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记录媒体、数据记录方法及计算机能读取的存储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9824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记录媒体、数据记录方法及计算机能读取的存储媒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数据记录媒体及其数据记录方法,该数据记录媒体利用一种通过手动扫描能进行光学读出的代码形式来记录数据,其中,设定一种在代码周围仅能存在非干涉图像的非干扰区域,该非干涉图像具有不妨碍读出该代码的特性,因此,利用手动扫描,即使读出装置相对于代码来说定位不准确,也不会受读出对象代码周围所存在的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读出代码,而且,能减小设计布置上的限制,有效地利用记录面。再者,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计算机能读出的记录媒体,即其中存储了为使计算机实施这种数据记录方法所需的程序。
从利用

图1所示的能光学读出的代码1来记录数据的记录媒体2中,由读出装置3通过手动扫描来读出该代码时,由于是手动所以必须对扫描速度的不稳定性和读出位置的不准确性采取解决办法。因此,美国专利第5,866,895号提出了一种把数字数据划分成规定信息量的块单位在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和重现的系统。在该美国专利中所公开的系统是对被划分的各个块数据和地址一起进行读取,根据该地址来结合块数据,以此对信息进行重现。这样由于在构成上是把数据划分成块进行记录和再现,所以,即使扫描速度不一定,并且,读取位置也不准确的手动扫描,也能准确地读出数据。这是很大的优点。
这样把数据划分成块进行记录和再现的效果很大。但在通过手动扫描而出现巨大的蛇行摆动时,不能正确地拍摄整个数据块图像,出现数据丢失,或者除有效数据块以外,还一起拍摄出了在代码周围所存在的文本(文字、符号等)4和影像(照片、插图等)5等图像(以下总称为周围图像),所以对代码的读取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必须加以注意。
例如,如图2所示,在读出已记录的代码1时,只允许Ws范围以内的摆动,若摆动量超过该范围,则代码1离开摄像区6,产生数据丢失。
并且,如图3所示,由对应于应记录的数据的数据点7、以及作为块标也被用于数据点7的读出定位的标记8来构成数据块时,若在图2中的摄像位置A处存在像标记那样的周围图像,则摄像画面9如图4所示,误将该周围图像作为标记8检测出来,所以,有可能妨碍标记检测处理。或者,若存在反射率高于代码1中的高反射要素,或者反射率低于低反射要素的周围图像,则摄像画面9如图5所示在判断有无点时的阀值处理中,从该周围图像中检测出作为基准的摄像画面内亮度的极值,所以可能妨碍极值检测处理。
因此,首先提出了这样一种记录媒体,即作为允许摆动的对策,如图6所示,使代码1上所记录的数据A重复出现,即可允许更大的摆动Ws’。
另一方面,作为对周围图像的对策,可以把代码1布置到远离周围图像的地方。这样,就不会同时拍摄到包括有效数据在内的块和周围图像,能防止因图像影响而造成数据读出故障。
然后,单纯地把代码1布置在远离周围图像的地方来避免同时拍摄到二者的图像,则不能有效利用记录面,例如为记录一个代码也需要在周围留出大量空间,除降低了记录密度外,还对记录面的布置有很大限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数据记录媒体和数据记录方法,即通过手动扫描而读出装置相对干代码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代码的读出,而且,能减小对记录面布置的限制,能有效利用记录面。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能读出的记录媒体,其中存储了为使计算机执行上述记录方法所需的程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记录媒体,它是具有一种记录区的数据记录媒体10,该记录区用于通过手动扫描将数据作为可光学读取的代码1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非干扰区11,它设置在上述代码1的周围,该区仅仅禁止那种具有干扰该代码1读出的属性的干扰图像13的存在。
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以便只能存放具有不干扰上述代码读出的属性的非干扰图像14。
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代码的附近位置上所布置的上述干扰图像的属性来设定上述非干扰区。
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布置在上述代码1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1’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11B、11C的大小,超过了当布置在上述代码1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以外的图像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11A的大小。
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代码的扫描方向上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超过了与该代码扫描方向相直交的方向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
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非干扰区根据读出上述代码所用的读出装置对该代码的定位性能以及上述代码规格来进行设定。
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性能包括基于上述读出装置中的代码读出部6附近的外装16形状和/或其大小的定位性能。
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定位性能有方向性时,该非干扰区根据该方向性在定位性能低的一侧设定得较宽。
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代码的规格包括与该代码扫描方向进行直交的方向上的该代码宽度。
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在该代码的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时,上述代码1A的宽度是包括在该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的部分在内的整体宽度。
一种数据记录方法,它是通过手动扫描将数据作为可光学读取的代码记录在记录媒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上述记录媒体10上的上述代码1的周围设置一种非干扰区14,用于禁止存放那种具有干扰该代码读出的属性的干扰图像13;对设置了上述非干扰区的上述代码进行记录。
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以便只能存放那种具有不妨碍上述代码读出的属性的非干扰图像。
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设置非干扰区的工序是,根据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上述干扰图像的属性,来设置上述非干扰区。
