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化石油气中压调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调压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自动调压、安全防爆、过流保护装置的中压调压器。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高热值燃烧器,如中压炉、烘烤炉、熨烫器等已普遍应用于餐饮和工商行业。但是连接于气源(即50公斤容量的钢瓶)上的调压装置都为中压减压阀,而家用的液化石油气调压器属于低压调压装置,不能应用于这种场合。
现有的中压调压器大多由气压表、阀体、在阀体内的自动调压室等构成,在阀体的一侧有出气通道,另一侧为进气腔道,在进气腔道上有通流阀、珠阀及碗形密封圈,在调压室内有控制板、连杆、膜片、托片、调压弹簧及调节螺栓。操作时,依靠手动操纵调压杆来改变进气口大小,以匹配燃烧器需要的压力和流量,因而,每次使用都需要操作调压杆,正因为这种阀没有自动调压机构,不能根据气源存量的多少来自动调整出口的压力和输出流量,所以容易发生误操作而导致灾害事故,并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液化石油气中压调压器,以方便使用、避免浪费、保障安全。
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阀体的下部为调压室,在阀体的一侧有出气通道,在调压室与出气通道间有隔壁,在隔壁上有梅花孔,在阀体的另一侧有进气腔道,在进气腔道上有通流阀、珠阀、膜片、托片、调压弹簧及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进气腔道的内径大于10.6毫米;调压弹簧的硬率大于3牛顿,在膜片上有锦纶或尼龙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设计了自动调压机构,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中压阀依靠受动操作调压杆的弊端,既方便,又可避免浪费;其次,由于在进气腔道上设置了珠阀、碗形密封圈和通流阀所组成的安全防爆机构,因而可在动、静压两种状态下,一旦出现意外漏气时,能立即封闭气源,阻止灾害发生;另外,在进气腔道上安装了气压表后,能随时查处整个燃气系统如连接胶管、燃烧器等的微弱泄漏,因而可防患于未然,并能显示钢瓶气压,方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通流阀结构图。
如图所示在阀体1内的隔壁17上利用梅花孔16将出气通道18与调压室2接通,在调压室2内通过控制板3、连杆4、膜片5、托片6、调压弹簧7所构成的自动调压机构的联动,由控制板3上的密封块10与进气腔道13的出口接通。
调压室2内的控制板3利用转轴9连接在阀体1上,其尾部套接连杆4,连杆4的另一端连接在紧固于阀体1的膜片5上,膜片5的底面有金属托片6及调压弹簧7,弹簧7的另一端与阀体1上的调节螺栓8接合。
在进气腔道13上安装气压表15和通流阀14,在通流阀14中的压杆23上端连接压盖19,压盖19与通流阀14的阀体21间有弹簧20,在压杆23与阀体21间有密封圈22。
在进气腔道13内安装有珠阀12和碗形密封圈11。
工作时,具有压力的液化石油气经进气腔道的出口顶开控制板上的密封块进入调压室,然后,经梅花孔和出气通道到达燃烧器。由控制板、连杆、膜片、托片、调压弹簧及调节螺栓所构成的调压机构,可根据进气的压力进行自动调节,当输入压力过高,气流冲击控制板上的密封块的力也大,使密封块与进气腔道出口的间隙变大,致使调压室内的气压增大,于是就在迫使膜片压缩调压弹簧的同时,通过连杆拉动控制板,由控制板的杠杆作用使密封块与进气腔道出口的间隙缩小,依此实现自动调节,从而控制输出的气量和压力,以满足燃烧器的工作需要。
正常工作状态时,在调压机构作用下,调压室内的压力处于平稳状态,从进口到出口间的气流畅通无阻,当燃烧器或连接于燃烧器与本调节器的胶管出现意外泄漏时,调压室内的气压即瞬间降低,与进气腔道的压力差增大,于是,进气腔道内珠阀因后压降低,便在前压的作用下立即后移,并堵住碗形密封圈,将通道封闭、切断气流,实现阻止灾害事故发生的目的,当故障被排除后,摁下通流阀的压杆,使珠阀与碗形密封圈分离,重新恢复通气。
权利要求1.液化石油气中压调压器,在阀体(1)的下部为调压室(2),在阀体(1)的一侧有出气通道(18),在调压室(2)与出气通道(18)间有隔壁(17),在隔壁(17)上有梅花孔(16),在阀体(1)的另一侧有进进气腔道(13),在进气腔道(13)上有通流阀(14)、珠阀(4)、膜片(5)、托片(6)、调压弹簧(7)及调节螺栓(8),其特征是a进气腔道(13)的内径大于10.6毫米;b调压弹簧(7)的硬率大于3牛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是在膜片(5)上有骨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调压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自动调压、安全防爆、过流保护的中压调压器。在该调压器中,其阀体的下部为调压室,在阀体的一侧有出气通道,在调压室与出气通道间有隔壁,在隔壁上有梅花孔,在阀体的另一侧有进气腔道,在进气腔道上有通流阀、珠阀、膜片、托片、调压弹簧及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进气腔道的内径大于10.6毫米;调压弹簧的硬率大于3牛顿,在膜片上有锦纶或尼龙骨架。
文档编号G05D16/06GK2418327SQ0021981
公开日2001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8日
发明者张 杰, 姚延松 申请人:张 杰, 姚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