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变电站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231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建设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司输变电工程投资逐年增加,电网建设任务很重。从500千伏、220千伏高电压等级到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每年都有几十个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输变电工程项目具有公用事业的特殊性,项目能否按照计划建成投运,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用电,所以输变电工程在建设工期上往往很紧。同时,由于新建变电站体现出小型化、非典型化的技术特点。一方面,要在狭小的工程场地内安排土建、电气之间的交叉作业,对施工工序、大型设备吊装等进行精细的事前筹谋和策划;另一方面,要综合处理噪声、粉尘、垃圾、污水等环境问题,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对选址方案进行细致的评估和分析。

电力设计院普遍采用的二维设计手段来完成设计工作,单纯依靠工程师的空间想象力和基本制图技能完成空间设计,带有局限性和特殊性,尤其对详细布置的经济性和优化缺乏控制,不能很好地满足电力公司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需求。此外,目前计师50%以上的工作量用在施工图阶段,以至于设计师被称为“画图匠”,而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初步设计阶段,这导致后期需要通过设计变更优化方案,造成工期延误、质量难以保障。

公司参与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机构和部门众多,造成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零碎化,使工程进度、质量、风险难以把控。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基本相互隔绝,缺少一种共同的交互平台,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信息无序流动,引起信息流失与失真,严重阻碍工程建设。此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繁杂、覆盖面广,目前项目进展主要依赖以文字、图表形式表达的周报、月报体现,难以全面、直观地反映现场作业信息,难以方便、快捷地获取项目投资、质量、安全等信息,依赖人工的跟踪检查也难以保障信息被及时高效地处理,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综上,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难以应对变电站建设的这些新特点,进行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变电站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系统,对变电站整个建设过程实现可靠而准确的控制和管理。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bim的变电站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系统,包括变电站三维模型和协同管理平台,所述协同管理平台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3dgis(三维gis,gis表示地理信息系统)+bim平台、交互模块和综合应用模块;

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变电站建设用输入类数据至所述数据库;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变电站建设用采集类数据至所述数据库;

所述3dgis+bim平台利用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类数据搭建所述变电站三维模型;

所述交互模块一方面通过所述3dgis+bim平台调取所述变电站三维模型的各类信息进行显示,另一方面发送各类控制指令给所述3dgis+bim平台;

所述3dgis+bim平台根据控制指令调取所述综合应用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在上述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系统中,还包括连接所述3dgis+bim平台的通信模块,以及无线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的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一方面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3dgis+bim平台调取所述变电站三维模型的各类信息进行显示,另一方面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各类控制指令给所述3dgis+bim平台;

所述3dgis+bim平台根据控制指令调取所述综合应用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在上述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系统中,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动态监测数据和应用业务数据;

所述变电站建设用输入类数据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和应用业务数据;

所述变电站建设用采集类数据包括动态监测数据。

在上述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系统中,所述综合应用模块包括以下功能:项目总览、设计管理、施工组织、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投资管理、系统管理和移动端管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统一规范的数字化标准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通过构建变电站三维模型和协同管理平台,有力支撑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技术、成本的管理控制,实现三维的、集成的、智能的、实时的项目管理新模式,以保障工程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变电站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系统,以“数字化标准”和“先进技术”为基础,以“变电站建模”和“协同管理平台”为支撑,以“三维的、集成的、智能的、实时的”为特征,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数字化水平,使各参建方在统一的平台上,基于全面共享的信息进行协同项目管理,有利于促进项目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请参阅图1,基于bim的变电站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系统包括变电站三维模型1和协同管理平台2,协同管理平台2包括数据输入模块21、数据采集模块22、数据库23、3dgis+bim平台24、交互模块25、综合应用模块26、通信模块27和移动终端28。

数据输入模块21用于输入变电站建设用输入类数据至数据库23,变电站建设用输入类数据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和应用业务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包括构建整个数字地球三维场景的各类基础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矢量地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bim模型数据库,建筑三维数据库等。应用业务数据包括系统管理和业务应用产生的各类数据。

数据采集模块22用于采集变电站建设用采集类数据至数据库23,变电站建设用采集类数据包括动态监测数据,具体指各类传感器、二维码信息的采集获取等。

3dgis+bim平台24利用数据库23中存储的各类数据搭建变电站三维模型1。

交互模块25一方面通过3dgis+bim平台24调取变电站三维模型1的各类信息进行显示,另一方面发送各类控制指令给3dgis+bim平台24。

移动终端28一方面通过通信模块27和3dgis+bim平台24调取变电站三维模型1的各类信息进行显示,另一方面通过通信模块27发送各类控制指令给3dgis+bim平台24。

3dgis+bim平台24根据控制指令调取综合应用模块26进行相应操作。综合应用模块26能够调用以下功能:项目总览、设计管理、施工组织、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投资管理、系统管理和移动端管理。

综上,贯穿于变电站建设全周期,实现整体的数字化管控,使各参建方在统一的平台上,基于全面共享的信息进行协同项目管理,有利于促进项目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变电站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系统,包括变电站三维模型和协同管理平台,所述协同管理平台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3DGIS+BIM平台、交互模块和综合应用模块;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变电站建设用输入类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变电站建设用采集类数据;所述3DGIS+BIM平台利用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类数据搭建所述变电站三维模型;所述交互模块实现与所述3DGIS+BIM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指令交互;所述3DGIS+BIM平台根据控制指令调取所述综合应用模块进行相应操作。从而对变电站整个建设过程实现可靠而准确的控制和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杰;解蕾;邵峥达;金琪;左亚南;徐蓓静;费良骏;孙翔;项佩中;陈震;赵祺;张捷;刘晨怡;刘莹旭;周圣栋;徐剑;章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5
技术公布日:2017.08.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