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9071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与装置及计算器程序产品,该方法包含:利用一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通讯端口从至少一电子装置接收数据封包,且利用该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输出端口将显示数据或其衍生信息输出予至少一显示装置以供显示,该显示控制装置用来为该至少一电子装置进行显示控制,该些数据封包载有该显示数据,该显示数据代表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视频输出;以及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且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
【专利说明】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电子装置的外部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尤指一种随着使用情境(Usage Scenario)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与装置以及相关的计算器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0002]可携式电子装置诸如多功能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 PDA)、平板计算机(Tablet Computer/Tablet)、膝上型计算机(LaptopComputer)对使用者而言相当便利。在某些状况下,使用者在使用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诸如上述各种类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的任一者时,可能会发生某些问题。例如:在使用者利用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播放多媒体文件或视频节目的状况下,使用者可能会感到可携式电子装置内建的显示模块的显示尺寸太小。又例如:在使用者利用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编辑或整理大量的数据的状况下,使用者可能会感到可携式电子装置内建的显示模块的显示尺寸太小。
[0003]因应上述问题,使用者可能会期望使用其客厅中的大尺寸显示装置诸如大尺寸平面显示器、大尺寸数字电视,作为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外部显示装置;然而,可能还有某些其它问题。例如: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和该外部显示装置没有配备相同的显示接口可供传输图像数据。又例如:在使用者使用该外部显示装置的期间,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和该外部显示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无法随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如此,需要一种新颖的方法来进行电子装置的外部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着使用情境(Usage Scenario)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与装置以及相关的计算器程序产品,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与装置以及相关的计算器程序产品,以便在使用者使用外部显示装置的期间能随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0006]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利用一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通讯端口从至少一电子装置接收数据封包,且利用该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输出端口将显示数据及其衍生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予至少一显示装置,以供显示,其中该显示控制装置用来为该至少一电子装置进行显示控制,而该些数据封包载有该显示数据,且该显示数据代表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视频输出;以及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且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
[0007]本发明于提供上述方法的同时,亦对应地提供一种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装置,该装置包含一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显示控制装置用来为至少一电子装置进行显示控制,该装置包含有:至少一通讯端口 ;一处理电路,耦接至该至少一通讯端口 ;以及至少一输出端口,耦接至该处理电路。该至少一通讯端口用来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接收数据封包,其中该些数据封包载有显示数据,而该显示数据代表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视频输出。另外,该处理电路用来控制该至少一通讯端口,且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以随着使用情境动态地调整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与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中的至少一者,其中该至少一电子装置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以供用来动态地切换数据传输模式。此外,该至少一输出端口用来将该显示数据及其衍生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予至少一显示装置,以供显示。
[0008]本发明于提供上述方法的同时,亦对应地提供一种计算器程序产品,该计算器程序产品具有程序指令以供指示至少一电子装置的至少一处理器进行一种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控制该至少一电子装置将数据封包传送予一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通讯端口,其中该显示控制装置用来为该至少一电子装置进行显示控制,而该些数据封包载有显示数据,且该显示数据代表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视频输出;以及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且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其中该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输出端口用来将该显示数据及其衍生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予至少一显示装置,以供显示。
