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274101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天然气生产和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的清洁燃料在能源和交通等领域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发展和利用。近年来液化天然气产业在中国也得到迅猛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天然气液化主要采用混合冷剂制冷系统或者阶式制冷系统。前者采用混合冷剂一级节流制冷的方法,工艺简单,但能耗高;后者为多个不同温阶的纯组分单循环一级节流制冷的方式,虽然降低了能耗,但流程复杂、投资高。另外,也有基于混合冷剂制冷工艺改进加入丙烷预冷,这样也起到降低能耗的效果,却同样使得流程复杂化,投资增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 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该系统结合了传统单循环制冷系统的优点,同时通过在混合冷剂进入主换热前和在换热过程中进行两级分离和三级节流,从而增加了混合冷剂制冷过程的调节手段,又避免了系统流程的复杂化。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节流制冷换热系统、混合冷剂压缩系统、混合冷剂补充/泄放系统。上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中,三级节流制冷换热系统包括主换热器I和重烃分离罐2,其中,重烃分离罐2的入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一流道A出口相连,其气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二流道B入口相连,主换热器I的第二流道B出口与其第三流道C入口相连,而第三流道C出口与阀V3及相应管线连接。上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中,混合冷剂压缩系统为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入口分离罐4、压缩机5、第一至第三冷却器6、7和8以及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组成,其中,压缩机入口分离罐4的入口与主换热器底部壳侧出口连接;第二冷却器7和第三冷却器8之间引出回流线经回流阀V7与压缩机一段入口管线连接;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的液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四流道D流道入口相连,然后在第四流道D的出口处引出并加设第一级节流阀V4再与主换热器壳侧连接;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的气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五流道E入口相连,而该流道出口与混合冷剂分离罐3的入口连接;混合冷剂分离罐3的液相出口与与主换热器I的第六流道F入口相连连接,然后在该流道的出口处引出并加设二级节流阀V5再与主换执器中间壳侧入口连接;混合冷剂分离罐3的气相出口与与主换执器I的第七流道G入口相连接,然后在该流道的出口处引出再与主换热器I的第八流道H入口连接,之后在第八流道H出口处引出并加设三级节流阀V6再与主换热器顶部壳侧入口连接。
上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中,混合冷剂补充/泄放系统包括与压缩机入口分离罐4相连的混合冷剂补充管线和第一至第五补充阀V10、V11、V12、V13和V14,以及与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的气液相出口相连接的管线和第一、第二泄放阀V8和V9。上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中,主换热器I的A流道设置有旁路,旁路管线上设置旁路阀VI。上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中,主换热器I的顶部壳侧出口与中间壳侧入口连接,中间壳侧出口与底部壳侧入口连接。上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中,主换热器I为缠绕管式换热器或板翅式换热器;压缩机5为离心式压缩机或者轴流式压缩机再或者螺杆式压缩机。