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是,当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超过了当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以外的图像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
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是,在上述代码的扫描方向上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超过了与该代码扫描方向相直交的方向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
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是,上述非干扰区根据读出上述代码所用的读出装置对该代码的定位性能以及上述代码规格来进行设定。
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性能包括基于上述读出装置中的代码读出部附近的外装形状和/或其大小的定位性能。
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定位性能有方向性时,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是,该非干扰区根据该方向性在定位性能低的一侧设定得较宽。
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代码的规格包括与该代码扫描方向进行直交的方向上的该代码宽度。
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该代码的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时,上述代码的宽度是包括在该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的部分在内的整体宽度。
一种数据记录媒体,它是能由计算机读出的存储媒体,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的程序包括有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的指令,即当通过手动扫描将数据作为可光学读出的代码1而记录在记录媒体10上时,上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上述代码的周围设置一种非干扰区14,用于仅禁止存放那种具有干扰该代码读取属性的干扰图像13;对设置了上述非干扰区的上述代码进行输出。
符合本发明第1形态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区,用于记录数据,其记录形式是通过手动扫描能进行光学读出的代码;以及非干扰区,它设置在上述代码的周围,仅禁止干扰图像的存在,该干扰图像具有干扰该代码读出的属性。
再者,利用通过手动扫描能进行光学读出的代码形式把数据记录到符合本发明第2形态的记录媒体上的这种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上述代码周围,设置一种用于仅禁止干扰图像存在的非干扰区,该干扰图像的属性是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记录一种设置了上述非干扰区的上述代码。
再者,符合本发明第3形态的计算机能读取的存储媒体,其特征在于存储了包括以下指令在内的程序,该指令使计算机在利用通过手动扫描能进行光学读出的代码形式来把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时进行以下处理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上述代码周围,设置一种用于仅禁止干扰图像存在的非干扰区,该干扰图像的属性是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输出一种设置了上述非干扰区的上述代码。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以能进行光学读出的代码形式来记录数据的记录媒体。
图2是说明在代码读出中所允许的摆动的图。
图3是表示构成代码的块的物理构成的图。
图4和图5是分别表示有对读出适应代码的读出产生影响的周围图像存在的摄像画面的图。
图6是说明作为允许摆动的对策使代码中所记录的数据重复出现所用的图。
图7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数据记录媒体的构成的图。
图8是为说明特征抽出区所用的图。
图9是为说明与各特征抽出区相对应的非干扰区所用的图。
图10是为说明因读出对像外代码而形成的错误标记对所用的图。
图11是说明为防止读出对像外代码造成错误标记对所用的非干扰区的图。
图1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数据记录媒体中的非干扰区的图。
图13是为说明图12的非干扰区的大小所用的图。
图14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数据记录媒体中的非干扰区的图。
图15是表示读出装置的外装与摄像区的大小的关系的图。
图16是说明读出装置与代码进行位置对准时所产生的偏移的图。
图17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数据记录媒体中的非干扰区的图。
图18是说明摆动宽度与非干扰区的关系的图。
图19是说明扩大代码宽度时的摆动宽度与非干扰区的关系的图。
图20是表示对数据进行重复记录的重复代码时的摆动宽度和非干扰区的关系的图。
图21是表示重复代码时的非干扰区的图。
图2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3是涉及第5实施例的数据记录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24是表示附加了标签的目标状态的图。
图25是表示记录面布置作业情况的图。
图26是表示对目标进行布置的例子的图。
图27是表示与读出对象外代码相对应的非干扰区的图。
发明的详细说明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第1实施例]首先,参照图7~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利用通过手动扫描能进行光学读出的代码1形式进行数据记录的记录媒体10中,在读出对象代码1的周围设置了非干扰区11。而且在该图中仅仅对读出对象代码1的非干扰区11用网线表示。当然,读出对象代码1和读出对象代码1’是随操作者欲读出的代码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对任意代码也都设置有非干扰区。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读出装置3由操作者控制在读出对象代码1上进行手动扫描,从被摄像的代码1中读出有效数据,使原有数据再现(恢复)。在此,若用手动扫描在摆动状态下读出代码1,则如图8所示,有可能拍摄到周围图像。
通常,读出装置3在读出代码1之前,产生从摄像画面内抽取出代码1所具有的几种特征。现以抽出的特征为特征“A”、“B”时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若把检测出“A”、“B”各特征的区定为特征抽出区“A”12A、特征抽出区“B”12B,则干扰特征A的抽出的干扰图像“A”13A必须布置在离开距离超过WA的地方,以免进行特征抽出区“A”12A内。同样,干扰特征B的抽出的干扰图像“B”12B必须布置在离开距离超过WR的地方,以免进入特征抽出区“B”12B内。这样,把不让干扰图像“A”13A存在的区定为非干扰区“A”11A;把不让干扰图像“B”13B存在的区定为非干扰区“B”11b,如图9所示设定在代码1的周围。也就是说,根据读出装置3所抽出的特征,在具有多种干扰方式的情况下,对每种干扰方式分别设定非干扰区。