[0009]本发明的好处之一是,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以及相关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以随着使用情境动态地调整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另外,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以及相关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可随着使用情境动态地决定应该以等时性的(Isochronous)数据传输优先或者以数据完整性优先,以便在使用者使用外部显示装置的期间能随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随着使用情境(Usage Scenario)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装置及相关的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0011]图2绘示图1所示的显示控制装置于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施细节。
[0012]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3]图4绘示图3所示方法于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工作流程。
[0014]图5绘示图3所示方法于另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工作流程。
[0015]图6绘示图3所示方法于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频宽检测运作。
[0016]图7绘示图3所示方法于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封包格式。
[0017][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18]10电子装置IOP处理器
[0019]30显示装置 100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装置
[0020]100D显示控制装置 100H程序指令
[0021]110通讯端口120处理电路
[0022]130输出端口210装置描述符[0023]220配置描述符232、234接口描述符
[0024]242-1、242-4、244-1、244-4 端点描述符
[0025]300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
[0026]310,320 步骤400 作流程
[0027]410,420,422,424,426,428,431,432 步骤
[0028]ACK确认封包Tk往返时间
[0029]Ts封包可平顺地传送而无封包遗失的状况的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随着使用情境(Usage Scenario)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装置100及相关的显示系统的示意图,其中该显示系统包含电子装置10、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显示装置30。电子装置10的例子可包含(但不限于):可携式电子装置诸如多功能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以及桌上型(Desktop)计算机。依据本实施例,电子装置10包含至少一处理器10P,而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用来控制装置100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其中具有程序指令100H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可预先被安装于电子装置10,使处理器IOP得以执行程序指令100H。另外,如图1所示,装置100可包含显示控制装置100D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一部分或全部),其中显示控制装置100D用来为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进行显示控制。例如:装置100可包含显示控制装置100D中的控制电路,尤其是集成电路。又例如:装置100可包含显示控制装置100D的整体。
[0031]如图1所示,装置100包含有:至少一通讯端口 110 (例如一个或多个通讯端口);一处理电路120,耦接至通讯端口 110 ;以及至少一输出端口 130(例如一个或多个输出端口),耦接至处理电路120。上述的至少一通讯端口 110用来从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接收数据封包,其中该些数据封包载有显示数据,而该显示数据代表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的视频输出。另外,处理电路120用来控制上述的至少一通讯端口 110。在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在电子装置10 (尤其是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10P)的控制下,处理电路120可动态地切换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以随着使用情境动态地调整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与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中的至少一者。尤其是,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 (尤其是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10P)可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以供用来动态地切换数据传输模式。此外,上述的至少一输出端口 130用来将该显示数据及其衍生信息(即该显示数据的衍生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予至少一显示装置诸如显示装置30,以供显示。例如:处理电路120可将该显示数据转换为该衍生信息,以调整上述的视频输出的更新率(Refresh Rate)、亮度、及/或色彩,其中上述的至少一输出端口 130可将该衍生信息输出予上述的至少一显示装置诸如显示装置30,以供显示。又例如:处理电路120可旁通该显示数据而不产生该衍生信息,其中上述的至少一输出端口 130可将该显示数据输出予上述的至少一显示装置诸如显示装置30,以供显示。
