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1667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遥控发射器和遥控接收器,遥控发射器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按键电路模块和红外信号发射模块,遥控接收器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灯开关电路模块、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家用电器开关电路模块、过零检测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主控制器为单片机STCI89C52RC,电源模块包括桥式整流电路D2和78L05稳压器,过零检测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5和Q6;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包括桥式整流电路D3、双向可控硅Q4和光耦U2。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多功能家用遥控器,能对多种家用电器进行控制。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
【背景技术】
[0002]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电器更加智能化,而且使操作越来越简单化,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遥控就是家用电器智能化的表现之一,不再需要人为前去进行开关、换挡,就可以舒适地控制家用电器。起初,遥控器确实给人们日常带来了很多方便,因为最初家用电器的数量和种类均非常有限,并且功能也比较单一。但是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智能化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使得原来只有少数人能拥有的电器普及化,而且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到电器制造行业,使得家用电器的种类和品牌五花八门,遥控的种类更是千奇百怪。现如今,对于拥有数种家用电器的家庭来说,不仅会出现各遥控器之间的混淆,需要对各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分别进行存放,经常出现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某一家用电器遥控器的现象,并且由于各遥控器的操控方式不尽相同,需同时掌握多种不同的操控方法,费时费力,这样遥控器反而成了累赘。
[0003]综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用电器的数量与种类也随之不断增加,而各家用电器的遥控控制也变成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因而,现如今缺少一种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能对多种家用电器进行控制,因而能有效解决采用多个遥控器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时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对多种家用电器进行控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遥控发射器和遥控接收器,所述遥控发射器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按键电路模块和红外信号发射模块,所述遥控接收器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灯开关电路模块、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家用电器开关电路模块、过零检测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主控制器为单片机STCI89C52RC,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桥式整流电路D2和78L05稳压器,所述过零检测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5和Q6 ;所述桥式整流电路D2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l的二次侧线圈的两个接线端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2的正输出引脚分两路,一路经二极管D4后与78L05稳压器的Vin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2的负输出引脚与发光二级管D5的阴极相接;78L05稳压器的Vout引脚为VCC电源端且其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9后与发光二级管D5的阳极相接且另一路经电阻RlO后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电极经电阻Rll后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电极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P3.0引脚相接;所述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包括桥式整流电路D3、双向可控硅Q4和光耦U2,光耦U2的第I引脚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且其第2引脚经电阻R6后接地,光耦U2的第4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经电阻R5和R8后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正负输出引脚相接,双向可控硅Q4的Tl极和T2极分别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正负输出引脚相接,光耦U2的第3引脚经电阻R7后与双向可控硅Q4的G极相接;单片机 STCI89C52RC 的 P0.0、P0.1、P0.2,P0.3,P0.4,P0.5,P0.6,P0.7、Ρ2.0、Ρ2.1、Ρ2.2、Ρ2.3、Ρ2.4、Ρ2.5、Ρ2.6和Ρ2.7引脚均为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4后与一个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相接,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灯亮度控制引脚;所述灯开关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2和继电器Κ2,继电器Κ2的供电线圈的一个接线端接地且其另一个接线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14后与一个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相接,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灯开关控制引脚;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一个接线端经继电器Κ2的常开触点Κ2后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经灯L2后与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相接;所述家用电器开关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7和继电器Kl,继电器Kl的供电线圈的一个接线端接地且其另一个接线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7的基极经电阻R15后与一个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相接,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电器开关控制引脚,继电器Kl的常开触点Kl串接在被控制家用电器的供电回路中。
[0006]上述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是:所述灯开关电路模块和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的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
