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469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电防护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属于计算机硬件相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越来越普及,目前电脑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很多数据信息的处理与存储都是通过电脑来完成的。目前供个人使用的计算机主要包括两大类:台式机和笔记本。台式机采用的供电方式是主机直接与电源连接,因此当停电或者电源发生故障时主机立即因失去电源而停机,一方面严重影响台式机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用户在停电前正在编辑的文件因不能及时保存而丢失,且无法恢复或者难以恢复。尽管笔记本还包括电池作为备用电池,但是笔记本因此自身的特定性是无法取代台式机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 UPS电源,它可以保障计算机在停电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使用者可以及时存盘,不致因停电而影响工作或丢失数据。UPS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应用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应急使用,防止突然断电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给计算机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是消除市电上的电涌、瞬间高电压、瞬间低电压、电线噪声和频率偏移等电源污染,改善电源质量,为计算机提供高质量的电源。但是USP价格昂贵,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昂贵的费用支出是无法承担的,而且UPS占用空间大,移动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为了防止计算机断电的USP价格昂贵,占用空间大,移动也不方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包括壳体、交直流转变电源模块、电源转换器、断电检测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和电池组,所述交直流转变电源模块、电源转换器、断电检测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和电池组安装在壳体内,交直流转换模块分别与断电检测模块和电源切换器连接,交直流转换模块和断电检测模块之间连接有电池组充电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与电池组连接,电池组与电源切换器连接,所述电源切换器与置于壳体外部的计算机主板连接。电池组为锂离子电池。壳体为透明壳体,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计,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保证了壳体内部构件及时散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移动方便,便于使用,壳体的结构形式合理,便于观察壳体内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包括壳体1、交直流转变电源模块、电源转换器、断电检测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和电池组,所述交直流转变电源模块、电源转换器、断电检测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和电池组安装在壳体I内,交直流转换模块分别与断电检测模块和电源切换器连接,交直流转换模块和断电检测模块之间连接有电池组充电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与电池组连接,电池组与电源切换器连接,所述电源切换器与置于壳体外部的计算机主板连接。电池组为锂离子电池。壳体I为透明壳体,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计2,壳体I上开设有散热孔1-1。保证了壳体内部构件及时散·热。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包括壳体(I)、交直流转变电源模块、电源转换器、断电检测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和电池组,所述交直流转变电源模块、电源转换器、断电检测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和电池组安装在壳体(I)内,交直流转换模块分别与断电检测模块和电源切换器连接,交直流转换模块和断电检测模块之间连接有电池组充电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与电池组连接,电池组与电源切换器连接,所述电源切换器与置于壳体外部的计算机主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其特征在于:电池组为锂离子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其特征在于:壳体(I)为透明壳体,壳体的内壁上 安装有温度计(2),壳体(I)上开设有散热孔(1-1 )。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它涉及一种断电防护器。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为了防止计算机断电的USP价格昂贵,占用空间大,移动也不方便的问题。用于计算机的自断电防护器包括壳体、交直流转变电源模块、电源转换器、断电检测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和电池组,所述交直流转变电源模块、电源转换器、断电检测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和电池组安装在壳体内,交直流转换模块分别与断电检测模块和电源切换器连接,交直流转换模块和断电检测模块之间连接有电池组充电模块,电池组充电模块与电池组连接,电池组与电源切换器连接,所述电源切换器与置于壳体外部的计算机主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移动方便,便于使用。
文档编号G06F1/30GK203102151SQ20132012617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王颖, 李涛, 李宛娜 申请人:王颖, 李涛, 李宛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