上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中,主换热器I的天然气侧和混合冷剂侧各级进出口处设置有温度、或/和压力、或/和流量的监测装置,其中,主换热器I的第一流道A、第二流道B、第三流道C的入口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第三流道C的出口设有温度、压力和流量检测装置;主换热器I的顶部、中间、底部壳侧出口和入口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二级节流阀V5和三级节流阀V6后均设有压力检测装置;压缩机入口分离罐的入口设有流量检测装置,其顶部出口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通过检测天然气侧的温度和出口流量对混合冷剂侧的流量、压力、温度和组成进行联合控制构成,其中,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导叶角、静叶片角、滑阀、回流阀实现混合冷剂侧流量、压力及主换热器天然气侧出口温度的控制;通过调节混合冷剂的补充阀或排放阀实现混合冷剂侧组成的控制;通过调节各级节流阀、压缩机、补充阀和泄放阀共同实现的混合冷剂侧温度及主换热器天然气侧出口温度的控制。上述的以通过检测天然气侧的温度和出口流量对混合冷剂侧的流量、压力、温度和组成进行联合控制构成的运 行控制方法中,当液化天然气流量检测装置Fl显示值F1与设定值正偏离而偏大时,此时混合冷剂侧压力也会偏大,首先调节回流阀V7 ;在回流阀开度达到设定值时,调节压缩机5的导叶角、或静叶片角、或滑阀L,其中导叶角适用于离心式压缩机,静叶片角度适用于轴流式压缩机,滑阀适用于螺杆式压缩机;在导叶角或静叶片角度达到边界设置值时,则通过控制装置10发送转速调整指令给压缩机5的变速装置M,直至混合冷剂流量F2与液化天然气流量F1的比值F1ZiF2符合设定值,F2为流量检测装置F2的显示值,此时混合冷剂侧压力也随之与设定值一致;当液化天然气流量检测装置Fl显示值F1与设定值负偏离而偏小时,此时混合冷剂侧压力也会偏小,则调节顺序首先为压缩机5的导叶角、或静叶片角、或滑阀L,之后为压缩机5的变速装置M,最后为回流阀V7 ;若压缩机5不带有导叶角、静叶片角、滑阀装置L,则直接调节变速装置M,直至混合冷剂流量与液化天然气流量的比值符合设定值,此时混合冷剂侧压力也随之与设定值一致。上述的以通过检测天然气侧的温度和出口流量对混合冷剂侧的流量、压力、温度和组成进行联合控制构成的运行控制方法中,当检测到的天然气侧与混合冷剂侧对应位置处的温度两两之差偏离设定值时,调节一级节流阀V4、二级节流阀V5、三级节流阀V6以及第一至第五补充阀V10、VI1、V12、V13、V14或第一、第二泄放阀V8、V9以调整、补充或排放对应的组分从而改变混合冷剂组成,直至当检测到得天然气侧与混合冷剂侧对应位置处的温度两两之差符合设定值为止,对第一至第五补充阀V10、VI1、V12、V13、V14或第一、第二泄放阀V8、V9的调节通过控制装置10的指令信号实现或者通过手动调节实现。上述的以通过检测天然气侧的温度和出口流量对混合冷剂侧的流量、压力、温度和组成进行联合控制构成的运行控制方法中,检测到的天然气侧与混合冷剂侧对应位置处的温度两两之差共有四组,分别为T「T2、T3-T4, T5-T8, T7-Tltl,其中,T1为主换热器I第三流道C出口的温度,T2为主换热器I顶部壳侧入口的温度,T3为主换热器I第二流道B出口的温度,T4为主换热器I中间壳侧入口温度,T5为主换热器I第一流道A出口的温度,T7为主换热器I第一流道A入口的温度,T8为主换热器I底部壳侧入口温度,T10为为主换热器I底部壳侧出口温度;温差T1-T2对应的混合冷剂组分为甲烷和氮气,温差T3-T4对应的混合冷剂组分为甲烷、乙烷或乙烯、丙烷,温差T5-T8对应的混合冷剂组分为乙烷或乙烯、丙烷或丙烯、丁烷或戊烷,温差T7-Tltl对应的丙烷或丙烯、丁烷或戊烷。上述的以通过检测天然气侧的温度和出口流量对混合冷剂侧的流量、压力、温度和组成进行联合控制构成的运行控制方法中,第一补充阀Vio控制补充氮气,第二补充阀Vll控制补充甲烷,第三补充阀V12控制补充乙烷或乙烯,第四补充阀V13控制补充丙烷或丙烯,第五补充阀V14控制补充丁烷或戊烷;第一泄放阀V8控制泄放氮气、甲烷、乙烷或乙烯,第二泄放阀V9控制泄放丙烷或丙烯、丁烷或戊烷。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作用在于:(I)所采用的三级节流制冷的系统,既增加了混合冷剂制冷过程的调节手段,又避免了系统流程的复杂化。(2)所采用的以通过检测天然气侧的温度和出口流量对混合冷剂侧的流量、压力、温度和组成进行的联合控制构成的运行控制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制冷系统中的参数,使得液化天然气系统的产品产量和温度与设定值相符,保证了工艺装置的平稳运转。


图1为本发明的单 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及运行控制模式图。图2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中实现混合冷剂流量和温度控制的图。图3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中实现混合冷剂组成和温度控制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地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中,如图1所示,包括三级节流制冷换热系统、混合冷剂压缩系统、混合冷剂补充/泄放系统。三级节流制冷换热系统包括主换热器I和重烃分离罐2。