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5209发布日期:2020-07-04 01:0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零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零售系统如全自动咖啡售卖机、全自动奶茶售卖机、全自动饮料售卖机等,是一种能根据投入的钱币自动付货的机器。人工智能零售系统是商业自动化设备,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节省人力、方便交易。是一种全新的商业零售形式,又被称为24小时营业的微型超市。

但是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零售系统中对液体进行加热时,基本使用电热管直接加热,容易造成物料过热糊化或加热不均匀充分等问题。另外,部分设备对液体加热时,还使用热水混合物料,使物料升温,造成物料浓度下降,大大影响了物料口感。上述两种方式,在对液体进行加热时,均出现加热过程缓慢问题,不利于设备快速加工物料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上设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加热壳体内设有加热容腔,所述加热容腔分别联通所述流体进口和所述流体出口;

所述加热壳体上还设有蒸汽进口,所述蒸汽进口联通所述加热容腔;

所述加热容腔内设有螺旋导流芯,所述螺旋导流芯位于所述流体进口到所述流体出口之间的流体通路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流体通过流体进口进入加热容腔,干净高温蒸汽通过蒸汽进口进入加热容腔,流体和高温蒸汽在加热容腔内进行混合热交换。由于流体进口到流体出口之间的流体通路上设置有螺旋导流芯,螺旋导流芯起到扰流作用,打乱流体和蒸汽在加热容腔内的流动方向并延长流道,使蒸汽与流体更充分的混合。混合充分的流体经过流体出口流出,完成流体的加热过程。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温蒸汽加热的方式,避免了流体糊化,在高温蒸汽直接对流体直接加热过程中,可再次对流体进行消毒灭菌,不会对物料浓度进行稀释。螺旋导流芯的设置,使得加热均匀,不影响产品口感。

所述螺旋导流芯包括柱形的芯体,在所述芯体的圆周外表面从上至下设有螺旋形导流片,致使所述导流片形成螺旋式结构。

所述流体进口设置在所述加热壳体的侧面,所述流体出口设置在所述加热壳体的底部,所述蒸汽进口设置在所述加热壳体的顶部;

所述加热容腔设置在所述加热壳体内中部,所述螺旋导流芯竖直设置于所述加热容腔内。

所述加热壳体包括柱形上部和柱形下部,所述柱形上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柱形下部的直径,致使所述加热壳体的纵截面形成t字型结构;

所述流体进口位于所述柱形上部的侧壁上,所述流体出口位于所述柱形下部的底部,所述加热容腔贯穿所述柱形上部内部和所述柱形下部内部。

所述柱形下部的底部外设有用于将所述加热壳体固定的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母可以将加热壳体固定于售卖机的主体设备上。

所述加热容腔为一贯穿所述加热壳体顶部和底部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顶部敞开口为所述蒸汽进口,所述通孔的底部敞开口为所述流体出口。

所述通孔为异径通孔,所述通孔的下部孔径小于中部孔径,所述螺旋导流芯竖直置于所述通孔内。上述设计时,无需其他固定装置即可制成螺旋导流芯。

所述加热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不锈钢壳体。

所述螺旋导流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不锈钢芯。

优选所述不锈钢材料为sus304型号的不锈钢材料。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既耐用,又不容易被流体腐蚀,还避免了加热装置本身对流体的污染。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于流体的加热工作中,可避免流体的糊化,还可对流体进行二次灭菌的效果,且加热均匀,不会对流体进行稀释,不影响最终产品的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壳体1,加热壳体1上设有流体进口2和流体出口3,加热壳体1内设有加热容腔4,加热容腔4分别联通流体进口2和流体出口3。加热壳体1上还设有蒸汽进口5,蒸汽进口5联通加热容腔4。加热容腔4内设有螺旋导流芯6,螺旋导流芯6位于流体进口2到流体出口3之间的流体通路上。螺旋导流芯6包括柱形的芯体,在芯体的圆周外表面从上至下设有螺旋形导流片,导流片可以是在芯体的外表面加工形成的与芯体一体制成的导流片。如图2所示,导流片从芯体的顶部开始设置至芯体的底部,致使导流片形成螺旋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流体通过流体进口2进入加热容腔4,干净高温蒸汽通过蒸汽进口5进入加热容腔4,流体和高温蒸汽在加热容腔4内进行混合热交换。由于流体进口2到流体出口3之间的流体通路上设置有螺旋导流芯6,螺旋导流芯6起到扰流作用,打乱流体和蒸汽在加热容腔4内的流动方向并延长流道,使蒸汽与流体更充分的混合。混合充分的流体经过流体出口3流出,完成流体的加热过程。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温蒸汽加热的方式,避免了流体糊化,在高温蒸汽直接对流体直接加热过程中,可再次对流体进行消毒灭菌,不会对物料浓度进行稀释。螺旋导流芯6的设置,使得加热均匀,不影响产品口感。

