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552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鼠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不同使用方式的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作为计算机的必备外围设备,给计算机操作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使用鼠标 操作计算机的时间长和高频率,鼠标的操作舒适性和灵活性则成为选择鼠标的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的鼠标,采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改进了鼠标的结构设计,以更符合手握持时操作 的舒适度和方便性。然而,现有技术的鼠标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移动时所需要的空间大,不便于空间 小的情况下的用户操作,如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此外,现有技术的鼠标操作是通过手的 力量进行操作,是手腕支撑鼠标移动,当用手握持鼠标进行长时间操作时,易导致疲劳,也 易导致误操作。鼠标领域逐渐出现了一种平板鼠标,鼠标的上表面设置为平面。平板鼠标的确是 缩小了鼠标的体积,使用也很方便,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弧形弓起的鼠标,不易接受平 板鼠标。为了鼠标使用者手腕的健康,推广平板鼠标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人们的习惯阻碍 了平板鼠标的推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鼠标,既能满足人们使用弧形弓起鼠标的习惯,又能 推广平板鼠标,有利于鼠标使用者的手腕健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鼠标,包括平板本体,所述平板本体的上表面为扁平状,所述平板本体内部设 置鼠标的电路板,其中,所述鼠标还包括卡合在所述平板本体上的弧形弓起盖体。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平板本体将所述电路板封装在内,所述平板本体一体设置。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平板本体由左壳体和右壳体组装为一体,或者由上壳体和 下壳体组装为一体。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平板本体侧面设置用于和所述弧形弓起盖体卡合的凹槽, 所述弧形弓起盖体内侧设置和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块,所述凸块卡入所述凹槽实现所述弧 形弓起盖体和所述平板本体的固定。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凹槽为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结合处用于承载鼠标数据连接 线的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平板本体的四周。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上壳体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凹于上壳体表面的左功能键、右功能键,所 述左功能键和右功能键上设置防滑的突起。
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平板本体作为鼠标使用。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平板本体包括滚轮键,所述滚轮键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 左、右功能键之间或者所述平板本体的侧面。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弧形弓起盖体包括功能键区和手掌支撑部,所述功能键区 和所述平板本体相对的一侧设置左触发杆和右触发杆,所述左触发杆和右触发杆分别用于 触发所述左功能键和右功能键。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功能键区包括左右分离的左键区和右键区。所述的鼠标, 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键区的左键区和右键区设置为一体,所述触发杆还包括弹性部。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弧形弓起盖体包括功能键区和手掌支撑部,所述功能键区 为凹陷通透槽,所述平板本体左功能键、右功能键位于所述凹陷通透槽的底部。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通透槽放置手指一侧设置容置手指的两个平缓斜坡。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滚轮键设置在所述平板本体的左侧、右侧、左后角或右后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弧形弓起盖体侧面设置和所述平板本体侧面滚轮键相适 配的孔洞,使所述滚轮键外露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滚轮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平板本体的左侧和右侧或平 板本体的左后角和右后角。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述弧形弓起盖体的左后角、右后角分别设置包括左通透槽 的左凹槽和包括右通透槽的右凹槽,所述平板本体的左、右滚轮键透过所述左、右通透槽从 所述左、右凹槽外露。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接收鼠标移动距离和方向信号的影像感测 装置,所述影像感测装置包括光学部件盒。所述的鼠标,其中,所述光学部件盒通过铰链、转轴连接在所述平板本体的上壳体 上,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承载所述光学部件盒的部件盒承载部;所述光学部件盒通过铰链或 转轴旋转伸出所述平板本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鼠标,包括可以作为鼠标使用的平板本体以 及弧形弓起盖体,所述鼠标可以直接用平板本体作为鼠标使用,也可以将弧形弓起盖体卡 扣在所述平板本体上使用,具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该鼠标是平板鼠标的过度产品,满足 人们使用弧形弓起鼠标的习惯,还能让人们逐渐接受平板鼠标,有利于平板鼠标的推广,在 平板鼠标的推广中,减少人们患鼠标手的几率。


