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0612151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考虑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考虑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涉及机器人。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用于绳拉力优化和控制器设计;根据期望的动平台运动轨迹,基于系统动力学方程和约束条件,采用以刚度加权最大为目标函数的绳拉力动态优化模型,优化绳拉力分布,计算变形量;根据实际绳长和变形量,通过运动学正解,分析牵引绳弹性变形引起的动平台位姿误差;采用视觉测量动平台的实际运动状态,并将它与期望运动状态之间的偏差作为控制量;设计控制器;根据设计的控制器,计算控制驱动力矩指令,最终控制动平台运动轨迹和绳拉力,满足工况需求。
【专利说明】
考虑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尤其是涉及一种考虑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 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Cable-Driven Parallel Supporting System,也称索并联 支撑系统)是基于机器人技术的一种新型机构,与传统的刚性连接并联机构相比,前者最大 的优点是具有可伸缩性,通过传动机构调整绳索的长度很容易实现较大的工作空间,同时 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惯性小、运动灵活等特点,非常适用于机械加工、机器人吊车、航空 航天等领域,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0003] 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实质上是复杂的强耦合、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时变系统,其 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是实现该机构运动的关键。此外,由于绳索只能受拉不能受压,要求系统 动态变化时绳索应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此特点也决定了在设计控制器时必须同时考虑绳索 张力和运动位姿,即力/位混合控制。对于一些要求动平台高精度运动的应用,如绳牵引高 速摄像机、风洞试验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等,还需进一步考虑绳索弹性对动平台位姿的影 响,以及控制补偿。
[0004] 与发展较为成熟的刚性并联机器人控制技术相比,目前绳牵引并联机构的控制研 究相对较少。两者的控制方法有相似可借鉴之处,但亦有区别。尤其是关于力/位混合控制 策略,前者通常是指末端操纵器与外界环境接触产生的力,可能会影响纯位置的轨迹控制 方式,因此引入力检测传感器,利用反馈的力误差去修正期望的位置轨迹,以达到控制目 的;而后者主要是为了确保在动平台动态试验时牵引绳索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并满足一定 的刚度要求,对模型位姿控制的同时,对绳索张力进行连续实时的优化控制。此外,绳牵引 并联机器人中绳的弹性影响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0005] 目前,针对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高精度控制问题,虽有文献进行了控制仿真与验 证,如:国外,Lamaury等针对ReelAx8索并联原理样机,基于驱动空间设计了PID控制器,以 电机转角为反馈量控制绳索长度,调整动平台位姿(Lamaury J,Gouttefarde M,Michelin M,et al.Desig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a redundant suspended cable-driven parallel robot.In:Lenarcic J,Husty M(eds)Advances in robot kinematics. Springer,Berlin,2012:237_244) ;Bayani等针对平面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米 用单目视觉测量和自适应滑模控制,但只是运动学控制(Bayani H,Masouleh M T,Kalhor A.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vision-based control and identification of planar cable-driven parallel robots.