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634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供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供应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中的电源供应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中的电源供应器用以将生活用电电压转换成适合于计算机内的各种电子元件使用的不同电压。该电源供应器包括一壳体、及设于该壳体内的一第一电压转换器及若干第二电压转换器。该电源供应器在使用时,先通过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将生活用电电压,如220V电压,转换成12V电压,然后再通过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将12V的电压分别转换成3. 3V、5V等电压以供给计算机中的不同电子元件,如CPU、硬盘等。然而,这种电源供应器集众多电压转换器于一体,体积庞大,占用较大空间,不能适应未来计算机的小型化趋势,并且,这种电源供应器在产品检测过程时,当检测到其中一输出电压不符合预定值时,不能确定是第一电压转换器的问题还是第二电压转换器的问题,只能将该电源供应器进行拆解检测分析以确定问题出处,致使检测过程非常烦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利用空间且容易检测的电源供应器。一种电源供应器,包括一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及设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外部并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电性连接的一第二电源转换装置,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将生活用电电压转换成一第一直流电压,并将该第一直流电压输向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将该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至少一第二直流电压并输出。该电源供应器由分开设置的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及第二电源转换装置组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源供应器,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及第二电源转换装置的体积均相对减小, 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及第二电源转换装置可分别安装于机箱中的不同位置,以充分利用机箱的内部空间,再者,该电源供应器在检测时,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及第二电源转换装置可分别检测,故障判断较容易,检测过程非常方便。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电源供应器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图1所示电源供应器中的第二电源转换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所示第二电源转换装置中的一第二盖体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电源供应器应用于一计算机的机箱中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第一电源转换装置 10壳体11散热孔111接口12
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第一盖体21底板211弹片2111收容孔2112抵靠折边2113侧板212固定孔2121扣孔2122固定端缘2123扣槽2124插入槽2125滑槽2126面板22通孔221指示灯222扣臂223扣接部2231倒角面2232电压转换器23输入连接器24输出连接器25第二盖体26顶板261抵靠板262第一穿孔洸21第二穿孔洸22固定折边沈3扣片洸31颈部2632钩部2633固定槽2634导线30连接端子31机箱40硬盘41软驱42预留槽位43、44、4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电源供应器,该电源供应器包括一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及一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设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 10的外部并通过导线30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用于将生活用电电压转换成一第一直流电压,并通过该导线30将该第一直流电压传输至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包括一台阶状的中空的壳体11,该壳体11的内部用于收容进行电压转换的电子元件(图未示), 该壳体11的一侧设有一接口 12。该导线30的一端通过该接口 12与该壳体11内的电压转换元件连接,该导线30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端子31可插拔地插接于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 20上。该壳体11上贯穿设有用于散热的若干散热孔111,为进一步增强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的散热,该壳体11内还可以设置若干散热风扇(图未示)。请参照图2及图4,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将来自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一第二直流电压、一第三直流电压及一第四直流电压,并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第三直流电压及第四直流电压输出。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大致呈长方体状,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的尺寸可以以计算机机箱40上的硬盘41或软驱42等碟盘的预留槽位43、44的尺寸标准来设计,从而使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可以放置于所述预留槽位43、 44中,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可以放置于一硬盘41的预留槽位45中。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包括一第一盖体21、设于该第一盖体21前端的一面板22、设于该第一盖体21中的一电压转换器23、设于该第一盖体21后端的一输入连接器M与一输出连接器 25,及盖设于该第一盖体21上的一第二盖体26。该第一盖体21大致呈“U”形,其包括一矩形的底板211及自该底板211的左右两侧边垂直向上延伸的两侧板212,该底板211的中部设有两弹片2111,所述两弹片2111 自该底板211上冲压形成,该底板211上正对每一弹片2111的位置形成有一收容孔2112。 每一弹片2111自该底板211向该第一盖体21的内侧突伸,且每一弹片2111自该底板211 向该第一盖体21的前端倾斜延伸。每一弹片2111的自由末端形成有向该底板211弯折的抵靠折边2113。每一侧板212上冲设有若干固定孔2121,所述固定孔2121用于将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固定于该机箱40的预留槽位45中。该侧板212于靠近该第一盖体21的前端处设有一扣孔2122。该侧板212远离该底板211的顶边的中部设有向上突伸的一固定端缘2123,每一固定端缘2123上凹设有两扣槽21M。每一扣槽21 大致呈“L”形,其包括自该固定端缘2123的顶端向下凹陷的一插入槽2125及自该插入槽2125的底部水平向该第一盖体21的前端延伸的一滑槽21沈。该面板22呈长方形,该面板22上设有三个通孔221,每一通孔221中均收容有一指示灯222,该面板22朝向该第一盖体21的一侧面设有垂直向外延伸的四扣臂223,所述扣臂223分别位于该面板22的四角处。每一扣臂223的自由末端向该面板22的外侧延伸形成一扣接部2231,该扣接部2231上设有向该面板22的外侧倾斜延伸的一倒角面2232。该电压转换器23与该输入连接器对、输出连接器25及所述指示灯222电连接,该电压转换器23通过该输入连接器M及导线30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连接,该电压转换器23将来自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第三直流电压及第四直流电压,并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第三直流电压及第四直流电压通过该输出连接器25输出。所述三个指示灯222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第三直流电压及第四直流电压的输出状态。