[0032]实作上,处理电路120可包含微处理器、固件码、及/或逻辑电路,其中上述的固件码可储存于装置100中的一储存单元诸如一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以供撷取(Retrieve)并执行。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依据本实施例的某些变化例,上述的固件码可代换为其它类型的程序码。另外,上述的至少一通讯端口 110的例子可包含(但不限于):通用序列总线端口(Universal Serial Bus Port,可简称为「USB端口」)、无线网络传输接口(例如:Wi_Fi,Wireless Fidelity ;可翻译为「无线保真」)等。此外,上述的至少一输出端口 130的例子可包含(但不限于):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输出端口 (可简称为「HDMI端口」)、视频图形阵列(Video Graphics Array, VGA)输出端口、数字视频接口(DigitalVisual Interface, DVI)输出端口。
[0033]依据本实施例的一变化例,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可包含多个电子装置诸如上述各种类型的电子装置中的多个,而上述的至少一通讯端口 110可包含多个通讯端口,其中处理电路120可分别利用该多个通讯端口从该多个电子装置接收数据封包。依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例,上述的至少一显示装置包含多个显示装置,而上述的至少一输出端口 130包含多个输出端口,其中处理电路120可分别利用该多个输出端口将该显示数据及其衍生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予该多个显示装置,以供显示。
[0034]图2绘示图1所示的显示控制装置100D (尤其是装置100)于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施细节。依据本实施例,通讯端口 110可为一 USB端口,而显示控制装置100D可为一 USB装置。在处理电路120的控制下,装置100可将USB装置信息诸如图2所示者提供予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例如:当使用者将显示控制装置100D的USB端口电气连接至电子装置10时,可以触发一 USB装置初始化流程。在该USB装置初始化流程中,因应电子装置10的请求,显示控制装置100D在处理电路120的控制下可将一装置描述符(DeviceDescriptor) 210、至少一配置描述符(Configuration Descriptor) 220、多个接口 描述符(Interface Descriptor) 232 与 234、以及多个端点描述符(Endpoint Descriptor) 242-1、242-4、244-1与244-4通过该USB端口提供予电子装置10,容许电子装置10通过指定一特定参数诸如参数bAlternateSetting来控制该些数据传输模式的切换,其中接口描述符232 与 234 分别指出接口 O 在参数 bAlternateSetting=0 与参数 bAlternateSetting=l 的两种状况下的对应信息,而端点描述符242-1与242-4分别指出接口 O的端点I与4在参数bAlternateSetting=0的状况下的对应信息,且端点描述符244-1与244-4分别指出接口 O的端点I与4在参数bAlternateSetting=l的状况下的对应信息。
[0035]尤其是,电子装置10可分别从端点描述符242-1、242-4、244-1与244_4取得各个端点的数据传输模式。为了便于理解,于图2中采用了符号Bulk_0UT、IS0_0UT与Interrupt_IN来表示这些数据传输模式。例如:在参数bAlternateSetting=0状况下,接口O的端点I与4的数据传输模式分别标示为Bulk_0UT与Interrupt_IN,这表示对电子装置10而言,端点I用来通过大量(Bulk)模式(可简称为「BULK模式」)输出数据至显示控制装置100D,而端点4用来通过中断(Interrupt)模式从显示控制装置100D输入信息,其中字尾OUT与IN分别代表输出与输入。又例如:在参数bAlternateSetting=l状况下,接口O的端点I与4的数据传输模式分别标示为IS0_0UT与Interrupt_IN,这表示对电子装置10而言,端点I用来通过等时性的(Isochronous)模式(可简称为「ISO模式」)输出数据至显示控制装置100D,而端点4用来通过中断模式从显示控制装置100D输入信息,其中字尾OUT与IN分别代表输出与输入。
[0036]由于装置100将该USB装置信息提供予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电子装置10与显示控制装置100D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可依据该USB装置信息而被建立。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控制电子装置10将数据封包传送予显示控制装置100D的通讯端口 110。另外,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动态地检测电子装置10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以供用来动态地切换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电子装置10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以随着使用情境动态地调整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电子装置10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与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中的至少一者。例如: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指定参数bAlternateSetting=0,以切换至该BULK模式。又例如: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指定参数bAlternateSetting=l,以切换至该ISO模式。
[0037]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装置100,尤其是装置100中的处理电路120。另外,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10,尤其是电子装置10中的程序指令100H,其中具有程序指令100H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可预先被安装于电子装置10,使处理器IOP得以执行程序指令100H来控制该方法的相关运作。该方法说明如下:
[0038]于步骤310中,处理电路120利用显示控制装置100D的至少一通讯端口 110从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接收数据封包,且利用显示控制装置100D的至少一输出端口 130将该显示数据及其衍生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予上述的至少一显示装置诸如显示装置30,以供显示。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而言,以上描述的接收该些数据封包的运作的相对应运作可描述为:于步骤310中,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控制该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将该些数据封包传送予显示控制装置100D的至少一通讯端口 110。