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2016,75: 187-202)。国内,仇原鹰等对绳牵引并联机构进行了基于刚度增强的半闭环控制仿真(刘 欣,仇原鹰,盛英.风洞试验绳牵引冗余并联机器人的刚度增强与运动控制,航空学报, 2009,30(6):1156-1164);并针对高速绳牵引摄像机器人,基于末端位置空间,设计了^)前 馈控制器和干扰观测器以实现运动的稳定控制(韦慧玲,仇原鹰,盛英.高速绳牵引摄像机 器人的运动稳定控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6,05:70-77)。但由于绳牵引并联机 构的应用背景不同,所关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不尽相同,上述研究没有涉及绳索弹 性的影响,控制精度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0006] 针对绳牵引并联机器人在风洞试验支撑系统、移动摄像机牵引系统等高精度应用 情况下,不仅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刚度,以及绳索变形对动平台位姿的影响分析,还需设计补 偿相应误差的力位混合控制方法,因此,提出一种考虑绳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 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对其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主要用来解决绳牵 引并联机器人现有控制方法在运动过程中所存在的运动精度不高、系统刚度较低等问题的 考虑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0008]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0009] 1)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用于绳拉力优化和控制器设计;
[0010] 2)根据期望的动平台运动轨迹,基于系统动力学方程和约束条件,采用以刚度加 权最大为目标函数的绳拉力动态优化模型,优化绳拉力分布,进而计算变形量;
[0011] 3)根据实际绳长和变形量,通过运动学正解,分析牵引绳弹性变形引起的动平台 位姿误差;
[0012] 4)采用视觉测量动平台的实际运动状态,并将实际运动状态与期望运动状态之间 的偏差作为控制量;
[0013] 5)设计控制器,具体包括:建立基于位姿误差的比例微分反馈控制器,以满足运动 精度要求;将绳拉力动态优化作为前馈控制器,以保证系统刚度,同时避免绳松弛;加入绳 长变化修正项,补偿弹性引起的误差,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保证动平台沿期望轨迹运动;
[0014] 6)根据设计的控制器,计算控制驱动力矩指令,最终控制动平台运动轨迹和绳拉 力,满足工况需求。
[0015] 在步骤1)中,所述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如下表达式:
[0016]
[0017]系统动力学米用状态方程表不形式,式中Χ1、Χ2、Χ3、Χ4表不状态矢量,其中X1 = X, A = Α,χ3 = Θ,= ,X表示动平台的位姿矢量,Θ为电机转轴的转角矢量。M〇为等效到电机 轴上的转动惯量矩阵;Co为等效粘性摩擦系数矩阵;M(X)为动平台的惯性矩阵;(足文)为 非线性哥氏离心力矩阵,文为速度项;《 8为动平台的重力向量;i为动平台所受外部载荷,如 空气动力载荷;J为系统的雅克比矩阵;KS为绳索的抗拉刚度矩阵;LuLs分别对应于实际绳 长与理论绳长;τ为电机驱动力矩矢量;r为滚珠丝杠的传动系数,与导程有关;(j表示一阶 导数;(Γ 1表示矩阵的逆;()T表示矩阵的转置。
[0018]在步骤2)中,所述绳拉力动态优化模型采用如下表达式:
[0019]
[0020] 模型以提高系统主方向刚度为目标函数,优化绳拉力分布;式中F()为优化目标函 数,T为绳系拉力矢量,λ为拉格朗日乘子;为刚度矩阵第j个对角线元素,^为第j个加权 系数,j = l. · .6山为第i根绳的拉力,i = l. · .8;t_、tmax为绳拉力下限值与上限值;J为系 统的雅克比矩阵;M(X)为动平台的惯性矩阵;灰为非线性哥氏离心力矩阵;X为动平台 的位姿矢量;太为速度项;#为加速度项;Wg为动平台的重力向量;w e为动平台所受外部载 荷;()T表示矩阵的转置;min表示取最小值;Σ表示求和算法;| |表示取绝对值;()2表示取平 方。
[0021] 在步骤5)中,所述控制器采用如下表达式:
[0022]
[0023]式中,τ为控制力矩;r为滚珠丝杠的传动系数;(JT)+表示雅克比矩阵转置后的伪 逆;KP是系统的比例控制增益;Kd是系统的微分控制增益;Td是由动力学逆解得到的绳拉力 前馈项;K'是弹性补偿项比例增益;Xd是动平台的期望轨迹;X是动平台的实际运动轨迹;U、 l2分别对应于实际绳长与理论绳长;(j表示一阶导数。所设计的控制器包含三项,其中第一 项为动平台位姿控制反馈项,第二项为绳拉力控制前馈项,第三项为绳弹性补偿项。
