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组件及其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4514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指纹识别组件及其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及其电子装置。指纹识别组件包括:壳体,具有能相对上下移动的底座;第一挠性基材,设置于底座上;指纹检测元件,设置于第一挠性基材上;第一电引导部,设置于第一挠性基材上,其一端连接指纹检测元件;支撑架,间隔设置于底座的下方;第二挠性基材,设置于支撑架上;第二电引导部,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上;第三电引导部,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上;凸起部,设置于底座的下表面且向第二挠性基材凸出;开关装置,设置于凸起部与第二挠性基材之间,当使用者按压指纹检测元件使底座下移后,凸起部致动开关装置,使第二电引导部与第三电引导部之间通过开关装置导通。
【专利说明】指纹识别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领域,特别是一种指纹识别组件以及具有该指纹识别组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便携式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便携式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且这种多样化的功能方便了用户。但是,便携式终端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性的同时,携带了太多的私人信息,如果这种便携式终端一旦丢失或者被盗,则这些信息由于没有进行相关的保护,因此很容易泄漏出去,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在便携式终端上做一些保密方面的设置显得非常必要。
[0003]传统的具备触摸屏的便携式终端的保密功能无非是在便携式终端上设置如键盘锁等软件功能,并通过输入密码来实现保密。这种传统的具备触摸屏的便携式终端,通常键盘锁以按键形式突出地设置于便携式终端的边缘侧,因此用户在抓捏便携式终端时或无意间会按压键盘锁,从而驱动便携式终端,消耗便携式终端的电量。并且,由于在便携式终端的边缘侧设置了键盘锁,从而给人以不平滑、不整齐的感觉,降低便携式终端的外观品质。同时,当通过输入密码来实现保密时,每次都要输入密码,因此显得比较麻烦,而且密码容易被破解导致保密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组件以及具有该指纹识别组件的电子装置,在例如便携式终端等电子装置上实现指纹识别及其开关控制。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能相对上下移动的底座;第一挠性基材,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指纹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挠性基材上;第一电引导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挠性基材上,其一端连接所述指纹检测元件;支撑架,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下方;第二挠性基材,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第二电引导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上;第三电引导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上;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且向所述第二挠性基材凸出;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之间,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使所述底座下移后,所述凸起部致动所述开关装置,使所述第二电引导部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之间通过所述开关装置导通。
[0006]优选地,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一锅仔片,所述锅仔片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上且向所述底座凸出,并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电连接,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使所述底座下移时,所述凸起部的底端按压所述锅仔片,使所述锅仔片发生形变至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锅仔片呈圆顶形向所述底座凸出。
[0008]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凸起部位于所述圆顶形的锅仔片中心线上。
[0009]优选地,当使用者未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锅仔片相接触。
[0010]优选地,所述锅仔片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层。
[0011]优选地,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一第一金属触点,所述第一金属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的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所述锅仔片发生形变后通过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引导部是第三金属引线,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上设有一过孔,所述第三金属弓I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一金属环,所述金属环设置于所述锅仔片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引导部是第三金属引线,所述第三金属引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电连接;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一金属环,所述金属环设置于所述锅仔片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之间,所述金属环具有避让所述第三金属引线的第二缺口。
[0015]优选地,所述锅仔片设有一对应于所述第三金属弓I线的第一缺口。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引导部是第二金属引线,所述第二金属引线通过所述金属环与所述锅仔片电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金属环为圆形环或方形环;所述第一金属触点是圆形或方形。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触点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金属环的厚度。
[0019]优选地,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一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固定并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电连接,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为上下移动的弹性延伸臂,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使所述底座下移时,所述凸起部的底端按压所述弹性延伸臂,使所述弹性延伸臂移动至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引导部为第二引脚,所述第三电引导部为用于与所述弹性延伸臂电连接的第三导电桥和第三引脚。
[0021]优选地,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一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固定,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为上下移动的弹性延伸臂,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使所述底座下移时,所述凸起部的底端按压所述弹性延伸臂,使所述弹性延伸臂移动至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和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引导部为用于与所述弹性延伸臂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桥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三电引导部为用于与所述弹性延伸臂电连接的第三导电桥和第三引脚。
