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078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供应器是电脑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部件,电源供应器的固定方式是将电源供应器放入机箱内,手动调整机箱使电源供应器上的安装孔对准机箱上的定位孔,再使用多个螺丝锁入机箱的安装孔和电源供应器上的定位孔,即可将电源供应器固定在机箱上。随着电脑功能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电源供应器的功率越来越大,电源供应器也越来越重,这时,使用手动调整电源供应器使电源供应器的安装孔对准机箱的定位孔,需要费很大的力,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定位电源供应器的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一种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电源供应器,包括有底板、及垂直连接所述底板的后板,所述电源供应器包括有安装板、及分别连接所述安装板相对侧缘且相互平行的两侧壁,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后板设有定位孔及折板,所述底板设有用以支撑所述电源供应器的限位部,所述后板还设有平行于所述折板的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折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源供应器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电源供应器被推入所述挡片及所述折板之间后,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定位孔。一种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电源供应器,包括有底板、及垂直连接所述底板的后板,所述电源供应器包括有安装板、及分别连接所述安装板相对侧缘且相互平行的两侧壁,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后板设有定位孔及折板,所述底板设有用以支撑所述电源供应器的限位部,所述后板还设有平行于所述折板的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折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源供应器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电源供应器被推入所述挡片及所述折板之间后,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定位孔。优选地,所述后板开设有一用以供所述电源供应器通风的开口,所述挡片自所述开口一垂直所述底板的边缘向内垂直延伸形成,所述挡片包括有垂直连接所述后板的弹性部及设置在所述弹性部的引导部。优选地,所述折板自所述开口一平行所述挡片的边缘向内垂直延伸形成。优选地,所述开口的四周边缘上开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对应所述安装孔并通过锁固件锁固,从而将所述电源供应器固定在所述机箱上。优选地,所述后板设有用以抵压所述电源供应器的抵压部,所述抵压部设置在所述开口上方。优选地,所述底板设有能够支撑所述电源供应器的支撑板,所述折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定位孔至所述折板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安装孔至抵靠所述折板的侧壁所在平面的距离,且所述定位孔至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安装孔至所述电源供应器的底壁所在平面的距离。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电源固定供应器包括有前壁,所述第一限位部抵靠在一所述侧壁上,所述支撑板还设有用以抵靠所述前壁的定位部。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电源供应器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及定位部之间。优选地,所述底板开设有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切口,所述第二限位部自所述切口一边缘向内垂直延伸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中,所述电源供应放置在所述底板限位部之间,所述挡片及所述折板分别抵靠所述电源供应器的相对侧,推动所述电源供应器,使所述安装板抵靠所述后板,这时,无需手动调整所述电源供应器,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便可对准所述后板的定位孔,很方便。


图I是本发明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I的一立体组装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机箱 I ο
底板11_
支撑板 110竟一限位部TT^~
定位部115
切口ΤΤ
第二限位部^ 1170
后板_13_
开口石5
挡片 —131弹性部 1311引导部 —1313
折板_133
定位孑L_135
抵压部 —137 折边 —139 侧板一15、17 电源供应f 20 安装板 21 _安装孔孓11
侧壁_23_
顶壁25
前壁 —27 锁固件 13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电源供应器20。所述电源供应器20包括有一安装板21、一侧壁23、一顶壁25、及一平行所述安装板21的前壁27。所述侧壁23垂直连接所述安装板21 —侧缘,所述顶壁25垂直连接所述安装板21的另一侧缘,所述侧壁23与所述顶壁25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前壁27。所述安装板21上开设有四个安装孔211。所述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包括有一机箱10。所述机箱10包括一底板11及一后板13。所述后板13垂直连接所述底板11。所述机箱10还包括有两相互平行的侧板15、17。两所述侧板15、17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底板11的相对两侧,且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后板13的相对两侧。
请一起参阅图2,所述底板11上设有一用以支撑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支撑板110,所述支撑板110在放置所述电源供应器20处凸设有一第一限位部113,一定位部115。所述底板11开设有一延伸至所述支撑板110的切口 117,所述切口 117 —远离并平行所述支撑板110的边缘设有一第二限位部1170。所述后板13在靠近所述侧板17处开设有一用以供所述电源供应器20通风的开口 130。所述后板13设有一挡片131及一平行所述挡片131的折板13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挡片131与所述折板133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侧壁23及与所述侧壁23平行且相对的侧壁(图未示)之间的距离。所述挡片131包括有一弹性部1311、及自所述弹性部1311延伸的引导部13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1313沿所述侧板17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弹性部1311之间的夹角大致为一钝角。所述弹性部1311自所述开口 130靠近且平行所述侧板17的一边缘向内弯折而成。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1311大致垂直于所述后板13。