该第二盖体沈包括一顶板261及自该顶板的一侧边垂直向下(以图2中的视角为准)延伸的一抵靠板262。该顶板261与该抵靠板262所在的侧边相垂直的两侧边上均形成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固定折边263。请参照图3,该抵靠板262上设有一第一穿孔沈21及一第二穿孔沈22,该输入连接器M通过该第一穿孔沈21与该电压转换器23连接,该输出连接器25通过该第二穿孔 2622与该电压转换器23连接。每一固定折边263上设有垂直向该第二盖体沈的内侧延伸的两扣片沈31,每一扣片沈31包括一颈部2632及一钩部沈33,该颈部沈32与该固定折边263垂直连接,该钩部沈33自该颈部沈32的自由末端背向该抵靠板262延伸。该固定折边263远离该抵靠板沈2的前端设有向该顶板凹陷的一固定槽沈34。将该第二盖体沈固定于该第一盖体21上时,使该第二盖体沈上的扣片沈31的颈部沈32正对该第一盖体21的扣槽21M的插入槽2125,该第二盖体沈的抵靠板262置于该第一盖体21上的弹片2111上,将该第二盖体沈向该第一盖体21按压,使该第二盖体沈的扣片沈31的颈部沈32进入该第一盖体21的扣槽21M的插入槽2125中,该第二盖体 26的抵靠板262抵靠该第一盖体21的弹片2111,使所述弹片2111发生弹性形变而收容于该第一盖体21的收容孔2112中,将该第二盖体沈向该第一盖体21的前端推动,使该第二盖体26的扣片沈31的颈部沈32沿该第一盖体21的扣槽21 的滑槽21 滑动,该第二盖体26的抵靠板262沿该第一盖体21上的弹片2111滑动,直至该第二盖体沈的抵靠板 262滑过所述弹片2111,此时,该第二盖体沈的扣片沈31的颈部沈32位于扣槽21 的滑槽21 内,扣片沈31的钩部沈33钩住该第一盖体21上的固定端缘2123的内侧,该第一盖体21的弹片2111恢复弹性形变而翘起且其抵靠折边2113抵靠于该第二盖体沈的抵靠板262上,以防止该第二盖体沈自该第一盖体21上脱落。然后,将该面板22的四个扣臂 223伸入该第一盖体21与第二盖体沈之间,直至所述扣臂223的扣接部2231分别滑入并扣接于该第一盖体21上的扣孔2122及该第二盖体沈上的固定槽沈34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源供应器由分开设置的一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及一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组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源供应器,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及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的体积均相对减小,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及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可分别安装于机箱40中的不同位置,以充分利用机箱40的内部空间,例如,如图4所示,该电源供应器的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安装于机箱40的后部,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安装于该机箱40上的预留槽位45中,以充分利用该预留槽位45处的空间。该电源供应器在检测时,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10及第二电源转换装置20可分别检测,故障判断较容易,检测过程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及设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外部并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电性连接的一第二电源转换装置,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将生活用电电压转换成一第一直流电压,并将该第一直流电压输向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将该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至少一第二直流电压并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与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之间通过若干导线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与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两者中至少其中之一与所述导线可插拔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包括一壳体及设于该壳体内的电压转换元件,该壳体上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设的一接口,该电压转换元件将生活用电电压转换成该第一直流电压,所述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接口与该电压转换元件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通过一端子可插拔地与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包括一第一盖体及一第二盖体,该第一盖体包括一底板及设于该底板相对两侧边上的两侧板,该底板上设有向该第一盖体内突伸的若干弹片,每一侧板上设有若干扣槽,该第二盖体包括一顶板及一抵靠板,该顶板上设有若干扣片,所述扣片扣接于所述扣槽内,所述弹片抵靠于该抵靠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弹片自该底板向该第一盖体内倾斜延伸,该弹片的自由末端形成有向该底板弯折的一抵靠折边,该抵靠折边抵靠于该抵靠板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扣槽包括一插入槽及一滑槽,该扣片包括与该第二盖体连接的一颈部及自该颈部的自由末端延伸的一钩部,该扣片的颈部自该插入槽进入该扣槽并可沿该滑槽滑动,以使该钩部钩合于该侧板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还包括一电压转换器、一输入连接器及一输出连接器,该电压转换器与该输入连接器及输出连接器连接, 所述导线的一端通过一端子可插拔地插接于该输入连接器上,该电压转换器将该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所述至少一第二直流电压并通过该输出连接器输出。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还包括一面板, 该面板上设有若干指示灯,所述指示灯指示所述至少一第二直流电压的输出情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面板设有向外突伸的若干扣臂,每一扣臂的末端形成有一扣接部,该第一盖体的每一侧板上设有至少一扣孔,该第二盖体上设有至少一固定槽,所述扣接部分别扣接于所述扣孔及固定槽中。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器安装于计算机的机箱内,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的尺寸按该机箱上其中一碟盘的预留槽位的尺寸设计,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安装于该预留槽位中。
全文摘要
一种电源供应器,包括一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及设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外部并与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电性连接的一第二电源转换装置,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将生活用电电压转换成一第一直流电压,并将该第一直流电压输向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该第二电源转换装置将该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至少一第二直流电压并输出。该电源供应器中,分开设置的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及第二电源转换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源供应器,体积均相对减小,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及第二电源转换装置可分别安装于机箱中的不同位置,以充分利用机箱的内部空间,再者,该电源供应器在检测时,该第一电源转换装置及第二电源转换装置可分别检测,故障判断较容易,检测过程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G06F1/26GK102339115SQ20101023293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
发明者张晋铭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