[0039]于步骤320中,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尤其是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10P)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且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尤其是,上述的至少一电子装置诸如电子装置10 (尤其是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10P)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以随着使用情境动态地调整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与数据完整性中的至少一者。
[0040]实作上,步骤320的运作可由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来进行,而显示控制装置100D可以仅仅被动地依照电子装置10的指示来配合切换数据传输模式。例如: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通过监控该些数据封包所载的数据的数据量,来进移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的运作,尤其是可进一步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由于电子装置10在以视频播放程序进行视频播放时的数据量(或封包数量)通常大于电子装置10在执行其它程序诸如文书编辑程序时的数据量(或封包数量),故通过进行数据量检测(或封包数量检测),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进行步骤320的运作。于是,若检测到电子装置10正在以视频播放程序进行视频播放时,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指示切换至某一模式诸如该ISO模式,以维持等时性的数据传输;否则,执行程序指令IOOH的处理器IOP可指示切换至另一模式诸如该BULK模式,以维持数据完整性。
[0041]依据本实施例的一变化例,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通过监控对应至少一屏幕区域(尤其是多个屏幕区域)的数据量的变化,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例如:该屏幕区域可代表一全屏幕(Full Screen)区域中的一部分。又例如:该屏幕区域可代表该全屏幕区域中的全部。依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例,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通过监控至少一应用程序窗口(ApplicationWindow)的大小,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例如:当某一应用程序窗口的大小大于上述全屏幕区域中的一特定比例(例如一半),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检查这个应用程序窗口所属的应用程序是否为一视频播放程序诸如上述的视频播放程序。尤其是,依据预设设定(Default Setting)或使用者设定,当检测到这个应用程序窗口所属的应用程序是一视频播放程序诸如上述的视频播放程序,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判断电子装置10正在以视频播放程序进行视频播放。于是,若检测到电子装置10正在以视频播放程序进行视频播放,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指定切换至该ISO模式,以维持等时性的数据传输;否则,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指定切换至该BULK模式,以维持数据完整性。
[0042]依据本实施例的某些变化例,步骤310的运作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一部分或全部)以及步骤320的运作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一部分或全部)可同时进行。依据本实施例的某些变化例,在图3中的循环中,步骤310的运作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一部分或全部)及/或步骤320的运作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一部分或全部)可重复地进行。
[0043]依据本实施例的某些变化例,该些数据传输模式可包含一第一模式(例如该BULK模式)与一第二模式(例如该ISO模式),而在步骤320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运作可包含:
[0044]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中的一特定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的使用者是否指定该第一模式,以取得一第一检测结果;
[0045]检测该特定电子装置中的一视频播放器(诸如上述的视频播放程序)是否处于一不活跃(Inactive)状态,以取得一第二检测结果,其中该不活跃状态代表该视频播放器并非正在播放视频节目;
[0046]通过检查至少一封包标头(Packet Header),检测显不控制装置100D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压缩是否被致能(Enable),以取得一第三检测结果;以及
[0047]通过检查是否遗失任何封包、及/或通过监控该些数据封包中的至少一部分封包的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检测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是否足够,以取得一第四检测结果。
[0048]请注意,这些检测结果的名称只是用来区别不同的检测运作的检测结果,并不代表这些检测结果产生的顺序。另外,该使用情境信息是至少依据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而产生。例如: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进行以上所列的检测运作以产生这些检测结果。此外,在步骤320中,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的运作可包含:
[0049]针对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若该使用情境信息指出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中的任一者为真,则进入该第一模式;否则(即,该使用情境信息指出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中的每一者为伪),进入该第二模式。依照程序员的观点而言,上述的真/伪可视为该些检测运作的逻辑值的真/伪。
