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顺风车物流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通过电子设备应用软件就能获取大量所需信息,极大地方便了生活和工作。并且随着移动服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的诸多行业面临着革命性的挑战。
传统运输行业中,货物都需要专门的货车来进行运输,而随着顺风车的普及,通过顺风车能够节省较多的运输成本,顺风车是指搭便车、顺路车、拼车的意思。所以,如何研制出一种智能顺风车物流管理方法即为本领域工作人员所欲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顺风车物流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智能顺风车物流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找顺风车系统及通信网络,找顺风车系统包含服务器客户端和电子设备客户端(比如手机),电子设备客户端又分为司机客户端和货主客户端;服务器客户端和电子设备客户端通过互联网和电子设备无线网络组成通信网络;服务器客户端和电子设备客户端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其功能;
(2)录入用户信息:电子设备客户端通过电子设备输入设备收录用户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客户端;用户信息对于司机客户端或货主客户端包含姓名、电话、货车说明或货源说明;货车说明是指货车型号、车牌号、货车主营范围等货车基本情况说明,货源说明是指货物类型、货物数量等货物基本情况说明;
(3)找顺风车请求:司机客户端向服务器客户端发送某目的地的找返程货请求,货主客户端向服务器客户端发送某目的地的找顺风车请求;
(4)找顺风车的信息匹配:电子设备客户端向服务器客户端传送卫星定位数据,服务器客户端将附近的找顺风车和返程货电子设备客户端的坐标位置相互推送,并同时为每个被推送的电子设备客户端附加已录入的用户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5)确认信息匹配:电子设备客户端将服务器客户端推送过来的电子设备客户端坐标位置结合电子地图显示出来,点击每个电子设备客户端坐标会显示该电子设备客户端相应的用户信息,通过选择和电话确认交易目标;
(6)关闭请求:电子设备客户端确认交易目标后,向服务器客户端发送关闭请求,服务器客户端停止向该电子设备客户端的信息匹配,交易完成。
进一步地,货车内置定位模块,驾驶员将货物装入带有定位模块的货车里,在装货的过程中将货物信息存入货车内的射频卡读写模块。
进一步地,定位模块将货车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传输至货主电子设备终端,电子设备终端上显示出货车的实时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当驾驶员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需要将货物转接给其他驾驶员时,需要将货物进行拍照,拍得的照片传输至货主电子设备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降低大型专用货车的放空率,使得这类资源的利用率上升,同时减少雇主与货车的交易成本,提高货车方收入;减少放空货车和搭顺风车的方法优化了资源信息,极大的信息流通能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服务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智能顺风车物流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找顺风车系统及通信网络,找顺风车系统包含服务器客户端和电子设备客户端,电子设备客户端又分为司机客户端和货主客户端;服务器客户端和电子设备客户端通过互联网和电子设备无线网络组成通信网络;服务器客户端和电子设备客户端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其功能;
(2)录入用户信息:电子设备客户端通过电子设备输入设备收录用户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客户端;用户信息对于司机客户端或货主客户端包含姓名、电话、货车说明或货源说明;货车说明是指货车型号、车牌号、货车主营范围等货车基本情况说明,货源说明是指货物类型、货物数量等货物基本情况说明;
(3)找顺风车请求:司机客户端向服务器客户端发送某目的地的找返程货请求,货主客户端向服务器客户端发送某目的地的找顺风车请求;
(4)找顺风车的信息匹配:电子设备客户端向服务器客户端传送卫星定位数据,服务器客户端将附近的找顺风车和返程货电子设备客户端的坐标位置相互推送,并同时为每个被推送的电子设备客户端附加已录入的用户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5)确认信息匹配:电子设备客户端将服务器客户端推送过来的电子设备客户端坐标位置结合电子地图显示出来,点击每个电子设备客户端坐标会显示该电子设备客户端相应的用户信息,通过选择和电话确认交易目标;
(6)关闭请求:电子设备客户端确认交易目标后,向服务器客户端发送关闭请求,服务器客户端停止向该电子设备客户端的信息匹配,交易完成。
货车内置定位模块,驾驶员将货物装入带有定位模块的货车里,在装货的过程中将货物信息存入货车内的射频卡读写模块。定位模块将货车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传输至货主电子设备终端,电子设备终端上显示出货车的实时位置信息。
当驾驶员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需要将货物转接给其他驾驶员时,需要将货物进行拍照,拍得的照片传输至货主电子设备终端。
当然,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