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及其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文档序号:662677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笔记本电脑及其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该笔记本电脑包括:一电源管理控制器,其输入端用以检测笔记本电脑的当前供电模式,并输出一模式检测信号;以及一触控模块,与电源管理控制器电性耦接,用以接收该模式检测信号,并根据模式检测信号动态调整触控处理算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模式检测信号对应交流供电模式和直流供电模式时分别采用不同的触控处理算法。如此一来,本发明藉由自动侦测系统共地状态来动态调节触控算法,以解决手指按压与触控传感器过近造成的感应量不佳,使系统在共地良好与无共地时均能得到较好的感应量,提升系统的触控精度。
【专利说明】笔记本电脑及其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的触控信号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容触控技 术的笔记本电脑以及使用该笔记本电脑进行触控信号自适应调节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由于具有外型轻薄、省电以及无 辐射等优点,目前已被普遍地应用于多媒体播放器、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计算机显示器或平板电视等电子产品上。此外,利用液晶显示装 置进行触控感应式的输入操作也渐成流行,亦即,越来越多电子产品使用具感应机制的液 晶显示装置作为其输入接口。
[0003] -般来说,触控面板可作为使用者操作电子产品的输入接口,而且无需设置物理 键盘或鼠标,达到节省面板空间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通常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 两种。相较于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侦测多点输入的优点。然而,当使用者 在对电容式触控面板进行大面积按压时,邻近于实际按压区块的未按压处也往往会因为大 面积按压产生的噪声而感受到电容值,进而被误判为实际按压区块,影响面板的触控精度。
[0004] 另外,在一些电容式触控面板中,为减轻面板重量而并未设置保护玻璃(cover lens),手指按压位置与内置的触控传感器(touch sensor)之间仅相隔一层偏光片 (polarizer),导致手指回流至接收电容的电荷量增加,进而使感应量明显下降。如果再加 上笔记本电脑系统无共地(不接电源适配器),将进一步造成与其共地良好时的感应量差 异过大。如此一来,原来在系统共地良好时的触控算法并不适用于系统无共地的情形。
[0005]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笔记本电脑的触控信号处理方案,以因应系统的共地情 形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 课题。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在共地良好与无共地时的触控算法并不兼容的上 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以及使用该笔记本电脑进行触 控信号自适应调节的方法。
[0007]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一交流 供电模式和一直流供电模式,该笔记本电脑包括:
[0008] -电源管理控制器,包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管理控制器的输入端用以检测所述 笔记本电脑的当前供电模式,并输出一模式检测信号;以及
[0009] 一触控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控制器电性耦接,用以接收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并且 根据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动态调整触控处理算法。
[0010]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一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依次包括一 上偏光片、一触控传感器、一彩色滤光片基板、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一下偏光片。 toon]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当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对应交流供电模式时,所述触控模块采 用一第一触控处理算法;当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对应直流供电模式时,所述触控模块采用一 第二触控处理算法。
[0012]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模块利用一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来接收所述模式检测 信号。
[0013]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模块利用数据传送接口来接收所述模式检测信号。
[0014]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该数据传送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串行外设接口或12C 接口。
[0015]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软件应用模块,用以获取供电电源 的数据信息,所述电源管理控制器根据所述供电电源的数据信息来检测所述笔记本电脑的 当前供电模式。
[0016]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法,适用于采用 投射电容式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该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 电源管理控制器检测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当前供电模式,并输出一模式检测信号; 以及
[0018] 触控模块接收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并且根据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动态调整触控处理 算法。
[0019]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当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对应交流供电模式时,所述触控模块采 用一第一触控处理算法;当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对应直流供电模式时,所述触控模块采用一 第二触控处理算法。