在此,不干扰这些特征抽出的非干扰图像14在这些非干扰区11内也能自由布置。也就是说,如图9所示,根据周围图像的属性,若是非干扰图像“C”14C,则可布置在非干扰区“A”11A内;若是干扰图像“A”13A,则可布置在非干扰区“B”11B内(但在非干扰区“A”11A之外)。
在此,例如,利用红色光来照射由图3的白底上用黑色记录的标记8和数据点7所构成的代码1,作为特征“A”进行相当于标记8的黑色的连续;作为特征“B”进行最佳2进制化,因此,在对摄像画面内亮度的极值进行抽出的读出装置3的情况下,红色的周围图像和背景一样进行拍摄,所以变成非干扰图像“C”14C,在代码附近也能自由布置,像标记那样的点变成干扰图像“A”13A,布置在非干扰区“A”11A的外侧。并且,反射率低于代码1的黑色的图像、以及反射率高于代码1的白色的图像变成干扰图像“B”13B,布置在非干扰区“B”11B的外侧。
这样一来,通过手动扫描使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1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该代码1的读出,能准确地使数据再现。并且,若是非干扰图像14,则能在代码附近自由布置,因此,也能插入具有非干扰属性的周围图像,有效地利用记录面。并且,根据代码1、文本4、图像5等的形状、以及颜色、浓度这种干扰图像的属性,确保最小限度的必要非干扰区11,即可进一步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并且,在干扰图像13为代码1的情况下,为了不把这一部分错误地读出,与干扰图像13为代码以外时的情况相比,要设定更宽的非干扰区11。例如在图3这种块构成的代码1的情况下,为了读出块,首先要检测出成对的4个标记8。这时,如图10所示,若把读出对象以外的代码1’布置在附近,则在代码之间形成错误的标记对15,或者把读出对象以外的代码1’的块也读出来,不能正确地再现数据。因此,如图11所示,设定较宽的非干扰区11,以便准确地仅仅把读出对象代码1的块读出来。
再者,当未拍摄出读出对象代码1的图像时,也可能在扫描过程中把读出对象以外的代码1’的块读出来,将其作为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尤其,最好是把扫描方向侧的非干扰区11设定得较宽,以免在整个读出扫描过程中对读出对象以外的代码1’进行误读出。这样一来,能防止在作为读出对象的代码1之外,对读出对象以外的代码1’进行读出,造成无法正确地再现数据。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手动扫描,读出装置3不能对代码1进行准确的定位,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代码1的读出,能准确地再现数据。以下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
在该第2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代码1的扫描方向一侧,和与其直交的一侧相比设置了更宽的非干扰区11。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读出装置3在读出对象代码1上进行手动扫描,从被拍摄的代码1中读出有效数据,再现出原有数据。在此,在手动扫描的情况下,为了准确地对整个代码进行扫描,如图13所示,趋势是从读出装置3的外装16到达代码1的近前面起开始扫描,在离开代码1之后结束扫描。也就是说,由于在扫描方向一侧容易超限运行,所以在代码端部容易拍摄周围图像。因此,在扫描方向的的代码端部,根据读出该代码的读出装置3的外装,设定较宽的非干扰区11,以便预先把干扰图像13布置在离开距离为WH以上的地方。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手动扫描在扫描开始和结束时读出装置3在代码上超限运行,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影响代码1的读出,能准确地再现出数据。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在该第3实施例中,在代码1的周围,如图14所示,设置了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和代码1的规格而决定的非干扰区11。在此,所谓代码1的规格是指代码1的大小、结构、有无重复等涉及代码1的扫描性能的全面特性。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读出装置3在读出对象代码1上进行手动扫描。从被摄像代码1中读出有效数据,重现出原有数据。这时在手动扫描的情况下、根据读出装置3的外装形状(外装16和摄像区6的位置关系、位置对准的难易、握持的难易等)和/或其大小、摄像区6的大小等不同,定位性能发生变化。并且,若该定位性能不好,则摆动量大,而且,容易超限运行,所以代码离开摄像区6,容易拍摄到周围图像。另一方面,代码1能利用不同的规格来适应摆动,例如,如图6所示,通过对数据进行重复记录,能增强抗摆动性能。
在此,例如,从代码接触面来看,对图15的外装形状的读出装置3进行考虑。这样,如果在扫描方向上从个装16到摄像区6的距离较长,那么在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对准更困难,如图16所示,其趋势是在扫描方向上偏差大,代码1容易偏离摄像区6。所以,在此情况下,在代码端部容易拍摄周围图像。因此,根据扫描方向的偏差量DH、与其直交的偏差量DV(DH>DV),决定非干扰区11。例如,若把读出对象代码1的规格规定为没有重复记录,可以允许相当于偏差量DV的摆动,则非干扰区的宽度WH、WV如图14所示被设定为WH=DH、WV=DV。
这样,在该第3实施例中,在手动扫描中,把取决于外装形状的定位性能反映到非干扰区11的设定中,当定位性能有方向性时,在定位性能低的一侧设定较大的非干扰区11,这样,能确保与定位性能相适应的最小限度必要的非干扰区11,既能有效利用记录面,又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代码1的读出,能准确地重现出数据。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代码1如图17所示,具有一种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以及与扫描方向直交的方向的代码1的宽度(以下简称为宽度)而设定的非干扰区11。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不同,代码1相对于摄像区6的位置偏移量发生变化,可根据代码1的规格来改变该偏移允许量。也就是说,周围图像可以拍摄到的程度随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和代码1的规格的不同而变化。所以,根据该情况来设定非干扰区11。
例如,若把读出对象代码1的规格定为宽度WC无重复记录;把读出装置3的摆动宽度WS定为由代码决定的摆动允许极限,则摆动宽度WS如图18所示是从代码摄像区宽度中减去代码的宽度WC。这时,干扰图像13必须在特征抽出区12的外侧,所以,布置在离开代码1的距离为WS以上的地方。另一方面,如图19所示,在扩大代码1的宽度将其定为WC’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摆动宽度WS’减小,但是,同样地把干扰图像13布置在特征抽出区12的外侧,也是布置成离开代码1的距离为WV’以上即可,能设定更小的非干扰区11。也就是说,能根据代码1的宽度来设定非干扰区11,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并且,在对图18中的读出装置3的摆动宽度WS加以固定,如图20和图21所示对数据进行重复,对代码1A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同样地把干扰图像13布置在特征抽出区12的外侧,也是布置成离开重复代码1A的距离超过WV’即可,能设定较小的非干扰区11。也就是说,当代码1是重复数据进行记录的规格时,在重复数据的一侧可以根据重复数来设定较小的非干扰区11,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这样,在该第4实施例中,根据定位性能和代码1的宽度来确保最小限度的必须的非干扰区11,既能有效地利用记录面,又能不受周围图像的干扰,可以准确地使数据恢复。