[0050]尤其是,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进行以上所列的进入该第一模式/该第二模式的控制。例如:在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对应于该第一模式的状况下,进入该第一模式表示维持在该第一模式,而进入该第二模式表示切换至该第二模式。又例如:在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对应于该第二模式的状况下,进入该第二模式表示维持在该第二模式,而进入该第一模式表示切换至该第一模式。
[0051]实作上,该第一模式与该第二模式可分别代表该BULK模式与该ISO模式,其中该第一模式用来维持数据完整性,而该第二模式用来维持等时性的数据传输。
[0052]图4绘示图3所示方法300于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工作流程400。
[0053]于步骤410中,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进行上述该些检测运作以分别产生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例如:该些检测运作的逻辑值的真/伪(即,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各自的真/伪)可被暂时地储存于至少一暂存器,以供进一步检查。
[0054]于步骤422中,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检查步骤410中所产生的该第一检测结果。若该第一检测结果为真(这表示使用者指定该第一模式),则进入步骤431 ;否贝丨J,进入步骤424。
[0055]于步骤424中,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检查步骤410中所产生的该第二检测结果。若该第二检测结果为真(这表示视频播放器处于该不活跃状态),则进入步骤431 ;否则,进入步骤426。
[0056]于步骤426中,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检查步骤410中所产生的该第三检测结果。若该第三检测结果为真(这表示压缩被致能),则进入步骤431 ;否则,进入步骤428。
[0057]于步骤428中,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检查步骤410中所产生的该第四检测结果。若该第四检测结果为真(这表示频宽足够),则进入步骤431 ;否则,进入步骤432。
[0058]于步骤431中,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指定进入该第一模式。例如:在执行步骤431之前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原本就对应于该第一模式的状况下,进入该第一模式表示维持在该第一模式。又例如:在执行步骤431之前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原本对应于该第二模式的状况下,进入该第一模式表示切换至该第一模式。
[0059]于步骤432中,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指定进入该第二模式。例如:在执行步骤432之前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原本就对应于该第二模式的状况下,进入该第二模式表示维持在该第二模式。又例如:在执行步骤432之前显示控制装置100D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原本对应于该第一模式的状况下,进入该第二模式表示切换至该第二模式。[0060]请注意,本实施例中的该使用情境信息可包含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另外,为了便于理解,步骤422至步骤428的各个检查运作于图4中是绘示为逐一进行。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依据本实施例的一变化例,诸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步骤422至步骤428的检查运作可集成为单一检查运作,如下所示:
[0061]步骤420中,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对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进行该单一检查运作,尤其是对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进行的一个逻辑上的「或」(OR)运算(以下简称为「0R运算」),其中该OR运算的运算结果可视为该单一检查运作的运算结果,亦可视为该使用情境信息的一例。当该单一检查运作的运算结果为真(这表示:使用者指定该第一模式、或视频播放器处于该不活跃状态、或压缩被致能、或频宽足够),则进入步骤431 ;否则,进入步骤432。 [0062]图6绘示图3所示方法300于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频宽检测运作。在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的控制下,电子装置10将上述该些数据封包传送予显示控制装置100D。另外,在处理电路120的控制下,显不控制装置100D可传送一确认(Acknowledgment)封包(于图6中是标示为「ACK」,其中该确认封包载有确认信息)以确认收到某一数据封包。于是,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计算传送出该数据封包的时间点以及接收到该确认封包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其中该时间差可视为上述的往返时间,且可用符号Tk来表示。实作上,如果电子装置10未收到该确认封包,就表示该数据封包遗失,且通常需要重新传送该数据封包。
[0063]依据本实施例,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针对该些数据封包中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往返时间Tk的统计以决定安全时间参数Ts,其中安全时间参数Ts代表封包可以平顺地传送而无封包遗失的状况的时间。如图6所示,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通过监控往返时间Tk来进行上述的频宽检测运作。尤其是,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可通过检测往返时间Tk是否大于安全时间参数Ts (于图6中是标示为「TK>TS?」),来判断频宽是否不足。例如:当往返时间Tk大于安全时间参数Ts,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判断频宽不足;否则,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判断频宽足够。如此,通过监控该些数据封包中的至少一部分封包的往返时间Tk(例如于图6中标示为「TK>TS?」的检查运作),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即可产生上述的第四检测结果。