流体进口2设置在加热壳体1的侧面,流体出口3设置在加热壳体1的底部,蒸汽进口5设置在加热壳体1的顶部。加热容腔4设置在加热壳体1内中部,螺旋导流芯6竖直设置于加热容腔4内。

加热壳体1包括柱形上部和柱形下部,柱形上部的直径大于柱形下部的直径,致使加热壳体1的纵截面形成t字型结构。流体进口2位于柱形上部的侧壁上,流体出口3位于柱形下部的底部,加热容腔4贯穿柱形上部内部和柱形下部内部。优选,加热容腔4为一贯穿加热壳体1顶部和底部的通孔,通孔的顶部敞开口为蒸汽进口5,通孔的底部敞开口为流体出口3。进一步的,通孔为异径通孔,通孔的下部孔径小于中部孔径,螺旋导流芯6竖直置于通孔内。上述设计时,无需其他固定装置即可制成螺旋导流芯6。

柱形下部的底部外设有用于将加热壳体1固定的锁紧螺母7。通过锁紧螺母7可以将加热壳体1固定于售卖机的主体设备8上。

加热壳体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不锈钢壳体。螺旋导流芯6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不锈钢芯。优选不锈钢材料为sus304型号的不锈钢材料。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既耐用,又不容易被流体腐蚀,还避免了加热装置本身对流体的污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上设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内设有加热容腔,所述加热容腔分别联通所述流体进口和所述流体出口;

所述加热壳体上还设有蒸汽进口,所述蒸汽进口联通所述加热容腔;

所述加热容腔内设有螺旋导流芯,所述螺旋导流芯位于所述流体进口到所述流体出口之间的流体通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芯包括柱形的芯体,在所述芯体的圆周外表面从上至下设有导流片,致使所述导流片形成螺旋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进口设置在所述加热壳体的侧面,所述流体出口设置在所述加热壳体的底部,所述蒸汽进口设置在所述加热壳体的顶部;

所述加热容腔设置在所述加热壳体内中部,所述螺旋导流芯竖直设置于所述加热容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包括柱形上部和柱形下部,所述柱形上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柱形下部的直径,致使所述加热壳体的纵截面形成t字型结构;

所述流体进口位于所述柱形上部的侧壁上,所述流体出口位于所述柱形下部的底部,所述加热容腔贯穿所述柱形上部内部和所述柱形下部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下部的底部外设有用于将所述加热壳体固定的锁紧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腔为一贯穿所述加热壳体顶部和底部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顶部敞开口为所述蒸汽进口,所述通孔的底部敞开口为所述流体出口;

所述流体进口设置在所述加热壳体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异径通孔,所述通孔的下部孔径小于中部孔径,所述螺旋导流芯竖直置于所述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不锈钢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不锈钢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材料为sus30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零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防热糊式流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壳体,加热壳体上设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加热壳体内设有加热容腔,加热容腔分别联通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加热壳体上还设有蒸汽进口,蒸汽进口联通加热容腔;加热容腔内设有螺旋导流芯,螺旋导流芯位于流体进口到流体出口之间的流体通路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于流体的加热工作中,可避免流体的糊化,还可对流体进行二次灭菌的效果,且加热均匀,不会对流体进行稀释,不影响最终产品的口感。

技术研发人员:曹宏伟;蒲小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岩一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8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