以下参照图22至图27,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记录装置100如图22所示,由个人计算机(PC)101、监视器102和打印机103构成,利用纸作为记录媒体10。并且数据记录装置100如图7所示,利用通过手动扫描能进行光学读出的代码1的形式把数据和文本4及图像5等一起记录到记录媒体10上。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在PC101中,把文本4和图像5、代码1等作为目标(实体)进行输入(取入),在监视器102上对各记录区进行设计布置,以便能将其记录在同一纸上,由打印机13进行输出。而且,目标也可以利用PC101的输入设备或网络进行输入,也可以在PC101上进行生成。。
在此,利用图23的流程图来详细说明目标的设计布置方法。
也就是说,首先在PC101中,把目标取入(程序步S1),然后,根据已取入的目标的形状、颜色、浓度这类属性,进行目标判断(S2步)。在该目标判断中,判断出它是否是代码1,若不是代码1,则是否是干扰图像13,并且,在具有多种干扰方式的情况下,对该方式进行判断。然后,当目标不是代码时作为标签付给该判断结果(S3步)。即在非干扰图像14上付加标签N,在干扰图像13的情况下,根据该干扰方式来附加A、B、……标签。
并且,当目标是代码1时其周围设定非干扰区11,以免周围图像妨碍代码1的读出(S4步)。在此,非干扰区11如上述第1实施例中所说明的那样,在具有多种干扰方式的情况下,对每种干扰方式分别进行设定,利用手动扫描不能使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准确地进行定位,也可使周围图像不妨碍代码1的读出。
以这时的目标状态为例示于图24。图中,附加到目标上的标签由PC101保存在内部即可,不需要显示出来让用户能够看到。在调整鼠标器指针时若能进行上托加以显示,则可供设计布置时参考,所以,效果更好。
用户利用鼠标器来选择这样附加了标签的目标(S5步),通过进行牵引能使其在监视器102的布置窗口上自由移动(S6步)。这时,判断在移动目的地目标的标签和与其相对应的非干扰区11是否重合(S7步),在重合的情况下,显示出报警,使其不能布置(S8步)。所以,用于把目标移动到不显示报警的位置上进行布置(S9步)。
这时的布置作业情况示于图25。即图25表示从目标窗口104中所显示的目标中选择出图像“1”,通过牵引将其移动到了已布置在布置窗口105中的代码1的右下角。在此,在图像“1”上附加标签B,一部分加到代码1的非干扰区“B”11B上,这样,就和表示代码的非干扰区11的虚线一起显示出「不能在非干扰区“B”中布置」的报警。在显示出该报警的状态下,不能使目标下落(drop),待牵引到报警消失的位置上之后再使其下落。并且,在牵引的目标为代码1的情况下,对于在其周围所设定的非干扰区11内是否出现已设计的干扰目标进行判断,在出现的情况下和表示代码1的非干扰区11的虚线一起显示出报警。这时使产生干扰的目标进入运行状态,可以选择把代码移动到报警消失的位置上或者把干扰目标移动到报警消失的位置上,这样一来效果更好。
这样,把必要的目标布置在监视器102的布置(布局设计)窗口105上,若布置结束,则将其输出(打印输出)到记录装置内,或者输出(文件保存)到存储装置内(S10步)。而且,在布置编辑过程中增加新的目标时,对该目标从上述S1步开始进行处理即可。
根据该布置方法对图24的目标进行布置的例子示于图26。如该图所示,附加了标记A的目标在非干扰区“A”11A中不存在;附加了标记B的目标在非干扰区“B”11B中不存在。而且,图中表示干扰方式的标签和表示非干扰区11的虚线,其图示清晰易懂。在实际的布置中仅布置目标。
这样一来,通过手动扫描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受周围图像干扰而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能使数据准确地进行恢复。并且,若是非干扰图像14,则可在代码附近自由布置,所以,也能把具有非干扰属性的周围图像插入,有效地利用记录面。并且,根据代码1、图像5和文本4等的形状和颜色、浓度这类干扰图像13的属性,确保最小限度的所需非干扰区11,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并且,在上述S3和S4步中,为使读出对象代码1’所产生的干扰方式区别与其他图像所产生的干扰方式,将其作为干扰方式C,在代码上附加标签C,同时把与此相对应的非干扰区11作为非干扰区“C”11C,按图27所示进行设定。在图27中,非干扰区“C”11C如上述第1实施例中所述,与非干扰区“A”、“B”相比,尤其在扫描方向两侧设定得较大,以免在整个读出扫描过程中错误地读出读出对象代码1’。这样一来,能防止除作为读出对象的代码1外把读出对象以外的代码1’也读出来,使数据不能正确地进行恢复。
这样,在该第5实施例中,能进行这样的记录通过手动扫描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受周围图像干扰而妨碍代码1的读出,能使数据准确地进行恢复。
并且,在上述S4步中,也还可以这样动作,即如上述第2实施例中所述,在代码1的扫描方向一侧,非干扰区11的设定宽度大于与其直交的一侧。这样一来,可以这样进行记录,即通过手动扫描在扫描开始和结束时读出装置3在代码1上超限运行,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代码1的读出,能使数据准确地恢复。
并且,也还可以这样动作,即在上述S4步中,如上述第3实施例所述,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和代码1的规格来设定非干扰区11。这样一来,即可这样进行记录,即在手动扫描中,把取决于外装形状的定位性能反映到非干扰区11的设定中,当定位性能有方向性时,在定位性能较低的一侧设定较大的非干扰区11,这样即可确保符合定位性能要求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既能有效地利用记录面,又能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代码的读出,能使数据准确地恢复。
再有,也可以这样进行动作,即在S4步中,按照上述第4实施例中的说明,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以及与扫描方向直交的方向的代码宽度来设定非干扰区11。这样一来,即可这样进行记录,即根据定位性能和代码宽度来确保所需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从而即既能有效地利用记录面积,又能不受周围图像的干扰,使数据准确地恢复。
再者,不言而喻,在本发明中,把存有实现上述实施例功能的软件程序的存储媒体供给到系统或装置内,由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和MPU)读出并执行在存储媒体中所存储的程序,这样也能完成上述功能。
在此情况下,从存储媒体中读出的程序本身能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由存有该程序的存储媒体来构成本发明。为供给程序所采用的存储媒体,例如可采用软磁盘(FD)、硬磁盘(HD)、光盘、磁光盘(MO)、CD-ROM、CD-R、磁带、非挥发性存储卡、ROM等。
并且,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其方法不仅是用计算机来读出和执行程序,而且,也还包括这样的方法,即根据该程序的指示,利用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等来进行一部分或全部的实际处理。
另外,也还包括这样一种方法,即把从记录媒体中读出的程序写入到已插入计算机内的功能扩充卡、或者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功能扩充单元中所备有的存储器内,然后,根据该程序的指示,利用该功能扩充卡或功能扩充单元中所备有的CPU等来进行一部分或全部的实际处理。
