指针的所述长度尺寸D短的距离,并且所述第2指针构成为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可以被驱动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功能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指针的转动轴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大致2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所述指针的旋转轴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12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所述时针和分针的旋转轴配置在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6点方向偏心的位置,并且,具有旋转轴配置在从所述时间显示部的中心向大致10点方向偏心的位置的用于计时正常时间的秒针。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是秒计时针,所述第2指针是分计时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钟表,其特征在于,具有运动机构,该运动机构包括发电装置、储蓄由该发电装置发出的电力的二次电源、由所述电力驱动的电机、把该电机的旋转传递给指针的轮系,并且,所述运动机构在钟表的厚度方向构成为划分为字盘侧的一层部和后盖侧的二层部这两层,在所述一层部配置所述电机和轮系,在二层部配置所述二次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钟表,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持指示除正常时间以外的其他信息的所述指针且具有心型凸轮的轮;向所述轮传递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的轮系;可以移动到压接所述心型凸轮的回零位置和从心型凸轮离开的位置的倒针杆;第1外部操作部件;动作杆,在所述倒针杆压接所述心型凸轮的情况下,与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使所述倒针杆移动到从所述心型凸轮离开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第1外部操作部件为非操作状态时被定位在定位位置;第2外部操作部件;倒针传递杆,与所述第2外部操作部件的按动操作联动,把所述倒针杆限制在压接所述心型凸轮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提高指针的辨认性并抑制钟表厚度的增加的多功能钟表。在多功能钟表(1)的时间显示部(4)内,配置时针(11)、分针(12)、指示除正常时间以外的其他信息的指针(14)。使从指针(14)的旋转轴(14A)到指针前端的长度尺寸L3长于分针的长度尺寸L1。把指针的旋转轴(14A)和时分针的旋转轴(12A)配置在与时间显示部的中心位置(4A)不同的位置。使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比长度尺寸L1长、比长度尺寸L3短。由于时分针和指针配置在不同位置,所以各个针形成独立配置,能够容易判别其指示,各个针用的轮系也分离开,能够把剖面上的针的重叠和各轮系的重叠抑制在最小限度,可以使钟表做到薄型化。
文档编号G04F7/00GK1698020SQ200480000078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8日
发明者古川常章, 永坂荣一, 福井幸司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