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用途电子警示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多用途电子警示灯。
现在,用于建筑施工工程、机电安装检修工程等各类施工现场的信号灯大都是一种电池作电源、灯泡作发光件的普通信号灯,只有一种照明工作发式,而且光亮度亦不够,如地质勘探人员、司机等在野外、通讯不便利或遇紧急意外事故,也不能起紧急警示呼叫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有闪光报警和应急照明两种工作方式的多用途电子警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多用途电子警示灯,由主机壳、灯罩、电池盒及后盖组成,主机壳内装有抛物面反光板,反光板前设有分为两组的四只发光二极管,其中一组位于中间,另一组的两只分列于反光板两侧,控制二极管交替闪亮的电路板位于反光板后。电路由二极管LED1-4,电阻R1-R8,电容C1-C2,晶体管BG1-4、开关K构成。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内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主机壳1、灯罩3、电池盒2及后盖4组成,主机壳1内装有抛物面镀铬反光板5,反光板前设有两组四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一组两只7位于中间,另一组两只8位于反光板两侧,控制二极管交替交亮的电路板6位于反光板5后。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采用分立原件组成自激多谐振荡器,分别驱动二组发光二极管,两组发光二极管中,LED1、LED2为一组,LED3、LED4为一组,每组两只二极管同时闪亮,两组间交替交亮,本电路闪光周期T=1.4CR6=1.4×10-5×1.84=0.25(S)闪光频率f=1/T=4(H2)电路中开关K采用二刀三掷开关,零位(中间位)为电源断开状态,向上拨动即为闪光警示工作状态;向下拨动时,晶体管BG3导通,BG4截止,二极管LED1、LED2工作,此时为应急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发光元件后设有反光板,增强了发光效率,二组发光二极管交替闪亮,由于排列位置独特,能产生明显的收缩放大效果,更增强了示警作用,不但晚间效果好,白天亦有足够亮度,不仅可作警示灯,亦可作信号灯使用,可广泛用于各类生产现场及野外作业人员或单独外出人员。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电子警示灯,由主机壳、灯罩、电池盒及后盖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机壳内装有抛物面反光板,反光板前设有分为两组的四只发光二极管,其中一组位于中间,另一组的两只分列于反光板两侧,控制二极管交替闪亮的电路板位于反光板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电路由二极管LED1-4,电阻R1-R8,电容C1-C2,晶体管BG1-4、开关K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途电子警示灯,由主机壳、灯罩、电池盒及后盖组成,主机壳内装有抛物面状镀铬反光板,反光板前设有两组四只发光二极管、二组发光二极管交替闪亮,由于排列独特,产生明显的收缩放大效果,更增强了示警作用,本实用新型小巧方便,既可单独使用,又可多个同时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如建筑施工等各类生产现场及野外作业人员照明、信号及紧急警示呼叫。
文档编号G08B5/22GK2245789SQ95217308
公开日1997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4日
发明者王稔英 申请人:王稔英