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丝堆积成型模拟试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熔丝堆积成型模拟试验装置,属于机械装置,主要解决结构、功能设计的问题。它是由金属框架、步进电机、丝杠、立式滑杆、工作台、宽齿形带、伺服电机、细滑杆、熔丝装置、粗滑杆、滑块、带轮及窄齿形带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台通过立式滑杆及丝杠与金属框架相连接,丝杠一端与工作台上螺纹孔相连,丝杠另一端与步进电机固连,细滑杆上安装有熔丝装置,滑块将宽齿形带和细滑杆固连在一体,宽齿形带与伺服电机连接,工作时,步进电机带动丝杠转动,驱动工作台上下移动,伺服电机带动宽齿形带运动,熔丝装置便沿粗滑杆前后移动,同时,熔丝装置在窄齿形带和带轮的作用下,沿细滑杆左右移动,即可实现熔丝堆积成型的模拟过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控可调,同时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熔丝堆积成型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熔丝堆积成型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生产中,熔丝堆积成型设备工作状态比较复杂,很难定量测量运动部件的实际工作参数,特别是转速变化、温度变化、受力形变等,不能有效控制运动的最佳工作状况,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运动部件定量控制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丝堆积成型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控性强的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熔丝堆积成型模拟试验装置是由金属框架、步进电机、丝杠、立式滑杆、工作台、宽齿形带、伺服电机、细滑杆、熔丝装置、粗滑杆、滑块、带轮及窄齿形带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台通过立式滑杆及丝杠与金属框架相连接,丝杠一端与工作台上螺纹孔相连,丝杠另一端与步进电机固连,细滑杆上安装有熔丝装置,滑块将宽齿形带和细滑杆固连在一体,宽齿形带与伺服电机连接,工作时,步进电机带动丝杠转动,驱动工作台上下移动,伺服电机带动宽齿形带运动,熔丝装置便沿粗滑杆前后移动,同时,熔丝装 置在窄齿形带和带轮的作用下,沿细滑杆左右移动,即可实现熔丝堆积成型的模拟过程。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控可调,同时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金属框架;2_步进电机;3_丝杠;4_立式滑杆;5_工作台;6_宽齿形带;7-伺服电机;8_细滑杆;9_熔丝装置;10_粗滑杆;11_滑块;12_带轮;13_窄齿形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09]该实用新型吸收传统设计的优点,结合现代设计的创新思想,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熔丝堆积成型模拟试验装置是由金属框架(1)、步进电机(2)、丝杠(3)、立式滑杆(4)、工作台(5)、宽齿形带(6)、伺服电机(7)、细滑杆(8)、熔丝装置(9)、粗滑杆
[10]、滑块(11)、带轮(12)及窄齿形带(13)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台(5)通过立式滑杆
(4)及丝杠(3)与金属框架(1)相连接,丝杠(3) —端与工作台(5)上螺纹孔相连,丝杠(3)另一端与步进电机(2)固连,细滑杆(8)上安装有熔丝装置(9),滑块(11)将宽齿形带(6)和细滑杆(8)固连在一体,宽齿形带(6)与伺服电机(7)连接,工作时,步进电机(2)带动丝杠(3)转动,驱动工作台(5)上下移动,伺服电机(7)带动宽齿形带(6)运动,熔丝装置
(9)便沿粗滑杆(10)前后移动,同时,熔丝装置(9)在窄齿形带(13)和带轮(12)的作用下,沿细滑杆(8)左右移动,即可实现熔丝堆积成型的模拟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熔丝堆积成型模拟试验装置,它是由金属框架(1)、步进电机(2)、丝杠(3)、立式滑杆(4)、工作台(5)、宽齿形带(6)、伺服电机(7)、细滑杆(8)、熔丝装置(9)、粗滑杆(10)、滑块(11)、带轮(12)及窄齿形带(13)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台(5)通过立式滑杆(4)及丝杠(3)与金属框架(1)相连接,丝杠(3) —端与工作台(5)上螺纹孔相连,丝杠(3)另一端与步进电机(2)固连,细滑杆(8)上安装有熔丝装置(9),滑块(11)将宽齿形带(6)和细滑杆(8)固连在一体,宽齿形带(6)与伺服电机(7)连接,工作时,步进电机(2)带动丝杠(3)转动,驱动工作台(5)上下移动,伺服电机(7)带动宽齿形带(6)运动,熔丝装置(9)便沿粗滑杆(10)前后移动,同时,熔丝装置(9)在窄齿形带(13)和带轮(12)的作用下,沿细滑杆(8)左 右移动,即可实现熔丝堆积成型的模拟过程。
【文档编号】G05B19/18GK203773291SQ201420173391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4日
【发明者】陈建刚 申请人:陕西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