所述折板133自所述开口 130与所述挡片131相对的一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折板133大致垂直于所述后板13。所述折板133延伸至所述支撑板110,并可以通过铆接、拉钉连接、焊接、螺丝锁固等固定方式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10上。所述开口 130的四周边缘对应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四安装孔211开设有四定位孔13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135至所述折板133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安装孔211至所述侧壁23所在平面的距离,且所述定位孔135至所述支撑板110的上表面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安装孔211至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底壁(图未示)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后板13在所述开口 130上方凸设有用以抵压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两抵压部13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两抵压部137的形状大致相同,且大致呈一“V”字型。所述后板13 —远离所述底板11的边缘弯折有一折边139。请一起参阅图3,组装时,将所述电源供应器20放置于所述机箱10的上方且对应所述支撑板110,使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安装板21与所述后板13的方向一致。将所述电源供应器20由上往下放入所述机箱10,直至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底壁(图未示)抵压所述支撑板110,这时,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侧壁23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13、与所述侧壁23平行且相对的侧壁(图未示)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170分别相抵靠,沿垂直且靠近所述后板13方向推动所述电源供应器20,使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侧壁23与所述折板133、另一所述侧壁(图未示)与所述后板13的引导部1313分别抵靠,使所述电源供应器20沿引导部1313向所述后板13移动,所述弹性部1311弹性变形抵靠在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侧壁上(图未示),继续推动所述电源供应器20,直至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安装板21抵靠所述后板13,这时,所述安装板21的安装孔211对准所述后板的定位孔135,两所述抵压部137分别抵压在所述电源供应器20的顶壁25上,所述定位部115抵靠在所述前壁27上。再使用四锁固件30分别锁入一定位孔135及一安装孔211,从而将所述电源供应器20固定在所述机箱10上,很方便。拆卸所述电源供应器20时,将所述锁固件30从所述安装孔211及所述定位孔中旋出,沿垂直且远离所述后板13的方向推动所述电源供应器20,使所述电源供应器20脱离所述抵压部137及所述折边139,由下往上取出所述电源供应器20,便可将所述电源供应器 20从所述机箱10上拆卸。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电源供应器,包括有底板、及垂直连接所述底板的后板,所述电源供应器包括有安装板、及分别连接所述安装板相对侧缘且相互平行的两侧壁,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后板设有定位孔及折板,所述底板设有用以支撑所述电源供应器的限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还设有平行于所述折板的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折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源供应器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电源供应器被推入所述挡片及所述折板之间后,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定位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开设有一用以供所述电源供应器通风的开口,所述挡片自所述开口一垂直所述底板的边缘向内垂直延伸形成,所述挡片包括有垂直连接所述后板的弹性部及设置在所述弹性部的引导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自所述开口一平行所述挡片的边缘向内垂直延伸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四周边缘上开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对应所述安装孔并通过锁固件锁固,从而将所述电源供应器固定在所述机箱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设有用以抵压所述电源供应器的抵压部,所述抵压部设置在所述开口上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能够支撑所述电源供应器的支撑板,所述折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至所述折板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安装孔至抵靠所述折板的侧壁所在平面的距离,且所述定位孔至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安装孔至所述电源供应器的底壁所在平面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电源固定供应器包括有前壁,所述第一限位部抵靠在一所述侧壁上,所述支撑板还设有用以抵靠所述前壁的定位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电源供应器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及定位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开设有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切口,所述第二限位部自所述切口一边缘向内垂直延伸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电源供应器,包括有底板、及垂直连接所述底板的后板,所述电源供应器包括有安装板、及分别连接所述安装板相对侧缘且相互平行的两侧壁,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后板设有定位孔及折板,所述底板设有用以支撑所述电源供应器的限位部,所述后板还设有平行于所述折板的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折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源供应器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电源供应器被推入所述挡片及所述折板之间后,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定位孔。
文档编号G06F1/18GK102937823SQ20111023286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陶恒, 郭雪娇, 王淑秋, 张治国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