[0007]上述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是:所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包括红外发光二级管Dl和三极管Q1,红外发光二级管Dl的阳极经电阻R3后接VCC电源端,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光二级管Dl的阴极相接,单片机STCI89C52RC的Ρ3.5引脚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接;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包括红外接收芯片HS0038,所述红外接收芯片HS0038的OUT引脚分别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Ρ3.1和Ρ3.2引脚相接。
[0008]上述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是:所述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一个接线端经继电器Kl的常开触点Kl后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经所述被控制家用电器后与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相接。
[0009]上述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是:所述按键电路模块为矩阵式键盘电路。
[0010]上述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是: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单片机STCI89C52RC的Ρ2.7引脚,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单片机STCI89C52RC的Ρ2.0引脚。
[0011]上述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是:所述遥控接收器还包括与主控制器相接的数码显示电路模块。
[0012]上述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是:所述数码显示电路模块包括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和数码管,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的ALE引脚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ALE引脚相接,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的Α、Β和C引脚分别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Pl.0,Pl.1和Pl.2引脚相接,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的a、b、c、d、e、f和g引脚分别与排阻R13的第
1、2、3、4、5、6和7引脚相接,排阻R13的8个输出引脚分别与数码管的a、b、C、d、e、f、g和dp引脚相接。
[0013]上述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是:所述单片机STCI89C52RC的RST引脚分两路,一路经电容C2后接VCC电源端,另一路经电阻R2后接地,电容C2上并接有开关SI ;单片机STCI89C52RC的XTALl和XTAL2引脚分别与晶振XTAL的两个接线端相接,单片机STCI89C52RC的XTALl和XTAL2引脚分别经电容Cl和C2后接地;单片机STCI89C52RC的P0.0、P0.1、P0.2、P0.3、P0.4、P0.5、P0.6 和 P0.7 引脚分别经排阻 Rl 后接 VCC 电源端。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1、电路简单、接线方便且投入成本较低。
[0016]2、电路设计合理,主要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遥控发射器和遥控接收器,遥控发射器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按键电路模块和红外信号发射模块,遥控接收器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灯开关电路模块、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过零检测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
[0017]3、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能够控制多路家用电器的开关,并对能灯亮度进行调整。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多功能家用遥控器,能对多种家用电器进行控制,因而能有效解决采用多个遥控器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时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发射器的电路原理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遥控接收器的电路原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I一主控制器;2—遥控发射器; 2_1—按键电路模块;
[0025]2-2—红外信号发射模块; 3—遥控接收器;
[0026]3-1—红外信号接收模块; 3-2—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
[0027]3-3一过零检测电路模块; 3_4—电源模块; 3_5—灯开关电路模块;
[0028]3-6一数码显不电路模块; 3_7—家用电器开关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控制器I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遥控发射器2和遥控接收器3,所述遥控发射器2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I相接的按键电路模块2-1和红外信号发射模块2-2,所述遥控接收器3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I相接的红外信号接收模块3-1、灯开关电路模块3-5、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3-2、家用电器开关电路模块3-7、过零检测电路模块3-3和电源模块3-4。所述主控制器I为单片机STCI89C52RC,所述电源模块3-4包括桥式整流电路D2和78L05稳压器,所述过零检测电路模块3_3包括三极管Q5和Q6。所述桥式整流电路D2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l的二次侧线圈的两个接线端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2的正输出引脚分两路,一路经二极管D4后与78L05稳压器的Vin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2的负输出引脚与发光二级管D5的阴极相接。78L05稳压器的Vout引脚为VCC电源端且其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9后与发光二级管D5的阳极相接且另一路经电阻RlO后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电极经电阻Rll后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电极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P3.0引脚相接。所述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3-2包括桥式整流电路D3、双向可控硅Q4和光耦U2,光耦U2的第I引脚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且其第2引脚经电阻R6后接地,光耦U2的第4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经电阻R5和R8后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正负输出引脚相接,双向可控硅Q4的Tl极和T2极分别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正负输出引脚相接,光耦U2的第3引脚经电阻R7后与双向可控硅Q4的G 极相接。单片机 STCI89C52RC 的 P0.0、P0.1、P0.2、P0.3、P0.4、P0.5、P0.6、P0.7、P2.0、P2.1、P2.2、P2.3、P2.4、P2.5、P2.6和P2.7引脚均为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4后与一个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相接,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灯亮度控制引脚。