[0023]优选地,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二金属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中,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与作为所述第二电引导部的第二引线电连接;第三金属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中,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的上表面,所述第三金属触点与作为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的第三引线电连接;第四金属触点,设置于所述凸起部的底端,且对应地位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以及第三金属触点的上方;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使所述底座下移后,所述第四金属触点下移至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和第三金属触点电连接,使所述第二引线和所述第三引线导通。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引导部、所述第二电引导部和所述第三电引导部还共同连接一处理元件。
[0025]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具有一对应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上盖,所述上盖罩设于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上方且具有一第一开口,所述指纹检测元件显露于所述第一开口。
[0026]优选地,还包括一保护层,至少覆盖显露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指纹检测元件的表面,所述保护层为类钻碳镀膜或高透防指纹AF膜。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识别检测功能的电子装置,包括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
[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例如便携式终端等电子装置上同时实现指纹识别与开关控制两项功能,扩展了指纹识别的实际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图1中按下指纹检测元件后的指纹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3]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3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俯视图;
[003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去除锅仔片后的俯视图;
[003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锅仔片的俯视图;
[003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组合状态下的俯视图;
[003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状态下的俯视图;
[0039]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仰视图;
[004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4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指纹识别检测的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2]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43]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也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
[0044]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和电连接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
[0045]实施例一
[0046]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组件包括壳体1、第一挠性基材21、第二挠性基材22、指纹检测元件3、作为第一电引导部的第一引线4、开关装置、作为第二电引导部的第二引线6、作为第三电引导部的第三引线7、支撑架8以及保护层9。
[0047]壳体I具有一上盖11以及对应位于上盖11下方且可相对上下移动的底座12。其中,上盖11具有一第一开口 111。底座12的下表面还具有一向第二挠性基材22凸出的凸起部121。
[0048]第一挠性基材21设置于底座12上,部分容置于壳体I中,位于底座12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的挠性基材21是柔性电路板或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但不以此为限。
[0049]指纹检测元件3设置在第一挠性基材21上。例如,第一挠性基材2上设有压印层(图中未示出),压印层表面形成有凹槽,指纹检测元件3设置于第一挠性基材21的凹槽中。指纹检测元件3可以通过溅镀或是丝印的方式形成于第一挠性基材21上。指纹检测兀件3也容置于壳体I中,位于上盖11的下方,且显露于第一开口 111处。
[0050]第一引线4设置于第一挠性基材21中,其一端连接指纹检测元件3,另一端连接一处理元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一指纹识别芯片,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引线4将指纹检测元件3的信号传输至该处理元件。第一引线4也可以通过溅镀或是丝印的方式形成于第一挠性基材21中。
[0051]支撑架8间隔设置于底座12的下方。第二挠性基材22设置于支撑架8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挠性基材22是柔性电路板或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但不以此为限。
[0052]所述开关装置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22与凸起部121之间。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为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锅仔片51。锅仔片51朝向底座12凸出地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22上。例如,锅仔片51的中部向底座12凸出,其边缘与第二挠性基材22相连接。锅仔片51可以是圆形锅仔片、椭圆(腰圆)锅仔片、三角形锅仔片或十字形锅仔片,还可以是单层结构的、双层结构的或带凸点的锅仔片,不限于附图所示的结构。优选地,锅仔片51呈圆顶形凸出。锅仔片51的外表面还可以设有一绝缘层54。
[0053]第二引线6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22中,其一端连接该处理元件,另一端可以与锅仔片51的边缘上的任一端电连接。第二引线6也可以通过溅镀或是丝印的方式形成于第二挠性基材22中。
[0054]第三引线7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22中,其一端连接该处理元件,另一端露出于(例如向上延伸出)第二挠性基材22的上表面,且位于锅仔片51的边缘所围成的区域内。第三引线7也可以通过溅镀或是丝印的方式形成于第二挠性基材22中。
[0055]在指纹检测元件3未被按压的初始状态时,凸起部121可以与锅仔片51相接触,锅仔片51支撑位于其上方的指纹识别检测元件3、第一挠性基材21以及底座12 ;当然在初始状态时凸起部121也可以不与锅仔片51相接触,由其他弹性元件支撑底座12等。
[0056]当使用者按压指纹检测元件3而使第一挠性基材21以及位于其下方的底座12下移时,凸起部121的底端下压锅仔片51,当锅仔片51的中部下陷至与第三引线7的另一端接触形成电连接时(如图2所示),指纹检测元件3与该处理元件之间的电路形成导通。此时,指纹检测元件3开始对用户手指的指纹图像进行识别,进而将识别信息传送至处理元件,以此用于对用户的注册或认证。