以上根据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本发明要点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和应用。在此将本发明的要点归纳如下。
(1)一种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区,用于记录数据,其记录形式是通过手动扫描能进行光学读出的代码;以及非干扰区,它设置在上述代码的周围,该区仅仅禁止那种具有干扰该代码读出的属性的干扰图像的存在。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相对应,其构成如图7所示。
在此,作为周围图像,有代码、图像和文本等,分别具有形状、颜色和浓度之类的属性。并且根据其属性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若与读出对象代码1一起读出则产生故障的图像;另一种是不产生故障的图像,前者称为干扰图像13,后者称为非干扰图像14。
也就是说,在图7中,在非干扰区11中仅仅禁止干扰图像13的存在,以便通过手动扫描使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正确定位时周围图像也不会妨碍代码的读出。
所以,通过采用该项(1)的构成,即使手动扫描代码使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能使数据准确地恢复。并且,若不是干扰图像13,则能自由地布置在代码附近,所以也能插入具有非干扰属性的周围图像,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2)如第(1)项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以便只能存在具有不妨碍上述代码读出的属性的非干扰图像。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其构成如图7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7中,在非干扰区11中仅仅允许非干扰图像14的存在,以便通过手动扫描使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正确定位时周围图像也不会妨碍代码的读出。
所以,通过采用该项(2)的构成,即使手动扫描使代码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能使数据准确地恢复。并且,非干扰图像13,能自由地布置在代码附近,所以也能插入具有非干扰属性的周围图像,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3)如第(1)或第(2)项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代码的附近位置上所布置的上述干扰图像的属性来设定上述非干扰区。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1实施例,其构成如图8和图9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8和图9中在非干扰区“A”11A中禁止出现这样一种干扰图像“A”13A,即该干扰图像具有一种一旦出现就会妨碍代码读出的属性。同样,在非干扰区“B”11b中,禁止出现干扰图像“B”13B。另一方面,在非干扰区“A”11A、“B”11b内也允许自由存放不具有干扰代码读出的属性的非干扰图像“C”14C。
所以,通过采用第(3)项的构成,可以根据代码、图像、文本等的形状、颜色、浓度这类干扰图像13的属性,来确保以不妨碍代码读出为准的必要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即能有效地利用记录面,又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而是能准确地重现数据。
(4)如第(3)项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超过了当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以外的图像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当于第1实施例,其构成如图11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11中,在非干扰区11中禁止存放读出对象代码1’,以免在对读出对象代码1进行扫描时读出其他代码1’的一部分。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4)项的构成,不会错误地读出存放在读出对象代码的周围的读出对象以外的代码,能准确地重现数据。
(5)如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代码的扫描方向上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超过了与该代码扫描方向相直交的方向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2实施例,其构成如图12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12中非干扰区11在扫描方向一侧设定得较宽。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5)项的构成,即使手动扫描开始和结束时读出装置3在代码上超限运行,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而是能准确地重现数据。
(6)如第(1)或第(2)项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非干扰区根据读出上述代码所用的读出装置对该代码的定位性能以及上述代码规格来进行设定。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3或第4实施例,其构成如图14或图17和图21所示。在此,所谓代码规格,是指代码的大小、结构,有无重复等涉及代码扫描性能的全面特性。
也就是说,在图14中,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和代码的规格(无重复记录,可以允许由定位性能决定的偏移量的),来判断读出装置3对代码的相对位置偏移程度,根据该偏移程度来设定非干扰区11。
再者,在图17和图21中,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摆动性能)和代码规格(宽度、有无重复)来判断读出装置3对代码的相对位置偏移程度,根据该偏移程度来设定非干扰区11。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6)项的构成,可以根据读出装置3对代码的相对位置偏移量(该偏移量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和代码的规格进行判断),来确保最低限度所需要的非干扰区11,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7)如第(6)项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性能包括基于上述读出装置中的代码读出部附近的外装形状和/或其大小的定位性能。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3实施例,其构成如图14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14中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和代码的规格(无重复记录,可以允许基于定位性能的偏移量的部分)来判断读出装置3与代码的相对位置偏移程度,根据该偏移量来设定非干扰区11。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7)项的构成,能根据与读出装置3的外装形状和大小有关的定位性能来确保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8)如第(7)项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定位性能有方向性时,该非干扰区根据该方向性在定位性能低的一侧设定得较宽。