所述灯开关电路模块3-5包括三极管Q2和继电器K2,继电器K2的供电线圈的一个接线端接地且其另一个接线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14后与一个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相接,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灯开关控制引脚。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一个接线端经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后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经灯L2后与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相接。所述家用电器开关电路模块3-7包括三极管Q7和继电器Kl,继电器Kl的供电线圈的一个接线端接地且其另一个接线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7的基极经电阻R15后与一个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相接,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电器开关控制引脚,继电器Kl的常开触点Kl串接在被控制家用电器的供电回路中。
[0030]实际使用时,所述灯开关电路模块3-5和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3-2的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3-2的数量为一个。
[0031]本实施例中,被控制家用电器为灯LI。所述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一个接线端经继电器Kl的常开触点Kl后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经所述被控制家用电器(即灯LI)后与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相接。实际使用时,灯LI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家用电器。
[0032]本实施例中,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单片机STCI89C52RC的P2.7引脚,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单片机STCI89C52RC的P2.0引脚。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单片机STCI89C52RC的P0.0引脚。
[0033]实际使用时,灯L2的开关单片机STCI89C52RC的P2.0引脚进行控制,当灯L2点亮后,灯L2的亮度又由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3-2进行控制,具体是由双向可控硅Q4进行控制。实际进行亮度调节时,由单片机STCI89C52RC对双向可控硅Q4的导通角进行控制,当双向可控硅Q4的导通角较小时,桥式整流电路D3的等效输出电压较低,进而灯L2的亮度就暗;相反,当双向可控硅Q4的导通角较大时,桥式整流电路D3的等效输出电压较高,灯L2的亮度较亮。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单片机STCI89C52RC的P2.0引脚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Q3导通,并驱动光耦U2导通,使双向可控硅Q4的触发端(即G极)产生导通电流,双向可控硅处于导通状态;当单片机STCI89C52RC的P2.0引脚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Q3、光耦U2和双向可控硅Q4均处于截止状态。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过零检测电路模块3-3的作用是检测交流电的过零点,以便控制双向可控硅Q4的导通角来调节灯L2的亮度。所述过零检测电路模块3-3的工作原理是:当三极管Q6的基极电压低于0.7V时,三极管Q6截止,三极管Q5的基极为高电平且此时三极管Q5导通,单片机STCI89C52RC的P3.0引脚输出低电平;当三极管Q6的基极电压大于0.7V时,三极管Q6导通,三极管Q5的基极电压被拉低且此时三极管Q5截止,单片机STCI89C52RC的P3.0引脚输出高电平。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电路模块2-1为矩阵式键盘电路。所述矩阵式键盘电路为由I/o线组成行列线结构,按键设置在行线和列线的交叉点上。所述矩阵式键盘电路共有十六组按键,分为四行,每行有八个按键。实际使用时,用单片机STCI89C52RC的P0.0、P0.UP0.2,P0.3,P0.4,P0.5,P0.6 和 P0.7 引脚作为列扫描,单片机 STCI89C52RC 的 Pl.0、Pl.1、Pl.2和Pl.3引脚作为列扫描,本实用新型能够控制十五路家用电器的开关,并对能一路灯(即灯L2 )的亮度进行调整。
[0036]同时,所述遥控接收器3还包括与主控制器I相接的数码显示电路模块3-6。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数码显示电路模块3-6包括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和数码管,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的ALE引脚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ALE引脚相接,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的A、B和C引脚分别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Pl.0、Pl.1和Pl.2引脚相接,数码管驱动芯片CD4511的a、b、c、d、e、f和g引脚分别与排阻R13的第1、2、3、4、5、6和7引脚相接,排阻R13的8个输出引脚分别与数码管的a、b、C、d、e、f、g和dp引脚相接。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的D引脚和GND引脚均接地。
[0038]实际使用时,通过所述数码显示电路模块3-6对被控制灯(即灯L2)的亮度等级进行显示。
[0039]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2-2包括红外发光二级管Dl和三极管Ql,红外发光二级管Dl的阳极经电阻R3后接VCC电源端,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光二级管Dl的阴极相接,单片机STCI89C52RC的P3.5引脚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接。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3-1包括红外接收芯片HS0038,所述红外接收芯片HS0038的OUT引脚分别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P3.1和P3.2引脚相接。
[0040]实际使用时,所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2-2用单片机STCI89C52RC的定时器中断产生的40KHz的红外方波信号,且经三极管Ql放大后,再由红外发光二级管Dl进行发射。所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2-2中的电阻R3为限流电阻,通过改变电阻R3的阻值,能对红外信号的发射距离进行改变。
[0041]本实施例中,220V的交流电经变压器Tl后转变为7V交流电,再经桥式整流电路D2变成直流电,再经过电容C5进行滤波后,送入78L05稳压器变成稳定的+5V直流电源,为单片机STCI89C52RC、红外接收芯片HS0038、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等供电。同时,通过一个绿色的发光二级管(即发光二级管D5)指示电源状态。
[0042]本实施例中,单片机STCI89C52RC的RST引脚分两路,一路经电容C2后接VCC电源端,另一路经电阻R2后接地,电容C2上并接有开关SI。单片机STCI89C52RC的XTALl和XTAL2引脚分别与晶振XTAL的两个接线端相接,单片机STCI89C52RC的XTALl和XTAL2引脚分别经电容Cl和C2后接地。单片机STCI89C52RC的P0.0、P0.1、P0.2、P0.3、P0.4、P0.5、P0.6和P0.7引脚分别经排阻Rl后接VCC电源端。
[0043]实际接线时,光耦U2的第4引脚与稳压管D13的阴极相接且稳压管D13的阳极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负输出引脚相接。三极管Q3和Q2的发射极均与VCC电源端相接。78L05稳压器的GND引脚与发光二级管D5的阴极相接,78L05稳压器的Vin引脚和Vout引脚分别经电容C5和C4后与发光二级管D5的阴极相接。