[0057]保护层9设置于指纹检测元件3上,其尺寸与第一开111大致相同,且位置与第一开111相对应,覆盖显露于第一开111处的指纹检测元件3的表面,充分保护显露于第一开111处的易磨损的指纹检测元件3。保护层9的厚度可以为50um,但不以此为限。保护层9的材料为类钻碳镀膜(Diamond Like Carbon Coating)或高透防指纹AF膜等,但不以此为限。可以理解的是,保护层9也可以设置为覆盖指纹检测元件3的整个上表面,其同样达到保护指纹检测元件3,避免其磨损的作用。
[0058]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指纹检测元件3可以是任意一种指纹检测元件,如主动电容式指纹检测元件、被动电容式指纹检测元件、压敏式指纹检测元件或滑擦式指纹检测元件等。例如,当指纹检测元件3是滑擦式指纹检测元件时,指纹检测元件3至少一部分由导电网格构成。指纹检测元件3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多条驱动电极并排布置且彼此间隔开,多条驱动电极分别与感应电极间隔开地相对以形成多个检测间隙。多条驱动电极彼此平行,并且连接至一驱动电路。感应电极上垂直于驱动电极而布置。每个驱动电极通过检测间隙与感应电极分隔开。
[0059]当用户在垂直于感应电极的方向上移动或挥动手指时,驱动电路以驱动信号顺序地激励驱动电极。当指纹的脊纹峰和脊纹谷掠过检测间隙时,施加至驱动电极的驱动信号根据单个检测间隙的电容被电容性地耦合至感应电极。电容根据掠过检测间隙的指纹的脊纹峰和脊纹谷而变化。电容性耦合的驱动信号被耦合至感应电极,并由一感应电路检测来提供一行指纹图像。通过组合多片指纹图形可以形成完整的指纹图像。
[0060]如图3a和图3b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一第一金属触点52。第一金属触点52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22的上表面,且与第三引线7电连接,锅仔片51发生形变后与第一金属触点52相接触,进而通过第一金属触点52与第三引线7电连接。第一金属触点52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或正方形中的任一种。
[0061]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三引线的布置方式是:第二挠性基材22上优选地设有一过孔221,第三引线7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22的内部,其一端穿过过孔221与第一金属触点52电连接。
[0062]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一金属环53。金属环53设置于金属弹片51与第二挠性基材22之间,第二引线6通过金属环53与金属弹片51电连接。在此实施例中,金属环53为一圆形环,且金属环53的厚度小于等于第一金属触点52的厚度。
[0063]实施例二
[0064]如图4至图6所示,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去除锅仔片后的俯视图;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锅仔片的俯视图。与上述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三引线的布置方式以及金属环、锅仔片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三引线7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22的上表面且与第一金属触点52电连接。锅仔片51’设有一对应于所述第三引线的第一缺口 511。金属环53’为一不封闭的方形环(也可以是圆形环),其设有一避让第三引线7的第二缺口 531,第二缺口 531与第一缺口 511的位置相对应。
[0065]实施例三
[0066]如图7和图8所示,其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组合和分解状态下的仰视图。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一金属弹片58,所述金属弹片58的一端固定并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电连接(图示略),所述金属弹片58的另一端为上下移动的弹性延伸臂581,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3使所述底座12下移时,所述凸起部121的底端按压所述弹性延伸臂581,使所述弹性延伸臂581移动至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引导部为第二引脚61,所述第三电引导部为用于与所述弹性延伸臂电连接的第三导电桥71和第三引脚72。
[0067]实施例四
[0068]如图9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开关装置的仰视图。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一金属弹片58’,所述金属弹片58’的一端固定,所述金属弹片58’的另一端为上下移动的弹性延伸臂581’,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12使所述底座12下移时,所述凸起部121的底端按压所述弹性延伸臂581’,使所述弹性延伸臂581’移动至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和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引导部为用于与所述弹性延伸臂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桥61’和第二引脚62’,所述第三电引导部为用于与所述弹性延伸臂电连接的第三导电桥71’和第三引脚72’(在弹性延伸臂581’未压下之前,第二导电桥61’和第三导电桥71’之间不电连接)。
[0069]实施例五
[0070]如图10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二金属触点55、第三金属触点56以及第四金属触点57。更具体地,第二金属触点55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2中且部分凸出于第二挠性基材22的上表面,其与第二引线6电连接。第三金属触点56设置于第二挠性基材22中且部分凸出于第二挠性基材22的上表面,其与第三引线7电连接。第四金属触点57设置于凸起部121的底端,且对应地位于第二金属触点55以及第三金属56触点的上方。当所述底座受压下移后,所述第四金属触点57下移至与第二金属触点55和第三金属触点56与相接触,从而第二引线6与第三引线7导通,进而使指纹检测元件3与该处理元件之间的电路形成导通。此时,指纹检测元件3开始对用户手指的指纹图像进行识别,进而将识别信息传送至处理元件,以此用于对用户的注册或认证。
[0071]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组件可以设置于一电子装置(例如手机等)中。其中,该电子装置的具有一非显示区域,该非显示区域设有一开孔,指纹识别组件设置于该开孔中,并且其位置与该电子装置的按键(例如手机的HOME键等)相对应。
[0072]参考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指纹识别检测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ipad等便携式终端或门禁装置),包括上述的指纹识别组件。该指纹识别组件通过第一挠性基材21、第二挠性基材22与该电子装置中的基片、主板、触摸元件等元器件相连接。例如:该基片可以为触摸显示屏的透明盖板,该指纹识别组件设置于触摸显示屏的非显示区S。该触摸元件设置于该透明盖板的显示区域。该触摸元件可以是电容屏、电阻屏、压电式触摸屏、红外线式触摸屏、表面声波触摸屏等中的一种,但不以此为限。触摸元件可以通过蚀刻、层积等工艺形成于第一挠性基材21或第二挠性基材22上(但不以此为限)。该主板分别连接该触摸元件、第一挠性基材21和第二挠性基材22。该主板可以通过异向导电材料(ACF)连接第一挠性基材21或第二挠性基材22。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电子装置的实际结构以及连接关系上的需要,将该指纹识别组件与该电子装置的连接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指纹识别组件与电子装置连接后,还可以实现同时控制该电子装置的主板的电路连接,以作为该电子装置的开关使用。
[0073]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组件可以在例如便携式终端等电子装置上同时实现指纹识别与开关控制两项功能,扩展了指纹识别的实际应用。
[0074]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置换。
【权利要求】