[0064]图7绘示图3所示方法300于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封包格式。依据该封包格式,一数据封包的开头是具有20字节的封包标头。另外,该数据封包可还包含具有16字节的覆盖延伸标头(Overlay Extend Header)、以及具有η字节的封包数据,其中符号η代表正整数。此外,依据该封包格式,这个考虑中的数据封包以结尾标记(End Tag)作结束。基于该封包格式,传送端(例如:电子装置10)与接收端(例如:显示控制装置100D)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及相关控制。
[0065]依据本实施例,图7所示的封包标头中之前几个字段可依序包含:封包标记(Packet Tag)、标头长度、封包索引(Packet Index)、编码类型(Encode Type),其长度可分别为8位、8位、12位、4位。该封包标记的字段内的信息可为固定值OxFB (16进位表示法),而该标头长度的字段内的信息可指出该封包标头的标头长度为20字节。另外,该封包索引的字段内的信息可被指定为区间[O,4095]的范围当中的一整数,且可由传送端(例如:电子装置10)针对每一数据封包来指定,故接收端(例如:显示控制装置100D)可识别该些数据封包的顺序,且可逐一进行上述的确认运作。此外,上述的编码类型的字段内的信息是用来指出该封包数据的字段内所载的显示数据的编码类型,其中该编码类型的字段内的信息可被指定为区间[0,15]的范围当中的一整数,且可由传送端(例如:电子装置10)针对每一数据封包来指定。
[0066]例如:在该编码类型的字段内的信息被指定为0、1、2的状况下,该封包数据的编码类型分别为编码类型 DI SPLAY_ENC0DE_RGB24_RAW、编码类型 DI SPLAY_ENC0DE_RGB24_COMPRESS 、编码类型DISPLAY_ENC0DE_RGB32_RAW。这些编码类型的符号当中的「RGB」代表编码通道包含红色通道R、绿色通道G、蓝色通道B,而这些编码类型的符号当中的「24」与「32」分别代表编码位的数量。实作上,编码类型DISPLAY_ENC0DE_RGB24_RAW与编码类型DISPLAY_ENC0DE_RGB24_C0MPRESS中的每一者可对应到编码通道R、G、B,而编码类型DISPLAY_ENC0DE_RGB32_RAW可对应到编码通道R、G、B、A,其中编码通道A可代表混合(Blending)通道。另外,这些编码类型的符号当中的「RAW」与「COMPRESS」分别代表原始数据(即,压缩未被致能)与压缩数据(即,压缩被致能)。如此,基于图7所示的封包格式,执行程序指令100H的处理器IOP即可产生上述的第三检测结果。
[006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 利用一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通讯端口从至少一电子装置接收数据封包,且利用该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输出端口将显示数据及其衍生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予至少一显示装置,以供显示,其中该显示控制装置用来为该至少一电子装置进行显示控制,而该些数据封包载有该显示数据,且该显示数据代表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视频输出;以及 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且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的步骤还包含: 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以随着使用情境动态地调整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与数据完整性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中的一特定电子装置中的一视频播放器是否处于一不活跃状态,以取得·一检测结果,其中该不活跃状态代表该视频播放器并非正在播放视频节目; 其中该使用情境信息是至少依据该检测结果而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通过检查至少一封包标头,检测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中的一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压缩是否被致能,以取得一检测结果; 其中该使用情境信息是至少依据该检测结果而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通过检查是否遗失任何封包、及/或通过监控该些数据封包中的至少一部分封包的往返时间,检测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中的一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是否足够,以取得一检测结果; 其中该使用情境信息是至少依据该检测结果而产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些数据传输模式包含一第一模式与一第二模式,而该第一模式不等同于该第二模式;以及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中的一特定电子装置的使用者是否指定该第一模式,以取得一第一检测结果; 检测该特定电子装置中的一视频播放器是否处于一不活跃状态,以取得一第二检测结果; 检测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压缩是否被致能,以取得一第三检测结果;以及 检测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是否足够,以取得一第四检测结果;其中该使用情境信息是至少依据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而产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的步骤还包含: 针对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若该使用情境信息指出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中的任一者为真,则进入该第一模式,否则,进入该第二模式; 其中该第一模式用来维持数据完整性,而该第二模式用来维持等时性的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通过监控对应至少一屏幕区域的数据量的变化,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通过监控至少一应用程序窗口的大小,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