[0020]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模块利用数据传送接口接收所述模式检测信号,且 该数据传送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串行外设接口或I2C接口。
[0021] 采用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及其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电源管理控制器的 输入端用以检测当前供电模式,并输出一模式检测信号,其触控模块与电源管理控制器电 性耦接以接收该模式检测信号,然后根据模式检测信号动态调整触控处理算法。相比于现 有技术,本发明在模式检测信号对应交流供电模式(共地良好)时采用第一触控处理算法, 而在模式检测信号对应直流供电模式(无共地)时采用第二触控处理算法。如此一来,本 发明藉由自动侦测系统共地状态来动态调节触控算法,以解决手指按压与触控传感器过近 造成的感应量不佳,使系统在共地良好与无共地时均可得到较好的感应量,提升系统的触 控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 各个方面。其中,
[0023] 图1A示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在系统共地时的手指按压能量 的状态示意图;
[0024] 图1B示出图1A的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在系统不共地时的手指按压能量的状态示 意图;
[0025] 图2示出本发明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动态调节触控处理算法的第 一实施例;
[0026] 图3示出本发明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动态调节触控处理算法的第 二实施例;
[0027] 图4示出本发明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动态调节触控处理算法的第 三实施例;以及
[0028] 图5示出图1至图3的任一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模块在收到模式检测信 号时进行动态调节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发明的下述 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 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0030]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1] 图1A示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在系统共地时的手指按压能量 的状态示意图。图1B示出图1A的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在系统不共地时的手指按压能量的 状态示意图。
[0032] 如前文所述,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主要包括一上偏光片(upper polarizer)、一 触控传感器(touch sensor)、一 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 filter substrate)、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和一下偏 光片(lower polarizer)。为减轻面板重量而并未设置保护玻璃(cover lens),手指按压 位置与内置的触控传感器(touch sensor)之间仅相隔一层偏光片(polarizer),导致手指 回流至接收电容CRX的电荷量增加,进而使感应量明显下降。
[0033] 参照图1A,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处于系统共地的状态,当手指按压时,电容CTX带 走的电荷量为200个单位,从电容CR X回流的电荷量为20个单位,按压面板所对应的电荷 量为180个单位,S卩(200-20)。由于电容CRX回流的电荷量仅为20个单位,因此共地良好 的系统具有较好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 SNR)。
[0034] 不同于图1A,图1B的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藉由电容C与接地端隔开,S卩,处于不 共地的状态。当手指按压时,输入节点D的电荷量为2000,从节点S输出的电荷量为1840, 当手指按压时,电容CT X带走的电荷量仍为200个单位,从电容CRX回流的电荷量增加至40 个单位,即,按压面板所对应的电荷量为160个单位,S卩(200-40)。从图1A和图1B可知,不 共地时的按压能量(160)与共地时的按压能量(180)之间存在差异,使得原来在系统共地 良好时的触控算法并不适用于系统无共地的情况。
[0035] 图2示出本发明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动态调节触控处理算法的第 一实施例。众所周知,笔记本电脑大都包括适配器接口和内部直流电源,当适配器接口通过 适配器连接至交流电时,系统处于交流供电模式;当适配器接口未连接至适配器时,系统切 换为内部直流电源进行供电,此时直流电源的容量决定系统的续航时间长短。
[0036] 参照图2,在该实施例中,该笔记本电脑1包括一电源管理控制器10和一触控模块 12。其中,电源管理控制器10包括一输入端,利用该电源管理控制器10的输入端来检测笔 记本电脑1的当前供电模式,并输出一模式检测信号。
[0037] 触控模块12与电源管理控制器10电性耦接。触控模块12包括一通用输入输出 (General Purpose Input/0utput,GPI0)端口,利用该GPI0端口接收来自电源管理控制器 10的模式检测信号,并且根据该模式检测信号动态调整触控处理算法。
[0038] 在一具体实施例,当模式检测信号对应交流供电模式时,触控模块12采用一第一 触控处理算法;当模式检测信号对应直流供电模式时,触控模块12采用不同于第一触控处 理算法的一第二触控处理算法。
[0039]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2也可揭示一种用于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 法,其适用于采用投射电容式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在该自适应调节方法中,首先,电源 管理控制器10检测笔记本电脑1的当前供电模式,并输出一模式检测信号;然后,触控模块 12接收该模式检测信号,并且根据模式检测信号动态调整触控处理算法。
[0040] 图3示出本发明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动态调节触控处理算法的第 二实施例。
[0041] 参照图3,在该实施例中,该笔记本电脑1包括一电源管理控制器14和一触控模块 16。其中,电源管理控制器14包括一输入端,利用该电源管理控制器14的输入端来检测笔 记本电脑1的当前供电模式,并输出一模式检测信号。