1.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能相对上下移动的底座; 第一挠性基材,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指纹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挠性基材上; 第一电引导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挠性基材上,其一端连接所述指纹检测元件; 支撑架,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下方; 第二挠性基材,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第二电引导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上; 第三电引导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上; 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且向所述第二挠性基材凸出; 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之间,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使所述底座下移后,所述凸起部致动所述开关装置,使所述第二电引导部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之间通过所述开关装置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一锅仔片,所述锅仔片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上且向所述底座凸出,并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电连接,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使所述底座下移时,所述凸起部的底端按压所述锅仔片,使所述锅仔片发生形变至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仔片呈圆顶形向所述底座凸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凸起部位于所述圆顶形的锅仔片中心线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当使用者未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锅仔片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仔片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一第一金属触点,所述第一金属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的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所述锅仔片发生形变后通过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是第三金属引线,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上设有一过孔,所述第三金属引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一金属环,所述金属环设置于所述锅仔片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是第三金属引线,所述第三金属引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电连接; 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一金属环,所述金属环设置于所述锅仔片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之间,所述金属环具有避让所述第三金属引线的第二缺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仔片设有一对应于所述第三金属引线的第一缺口。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是第二金属引线,所述第二金属弓I线通过所述金属环与所述锅仔片电连接。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为圆形环或方形环;所述第一金属触点是圆形或方形。
14.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金属环的厚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一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固定并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电连接,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为上下移动的弹性延伸臂,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使所述底座下移时,所述凸起部的底端按压所述弹性延伸臂,使所述弹性延伸臂移动至与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为第二引脚,所述第三电引导部为用于与所述弹性延伸臂电连接的第三导电桥和第三引脚。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一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固定,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为上下移动的弹性延伸臂,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使所述底座下移时,所述凸起部的底端按压所述弹性延伸臂,使所述弹性延伸臂移动至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和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电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引导部为用于与所述弹性延伸臂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桥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三电引导部为用于与所述弹性延伸臂电连接的第三导电桥和第三引脚。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二金属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中,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与作为所述第二电引导部的第二引线电连接; 第三金属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中,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挠性基材的上表面,所述第三金属触点与作为所述第三电引导部的第三引线电连接; 第四金属触点,设置于所述凸起部的底端,且对应地位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以及第三金属触点的上方; 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使所述底座下移后,所述第四金属触点下移至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和第三金属触点电连接,使所述第二引线和所述第三引线导通。
20.如权利要求1、2、8、10、15、17和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引导部、所述第二电引导部和所述第三电引导部还共同连接一处理元件。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一对应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上盖,所述上盖罩设于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上方且具有一第一开口,所述指纹检测元件显露于所述第一开口。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保护层,至少覆盖显露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指纹检测元件的表面,所述保护层为类钻碳镀膜或高透防指纹AF膜。
23.一种具有指纹识别检测功能的电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
【文档编号】G06K9/62GK203930884SQ20142036529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谭强, 丁国栋, 蒋亚兵 申请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