[0024] 本发明针对绳牵引并联机器人动平台的运动控制,提出考虑绳弹性影响与补偿的 高精度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基于刚度优化准则,量化分析绳弹性变形对动平台位姿的 影响,不仅有利于提高系统刚度,更为动平台高精度运动控制提供支持;控制器的设计既包 括基于位姿的ro反馈项,又包括绳拉力前馈项,以及绳弹性补偿项,最终可以实现绳牵引并 联机器人动平台的高精度控制;该分析与控制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运动 控制中。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补偿绳弹性影响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原理框 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考虑绳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设 计流程图。
[0027] 图3为一种典型的八绳牵引六自由度冗余约束并联机器人。
[0028]图4代表在已有方法下基于刚度的绳拉力优化结果。
[0029]图5为在已有方法下绳弹性变形引起的沿X轴、Y轴、Z轴的位置误差。
[0030]图6为在已有方法下绳弹性变形引起的滚转角、俯仰角与偏航角等姿态误差。
[0031]图7为在本发明控制系统下俯仰角的跟踪误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考虑绳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 法原理框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考虑绳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 制方法设计流程图。首先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用于绳拉力优化;根据期望运动轨迹,基于 系统动力学方程和绳拉力约束条件,以刚度加权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绳拉力动态优化模 型;根据实际绳长,通过运动学正解,分析牵引绳弹性变形引起的动平台位姿误差;通过视 觉测量动平台的位姿,将期望运动轨迹与实际运动轨迹之间的误差作为调控量;设计基于 位姿误差的ro反馈控制器,以满足运动精度要求;将绳拉力动态优化作为前馈控制器,以保 证系统刚度,同时避免绳松弛;加入绳长变化修正项,补偿弹性引起的误差,增强系统的鲁 棒性,保证动平台沿期望轨迹运动。具体步骤如下:
[0034] 1)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用于绳拉力优化。对于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系统动力学 方程可表示为:
[0035
[0036]系统动力学米用状态方程表不形式,式中X1、X2、X3、X4表不状态矢量,其中χι = Χ, λ·2 =4 ?Χ3 = θ,χ4 =i3,X表示动平台的位姿矢量,Θ为电机转轴的转角矢量。Mo为等效到电机 轴上的转动惯量矩阵;Co为等效粘性摩擦系数矩阵;M(X)为动平台的惯性矩阵;iv(足if)为 非线性哥氏离心力矩阵,戈为速度项;《 8为动平台的重力向量;i为动平台所受外部载荷,如 空气动力载荷;J为系统的雅克比矩阵;KS为绳索的抗拉刚度矩阵;LuLs分别对应于实际绳 长与理论绳长;τ为电机驱动力矩矢量;r为滚珠丝杠的传动系数,与导程有关;0表示一阶 导数;(Γ 1表示矩阵的逆;()Τ表示矩阵的转置。
[0037] 2)根据期望的动平台运动状态,基于系统动力学方程和绳拉力约束条件,以刚度 加权最大为目标,动态优化绳拉力的分布。其中优化模型可表示为:
[0038]
[0039] 模型以提高系统刚度为目标函数,优化绳拉力分布;式中F()为优化目标函数,Τ为 绳系拉力矢量,λ为拉格朗日乘子;为刚度矩阵第j个对角线元素,^为第j个加权系数,j =1. . .6山为第i根绳的拉力,i = l. . .8;t_、tmax为绳拉力下限值与上限值;J为系统的雅 克比矩阵;M(X)为动平台的惯性矩阵;7V(X,i〇为非线性哥氏离心力矩阵;X为动平台的位姿 矢量;if为速度项;1为加速度项;w g为动平台的重力向量为动平台所受外部载荷;(广表 示矩阵的转置;min表示取最小值;Σ表示求和算法;| |表示取绝对值;()2表示取平方。
[0040] 3)根据绳拉力优化结果,计算绳变形量:
[0041]
[0042]式中,△ U为第i根绳长变化量;ti为绳拉力实时优化值;to为初始预紧力;S为绳索 横截面积;Y为绳索弹性模量;U为第i根绳长理论值。
[0043]进一步根据实际绳长,采用数值迭代法,得到动平台的实际位姿,与期望位姿做 差,即可得到绳长变形引起的动平台位姿误差。
[0044] 4)采用视觉测量动平台的实际运动状态,并将它与期望运动状态之间的偏差作为 运动控制量;
[0045] 5=Xd-X (4)
[0046] 式中,δ为误差;Xd为期望位姿;X为视觉测量的实际位姿。
[0047] 5)根据系统动力学方程,设计一种补偿绳弹性变形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 器。具体表述如下:
[0048] (a)设计基于动平台位姿反馈的控制器,以满足运动精度要求:
[0049]
[0050] 式中,τι为第一项控制力矩;r为滚珠丝杠的传动系数;(/)+表示雅克比矩阵转置 后的伪逆;KP是系统的比例控制增益;K d是系统的微分控制增益;Xd是动平台的期望轨迹;X 是动平台的实际运动轨迹;0_表示一阶导数。
[0051] (b)设计绳拉力前馈控制器,以满足运刚度要求:
[0052] T2 = rTd (6)
[0053]
[0054] 式中,τ2为第二项控制力矩;r为滚珠丝杠的传动系数;Td是由动力学逆解得到的绳 拉力前馈项;(J T)+表示雅克比矩阵转置后的伪逆;M(X)为动平台的惯性矩阵;州足文)为非 线性哥氏离心力矩阵;X为动平台的位姿矢量夕为速度项;f为加速度项 ;Wg为动平台的重 力向量;为动平台所受外部载荷。
[0055] (c)设计绳长变化修正项,补偿弹性变形引起的误差:
[0056] t3 = K,(Li-L2) (8)
[0057] 式中,τ3为第三项控制力矩;K'是弹性补偿项比例增益;分别对应于实际绳长 与理论绳长。
[0058]则总的控制力矩可表示为:
[0059] τ = τι+τ2+τ3 (9)
[0060] 式中,τ为总的控制力矩。
[0061] 6)根据设计的控制器,计算控制驱动力矩指令,最终控制动平台运动轨迹和绳拉 力,满足工况需求。
[0062] 实施例
[0063] 将所提出的一种考虑绳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应用 与八绳牵引的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该并联机器人如图3所示,动平台1以飞行器模型为例, 由八根牵引绳2牵引;滑轮3固定在机架4上;牵引绳2由电机经过滑轮3调整长度,从而改变 飞行器模型1的位置和姿态;飞行器模型1的位姿通过单目视觉5测量可得,其安装在固定于 机架7的云台6上。本实施例控制方法实施如下:
[0064] 1)牵引绳2弹性变形引起的动平台1误差分析
[0065]根据坐标系定义,静坐标系原点位于机架4底面的中心,三个坐标轴正交,且满足 右手定则;动坐标系位于动平台1的质心上,其中X轴沿动平台轴线指向前,Υ轴沿翼展方向 指向外,Ζ轴指向下,且与X轴、Υ轴满足右手定则。在动平台1处于零位姿时,静坐标系与动坐 标系平行。此时动平台1质心,即参考点坐标为在静坐标系中表示为(0,0,-582)mm;牵引绳2 与机架4的连接点用Bi表示,? = 1···8,其中在静坐标系中:8^472,814.5,-1285)^82 (514·5,-772,-1286)τ,Β 3(-472,-814·5,-1286)τ,Β4(-472,-814·5,-1286)τ,Β5(-472, 814·5,-90) τ,Β6(514·5,772,-91)τ,Β7(472,-814·5,-91)τ,Β 8(-514·5,-772,-90)τ,单位为 mm,()τ表示转置;牵引绳2与动平台1的连接点用Pi表示,i = 1…8,其中在动坐标系中:Pi (30,19·1,-19·1)τ,Ρ2(30,-19·1,-19·1)τ,Ρ3(-165,-26,0) τ,Ρ4(-165,26,0)τ,Ρ5(-165,26, 0)丁,?6(30,19.1,19.1)了,?7(30,-19.1,19.1)了,卩 8(-165,-26,0)'单位为臟,〇了表示转置;动 平台1质量为l.〇6kg;在初始状态,根据静力平衡,设置牵引绳2初始预紧力最小值为10Ν,并 选为凯芙拉绳,弹性模量为43.9GPa。根据绳材料特性和动平台质量,取绳拉力上下限分别 为35N和300N。
[0066] 动平台期望轨迹以俯仰角Θ正弦运动为例,g卩0 = ji/6*Sin(t),仿真时间t设置为 l〇s。首先进行绳拉力优化,刚度加权系数依次选择为(0.2,0.1,0.3,0.2,0.1,0.1)。根据绳 拉力结果以及变形量,采用实际绳长进行运动学正问题求解,得到动平台1的实际位姿;进 而与期望轨迹相减,可得绳长变形引起的动平台位姿误差。
[0067] 2)补偿绳弹性变形的控制方法
[0068]驱动电机的额定输出力矩h = 0.64N · m,驱动系统等效到电机端的转动惯量为mo = 7.76X l(T5kg · m2,等效到电机端的黏性阻尼系数为c〇 = 2X 10-3Ν · m · s;传动用滚珠丝 杜的传动系数为r = a/2ii,滚珠丝杜螺距为a = 0.005m。
[0069] 同样,期望轨迹以动平台俯仰角正弦运动为例。设计控制器如下:
[0070]
[0071] 其中,T为总的控制力矩;r为滚珠丝杠的传动系数;(/)+表示雅克比矩阵转置后的 伪逆;ro反馈控制项中,经调试,比例增益系数1( [)=虹&8(0,0,0,0,3.5,0),微分增益系数1((1 = diag(0,0,0,0,450,0);绳弹性补偿项中K' = 50Xdiag(l,1,1,1,1,1) ;diag()表示以向 量中的元素组成的对角矩阵;Td是由动力学逆解得到的绳拉力前馈项;动平台的期望轨迹Xd =[0,0,0,0,jt/6*sin (t),0 ]τ,[ ]τ表示转置;X是视觉测量得到的动平台的实际运动轨迹;(5 表示一阶导数;ι^α2分别对应于实际绳长与理论绳长。
[0072] 3)由误差结果图5-图6可知需要进行控制补偿,以提高运动精度。将前述得到控制 力矩代入系统动力学方程式(1),最终可以实现绳牵引并联机器人动平台1的高精度运动。