[00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I)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相接的遥控发射器(2 )和遥控接收器(3 ),所述遥控发射器(2 )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I)相接的按键电路模块(2-1)和红外信号发射模块(2-2),所述遥控接收器(3)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I)相接的红外信号接收模块(3-1)、灯开关电路模块(3-5)、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3-2)、家用电器开关电路模块(3-7 )、过零检测电路模块(3-3 )和电源模块(3-4 );所述主控制器Cl)为单片机STCI89C52RC,所述电源模块(3-4)包括桥式整流电路D2和78L05稳压器,所述过零检测电路模块(3-3)包括三极管Q5和Q6 ;所述桥式整流电路D2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l的二次侧线圈的两个接线端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2的正输出引脚分两路,一路经二极管D4后与78L05稳压器的Vin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2的负输出引脚与发光二级管D5的阴极相接;78L05稳压器的Vout引脚为VCC电源端且其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9后与发光二级管D5的阳极相接且另一路经电阻RlO后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电极经电阻Rl I后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电极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P3.0引脚相接;所述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3-2)包括桥式整流电路D3、双向可控硅Q4和光耦U2,光耦U2的第I引脚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且其第2引脚经电阻R6后接地,光耦U2的第4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经电阻R5和R8后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正负输出引脚相接,双向可控硅Q4的Tl极和T2极分别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正负输出引脚相接,光耦U2的第3引脚经电阻R7后与双向可控硅Q4的G极相接;单片机STCI89C52RC的P0.0,P0.UP0.2、P0.3, P0.4, P0.5, P0.6, P0.7、Ρ2.0、Ρ2.1、Ρ2.2、Ρ2.3、Ρ2.4、Ρ2.5、Ρ2.6 和 Ρ2.7 引脚均为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4后与一个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相接,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灯亮度控制引脚;所述灯开关电路模块(3-5)包括三极管Q2和继电器Κ2,继电器Κ2的供电线圈的一个接线端接地且其另一个接线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14后与一个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相接,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灯开关控制引脚;变压器Tl的 一次侧线圈的一个接线端经继电器Κ2的常开触点Κ2后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经灯L2后与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相接;所述家用电器开关电路模块(3-7)包括三极管Q7和继电器Κ1,继电器Kl的供电线圈的一个接线端接地且其另一个接线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7的基极经电阻R15后与一个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相接,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电器开关控制引脚,继电器Kl的常开触点Kl串接在被控制家用电器的供电回路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开关电路模块(3-5)和灯亮度调节电路模块(3-2)的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2-2)包括红外发光二级管Dl和三极管Q1,红外发光二级管Dl的阳极经电阻R3后接VCC电源端,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光二级管Dl的阴极相接,单片机STCI89C52RC的Ρ3.5引脚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接;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3-1)包括红外接收芯片HS0038,所述红外接收芯片HS0038的OUT引脚分别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Ρ3.1和Ρ3.2引脚相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一个接线端经继电器Kl的常开触点Kl后与桥式整流电路D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桥式整流电路D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经所述被控制家用电器后与变压器Tl的一次侧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相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电路模块(2-1)为矩阵式键盘电路。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在于: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单片机STCI89C52RC的P2.7引脚,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的所述家用电器控制引脚为单片机STCI89C52RC的P2.0引脚。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接收器(3 )还包括与主控制器(I)相接的数码显示电路模块(3-6 )。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显示电路模块(3-6)包括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和数码管,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的ALE引脚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ALE引脚相接,数码管驱动芯片⑶4511的A、B和C引脚分别与单片机STCI89C52RC的Pl.0,Pl.1和Pl.2引脚相接,数码管驱动芯片CD4511的a、b、C、d、e、f和g引脚分别与排阻R13的第1、2、3、4、5、6和7引脚相接,排阻R13的8个输出引脚分别与数码管的a、b、C、d、e、f、g和dp引脚相接。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家用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STCI89C52RC的RST引脚分两路,一路经电容C2后接VCC电源端,另一路经电阻R2后接地,电容C2上并接有开关SI ;单片机STCI89C52RC的XTALl和XTAL2引脚分别与晶振XTAL的两个接线端相接,单片机STCI89C52RC的XTALl和XTAL2引脚分别经电容Cl和C2后接地;单片机 STCI89C52RC 的 P0.0、P0.1、P0.2、P0.3、P0.4、P0.5、P0.6 和 P0.7 引脚分别经排阻Rl后接VCC电源端。
【文档编号】G08C23/04GK203746226SQ20142014021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王媛彬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