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3实施例,其构成如图14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14中,非干扰区11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的方向性对性能低的一侧设定得较宽。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8)项的构成,能把非干扰区11在定位性能低的一侧设定得较宽,在高的一侧设定得较窄,相对于一律按性能低的一侧来设定相同的较宽的非干扰区11来说,能确保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9)如第(6)项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代码的规格包括与该代码扫描方向进行直交的方向上的该代码宽度。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4实施例,其构成如图17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17中,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摆动性能)和代码的规格(宽度)来判断读出装置3与代码的相对位置偏移程度,根据该偏移程度来设定非干扰区11。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9)项的构成,能根据代码的宽度来确保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10)如第(9)项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在该代码的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时,上述代码的宽度是包括在该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的部分在内的整体宽度。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4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1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1中,当数据在代码的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时,根据因重复记录而使代码宽度增大的情况,而相应地缩小非干扰区11的设定宽度。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10)项的构成,在因重复记录数据而提高了摆动性能的代码中,也能根据包括重复部分在内的代码的宽度,来确保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11)一种数据记录方法,它利用通过手动扫描能进行光学读出的代码形式把数据记录在记录媒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上述代码的周围设置一种非干扰区,用于仅禁止存放那种具有干扰该代码读出的属性的干扰图像;对设置了上述非干扰区的上述代码进行记录。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5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3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利用S4步在代码周围设定非干扰区11,以便即使通过手动扫描使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造成周围图像妨碍代码读出。并且,在S7步,当使目标移动时,判断是否产生干扰,在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在S8步显示出报警,禁止把该目标布置在这一位置上。
所以,通过采用该项(11)的构成,能这样进行记录即使手动扫描使代码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能使数据准确地恢复。并且,若不是干扰图像13,则能自由地布置在代码附近,所以也能插入具有非干扰属性的周围图像,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12)如(11)项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设置非干扰区的工序是设置上述非干扰区,以便只能存放那种具有不妨碍上述代码读出的属性的非干扰图像。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5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3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利用S4步在代码周围设定非干扰区11,以便即使通过手动扫描使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造成周围图像妨碍代码读出。并且,在S7步,当移动了目标时,判断是否产生干扰,在不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在S9步允许该目标布置在这一位置上。
所以,通过采用该项(12)的构成,可以这样进行记录即使手动扫描使代码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能使数据准确地恢复。并且,非干扰图像14能自由地布置在代码附近,所以也能插入具有非干扰属性的周围图像,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13)如第(11)或第(12)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设置非干扰区的工序是根据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上述干扰图像的属性,来设置上述非干扰区。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5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3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在S2步,根据目标的属性来判断干扰方式,在S3步根据该判断结果对每种干扰方式分别在目标上附加标签。并且,在S4步设定与每种干扰方式相对应的非干扰区11。然后在S7步当移动了目标时,根据目标的标签和非干扰区11的存放位置来判断是否产生干扰,在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在S8步显示出报警,禁止把该目标布置在这一位置上;在不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在S9步允许把该目标布置在这一位置上。
所以,通过采用第(13)项的构成,可以根据代码、图像、文本等的形状、颜色、浓度这类干扰图像13的属性,来确保以不妨碍代码读出为准的必要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既能有效地利用记录面,又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而是能准确地重现数据。