图1为本发明平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鼠标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光学部件盒收纳于上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光学部件盒伸出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第一个实施例外侧的外形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第一个实施例内侧的外形结构图8为本发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第二个实施例的外形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鼠标,包括平板本体100和卡扣在平板本体上的弧形弓起盖体200, 如图2所示。所述平板本体100可以作为平板鼠标使用,包括上壳体110、下壳体120,所述上、 下壳体组装合成一体;所述上壳体110为扁平状,进一步的还可以是平面,如图1所示。所 述平板本体100还可以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左右两侧的壳体相互卡和组装为一体。 所述平板本体100与传统鼠标相比,降低了鼠标的高度,不需要用手掌握持鼠标,减少手部 操作鼠标的力量和长时间操作的疲劳度。本发明可以在所述平板本体100的侧面设置环绕 所述平板本体100四周的凹槽130,所述凹槽130可以设置在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的结 合处,如图1所示,可以设置在所下壳体120的侧面,还可以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10的侧面。 所述凹槽130用于承载平板本体100延长的数据连接线150。所述数据连接线150可以缠 绕所述平板本体100,并嵌入所述凹槽130,这样便于所述平板本体100的携带。本发明所述平板本体100的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之间设置鼠标的电路板170, 所述电路板170上设置微处理器171、信号接收与处理装置172、提供鼠标工作的电源、用于 左、右功能按键的左操作键173和右操作键174、和滚轮键180,如图3所示。所述鼠标的电 路板170可以封状在所述本体170内,所述本体170 —体设置。所述上壳体110上设置和左操作键173、右操作键174相对应的左功能键112、右 功能键111,如图2所示。所述左功能键112受到外力的按压可以接触到所述左操作键173, 使所述左操作键173受到触发;所述右功能键111和所述左功能键112的功能结构一致,这 里不再赘述。所述上壳体110上的左、右功能键凹于上壳体的表面,可以设置为容纳手指的 凹槽,便于用户操作所述平板本体100。所述平板本体100的外形可以为矩形、椭圆形、甚至 是平面动物、平面卡通人物的形状,例如、平面的猫、羊、狗、老鼠,平面的花仙子、米老鼠、一 休等形状这里不做限制。所述左功能键112和右功能键111的凹槽内可以设置防滑突起,所设置的突起用 于增加操作时手指与左、右功能键之间的舒适度及摩擦力,形状还可以是条纹状、椭圆状、 点状、花纹状等,或者还可以采用在功能键上设置提高摩擦力的材料,以增加操作时的防滑 效果,从而提高操作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所述滚轮按键180固定于所述电路板170,可以设置在所述左操作键173、右操作 键174之间的电路板上,所述上壳体110上设置和所述滚轮键180相对应的通透槽,所述滚 轮键180通过所述通透槽外露于所述平板本体100,使用户用食指操作所述滚轮键180的滚动。所述滚轮键180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70的侧面,使所述滚轮键180从所述 平板本体100的侧面露出,方便使用者操作鼠标的左、右功能键时,可以同时用大拇指操作 所述滚动键180进行滚动操作。当然,为了方便左手操作,也可以将所述滚动键180设置在 所述平板本体100的右侧面。或者,还可以在所述平板本体100的左右侧边均设置所述滚 动键180,通过软件设置进行功能定义其中的任意滚动键使用,也可以启动两个滚动键同时作为不同的功能键使用。所述滚轮键180可以设置在所述平板本体100的左侧中部、右侧 中部、侧面的左后角、侧面的右后角等位置,这里不做限制。所述滚动键180采用滚动齿轮键,也可以将齿轮做成粗糙面光轮,当然也可以采 用滑动触摸键。因此,本发明平板鼠标采用在平板的侧面设置滚动键的方式,使得本发明的 平板体结构的鼠标不占用平板的高度的空间,降低鼠标的高度,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平板鼠 标体积更为小巧,便于放置与携带。本发明可以在所述下壳体120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接收外部的信号。还可 以在所述电路板170上设置和所述下壳体120通孔相对应的通孔175,便于所述电路板170 上的信号接收与处理装置172接收外部的信号。所述外部信号包括本发明鼠标引动的距离 及方向信息。当本发明所述平板本体100为光电鼠标时,所述信号接收与处理装置172为影像 感测装置,通过所述下壳体上的通孔和/或电路板170上的通孔175接收外部的光信号后。 所述影像感测装置将光信号表示的鼠标移动距离及方向信息转换成脉冲电信号,并进一步 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器171进行处理,由所述微处理器171将脉冲电信号转换为鼠标光标的 坐标数据,从而达到指示位置的目的。