[0042] 触控模块16与电源管理控制器14电性耦接。触控模块16利用数据传送接口 接收来自电源管理控制器14的模式检测信号。较佳地,该数据传送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接口、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SPI) 或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接口。例如,触控模块16利用I2C接口的两个数据端 子SCL和SDA来接收模式检测信号。
[0043] 图4示出本发明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动态调节触控处理算法的第 三实施例。
[0044] 参照图4,在该实施例中,该笔记本电脑1包括一电源管理控制器18、一触控模块 20、一软件应用模块22和一外围接口 24。其中,软件应用模块22与中央处理器(CPU)中的 电源管理控制器18双向连接。触控模块20经由外围接口 24连接至电源管理控制器18。
[0045] 具体而言,软件应用模块22可以是诸如Windows API或Android App,其用以获取 供电电源的数据信息。电源管理控制器18根据供电电源的数据信息来检测笔记本电脑的 当前供电模式。触控模块20经由外围接口 24接收来自电源管理控制器18的模式检测信 号,以取得目前的电源状态。
[0046] 图5示出图1至图3的任一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模块在收到模式检测信 号时进行动态调节的方法流程图。
[0047] 参照图5,触控模块接收来自电源管理控制器的模式检测信号时,判断系统是处于 AC模式还是DC模式。当系统处于AC模式时,触控模块采用第一触控处理算法;当系统处于 DC模式时,触控模块采用不同于第一触控处理算法的第二触控处理算法。因此,本发明藉由 自动侦测系统共地状态来动态调节触控算法,以解决手指按压与触控传感器过近造成的感 应量不佳,使系统在共地良好与无共地时均可得到较好的感应量,提升系统的触控精度。 [0048] 采用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及其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电源管理控制器的 输入端用以检测当前供电模式,并输出一模式检测信号,其触控模块与电源管理控制器电 性耦接以接收该模式检测信号,然后根据模式检测信号动态调整触控处理算法。相比于现 有技术,本发明在模式检测信号对应交流供电模式(共地良好)时采用第一触控处理算法, 而在模式检测信号对应直流供电模式(无共地)时采用第二触控处理算法。如此一来,本 发明藉由自动侦测系统共地状态来动态调节触控算法,以解决手指按压与触控传感器过近 造成的感应量不佳,使系统在共地良好与无共地时均可得到较好的感应量,提升系统的触 控精度。
[0049]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 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 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一交流供电模式和一直流供电模式,其 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 一电源管理控制器,包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管理控制器的输入端用以检测所述笔记 本电脑的当前供电模式,并输出一模式检测信号;以及 一触控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控制器电性耦接,用以接收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并且根据 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动态调整触控处理算法。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 电脑包括一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依次包括一上偏光片、一触控传感器、一彩色滤光片基 板、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一下偏光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模式 检测信号对应交流供电模式时,所述触控模块采用一第一触控处理算法;当所述模式检测 信号对应直流供电模式时,所述触控模块采用一第二触控处理算法。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 块利用一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来接收所述模式检测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 块利用数据传送接口来接收所述模式检测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传送 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串行外设接口或I2C接口。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容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 电脑还包括一软件应用模块,用以获取供电电源的数据信息,所述电源管理控制器根据所 述供电电源的数据信息来检测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当前供电模式。
8. -种用于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法,适用于采用投射电容式触控技术的笔记本电 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电源管理控制器检测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当前供电模式,并输出一模式检测信号;以及 触控模块接收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并且根据所述模式检测信号动态调整触控处理算 法。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模式 检测信号对应交流供电模式时,所述触控模块采用一第一触控处理算法;当所述模式检测 信号对应直流供电模式时,所述触控模块采用一第二触控处理算法。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触控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 块利用数据传送接口接收所述模式检测信号,且该数据传送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串 行外设接口或I2C接口。
【文档编号】G06F3/044GK104216591SQ201410465145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潘仁傑, 张胜雲, 周信国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