10.一种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装置,该装置包含一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显示控制装置用来为至少一电子装置进行显示控制,该装置包含有: 至少一通讯端口,用来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接收数据封包,其中该些数据封包载有显示数据,而该显示数据代表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视频输出; 一处理电路,耦接至该至少一`通讯端口,用来控制该至少一通讯端口,且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以随着使用情境动态地调整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与数据完整性中的至少一者,其中该至少一电子装置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以供用来动态地切换数据传输模式;以及 至少一输出端口,耦接至该处理电路,用来将该显示数据及其衍生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予至少一显示装置,以供显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请求,该显示控制装置在该处理电路的控制下将一装置描述符、至少一配置描述符、多个接口描述符以及多个端点描述符通过该至少一通讯端口提供予该至少一电子装置,容许该至少一电子装置通过指定一特定参数来控制该些数据传输模式的切换;以及该多个接口描述符分别指出一接口在该特定参数等于一第一值与该特定参数等于一第二值的两种状况下的对应信息,而该多个端点描述符中的一第一组端点描述符分别指出该接口的一第一端点与一第二端点在该特定参数等于该第一值的状况下的对应信息,且该多个端点描述符中的一第二组端点描述符分别指出该接口的该第一端点与该第二端点在该特定参数等于该第二值的状况下的对应信息。
12.—种计算器程序产品,该计算器程序产品具有程序指令以供指示至少一电子装置的至少一处理器进行一种随着使用情境进行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控制该至少一电子装置将数据封包传送予一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通讯端口,其中该显示控制装置用来为该至少一电子装置进行显示控制,而该些数据封包载有显示数据,且该显示数据代表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视频输出;以及 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使用情境信息,且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 其中该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输出端口用来将该显示数据及其衍生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予至少一显示装置,以供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其中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的步骤还包含: 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以随着使用情境动态地调整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与数据完整性中的至少一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其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中的一特定电子装置中的一视频播放器是否处于一不活跃状态,以取得一检测结果,其中该不活跃状态代表该视频播放器并非正在播放视频节目; 其中该使用情境信息是至少依据该检测结果而产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其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通过检查至少一封包标头,检 测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中的一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压缩是否被致能,以取得一检测结果; 其中该使用情境信息是至少依据该检测结果而产生。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其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通过检查是否遗失任何封包、及/或通过监控该些数据封包中的至少一部分封包的往返时间,检测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中的一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是否足够,以取得一检测结果; 其中该使用情境信息是至少依据该检测结果而产生。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其中该些数据传输模式包含一第一模式与一第二模式,而该第一模式不等同于该第二模式;以及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中的一特定电子装置的使用者是否指定该第一模式,以取得一第一检测结果; 检测该特定电子装置中的一视频播放器是否处于一不活跃状态,以取得一第二检测结果; 检测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压缩是否被致能,以取得一第三检测结果;以及 检测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频宽是否足够,以取得一第四检测结果;其中该使用情境信息是至少依据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而产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其中依据该使用情境信息动态地切换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至少一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的步骤还包含: 针对该显示控制装置与该特定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若该使用情境信息指出该第一检测结果、该第二检测结果、该第三检测结果与该第四检测结果中的任一者为真,则进入该第一模式,否则,进入该第二模式; 其中该第一模式用来维持数据完整性,而该第二模式用来维持等时性的数据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其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通过监控对应至少一屏幕区域的数据量的变化,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
20.根据 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器程序产品,其中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的步骤还包含: 通过监控至少一应用程序窗口的大小,动态地检测该至少一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以产生该使用情境信息。
【文档编号】G06F3/14GK103713868SQ20121043778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5日
【发明者】钱志峰 申请人: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