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轻松击键的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944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轻松击键的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信号输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键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可轻松击键的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其特征在于键盘本体由按键固定区和击键滑动区构成,按键固定区的厚度自前向后呈递增设置,击键滑动区内排列设置滚动体。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固定区的横断面形状为弧形;击键滑动区自前向后呈楔形设置;击键滑动区设置在按键固定区的前方。设置在击键滑动区内的滚动体可以为球体,也可以为圆柱体;当滚动体为圆柱体时,应在击键滑动区内排列设置销轴,所述的圆柱体套装在销轴上;为减小滑动阻力,同一根销轴上应套装多个圆柱体。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固定区的厚度自前向后呈递增设置,因而减小了键盘后端至前端的距离,使得击键更为容易;并且由于在键盘本体上加设了击键滑动区,在击键滑动区内排列设置多个滚动体,当打字者的双手在击键滑动区内滑动时,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因而减小了摩擦阻力,减轻了打字者的疲劳度,提高了打字者的打字速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为实现按键固定区1的厚度“H”自前向后逐渐增大,按键固定区1可以如图1所示呈弧形设置。
为减小手腕挪动时的摩擦阻力,本键盘设置了一个击键滑动区4,在击键滑动区4内自左向右排列设置滚动体。这样,当打字者的双手在击键滑动区4内滑动时,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因而减小了摩擦阻力,减轻了打字者的疲劳度。为加大手腕与击键滑动区4的接触面积,击键滑动区设置成前小后大的楔形。设置在击键滑动区4内的滚动体可以如图2所示为球体6,也可以如图1所示为圆柱体3。当滚动体为圆柱体时,应在击键滑动区4内排列设置多根销轴5,所述的圆柱体3套装在销轴5上。为减小滚动阻力,在同一根销轴上应套装多个圆柱体。这样,当手腕触到其中的一个圆柱体时,此圆柱体才滚动而其余的圆柱体不动,如此更降低了摩擦力。
权利要求1.一种可轻松击键的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其特征在于键盘本体由按键固定区(1)和击键滑动区(4)构成,按键固定区(1)的厚度自前向后呈递增设置,击键滑动区(4)内排列设置滚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轻松击键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按键固定区(1)呈弧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轻松击键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击键滑动区(4)自前向后呈楔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轻松击键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击键滑动区(4)设置在按键固定区(1)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轻松击键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滚动体为球体(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轻松击键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滚动体为圆柱体(3),击键滑动区(4)内排列设置销轴(5),圆柱体(3)套装在销轴(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轻松击键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同一根销轴(5)上套装一个以上的圆柱体(3)。
专利摘要一种可轻松击键的键盘,属于计算机信号输入装置领域。其包括键盘本体,特征是键盘本体由按键固定区(1)和击键滑动区(4)构成,按键固定区(1)的厚度自前向后呈递增设置,击键滑动区(4)内排列设置滚动体。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固定区的厚度自前向后呈递增设置,因而减小了键盘后端至前端的距离,使得击键更为容易;并且由于在键盘本体上加设了击键滑动区,在击键滑动区内排列设置多个滚动体,当打字者的双手在击键滑动区内滑动时,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因而减小了摩擦阻力,减轻了打字者的疲劳度,提高了打字者的打字速度。
文档编号G06F3/023GK2600863SQ0229372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0日
发明者田奇, 田川 申请人:田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