当本发明所述平板本体100为机械鼠标时,所述下壳体的通孔处设置机械滚轮, 所述信号接收与处理装置172采用机械滚球处理装置,将滚球的机械运动转换为表示鼠标 移动距离及方向的脉冲电信号,并进一补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171,由所述微处理器171将 脉冲电信号转换为鼠标光标的坐标数据,从而达到指示位置的目的。所述影像感测装置作为信号接收与处理装置172可以折叠伸出或收合于所述平 板本体100内。所述影像感测装置折叠伸出所述平板本体100时,所述影像感测装置通过 铰链连接、转轴连接或者其他的活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平板本体100连接,如图4和图5所 示。所述影像感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光学部件盒190内的光源、光学系统镜和反射光接收装 置,所述影像感测装置接收鼠标移动距离和方向信号的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需要使用鼠标时,可以将所述光学部件盒190相对所述平板本体100转动一定角 度,所述影像感测装置旋转伸出所述平板本体100,如图5所示,此时由于加大了光学系统 镜与外部平台的反射面的距离,这样有助于提高本发明平板鼠标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当不 使用鼠标时,将所述光学部件盒190收纳于所述上壳体110上的部件盒承载部内,使得所述 平板本体100仍然为平板型结构造型,如图4所示,方便鼠标的放置,而不占用额外空间,有 利于鼠标的小型化和便携性。本发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弧形 弓起盖体200包括功能键区202和手掌支撑部203。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和所述平板本 体100之间是空心的,二者之间相互隔离,具有一定的空间,因此,通过所述弧形弓起盖体 200无法直接触发到所述平板本体100上的左、右功能键。本发明在所述功能键区202还设 置能够在外力按压下触发所述左功能键112和右功能键111的按键触发杆201。所述触发 杆设置201包括左触发杆和右触发杆,并且设置在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和所述平板本体 100上壳体110相对的一侧。通过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上的左触发杆和右触发杆来触动 所述左、右功能键。本发明所述功能键区202可以分为左右分离的左键区和右键区,左键区和所述平板本体相对的一侧设置左触发杆,右键区和所述平板本体相对的一侧设置右触发杆。所述左右分离的左键区和右键区之间还可以设置通透的孔洞205,以便于所述滚 轮键180通过所述孔洞205外露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使所述鼠标在使用了所述弧形弓 起盖体200时,可以通过所述滚轮键180进行滚动操作。所述左右分离的左键区和右键区还可以设置为一体,所述左、右触发杆包括弹性 部,使所述一体的功能键区的左半部受到压力时,所述左触发杆触发所述左功能键112,所 述功能键区的右半部受到压力时,所述右触发杆触发所述右功能键111。所述弹性部可以设 置在触发杆和功能键区的连接处,也可以设置在触发杆和上壳体接触的一端,这里不做限 制。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的侧面,例如左侧面、右侧面、左后角、右后角设置和所述 平板本体100侧面滚轮键180相适配的孔洞,确保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和所述平板本体 100卡合为一体后,所述平板本体100侧面的滚轮键180能够穿过所述孔洞外露于所述弧形 弓起盖体200。本发明还可以将所述述弧形弓起盖体200的左后角、右后角设置包括通透槽 的凹槽,便于所述平板本体100的左、右滚轮键180透过所述左、右通透槽从所述左、右凹槽 内外露。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的内部可以设置多个凸块204,如图7所述,所述弧形弓起 盖体200扣在所述平板本体100上时,所述凸块204可以卡入所述平板本体100侧面用于 承载鼠标数据连接线150的凹槽130内,将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和所述平板本体100连
接固定为一体。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和平板本体100的连接固定的实施例有多个,例如还可以 在所述平板本体100的侧面设置和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内侧凸块相对应的多个凹槽;或 者在所述平板本体100的侧面设置凸块,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内侧设置和所述平板本体 100侧面凸块相对应的凹槽,通过凹槽和凸块相卡合的方式实现二者的连接。所述弧形弓起 盖体200和平板本体100还可以通过螺钉、螺纹、黏贴等方式连接固定,连接卡合的方式便 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卡和到所述平板本体100上,同时便于从所述平板本体100上取 下来。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的第二个实施例,即弧形弓起盖体300,如图8所示。所述 弧形弓起盖体300和所述弧形弓起盖体200的区别在于所述功能键区的设置不同。所述弧 形弓起盖体300的功能键区为一凹陷通透槽301,所述弧形弓起盖体300和所述平板本体 100卡合后,所述平板本体100的左功能键、右功能键位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300功能键区 通透槽301的底部,这样,便于用户直接触摸平板本体100的左功能键112、右功能键11和 的左右功能键之间的滚轮键180。为了让用户使用所述带有弧形弓起盖体300的鼠标时,手感更舒适,在所述通透 槽301放置手指一侧设置容置手指的两个平缓斜坡,即斜坡302和斜坡303,如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鼠标是有线鼠标时,所述数据连接线150连接有数据接头160,如图1 所述。所述鼠标还可以设置为无线鼠标,省去了数据线150和数据接头160,而是增加了无 线接收装置。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可以采用无线电、红外光或蓝芽方式等无线连接方式与计 算机连接通信。