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966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该系统包含监测点选择模块、腹泻症状信息采集模块,以及腹泻症状监测数据库;监测点选择模块在数据源中采用异质区域均值估计模型选取监测点;腹泻症状信息采集模块在监测点进行监测并采集腹泻病例的信息,然后向腹泻症状监测数据库传送监测数据。本发明提供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建立并完善了以腹泻病典型症状的监测网络,能够了解指定社区腹泻病发病总体分布情况,并能够提升腹泻病传染病早期预警及应急处置的能力。
【专利说明】一种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症状数据采集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腹泻病是一组以感染性腹泻为主,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多发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系统地开展监测,了解腹泻在社区居民中的分布特征,是控制和降低此类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基础。
[0003]腹泻病指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按病因分类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按病程分类为急性、迁延性和慢性;按腹泻程度分为轻型腹泻、中型腹泻和重型腹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人发生在第三世界,导致每年500万小儿死亡。我国曾组织全国20个省、市入户调查,经分析,我国估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为1.9次/人;对21个省、市调查估计,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有3亿人次。
[0004]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和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而相对于疾病监测,症状监测是近年来比较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症状监测是指系统、持续地收集、分析临床确诊前出现的与疾病暴发相关的信息,早期地发现疾病暴发的迹象,以便据此做出公共卫生反应。相对基于临床确诊数据的传统监测手段,症状监测可更加及时、灵敏地探测到疾病发生的异常。尽管症状监测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相关的理论与技术都远不成熟,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腹泻病症状监测的系统,建立基于社区的腹泻病症状监测及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提升腹泻病传染病早期预警及应急处置的能力。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中,该系统包含监测点选择模块、腹泻症状信息采集模块,以及腹泻症状监测数据库;所述的监测点选择模块在数据源中采用异质区域均值估计(Mean of Surface with Non-homogeneity, MSN)模型选取监测点;所述的腹泻症状信息采集模块在监测点进行监测并采集腹泻病例的信息,然后向所述的腹泻症状监测数据库传送监测数据。
上述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的数据源是指不同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
[0007]上述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的腹泻病例是指凡24小时内大便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且大便性状有改变的门诊病例。
[0008]上述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的大便性状有改变是指呈稀便、水样便、粘脓便或脓血便等。
[0009]上述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的腹泻病例的信息是指在各监测点收集的肠道门诊就诊的初诊腹泻病人信息。
[0010]上述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的腹泻病人信息包含患者的症状、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性别、年龄和职业等。
[0011]本发明提供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采取先进的监测点选择理论(MSN模型)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优选出最佳的监测点组合方案,使监测工作开展更为高效,在保证监测结果可信度和外推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公共卫生资源,提高了公共卫生效益。
[0012]2.基于目前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建立并完善以腹泻病典型症状的监测网络,能够了解指定社区腹泻病发病总体分布情况。
[0013]3.建立基于社区的腹泻病症状监测及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能够提升腹泻病传染病早期预警及应急处置的能力。
[0014]4.基于社区腹泻病症状监测平台,能够建立腹泻病例预警模型。
[0015]5.结合腹泻病症状监测以及外环境监测分析腹泻病发病趋势预测,可以为针对性制定腹泻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的实施例1中监测点就诊人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8]本发明提供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包含监测点选择模块、腹泻症状信息采集模块,以及腹泻症状监测数据库;监测点选择模块在数据源中采用异质区域均值估计模型选取监测点;腹泻症状信息采集模块在监测点进行监测并采集腹泻病例的信息,然后向腹泻症状监测数据库传送监测数据。
数据源是指不同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
[0019]腹泻病例是指凡24小时内大便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且大便性状有改变的门诊病例。大便性状有改变是指呈稀便、水样便、粘脓便或脓血便。
[0020]腹泻病例的信息是指在各监测点收集的肠道门诊就诊的初诊腹泻病人信息。腹泻病人信息包含患者的症状、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性别、年龄和职业。
[0021]本发明提供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建立过程为:
(I)构建监测网络:选择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的监测点,建立监测网络。
[0022](2)确定数据源种类及监测指标。
[0023]( 3)确定信息采集方式。
[0024](4)进行监测,同时采集信息,并向数据库传送。
[0025](5)研究数据分析。
[0026]实施例1
在指定地区,根据近三年各级医院每月肠道门诊初诊量数据,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初步计划选取10家左右医院作为监测点。为了使监测工作更加高效的开展,结论更具外推性,通过监测点选择模块,采用异质区域均值估计(Mean of Surface with Non-homogeneity,MSN)模型选取监测点。MSN模型是目前针对分层总体进行样本优化设计和统计推断的最优理论,它将分层抽样、医院之间的相关性和克里金(Kriging)优化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目标对象均值和总量的无偏最优估计。
[0027]根据该区腹泻病病人就诊情况、医疗机构区域分布及历史发病情况,结合实际可操作性,最终选择12家医疗机构作为腹泻病监测点,其中2家三级医院、7家二级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0028]各监测点通过腹泻症状信息采集模块,收集每天肠道门诊就诊的初诊腹泻病人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症状、抗生素使用等,然后向腹泻症状监测数据库传送监测数据。
[0029]腹泻病人是指凡24小时内大便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脓便或脓血便等)的门诊病例。
[0030]如图1所示,在该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运行的30个月内,即2011年I月I日?2013年6月30日,各监测点肠道门诊就诊人次数共43549人次,平均每天47.75人次,7?9月为腹泻病就诊高峰期。从人群分布来看,女性就诊者多于男性,性别比为0.87:1 ;就诊人群以20?40岁年龄段为主,年龄中位数41岁。职业分布以职员、离退休人员和工人为主,占就诊数的82.79%。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为主,其中99.57%有腹泻,68.76%有腹痛,37.80%有恶心,25.64%有呕吐,另外有11.18%伴发热;大便性状以稀水样便为主,占95.47%。临床诊断以肠炎和急性胃肠炎为主,分别占80.41%和12.96%。
[0031]从时间趋势来看,该区域腹泻病季节性发病特点明显,流行高峰主要在夏秋季,特别是7-9月为腹泻病发病高峰期。
[0032]各月份腹泻病门诊初诊人数与具有腹泻症状的法定肠道传染病发病人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呈现正相关(r=0.69),且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0.01。
[0033]本发明提供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采取先进的监测点选择理论(MSN模型)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基于目前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建立并完善了以腹泻病典型症状的监测网络,能够了解指定社区腹泻病发病总体分布情况。同时建立了基于社区的腹泻病症状监测及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能够提升腹泻病传染病早期预警及应急处置的能力。
[0034]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监测点选择模块、腹泻症状信息采集模块,以及腹泻症状监测数据库; 所述的监测点选择模块在数据源中采用异质区域均值估计模型选取监测点; 所述的腹泻症状信息采集模块在监测点进行监测并采集腹泻病例的信息,然后向所述的腹泻症状监测数据库传送监测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源是指不同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泻病例是指凡24小时内大便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且大便性状有改变的门诊病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便性状有改变是指呈稀便、水样便、粘脓便或脓血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泻病例的信息是指在各监测点收集的肠道门诊就诊的初诊腹泻病人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泻病人信息包含患者的症状、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性别、年龄和职业。
【文档编号】G06Q50/22GK103793869SQ201410079883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6日
【发明者】孙乔, 傅益飞, 郝莉鹏, 朱渭萍, 朱林英, 薛曹怡, 王闻卿, 叶楚楚, 潘丽峰, 李文先 申请人: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