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模糊聚类与随机游走的计算机辅助乱针绣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采用模糊聚类与随机游走的计算机辅助乱针绣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义了适合乱针绣针迹特点的参数化交叉针模型,并且通过枚举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交叉针参数与图像特征的映射关系;步骤2,以输入的彩色图像作为参考图片,针对给定图像生成交叉针集合,对交叉针集合包含的交叉针采用基于模糊聚类与随机游走算法进行聚类,并且根据步骤1得到的映射关系调整交叉针参数得到针迹序列;步骤3,将针迹坐标转换为电脑刺绣机所需坐标,并将其输入电脑刺绣机,得到相应乱针绣绣品。本发明对乱针绣的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说明】采用模糊聚类与随机游走的计算机辅助乱针绣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辅助乱针绣制作方法,属于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乱针绣是由常州艺人杨守玉教授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立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其以针线代笔,以丝线带色,并利用线条的交叉重叠创造出优美的艺术化作品。乱针绣常以花卉、人物等摄影图片为绣稿,绣品具有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等特点,不仅迥别于中国的其它种类绣品,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其珍贵的艺术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府或领导人收藏,已被列入江苏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然而,乱针绣目前主要依靠手工创作完成,生产周期漫长导致乱针绣作品昂贵,无法为普通民众所拥有和认可;且乱针绣对绣者的技艺素质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掌握“画理”和熟练的绘画技巧,而且能掌握“绣理”和熟练的刺绣技巧,绣者的成才之路艰辛而漫长,导致乱针绣人才日趋匮乏,对这一传世绝技的保护和传承构成了极大威胁。
[0003]因此,采用计算机手段直接从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数字图像中获取作品内容进而生成相应的乱针绣针迹序列,不仅有利于加深普通民众对于乱针绣的理解而且对乱针绣绣者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生成的针迹序列也可以作为绣机的输入而自动生成乱针绣绣品,对于乱针绣这一绣艺品种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已有诸如文献I李俊,张华,王崇骏:智能化刺绣CAD系统中的工作流技术研究.计算机科学,2005,32 (3): 97-100.所述的日本的Tajima、德国的ZSK、美国的Wilcom等刺绣打版系统,往往需要人工交互编辑针法序列,且生成的针迹线条规整,只能处理简单的图案,不满足乱针绣工艺的要求。由于乱针绣工艺十分复杂,国内外很少有计算机辅助乱针绣制作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包括中国专利《一种计算机辅助乱针绣制作方法》,
【发明者】孙正兴, 杨克微, 周杰, 胡佳高 申请人: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