(14)如第(13)项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是当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超过了当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以外的图像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5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3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在S4步进行设定,把读出对象代码所产生的干扰与其他图像所产生的干扰方法区别开来,以免在读出对象代码扫描过程中读出其他代码的一部分。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14)项的构成,可以这样记录,即结果不会错误地读出存放在读出对象代码的周围的读出对象以外的代码,能准确地重现数据。
(15)如第(11)项或第(12)项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是在上述代码的扫描方向上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超过了与该代码扫描方向相直交的方向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5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3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在S4步,非干扰区11在代码扫描方向一侧设定的宽度大于与其直交的一侧。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15)项的构成,可记录成这种状态即使手动扫描开始和结束时读出装置3在代码上超限运行,也不会受周围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而是能准确地重现数据。
(16)如第(11)或第(12)项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设置非干扰区的工序是上述非干扰区根据读出上述代码所用的读出装置对该代码的定位性能以及上述代码规格来进行设定。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5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3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在S4步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和代码的规格来判断读出装置3对代码的相对位置偏移程度,根据该偏移程度来设定非干扰区11。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16)项的构成,可以根据读出装置3对代码的相对位置偏移量(该偏移量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和代码的规格进行判断),来确保最低限度所需要的非干扰区11,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17)如第(16)项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性能包括基于上述读出装置中的代码读出部附近的外装形状和/或其大小的定位性能。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3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3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在S4步,根据外装形状和大小来求出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根据该性能来判断读出装置3与代码的相对位置偏移程度,设定非干扰区11。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17)项的构成,能根据与读出装置3的外装形状和大小有关的定位性能来确保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18)如第(17)项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定位性能有方向性时,上述设定非干扰区的工序是该非干扰区根据该方向性在定位性能低的一侧设定得较宽。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5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3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在S4步非干扰区11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的方向性对性能低的一侧设定得较宽。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18)项的构成,能把非干扰区11在定位性能低的一侧设定得较宽,在高的一侧设定得较窄,相对于一律按性能低的一侧来设定相同的较宽的非干扰区11来说,能确保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19)如第(16)项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代码的规格包括与该代码扫描方向进行直交的方向上的该代码宽度。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5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3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在S4步根据读出装置3的定位性能(摆动性能)和代码的规格(宽度、有无重复)来判断读出装置3与代码的相对位置偏移程度,根据该偏移程度来设定非干扰区11。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19)项的构成,能根据代码的宽度来确保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20)如第(19)项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上述代码的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时,上述代码的宽度是包括在该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的部分在内的整体宽度。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5实施例,其构成如图23所示。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在S4步当数据在代码的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时,根据因重复记录而使代码宽度增大的情况,而相应地缩小非干扰区11的设定宽度。
所以,通过采用该第(20)项的构成,在因重复记录数据而提高了摆动性能的代码中,也能根据包括重复部分在内的代码的宽度,来确保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非干扰区11,。能更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21)一种能由计算机读出的存储媒体,其中存储的程序包括使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指令,当它利用通过手动扫描能进行光学读出的代码形式把数据记录在记录媒体上时,上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上述代码的周围设置一种非干扰区,用于禁止存放那种具有干扰该代码读出的属性的干扰图像;对设置了上述非干扰区的上述代码进行输出。
