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制造发动机设计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0092发布日期:2018-11-30 23: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制造发动机设计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再制造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再制造技术也拥有很高的水平,但由于人们对再制造产品信息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的质疑,以及由于回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复杂度高导致难以批量生产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再制造作为缓解资源紧张、绿色生产的有效途径,急需达到市场化、规模化的发展,发展一种能够解决再制造产品不确定性、责任不清晰、生产复杂度高的平台,不仅可以推动再制造行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人们的就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再制造行业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围绕发动机再制造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平台,本发明以再制造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发动机为对象,开发了再制造发动机设计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再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化、智能化、责任化、服务化,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设计生产效率、快速反应市场,还可以提高服务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制造发动机设计平台,包括:

一回收系统,包含回收物流模块、回收定价模块、回收订单模块;

一库存系统,包含采购入库模块、生产入库模块、库存盘点模块、其他出库模块、销售出库模块、报废出库模块;

一检测系统,包括拆解记录模块、零件编码模块、性能检测模块、失效分析模块、寿命预测模块;

一设计系统,包含技术研发模块、工艺设计模块、产品设计模块、产品仿真模块;

一加工系统,包含产品编号模块、零件修复模块、产品模块、生产管理模块、产品质检模块;

一核算系统,包括成本核算模块、产品定价模块、再制造性评估模块;

一销售系统,包含销售订单模块、项目监控模块、需求分析模块、回款管理模块;

一服务系统,包含产品保养模块、产品维修模块、故障分析模块、售后服务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合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概念,实现再制造业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解决了再制造业产品信息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难以批量生产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了再制造业的发展瓶颈问题,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本发明可提升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信任度,从而提升再制造品的市场份额。

4、本发明可以通过智能算法,提升加工过程中调度效率、从而提高人员、机器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5、本发明通过互联网的接入,可以实现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化;

6、本发明通过各个模块权限的设置,以及各零部件的编码,成品的来源跟踪,实现产品责任划分;

7、本发明包含的回收系统以及核算系统,可以进行回收件以及设计产品价值的估算,可以保证企业的利润;

8、本发明中的服务系统可以提升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从而提升社会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度,同时可以通过产品故障分析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流程图。

图中:

1-回收系统;2-库存系统;3-检测系统;4-设计系统;5-加工系统;6-核算系统;7-销售系统;8-服务系统;

11-回收物流模块;12-回收定价模块;13-回收订单模块;21-采购入库模块;22-生产入库模块;23-库存盘点模块;24-其他出库模块;25-销售出库模块;26-报废出库模块;31-拆解记录模块;32-零件编码模块;33-性能检测模块;34-失效分析模块;35-寿命预测模块;41-技术研发模块;42-工艺设计模块;43-产品设计模块;44-产品仿真模块;51-产品编号模块;52-零件修复模块;53-产品模块;54-生产管理模块;55-产品质检模块;61-成本核算模块;62-产品定价模块;63-再制造性评估模块;71-销售订单模块;72-项目监控模块;73-需求分析模块;74-回款管理模块;81-产品保养模块;82-产品维修模块;83-故障分析模块;84-售后服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看图l、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围绕发动机再制造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平台包括:

一回收系统1,包含回收物流模块11、回收定价模块12、回收订单模块13;

一库存系统2,包含采购入库模块21、生产入库模块22、库存盘点模块23、其他出库模块24、销售出库模块25、报废出库模块26;

一检测系统3,包括拆解记录模块31、零件编码模块32、性能检测模块33、失效分析模块34、寿命预测模块35;

一设计系统4,包含技术研发模块41、工艺设计模块42、产品设计模块43、产品仿真模块44;

一加工系统5,包含产品编号模块51、零件修复模块52、产品模块53、生产管理模块54、产品质检模块55;

一核算系统6,包括成本核算模块61、产品定价模块62、再制造性评估模块63;

一销售系统7,包含销售订单模块71、项目监控模块72、需求分析模块73、回款管理模块74;

一服务系统8,包含产品保养模块81、产品维修模块82、故障分析模块83、售后服务模块84。

回收系统1负责再制造原件的回收整个过程,包括回收物流模块11的智能调度、产品回收时间域的确定、回收产品定价的智能决策、以及对回收单的记录;库存系统2负责包括回收件、成品、废品的出入库以及库存盘点管理;检测系统3负责回收件的检测分析归类,包括清洗、拆解、再清洗、性能检测、寿命预测、零部件归类分级、以及失效件的失效模式分析;设计系统4负责再制造产品的设计全过程,包含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装配仿真、性能仿真、工艺设计等;加工系统5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产品的修复和组装,且为每一个新组发动机编码,且记录新组发动机所用再制造零部件的来源,以及生产管理和调度,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检测;核算系统6负责销售订单的可行性分析、经济性分析与审核、以及再制造产品的定价;销售系统7负责记录销售订单、进行再制造产品的推广、营销策略的制定、监控销售订单的设计生产进度以及回款监督,并对客户需求进行统计和分析;服务系统8主要负责售后产品的维修保养、故障分析以及其他售后服务。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确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制造发动机设计平台。包含回收系统、库存系统、检测系统、设计系统、加工系统、核算系统、销售系统、服务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围绕发动机再制造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平台,以再制造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发动机为对象,开发了再制造发动机设计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再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化、智能化、责任化、服务化,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设计生产效率、快速反应市场,还可以提高服务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苏梅月;周敏;王丹妮;陈乐;吴冲;王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04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