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远程红外标温度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电器控制领域的设备,具体地说是远程红外标温度调节器。
背景技术:
红外标主要用于红外经纬仪的校准,设置位置一般距离装备较远,甚至达到2 4公里。校准时,要根据天气和能见度的变化对红外源温度进行调节,以实现红外相机的最佳成像。要实现红外经纬仪快速校准,缩短任务准备时间,解决装备站点对远距离红外标温度的实时调节是问题关键。
发明内容为了实现远程红外标温度调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远程红外标温度调节器。该调节器通过电源正弦波调节,改变红外标发生器功率,从而改变发散温度,解决红外标温度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壳体的前侧连接有接收线,后侧设有连线台,在连线台上设有连线孔。在壳体内安装有单片机工作电路,在单片机一侧连接有遥控数字信号接收端和晶振器电路,在单片机另一侧的220V交流正弦波电源线正负极分别接入变压器,从变压器引出的低压电源线经过全波整流器整流后输入到输入光耦合器后又接入单片机中,作为控制采样信号。在单片机上连接有控制速度码盘,从单片机引出线通过输出光耦合器和双向可控硅电路后接入到红外标发生器,红外标发生器与220V正弦波电源线构成回路。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遥控器向单片机电路中输入遥控数字信号,通过单片机的处理,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时间,从而改变电流的输出功率。以此改变红外标发生器工作功率,从而改变红外标的温度,继而改变红外线发散强度。适宜作为红外发射源的温度调节与控制应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图中,01.壳体,02.接收线,03.连线台,04.连线孔,I.遥控数字信号接收端,
2.晶振器,3.单片机,4.变压器,5.全波整流器,6.输入光耦合器,7.控制速度码盘,8.输出光I禹合器,9.双向可控娃电路,10.红外标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壳体01的前侧连接有接收线02,后侧设有连线台03,在连线台上设有连线孔04。在壳体内安装有单片机工作电路,在单片机3 —侧连接有遥控数字信号接收端I和晶振器2电路,在单片机另一侧的220V交流正弦波电源线正负极分别接入变压器4,从变压器引出的低压电源线经过全波整流器5整流后输入到输入光耦合器后又接入单片机中,作为单片机控制采样信号。在单片机上连接有控制速度码盘7,从单片机引出线通过输出光耦合器8和双向可控硅电路9后接入到红外标发生器10,红外标发生器与220V正弦波电源线构成回路。控制速度码盘用于设置控制输出信号的响应速度,以适应红外标发生器的工作需要。连线台上设有四个连线孔,其中两个孔用于接入220V正弦波电源线,另两个孔用于输出红外标发生器的连接电源。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与工作原理当220V正弦波电源线与红外标发生器的电源线接入到连线台后,即进入工作状态,通过远程遥控器向遥控数字信号接收器发出数字信号时,单片机根据所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产生可控宽度的脉冲信号,经由输出光I禹合器和双向可控娃电路供给红外标发生器,红外标发生器在脉冲信号电源的作用下产生强弱改变的红外光,供给应用场合应用。单片机能够根据遥控信号改变220V正弦波正、负半周的导通时间,从而,使以正弦波交流电为电源的红外标发生器改变输入电源的功率,继而调节了红外标发生器的输入功率,因此能够改变和调节红外标发生器的发散温度。
权利要求1.远程红外标温度调节器,其特征是在壳体(Ol)的前侧连接有接收线(02),后侧设有连线台(03),在连线台上设有连线孔(04); 在壳体内安装有单片机工作电路,在单片机(3)—侧连接有遥控数字信号接收端(I)和晶振器(2)电路,在单片机另一侧的220V交流正弦波电源线正负极分别接入变压器(4),从变压器弓I出的低压电源线经过全波整流器(5 )整流后输入到输入光耦合器后又接入单片机中,作为控制采样信号;在单片机上连接有控制速度码盘(7),从单片机引出线通过输出光耦合器(8)和双向可控硅电路(9)后接入到红外标发生器(10),红外标发生器与220V正弦波电源线构成回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远程红外标温度调节器。在单片机一侧连接有遥控数字信号接收端和晶振器电路,在单片机另一侧的220V交流正弦波电源线正负极分别接入变压器,从变压器引出的低压电源线经过全波整流器整流后输入到输入光耦合器后又接入单片机中,作为220V交流电控制采样信号。在单片机上连接有控制速度码盘,从单片机引出线通过输出光耦合器和双向可控硅电路后接入到红外标发生器,红外标发生器与220V正弦波电源线构成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遥控器向单片机电路中输入遥控数字信号,通过单片机的处理,改变红外标工作功率和温度。适宜作为红外发射源的温度调节与控制应用。
文档编号G05D23/19GK202502419SQ201220144940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何春辉 申请人:何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