其中,主换热器I为缠绕管式换热器,其入口管线上设有温度检测装置Τ7,其第一流道A设置有旁路,旁路管线上设置阀Vl ;重烃分离罐2的入口与主换热器I第一流道A的出口相连,其气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二流道B的入口相连,并设有温度检测装置Τ5 ;第二流道B的出口与第三流道C的入口连接管线上设置温度检测装置Τ3 ;在第三流道C的出口连接管线上设置温度检测装置Tl、流量检测装置Fl以及阀V3后的压力检测装置Pl。混合冷剂压缩系统为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入口分离罐4、压缩机5、第一冷却器6、第二冷却器7和第三冷却器8以及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组成,其中,压缩机5为离心式压缩机,压缩机5具有导叶L和变速装置M ;压缩机入口分离罐4的入口与主换热器底部壳侧出口连接,其入口管线上设有温度检测装置Tio和流量检测装置F2,其气相出口管线上设有压力检测装置P4 ;在冷却器7和8之间引出回流线经回流阀V7返回压缩机5 —段入口处;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8的液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四流道D的入口相连,然后在第四流道D的出口处引出并加设一级节流阀V4再与主换热器壳侧连接,并在该壳侧入口处设置温度检测装置T9 ;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的气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五流道E入口相连,而该流道出口与混合冷剂分离罐3的入口连接;混合冷剂分离罐3的液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六流道F入口相连连接,然后在该流道的出口处引出并加设二级节流阀V5再与主换热器中间壳侧入口连接,并在该壳侧入口处设置温度检测装置T6和压力检测装置P5 ;混合冷剂分离罐3的气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七流道G入口相连接,然后在该流道的出口处引出再与主换热器I的第八流道H入口连接,之后在第八流道H出口处引出并加设三级节流阀V6再与主换热器顶部壳侧入口连接,并在该壳侧入口设置温度检测装置T2和压力检测装置P2 ;另外,主换热器I的顶部壳侧出口与中间壳侧入口连接,连接管线上装有温度检测装置T4 ;中间壳侧出口与底部壳侧入口连接,连接管线处装有温度检测装置T8。混合冷剂补充/泄放系统包括与压缩机入口分离罐4相连的混合冷剂补充管线和第一至第五补充阀V10、VI1、V12、V13和V14,以及与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的气液相出口相连接的管线和第一、第二泄放阀V8、V9。以上为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的构成。下面说明控制装置9。控制装置9接受来自主换热器I天 然气侧和混合冷剂侧各段间出入口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流量检测装置传送来的信息;另一方面,控制装置9发出使压缩机5的导叶L回转的指令、使压缩机5的变速装置M调速的指令以及使阀门Vl至V14开度变化的指令。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系统和控制装置,下面,根据图2详细说明系统运行中流量变化时的控制动作。图2中为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中天然气侧和混合冷剂侧流量比值发生变化时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势。al为天然气侧温度曲线,bl为混合冷剂侧温度曲线。以在流量比值3.1: 1.0正常运行的系统状态(bl)为出发点对流量比值减小(bl')和流量比值增加(bl")的工况进行说明。在流量比值偏离正常值而逐渐变小时,温度曲线趋向于bl'代表的虚线,这意味着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冷负荷过量。控制装置10通过接受来自流量检测装置Fl和F2及温度检测装置Tl至TlO的信号,经转换后得到流量比值F1ZiF2和温度差值I\-T2、T3-T4, T5-T8, T7-Tltl,其中,F1和F2分别为流量检测装置Fl和F2的显示值,温度HmWTltl分别为温度检测装置T1、T2、Τ3、Τ4、Τ5、Τ8、Τ7、TlO的显示值。控制装置10根据检测到的上述数值首先向压缩机5的导叶角发出回转指令;在导叶角或静叶片角度达到边界设置值时,控制装置10则发出减小压缩机5的M转速指令;在压缩机转速达到到边界设定值时,控制装置10向回流阀V7发出开度增加指令;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混合冷剂流量与液化天然气流量的比值F1ZiF2出现一个极小值后逐渐趋向于设定值,而温度差值H、T3-T4, T5-T8, T7-T10则出现一个极大值后逐渐趋向于设定值,最终于上述值与设定值一致。在流量比值偏离正常值而逐渐增加时,温度曲线趋向于bl"代表的虚线,这意味着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冷负荷不够。