[0073] 采用本实施例控制方法的结果如图4~图7所示。
[0074]图4代表在已有方法下基于刚度的绳拉力优化结果;图5代表在已有方法下绳弹性 变形引起的三轴位置误差;图6代表在已有方法下绳弹性变形引起的三个姿态角误差;图7 代表在本发明控制系统下俯仰角的跟踪误差。所有图中横坐标均表示运动时间。由弹性变 形引起的误差结果可知,为提高动平台运动精度,需要进行控制补偿。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补 偿绳弹性变形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跟踪误差,提高了绳牵引并 联机器人的运动性能。
[0075]本发明首先建立包含驱动电机与动平台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其中绳拉力表示为变 形量的线性函数;针对给定的动平台运动状态指令,采用刚度加权的绳拉力动态优化模型, 计算绳长变形量;进一步求解运动学正问题,采用数值方法,分析牵引绳弹性变形引起的动 平台位姿误差;根据系统动力学方程设计控制器,采用视觉测量动平台的位姿,作为直接反 馈;设计比例微分反馈和绳拉力前馈控制器,同时加入绳长变化修正项,补偿弹性引起的误 差,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保证动平台沿期望轨迹运动;根据所设计的控制器,计算控制驱动 力矩指令,最终实现对动平台的高精度位姿与绳拉力控制。
【主权项】
1. 考虑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 1) 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用于绳拉力优化和控制器设计; 2) 根据期望的动平台运动轨迹,基于系统动力学方程和约束条件,采用W刚度加权最 大为目标函数的绳拉力动态优化模型,优化绳拉力分布,进而计算变形量; 3) 根据实际绳长和变形量,通过运动学正解,分析牵引绳弹性变形引起的动平台位姿 误差; 4) 采用视觉测量动平台的实际运动状态,并将实际运动状态与期望运动状态之间的偏 差作为控制量; 5) 设计控制器,具体包括:建立基于位姿误差的比例微分反馈控制器;将绳拉力动态优 化作为前馈控制器;加入绳长变化修正项,补偿弹性引起的误差,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保证 动平台沿期望轨迹运动; 6) 根据设计的控制器,计算控制驱动力矩指令,最终控制动平台运动轨迹和绳拉力,满 足工况需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如下表达式:系统动力学采用状态方程表示形式,式中X1、X2、X3、X康示状态矢量,其中X1 = X,X2=為, Χ3 = θ,A =鳥,X表示动平台的位姿矢量,Θ为电机转轴的转角矢量;Mo为等效到电机轴上的 转动惯量矩阵;Co为等效粘性摩擦系数矩阵;M(X)为动平台的惯性矩阵;iV(义乂)为非线性哥 氏离屯、力矩阵,义为速度项;Wg为动平台的重力向量;We为动平台所受外部载荷,如空气动力 载荷;J为系统的雅克比矩阵;Ks为绳索的抗拉刚度矩阵;Li、L2分别对应于实际绳长与理论 绳长;τ为电机驱动力矩矢量;r为滚珠丝杠的传动系数,与导程有关;()表示一阶导数;(厂1 表示矩阵的逆;()τ表示矩阵的转置。3. 如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绳拉力动态优化模型采用如下表达式:模型W提高系统主方向刚度为目标函数,优化绳拉力分布;式中F()为优化目标函数,Τ 为绳系拉力矢量,λ为拉格朗日乘子;为刚度矩阵第j个对角线元素,Wj为第j个加权系 数,j = l. . .6;ti为第i根绳的拉力,i = l. . .8;tmin、tmax为绳拉力下限值与上限值;J为系统 的雅克比矩阵;M(x)为动平台的惯性矩阵;iv(义;e)为非线性哥氏离屯、力矩阵;X为动平台的 位姿矢量;义为速度项;义为加速度项;Wg为动平台的重力向量;We为动平台所受外部载荷; ()τ表示矩阵的转置;min表示取最小值;Σ表示求和算法;I I表示取绝对值;()2表示取平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弹性影响与补偿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控制器采用如下表达式:式中,τ为控制力矩;r为滚珠丝杠的传动系数;(JT)+表示雅克比矩阵转置后的伪逆;Κρ 是系统的比例控制增益;Kd是系统的微分控制增益;Td是由动力学逆解得到的绳拉力前馈 项;K'是弹性补偿项比例增益;Xd是动平台的期望轨迹;X是动平台的实际运动轨迹山、L2分 别对应于实际绳长与理论绳长;()表示一阶导数;所设计的控制器包含Ξ项,其中第一项为 动平台位姿控制反馈项,第二项为绳拉力控制前馈项,第Ξ项为绳弹性补偿项。
【文档编号】G05B13/04GK105974797SQ201610512458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日
【发明人】王晓光, 张小城, 马少宇, 林麒
【申请人】厦门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