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于第5实施例,存储的程序的构成如图23所示的处理。
也就是说,在图23中在S4步设定非干扰区,在S9步布置目标,以防止在该区内出现干扰图像,在布置结束后,将其输出到打印机或印刷机等记录装置或者FD、HD、MO、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装置内。
所以,通过采用该(21)项的构成,能利用计算机很容易地制成这样一种记录媒体即使手动扫描使代码读出装置3相对于代码不能准确定位,也不会受读出对象代码周围所出现的图像的干扰而妨碍该代码的读出,能使数据准确地恢复。并且,若不是干扰图像13,则能自由地布置在代码附近,所以也能插入图画和文字有效地利用记录面。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记录媒体,它是具有一种记录区的数据记录媒体(10),该记录区用于通过手动扫描将数据作为可光学读取的代码(1)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非干扰区(11),它设置在上述代码(1)的周围,该区仅仅禁止那种具有干扰该代码(1)读出的属性的干扰图像(13)的存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以便只能存放具有不干扰上述代码读出的属性的非干扰图像(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代码的附近位置上所布置的上述干扰图像的属性来设定上述非干扰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布置在上述代码(1)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1’)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11B、11C)的大小,超过了当布置在上述代码(1)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以外的图像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11A)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代码的扫描方向上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超过了与该代码扫描方向相直交的方向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非干扰区根据读出上述代码所用的读出装置对该代码的定位性能以及上述代码规格来进行设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性能包括基于上述读出装置中的代码读出部(6)附近的外装(16)形状和/或其大小的定位性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定位性能有方向性时,该非干扰区根据该方向性在定位性能低的一侧设定得较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代码的规格包括与该代码扫描方向进行直交的方向上的该代码宽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在该代码的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时,上述代码(1A)的宽度是包括在该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的部分在内的整体宽度。
11.一种数据记录方法,它是通过手动扫描将数据作为可光学读取的代码记录在记录媒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上述记录媒体(10)上的上述代码(1)的周围设置一种非干扰区(14),用于禁止存放那种具有干扰该代码读出的属性的干扰图像(13);对设置了上述非干扰区的上述代码进行记录。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以便只能存放那种具有不妨碍上述代码读出的属性的非干扰图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设置非干扰区的工序是,根据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上述干扰图像的属性,来设置上述非干扰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记录媒体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是,当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超过了当布置在上述代码附近位置上的干扰图像是上述代码以外的图像时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是,在上述代码的扫描方向上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超过了与该代码扫描方向相直交的方向的该代码的两侧所设置的上述非干扰区的大小。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是,上述非干扰区根据读出上述代码所用的读出装置对该代码的定位性能以及上述代码规格来进行设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性能包括基于上述读出装置中的代码读出部附近的外装形状和/或其大小的定位性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定位性能有方向性时,设置上述非干扰区的工序是,该非干扰区根据该方向性在定位性能低的一侧设定得较宽。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代码的规格包括与该代码扫描方向进行直交的方向上的该代码宽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该代码的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时,上述代码的宽度是包括在该宽度方向上重复记录数据的部分在内的整体宽度。
21.一种数据记录媒体,它是能由计算机读出的存储媒体,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的程序包括有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的指令,即当通过手动扫描将数据作为可光学读出的代码(1)而记录在记录媒体(10)上时,上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上述代码的周围设置一种非干扰区(14),用于仅禁止存放那种具有干扰该代码读取属性的干扰图像(13);对设置了上述非干扰区的上述代码进行输出。
全文摘要
数据记录媒体、记录方法及计算机能读取的存储媒体,把数据作为代码记录在记录媒体上,记录在该代码周围的图像有代码、影像、文本等,分别有形状、颜色、浓度等属性。可依其属性划分成与代码一起读出时有干扰的及无干扰的图像,前者称为干扰图像,后者称为非干涉图像。在记录上述代码时,在其周围设置一种非干扰区,以仅禁止存入有干扰该代码读出属性的干扰图像。若不是干扰图像,即为非干扰图像,则可将其记录到上述非干扰区内。
文档编号G06K1/12GK1287334SQ0012448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6日
发明者龙田成示 申请人: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