控制装置10根据检测到的流量比值F1ZiF2和温度差值T1-T2Hm-Tltl首先向回流阀V7发出开度关小指令;在回流阀开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装置10向压缩机5的导叶角发出正转指令;在导叶角或静叶片角度达到边界设置值时,控制装置10则向压缩机5的变速装置M发出增大转速的指令;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混合冷剂流量与液化天然气流量的比值F1/F2出现一个极大值后逐渐趋向于设定值,而温度差值H、T3-T4, T5-T8, T7-T10则出现一个极小值后逐渐趋向于设定值,最终于上述值与设定值一致。下面根据图3详细说明系统运行中混合冷剂组成变化时的控制动作。图3中为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中混合冷剂组成变化时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a2为天然气侧温度曲线,b2为混合冷剂侧温度曲线。在以混合冷剂N2: CH4: C2H4: C3H8: C5H12 = 0.12: 0.255: 0.34: 0.14: 0.145 的组成设定值为出发点,分别对某些组成偏大(b2,)和偏小(b2")的工况运行控制进行说明。在混合冷剂某些组分量偏大时,温度曲线b2趋向于表现为相应的温度差变大。如图3所示的b2'曲线为T5-T8及其附近的温度差值增大,这表示系统中C2H4、C3H8和C5H12的含量偏大。此种情况下控制装置10接受温度检测装置T5和T8的输入信号,处理后首先向一级节流阀V4、二级节流阀V5、三级节流阀V6向泄放阀发送开度调整,待其调整至设定边界值之后再向V8和V9发送开度调整指令,并依据检测到的T5-T8温度差值决定V8和V9的开度大小,在T5-T8温度差值与设定值一致时,控制装置10向V8和V9发送关闭指令,此时混合冷剂组成与设定值一致。在混合冷剂某些组分量偏小时,温度曲线b2趋向于表现为相应的温度差变小。如图3所示的b2"曲线为T3-T4及其附近的温度差值变小,这表示系统中CH4X2H4和C3H8的含量偏小。此种情况下控制装置10接受温度检测装置T3和T4的输入信号,处理后向首先向一级节流阀V4、二级节流阀V5、三级节流阀V6向泄放阀发送开度调整,待其调整至设定边界值之后再向混合冷剂补充阀VI1、V12和V13发送开度调整指令。然后控制装置10继续依据检测到的T3-T4温度差值决定V11、V12和V13的开度大小,在T3-T4温度差值与设定值一致时,控 制装置10向Vll、V12和V13发送关闭指令,此时混合冷剂组成与设定值一致。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通过检测天然气侧的温度和出口流量对混合冷剂侧的流量、压力、温度和组成进行联合控制构成,其中,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导叶角、静叶片角、滑阀、回流阀实现混合冷剂侧流量、压力及主换热器天然气侧出口温度的控制;通过调节混合冷剂的补充阀或排放阀实现混合冷剂侧组成的控制;通过调节各级节流阀、压缩机、补充阀和泄放阀共同实现的混合冷剂侧温度及主换热器天然气侧出口温度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通过检测天然气侧的温度和出口流量对混合冷剂侧的流量、压力和温度进行联合控制构成,当液化天然气流量检测装置(Fl)显示值F1与设定值正偏离而偏大时,首先调节回流阀(V7);在回流阀开度达到设定值时,调节压缩机(5)的导叶角、或静叶片角、或滑阀(L),其中导叶角适用于离心式压缩机,静叶片角度适用于轴流式压缩机,滑阀适用于螺杆式压缩机;在导叶角或静叶片角度达到边界设置值时,则通过控制装置(10)发送转速调整指令给压缩机(5)的变速装置(M),直至混合冷剂流量与液化天然气流量的比值符合设定值;当液化天然气流量检测装置(Fl)显示值F1与设定值负偏离而偏小时,则调节顺序首先为压缩机(5)的导叶角、或静叶片角、或滑阀(L),之后为压缩机(5)的变速装置(M),最后为回流阀(V7);若压缩机(5)不带有导叶角、静叶片角、滑阀装置(L),则直接调节变速装置(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通过检测天然气侧的温度和出口流量对混合冷剂侧的温度和组成进行联合控制构成,当检测到的天然气侧与混合冷剂侧对应位置处的温度两两之差偏离设定值时,调节一级节流阀(V4)、二级节流阀(V5)、三级节流阀(V6)、第一至第五补充阀(V10、V11、V1 2、V13、V14)或第一、第二泄放阀(V8、V9)以调整、补充或排放对应的组分从而改变混合冷剂组成,直至当检测到得天然气侧与混合冷剂侧对应位置处的温度两两之差符合设定值为止,对第一至第五补充阀(V10、V11、V12、V13、V14)或第一、第二泄放阀(V8、V9)的调节通过控制装置(10)的指令信号实现或者通过手动调节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到的天然气侧与混合冷剂侧对应位置处的温度两两之差共有四组,分别ST1-T2J3-T4J5-T8、T7-T1(I,其中,T1为主换热器⑴第三流道(C)出口的温度,T2为主换热器(I)顶部壳侧入口的温度,T3为主换热器(I)第二流道(B)出口的温度,T4为主换热器(I)中间壳侧入口温度,T5为主换热器(I)第一流道(A)出口的温度,T7为主换热器(I)第一流道(A)入口的温度,T8为主换热器(I)底部壳侧入口温度,Tltl为为主换热器(I)底部壳侧出口温度;温差T1-Tj^应的混合冷剂组分为甲烷和氮气,温差T3-T4对应的混合冷剂组分为甲烷、乙烷或乙烯、丙烷,温差T5-T8对应的混合冷剂组分为乙烷或乙烯、丙烷或丙烯、丁烷或戊烷,温差T7-Tltl对应的丙烷或丙烯、丁烷或戊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补充阀(VlO)控制补充氮气,第二补充阀(Vll)控制补充甲烷,第三补充阀(V12)控制补充乙烷或乙烯,第四补充阀(V13)控制补充丙烷或丙烯,第五补充阀(V14)控制补充丁烷或戊烷;第一泄放阀(V8)控制泄放氮气、甲烷、乙烷或乙烯,第二泄放阀(V9)控制泄放丙烷或丙烯、丁烷或戊烷。