所述无线接收装置通过USB接口,或1394等其他接口,可插拔连接于计算 机,用于鼠标与计算机的无线连接进而传输鼠标运动轨迹的数据。本发明可以在所述平板本体100的侧面设置用于收纳所述无线接收装置的无线接收装置槽。所述无线接收装置槽 也可以设置在平板的其他位置,如底部、上部等。将本发明的采用无线连接方式适用于其他 的实施例中,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易于熟知变换实施,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的鼠标,可以直接使用平板本体作为鼠标使用,以便手掌节省用力,减少鼠 标手的患病几率,并且便于携带;对于习惯了使用弧形弓起的鼠标的人群,可以方便的将弧 形弓起盖体卡合到所述平板本体上,使用结合后的鼠标;本发明的鼠标能够使人们逐渐适 应使用平板鼠标,有利于平板鼠标的推广。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表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 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鼠标,包括平板本体,所述平板本体的上表面为扁平状,所述平板本体内部设置 鼠标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还包括卡合在所述平板本体上的弧形弓起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本体将所述电路板封装在内,所 述平板本体一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本体由左壳体和右壳体组装为 一体,或者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装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本体侧面设置用于和所述弧形 弓起盖体卡合的凹槽,所述弧形弓起盖体内侧设置和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块,所述凸块卡 入所述凹槽实现所述弧形弓起盖体和所述平板本体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结合处用 于承载鼠标数据连接线的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平板本体的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表面为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设置凹于上壳体表面的左 功能键、右功能键,所述左功能键和右功能键上设置防滑的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本体作为鼠标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本体包括滚轮键,所述滚轮键设 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左、右功能键之间或者所述平板本体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包括功能键区和手掌 支撑部,所述功能键区和所述平板本体相对的一侧设置左触发杆和右触发杆,所述左触发 杆和右触发杆分别用于触发所述左功能键和右功能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键区包括左右分离的左键区 和右键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键区的左键区和右键区设置 为一体,所述触发杆还包括弹性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包括功能键区和手掌 支撑部,所述功能键区为凹陷通透槽,所述平板本体左功能键、右功能键位于所述凹陷通透 槽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透槽放置手指一侧设置容置手 指的两个平缓斜坡。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键设置在所述平板本体的左 侧、右侧、左后角或右后角。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侧面设置和所述平 板本体侧面滚轮键相适配的孔洞,使所述滚轮键外露于所述弧形弓起盖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平板 本体的左侧和右侧或平板本体的左后角和右后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述弧形弓起盖体的左后角、右后角 分别设置包括左通透槽的左凹槽和包括右通透槽的右凹槽,所述平板本体的左、右滚轮键 透过所述左、右通透槽从所述左、右凹槽外露。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接收鼠标移动距离和方向信号的影像感测装置,所述影像感测装置包括光学部件盒。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盒通过铰链、转轴连接在 所述平板本体的上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承载所述光学部件盒的部件盒承载部;所述 光学部件盒通过铰链或转轴旋转伸出所述平板本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鼠标,包括平板本体,所述平板本体的上表面为扁平状,所述平板本体内部设置鼠标的电路板,所述鼠标还包括卡合在所述平板本体上的弧形弓起盖体;该鼠标是平板鼠标的过度产品,满足人们使用弧形弓起鼠标的习惯,还能让人们逐渐接受平板鼠标,有利于平板鼠标的推广,在平板鼠标的推广中,减少人们患鼠标手的几率。
文档编号G06F3/033GK102117130SQ20091024439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林威廉 申请人: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林威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