6.一种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节流制冷换热系统、混合冷剂压缩系统、混合冷剂补充/泄放系统; 所述的三级节流制冷换热系统包括主换热器(I)和重烃分离罐(2),其中,重烃分离罐(2)的入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一流道(A)出口相连,其气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二流道(B)入口相连,主换热器(I)的第二流道(B)出口与其第三流道(C)入口相连,而第三流道(C)出口与阀(V3)及相应管线连接; 所述的混合冷剂压缩系统为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入口分离罐(4)、压缩机(5)、第一至第三冷却器(6、7、8)以及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组成,其中,压缩机入口分离罐⑷的入口与主换热器底部壳侧出口连接;第二冷却器(7)和第三冷却器(8)之间引出回流线经回流阀(V7)与压缩机一段入口管线连接;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的液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四流道(D)流道入口相连,然后在第四流道(D)的出口处引出并加设第一级节流阀(V4)再与主换热器壳侧连接;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的气相出口与主换热器(I)的第五流道(E)入口相连,而该流道出口与混合冷剂分离罐(3)的入口连接;混合冷剂分离罐(3)的液相出口与与主换热器(I)的第六流道(F)入口相连连接,然后在该流道的出口处引出并加设二级节流阀(V5)再与主换热器中间壳侧入口连接;混合冷剂分离罐(3)的气相出口与与主换热器(I)的第七流道(G)入口相连接,然后在该流道的出口处引出再与主换热器(I)的第八流道⑶入口连接,之后在第八流道⑶出口处引出并加设三级节流阀(V6)再与主换热器顶部壳侧入口连接; 所述的混合冷剂补充/泄放系统包括与压缩机入口分离罐(4)相连的混合冷剂补充管线和第一至第五补充阀(V10、V11、V12、V13、V14),以及与主换热器入口分离罐(9)的气液相出口相连接的管线和 第一、第二泄放阀(V8、V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换热器(I)的(A)流道设置有旁路,旁路管线上设置旁路阀(VI)。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换热器(I)的顶部壳侧出口与中间壳侧入口连接,中间壳侧出口与底部壳侧入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换热器(I)为缠绕管式换热器或板翅式换热器;压缩机(5)为离心式压缩机或者轴流式压缩机再或者螺杆式压缩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换热器(I)的天然气侧和混合冷剂侧各级进出口处设置有温度、或/和压力、或/和流量的监测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循环混合冷剂三级节流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中,制冷系统包括三级节流制冷换热系统、混合冷剂压缩系统和混合冷剂补充/泄放系统。本发明的方法以通过检测天然气侧的温度和出口流量对混合冷剂侧的流量、压力、温度和组成进行的联合控制构成,其中,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或其他变量实现混合冷剂侧流量、压力及主换热器天然气侧出口温度的控制;通过调节混合冷剂的补充阀或排放阀实现混合冷剂侧组成的控制;通过调节各级节流阀、压缩机、补充阀和泄放阀共同实现的混合冷剂侧温度及主换热器天然气侧出口温度的控制。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制冷系统中的参数,使得液化天然气系统的产品产量和温度与设定值相符,保证了工艺装置的平稳运转。
文档编号G05D27/02GK103225942SQ20131017921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6日
发明者张会军, 王道广, 王英军, 赵树魁 申请人:北京安珂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